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歌的教育历程

李平沤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平沤  

页数:

273  

Tag标签:

无  

前言

  20世纪60年代,商务印书馆约我译卢梭的《爱弥儿》,译文脱稿后,在即将发排付梓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百业俱废,稿子的出版工作遂告停顿。直到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拨乱反正,一切又才重新步入正轨。这部在书橱里存放了十余年的稿子,才拂去尘封,排上出版日程,于1978年6月首版问世。  现在,时代的车轮进入了21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约我撰文解读《爱弥儿》。自拙译完稿搁笔,至今已时隔50余年,要从头再读原书,从这部长篇巨制中撷其精微,剖析义理,站在时代的前沿加以解读,实非易事。因此,自承担这项任务以来,即着手准备,重新研读原书和卢梭在此书发表之前及之后的著作,唯卷帙浩繁,笔者学力有限,虽反复阅读,但心得不多,理解亦不够深入和全面,好在抛砖引玉,可以得到读者的指正,故不揣谫陋,将点滴体会整理成文,呈献给读者。  在西方的教育史上,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经典著作,书中阐述的许多思想和原理,哺育了现代教育学。瑞士的佩A·塔罗奇(1748~1827)、德国的弗洛贝尔(1782~1852)和意大利的蒙特梭里(1870~1952)都从《爱弥儿》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他们在幼儿教育及青少年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不过,《爱弥儿》不完全是一本只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书,正如卢梭在回复一位读者的信中所说的:《爱弥儿》是“一本哲学著作,它的目的是在论证作者在他的其他著作中提出的这一命题:‘人天生是善良的’”。  细读全书,的确如此。卢梭在此书卷首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第5页)如何才能使人不变坏呢?最好的办法是:保护他的天性不受恶劣的社会环境的败坏,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抵抗社会毒害能力的人。为了论证他的理论,卢梭虚构了一个名叫“爱弥儿”的学生,从这个学生诞生,一直把他培养到进入社会,这时候,卢梭告诉人们:爱弥儿“从我的门下出,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第13页)。卢梭把教育的功能,从知识的传授提高到了对天性的呵护和道德的培养上。这部洋洋洒洒、以简明畅晓的文笔阐发深奥哲理的著作,苦心经营,其主旨全在于此。  笔者解读此书所用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李平沤译《爱弥儿》2001年10月第9次印刷本。  正文后面的附录(《朱莉论儿童教育》,摘自卢梭著《新爱洛伊丝》第5卷书信三。这封书信,实际上是一篇教育论文;书中的主人翁朱莉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见解,可以说是对卢梭在《爱弥儿》中陈述的论点的最佳诠释。

内容概要

  作者李平沤,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18世纪法国政治著述家、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卢梭于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他出生后8天,母亲因产后失调去世;10岁那年,其父与一军官发生斗殴,逃离日内瓦。幼小的卢梭从此成了孤儿。他从来没有上过学,全靠自学成才。他那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是自己刻苦努力和丰富人生经历的结果。他当过雕刻匠的学徒,当过流浪儿,当过富人家的仆役、跟班和家庭教师,几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他都经历过。因此,他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状况,能洞察社会的积习和政治腐败的原因,每有著述,都能表达老百姓的心声,切中时弊,受到人民的欢迎。卢梭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山中来信》《论法国音乐的信》《就戏剧问题致达朗贝尔的信》和自传体小说《忏悔录》等。  在西方的教育史上,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经典著作,书中阐述的许多思想和原理,哺育了现代教育学。《如歌的教育历程:卢梭〈爱弥儿〉如是说》从卢梭的生平经历以及对《爱弥儿》一书人物、内容的分析入手,为我们解读了卢梭教育思想的精粹。

作者简介

  李平沤 1924年3月16日生,四川仁寿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1958年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法文翻译;195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法文和英文翻译;1964年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法文教员、副教授、教授至今。1989年应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卢梭研究组组长成谠基-拉米诺(Tanguy L’ Aminot)的邀请参加该组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拉米诺主编的《〈爱弥儿〉世界文献》等书的编写工作。1989年和1995年分别参加了法国蒙莫朗西第一次和第二次“国际卢梭学术研讨会”。 主要译作和著作有:《爱弥儿》《新爱洛伊斯》《卢梭散文选》《评梁启超的〈卢梭学案〉》《法国散文选》《互助论》《社会命运》《覃思集》《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书籍目录

