第一图书网

无计花间住

扬之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扬之水  

Tag标签:

无  

前言

  后记  我的专心读书,起始很晚,——拉一位古名贤作比,便是同苏老泉差似。读书的阶段可以明显分作三个时期,八十年代,只是一个“杂”字。九十年代开始稍稍集中于词集和目录版本,这是因为有一位挚友林夕兄领路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周四的下午相约于琉璃厂古旧书部,看他从架上信手捻出一册,听他随口讲出许多相关的故实。有疑,则每每小叩而大鸣,我因此东鳞西爪略略识得些皮毛。或自以为读书有得,便草成几行文字。本书中的第一组,即是这一类(此前曾收入《脂麻通鉴》,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那时候常去查找资料的地方是北图设在文津街的分馆。高敞的殿堂里,稀稀落落三五人,填好索书单,书取来总是很快的。捻亮桌上的台灯,展卷而读,舒适而安静。至于读哪些书,多半是按照林夕兄的指点,因此没有漫无头绪之虞,而往往开卷有益。九五年以后兴趣转移,问学于林夕兄时的所得逐渐淡忘,所存不过一点读书的记忆而已,打个比方说,当年曾经一脚跨入殿堂门里,但另一只脚却至今尚在门外,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文字,修改、增补皆无可能。姑且以“花间”用为词的代指,则《淮海词》之“无计花间住”,正可以算作实况。  十六年来专意于名物考证,这一类文字,已大部分成集。收入本书的《掬水月在手》,原是《奢华之色》卷一中的一篇附论,此番订正讹误,调整结构,增补文献与图像方面的引证,改动不小。《有美一人》是今年年初《装饰》杂志“时尚”专辑的命题作文,完篇之后发现已是离题万里,不得已在副题下加了“时尚”二字,现在自然是删掉了。  题作“采蓝集”的读词短札一束,草写于上世纪末,初始是为文学所集体编纂的《唐宋名篇》而撰,篇目的选择原也出自该书主编。后有南通友人把它制成一个戋戋小册,名之曰《采蓝集》,林夕兄赐序,宛陵赠词,内部印行百余本,分赠友朋博粲而已。后承《文史知识》雅爱,自庚寅三月始连载数期。数日前又蒙楠雨同道通篇校阅一过,增补注文,斟酌用语,匡谬正误。愧无卓识,而因缘不浅。今收入此编,非是“敝帚自珍”,实为留取嘤嘤友声也。

内容概要

  扬之水,原《读书》杂志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所研究员,为读书界著名的女学者。此书收录她多年古诗词研究的结集《采蓝集》以及器物研究长文“有美一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作者简介

  扬之水,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1996年起进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均是爱书人苦心搜罗的读物。

书籍目录

“小道”世界
墙外见花寻路转
以“我”之舌言情
彩笺难续笙歌梦
添几点、豆花雨
读“百话”之一
知多少芳心苦恨
文字偏留不尽缘
情难勒处尚闻香
杨柳风前别有情
选析“一家言”
“花间”无复旧时春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有美一人
采蓝集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这是清真词也是宋词中的名篇,它的好处似已被前人道尽。所谓“京华”,即京师,此指汴都。“柳阴”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隋堤”,隋炀帝开凿汴水,名通济渠,沿渠筑堤,称隋堤,道皆种柳。白居易《新乐府·隋堤柳》:“西至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宋之汴京隋堤,在开封城外三里。“应折”句,《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不过折柳赠别,至唐代以后方多见于诗文。“梨花”云云,是梨花开于清明寒食时节,蔡襄《寒食梨花小饮》“二月中央寒食朝,墙隈忽见梨花飘”也。榆火,《周礼·夏官·司爟》有“四时变国火”之说,郑众云:“春取榆柳之火。”不过改火是以木为燧、钻以取火时代特有的习俗,唐宋时期取火已用火石,榆木钻火便成节日游戏,吴自牧《梦粱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寒食,《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以介子推此日被焚而禁火,其俗始于东汉,见《后汉书·周举传》,唐宋则演为节日。“别浦”,乃江河支流的入水口,唐宋诗词中常见,有时只是借用字面意,借指送别之地,此篇即是。“津堠”,津,渡口;堠,里堠,于驿道旁筑土为堡,置木牌或石于其上,书律令、年月日及当地地名,其间隔多为五里、十里,五里称单堠,十里称双堠。清人周济说这一首《兰陵王》是“客中送客”,虽然后人对此有不少异议,但在这首词里,作者究竟是行者还是送行者,似乎并不重要。它把相别两方的依依之情都写得真切。作者的身分一面正如那“拂水飘绵送行色”的隋堤柳,年去岁来,看遍人间离别,一面他又分明是“京华倦客”,羁留既久,几番长亭送别,原已深藏了人生的感慨。那么此篇是借了一个送别的题目,抒写身世之感。所谓“客中送客”,如果不把它认作身分的确证,而只看作情绪的说明,便正是一个合乎词意的解释。刻画物态,清真最擅胜场。开篇一个“直”字,写出柳阴也写出隋堤。一个“弄”字,见出柳之有情也见出柳之无情。多情者,正在柳边哀弦中的离人,且惟因多情而令人如此不堪。“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原是想象中的虚写,但却全用真情把它撑住。清真词《解连环》“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花犯》“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与“望人在天北”都是同一机杼,作者总能把孤清之境中的那一个“人”写得愈见孤清。末段仍是别情之回荡。“斜阳冉冉春无极”,缠绵而凄婉。“春无极”三字似又照应到柳,——柳是春天的信物也是离人的眷怀。“月榭”、“露桥”,像是装饰出来的句子,但放在“似梦里”之前,便觉得梦境中情景正该是这样的朦胧且又凄恻。宋人笔记中说,南宋初年,“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所谓“至末段声尤激越”,即因在句式上,末段用了一个二言、三个三言的短句,又以一个去声的“渐”字和一个去声的“念”字,各领起一对四言偶句;而一句之中的平仄安排,更特别用了违反调声常例的所谓“拗句”,如“津堠岑寂”之“平去平入”,如“月榭携手”之“入去平上”;且每一句的落脚字,除“渐别浦萦回”独用平声,其余都是以仄字收结,如此种种,而构成了词的拗怒音节,而有了苍凉激越的调与情。王国维说清真词“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正是一个十分切当的评价。

后记

后记我的专心读书,起始很晚,——拉一位古名贤作比,便是同苏老泉差似。读书的阶段可以明显分作三个时期,八十年代,只是一个“杂”字。九十年代开始稍稍集中于词集和目录版本,这是因为有一位挚友林夕兄领路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周四的下午相约于琉璃厂古旧书部,看他从架上信手捻出一册,听他随口讲出许多相关的故实。有疑,则每每小叩而大鸣,我因此东鳞西爪略略识得些皮毛。或自以为读书有得,便草成几行文字。本书中的第一组,即是这一类(此前曾收入《脂麻通鉴》,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那时候常去查找资料的地方是北图设在文津街的分馆。高敞的殿堂里,稀稀落落三五人,填好索书单,书取来总是很快的。捻亮桌上的台灯,展卷而读,舒适而安静。至于读哪些书,多半是按照林夕兄的指点,因此没有漫无头绪之虞,而往往开卷有益。九五年以后兴趣转移,问学于林夕兄时的所得逐渐淡忘,所存不过一点读书的记忆而已,打个比方说,当年曾经一脚跨入殿堂门里,但另一只脚却至今尚在门外,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文字,修改、增补皆无可能。姑且以“花间”用为词的代指,则《淮海词》之“无计花间住”,正可以算作实况。十六年来专意于名物考证,这一类文字,已大部分成集。收入本书的《掬水月在手》,原是《奢华之色》卷一中的一篇附论,此番订正讹误,调整结构,增补文献与图像方面的引证,改动不小。《有美一人》是今年年初《装饰》杂志“时尚”专辑的命题作文,完篇之后发现已是离题万里,不得已在副题下加了“时尚”二字,现在自然是删掉了。题作“采蓝集”的读词短札一束,草写于上世纪末,初始是为文学所集体编纂的《唐宋名篇》而撰,篇目的选择原也出自该书主编。后有南通友人把它制成一个戋戋小册,名之曰《采蓝集》,林夕兄赐序,宛陵赠词,内部印行百余本,分赠友朋博粲而已。后承《文史知识》雅爱,自庚寅三月始连载数期。数日前又蒙楠雨同道通篇校阅一过,增补注文,斟酌用语,匡谬正误。愧无卓识,而因缘不浅。今收入此编,非是“敝帚自珍”,实为留取嘤嘤友声也。辛卯上元节


编辑推荐

《无计花间住》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无计花间住 PDF格式下载



此书收录作者多年古诗词研究的结集《采蓝集》以及器物研究长文“有美一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不愧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之作,《无计花间住》可人的小开本,装帧也很喜人,硬面小精装,印刷也精良,文字一如继往的好。书到底能带给人什么,扬之水如是说:“窃以为读书本身就是生活,则乐在其中矣。至若读书为了什么什么而生活,则生活乃成苦事也。”才女所言极是


《无计花间住》内容简介:扬之水先生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十六年来专意于名物考证,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以下评论摘自豆瓣:****://book.douban****/review/5264909/
看完扬之水的《无计花间住》,对此君彻底拜服。窃以为当初读书趣文丛的《脂麻通鉴》还未如此服倒。杨先生不仅文字格调高洁,而且考据的根基扎实,更赞的是其人的通灵润泽。如今的大陆学人比肩者能有几何?意下,准备读杨先生的《梵澄先生》,再读《奢华之色》等等。
   风靡一时的董桥,怕也不能与之媲美。扬之文多读全无腻烦之感,亦无端着装着之嫌。


“无计花间住 (精装、扬之水 著)”
好啊!


扬之水的学识当今真没几个及得上的。
以前买她的《终朝采蓝》,看完了喜欢,曾推荐给好几个朋友。
这本《无计花间住》昨天刚到手,才读了前面几篇,如果套用古人的话“窥一斑而知全豹”来说的话,我相信喜欢扬之水文章的人,读这本书,一定不会失望的!


读完《无计花间住》的读者,相信大多都会作者那花团锦簇的文字、平淡如水的心境所感染。
是的,从古至今,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确切的说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如果说古人尚存有“学而优则仕”的企望,把读书视作进身之阶,而在今世,读书则基本上是一种乐趣了。好的书籍会给人的生活情趣带来更多的精彩。
这是作者读书(或者说是读词)的一本笔记,单就《无计花间住》这一书名就十分的吸引人了。以“花间”代表词,用秦淮海词义,说明读书时辍时续之难,真可谓才女巧思。
这个版本的设计也是颇具匠心。32开本,精装烫金红布封面,拿在手里就有一种经典的感觉。


扬之水的《无计花间住》真的不错,但书价贵了一点,因为喜欢,也是一种 “无计花间住“了。


冬日的午后,安静的细雪,沉浸在扬之水掬水月在手的淡淡温情中,忘记了是非,忘记了疲惫...


我先前看过扬之水的《诗经别裁》,这本书看了一些,感觉还是一样的清新,秀气,很适合喝茶时慢慢品味


一直知道扬先生的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一致无缘识其真迹,这次挑选了这本书是因为“无计花间住”这个雅致的名字。看到这本书第一眼挺意外的,虽然早知道它的封面比较简单,但没想到这书真小,一直看32K的书成习惯了,一时间觉得很不习惯,母亲看了更戏称像某某语录。不过,翻开此书,文字间荡漾的清新典雅立即扑面而来,一下子打散我先前的不快,一时间便按捺不住立马赏阅起来。当然,如果字体还能大些就好,毕竟经常看书的人会觉得很疲乏啊!


小开本,印制精美,花间代表词,扬之水早期文章。


扬之水先生的书,在特定人群中是很受欢迎的,但是不要指望看哈利波特的人都来看扬之水先生的书。《读书十年》是好书,本书也是好书,当然,那是《读书》的十年,这本书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大雅之书,词,在当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好比今天的流行歌曲。但是所谓经典,就是昨天的流行,今天依然有人喜欢,仅此而已。所以,流行与经典,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又何苦板着脸,自居经典教训人呢?


扬之水做学问真的很用心的,从她的文字间能感受出来,非常认真又考究。
封面很古典,我喜欢。


谁说玩物必丧志?扬之水玩了16年古器物非但未丧志,还玩出很大的名堂了!

去到哪儿都喜欢看博物馆,那些珍宝藏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因此喜欢上扬之水的书就自然而然了。


花间集的读书心得,印刷装潢纸质一流,小小一本拿在手上感觉非常好!有书斋的气息!


精致、携带方便。一直以为是《无计花间往》,后来被朋友提醒,是无计花间住,稍觉遗憾,但书的内容还是可读的。


无计花间住,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无计花间住,值得一读,只是开本有点小。


那时候读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发觉有这么一个有才的女子,她叫扬之水,特意寻来。小巧可掬的装帧,宜人捧卷细抚,在这样的春天,感觉很好。


扬之水的文字唯美,见解也深刻,旁征博引,是个认真做学问的人。

不过我更希望这书是简装本。


扬之水的一本小精装


这书和胡洪侠先生的书,是一套。我没买胡先生的书。读这本书,其实也比较吃力。但感觉很美。而且,我是随心来读,并不刻意去记下扬之水先生的文辞,只是和自己的感觉比对,体念她的入手处,也很不错。


喜欢扬之水的作品


超喜欢的封面,扬之水的书我都买


扬之水的书,喜欢。


大名顶顶的扬之水的一本小书,很精致的一本书,从封面到内容都很喜欢,小开本拿在手里看很舒服!


扬之水的书质量有保障。不错。


扬之水的书时可以读一读的!不错!


小开本的书,最适合旅行时带在身边。扬之水先生的书,内容质量是有保证的。


很值得收藏的一本书,扬之水的书大都很贵,可惜囊中羞涩仅购得一本。红皮封面烫金书名装帧很好。书不大便于携带。


扬之水的书都很好


书是皮质的,但是字很小,价格有点偏贵,不过还是买了,扬之水的文章值得一读


很喜欢扬之水的书,这一本装潢精美,更加爱不释手。


扬之水的书都是免检


扬之水的书真是有保证


扬之水的书内容都是很好很好的,虽然书比想象中的要小,但是我挺喜欢的,很精致。不开心的是这本书没有外包装,收到的时候边上都是灰尘 ̄皿 ̄"


书印那么小,是秀外慧中,想到杜拉斯的小说版本;女人论诗是好的,格局不大也没关系,天生一付精灵模样,包括萨冈;而扬之水,又显得过于道派,与牡丹亭何干?


扬之水的文字,读起来舒服的很,既有女儿之柔美,又有须眉之阳刚。更重要的的是这本小书的装帧设计是超乎寻常的精美,仿皮装,还有一枚藏书票。


扬之水的书装帧都是这么的牛叉。这就导致了她的书都是这么贵。。。。书是好书,适合耐心阅读


扬之水女史的书一直喜欢,此册亦如此.


刚收到,还没细看。扬之水老师的书,都很精美,当然定价也有点贵。


书很精美,扬之水的文一向都很好,只是开本比较小,但是便于携带~


装帧不错,就是封面是塑胶的,如果换成红色布面或漆面就更好了

开本也不错,小开本很方便。

书心排版也挺好,疏朗大方不花哨

扬之水先生的书是每本必买,不多说了


很精美的一本小书,拿在手里感觉非常好。里面的文字,也变得优雅起来。扬之水的书、文字,别有韵致


可爱的小书,扬之水的文字的确很美丽,之前看过介绍,说是不逊于董桥,是买一本来看,还真是值得灯下品茶细读。


扬之水的书很不错。


扬之水,开卡车的女人,写的书好


扬之水的书很好,就是各种版式不同一,大大小小,插架难看


一直都喜欢扬之水的书,每一本都受益匪浅,这一本也是。拿着的手感也非常好。


《采蓝集》可能发行量小,未读过,很高兴买到此书


扬之水的文贵,可也贵得其所。


扬之水是少见的人才,有自己的特点


扬之水谈词,水准不俗。


扬之水的文字值得珍藏


扬之水的文值得细品。


封面很喜欢。值得珍藏
内容也很好,深入浅出。
扬之水实在是一大雅士也


喜欢扬之水!


扬之水的一贯水平,好像比董桥好看……


扬之水的文字一向很好。这本书的封面用料很特别,手感很好


装帧很精美,内容不用多说,扬之水先生的。不足是价格偏高,对于学生阶层来说有点接受不起,如果出普通本我就买那种的了,偏偏只有精装本,坑爹。


我惯不爱精装书,但是依然被这本书吸引了,枣红色的封面,皮革的手感,描金的字体,无一处不透这一个“雅”字。
里头的内容虽然没看,但是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是相当舒服的,作为作者,有生能出这样一本精致的小本实乃幸事,作为读者能够买到一本看得出出版社花了心思包装的精装本也是一件幸事。
但是,作为一个收书也看书的读者,还是希望书的本质在内容,不再包装,毕竟不是阔佬拿回去充门面的东西,漂亮归漂亮,四边留出的空白,让人心痛,恐怕书款的三分之一都买了这叠白纸了,假如这本书有简装的,我绝对不会买精装的。


“花间”无复旧时春。倍受人推崇的作品。


意蕴似花。真个花间住


花间词的看法,介绍,感想,每篇不长,也不晦涩,小书,闲来无事一读感觉甚好


很精致的书,语言也比较通俗,适合闲暇时读读,跟花间十六声比,都是类似题材,但是语言风格各有特色吧,花间十六声有彩图,这本没有,但是这本比花间十六声精致


看过“诗经别裁”,不错,再换看看


花间词的内敛被之水一一道破


当当的书,买了有些年头了,有些数量了。这几年当当的快递一直没有进步过,也许在北京好点,上海这里是不行的,参差不齐啊!6天前订的书,上海仓库出货,用了6天才送来,我拒收了,埋怨了2句送货的人就不爽了,说下次你别买啊,然后恶语威胁,说你家住在哪里我知道了,我会找人来搞死你的,我无语了。我宁愿不要钻石会员的几角几元的优惠,也不想受这窝囊气。还是X东好,态度好,送货快!我是将送快递的车牌记下了,粤 B 4015C 记号!


从古至今,读书就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固然有“学而优则仕”之语,将读书视作敲门砖。但也有不少文人以读书为乐。书既然不只是敲门砖,而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精致的书籍无疑会更为读书添加乐趣!这本书便是一本精致的书。尚未阅读,已让人欣喜微笑。


考证文物的文字能写成这样,说明作者的文学功底很强,文物知识很丰富。就是开本小了点,另外没有前言或序言,看后记感觉其实是一本类似选集的集子。


大概精装就是小巧,书一个巴掌打开的大小

装帧真是极好的,有绒面的感觉,红色纹理的封面,闻起来淡淡的香气,香气像花又仿佛胭脂香

内容自是不用说


没想到这么专业,古诗词功底不行的根本看不明白,还要多学习啊。很喜欢老师的文字,才女就是才女。


很精美的一小本,特别适合文艺女青年包内装备,只是作者用词生僻,语言文绉绉得过了,反有故作姿态之嫌


作者的点评、赏析很到位,启发性、点拨力很强,语言简洁,精炼,可读性也很好,引人入胜,爱好古诗词的读者一定要读读,会带来愉悦的感受。


在尚书吧看到后就爱不释手了。没办法,当当便宜,回来就下单了啊。讲古诗词的一家之言,这么美的诗词,这么好的作者,这就是好书。慢慢看,不着急。等啊等,快点来吧。


一只手就能捧住,书比较小,反而读起来很有感觉


32K的大小,相比之下应该算是精装袖珍版。此书大小适合随身携带,随时阅读,非常好!


名物考证与读词心得,值得一读。


作为没什么古诗词的人,看了以后也有种徜徉其中的感觉 不自觉的被陶冶了 美好啊


需要花时间的一本书


此书写得很美,读来觉如其人。


如果对这本书没有兴趣的话 是绝对不会看进去的 书很小 还算精致 但没有塑封包装 还好没弄脏 不然会很郁闷的


才女之名,不虚也。


文字,插图,排版,印装,无一不佳。


其实很喜欢精装的书 看到就很心动 内容大致犯了一下 喜欢


杨老师的文字不必多数,治学严谨,行文流畅,文字清新雅致,自成风范。
只是书说是精装,拿到手上后还是有些失望,开本大小不说,封面上有些脏,装帧也还一般,打折后还需要27.5块,确实是抵不上这个价。


喜欢把词解为性情文字一节,直接明白。那些词长长短短地读来,正和了起起伏伏的性情。如拼贴高手,信手拈来,却成就幅似浑然天成的画,不勉强因为贴切,不昧涩因为理顺。
书本身也不错,纸张装帧俱佳,尤其尺寸,适合携带,一书在手,墨香自溢。喜欢


装订好,传统的骑马钉。设计也好,拿在手上就舒心。
内容也不错,是文化人谈文化的书,是学文化的书。沏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拿来这本书看,适意。


是我想要的,活着的,女人写的,学者,不多!


板式很好,轻盈古朴,内容典雅。杨的古诗词底子十分了得!


一拿到书,就被这样美好的触感吸引了
文字很美,像叮咚的泉水声,在人心上汩汩流淌
值得认真的读


隽永的文字,精美的装帧,尤其是对考古颇为兴趣的我而言,很合适


很喜欢这样的装帧 也喜欢这样的考古和诗词


此书很容易让人安静 我喜欢


很喜欢作者的书,


小精装,与董桥那本作家版今朝风日好,堪称红与黑


精装,小开本,定价有些高。


小精装,盈盈一握,和董桥今朝风日好堪称双璧


小开本精装,爱不释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