序上篇 绪论一、卢梭为《爱弥儿》付出了沉重代价二、卢梭教育思想的萌发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三、《爱弥儿》是卢梭哲学思想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四、《爱弥儿》的写作方法五、《爱弥儿》中的人物和各卷的内容1 《爱弥儿》中的人物2 各卷的内容简介中篇 如歌的教育历程一、人生的第一个时期1 人要受三种教育2 对天性的呵护应始自孩提3 自然的教育的双重作用4 婴儿的啼哭5 孩子的牙牙学语二、人生的第二个时期1 童年的基本状况2 童年时期的思维3 消极的教育4 本章的小结三、童年的第三个阶段1 好奇心——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2 “这有什么用处?”3 判断力的培养4 “我对书是很憎恨的”5 他为什么让爱弥儿读《鲁滨逊漂流记》6 一桌盛宴引发的思考四、我们所施行的教育到这个时期才开始1 一个重大的抉择2 我们即将进入社会的大门3 一个萨瓦省的牧师的信仰自白4 《信仰自白》惹祸殃5 如何使他身临危险而心不受危险五、游历归来始成家1 女子与男子的教育有所不同2 健康的夫妻生活3 现在是到了让苏菲和爱弥儿相会的时候了4 终身伴侣慎选择5 游历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6 《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7 在地上也如同进了天堂六、《爱弥儿和苏菲》七、本篇的小结下篇 教育是百年大计一、《爱弥儿》中的几个基本论点和教育原理二、政治教育从尊重人格开始三、道德教育步武先贤四、美学教育取法自然五、需要注意的是他说话的动机六、寓言什么时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七、卢梭的宗教思想1 迷途知返的羔羊又跑出了羊圈2 卢梭的宗教思想的形成3 卢梭致函博蒙大主教告诉他《信仰自白》的内容4 本章的小结八、卢梭笔下的女性1 一篇批评男权的文章2 两个令人喜爱的女人3 本章的小结结束语附录一 朱莉论儿童教育附录二 卢梭年谱附录三 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萌发和理论体系的形成:  读过卢梭《忏悔录》的人都知道,这位政治著述家和文学巨匠,从来没有上过学,连一天的正规学校教育也没有受过。然而,这个被伏尔泰称为“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差的人”①竟写出了一部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爱弥儿》。这部教育史上的名著,以小说的形式,像与读者谈心讲故事似的阐述了作者一整套教育哲学的基本原理,其情节之生动,文笔之清新,说理之透彻和结论之合乎逻辑,使德国哲学家康德也看人了迷。②  卢梭开始思考教育问题,是在1740年。是年春,他由华伦夫人的朋友德邦夫人介绍,到里昂陪审团大法官德·马布里先生家去当家庭教师,教他的两个儿子。这两个男孩,大的名叫弗朗索瓦一玛丽,即德·圣玛丽先生,模样儿挺俊,就是成天贪玩,十分调皮;小的名叫让一安托万,即孔狄亚克先生,不仅蠢笨,而且“个性犟得像一头驴,学什么也学不进去”。卢梭教了一年,非但没有取得可观的成绩,两个学生反而愈来愈令人失去信心:圣玛丽更加淘气;孔狄亚克依然耷拉着脑袋,成天不高兴。一年期满后,卢梭没有得到续聘,又回到华伦夫人的家。他把他在马布里家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归咎于他缺乏耐心,时常发火,态度不冷静。他说:“我所有的这些缺点,我看得很清楚,心里完全明白;对于学生的秉性,我也深深了解……但是,只知道病根而无补救的办法,又有什么用呢?”③尽管他在马布里家的工作失败了,但他留下了两篇可供人们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发展过程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德·马布里先生的公子的教育问题的备忘录》,另一篇是《关于德·圣玛丽先生的教育的计划》。它们包含了后来的《爱弥儿》中的一些论点的萌芽。例如他主张教学生要从了解学生人手;对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心灵和判断能力,其次才是传授知识。他说他的教学方法与别人的方法完全不同,他认为:“大多数教师都是‘冬烘先生’,只知道传授知识,向学生灌输一大堆‘学问’,而不知道‘满肚子学问的书呆子比无知的傻子还笨’。”④他引用莫里哀的话来批评把传授知识当做唯一目的的旧教育。  后来于1743年在杜宾夫人家,卢梭又有一次短暂的教学经历:夫人请他暂时照看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家庭教师要换人,有八九天时间没人管他的学业。这个孩子13岁,非常任性,满脑子的坏主意。卢梭的主要任务是“防止他调皮捣乱,害人又害己”。后来,卢梭在《忏悔录》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如果再让我照看八九天的话,即使杜宾夫人以身相许,我也不愿干这个差事。”⑤


编辑推荐

  从卢梭的生平经历以及对《爱弥儿》一书人物、内容的分析入手,为我们解读了卢梭教育思想的精粹。卢梭认为人的教育要经历三个阶段,教育者应根据人在每个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这期间,人要接受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其中自然的教育是最基本的。他将教育的功能从知识的灌输提高到了对人的善良天性的呵护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上,认为成功的教育是使一个人成为“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用的人”。卢梭还通过对“苏菲”这一角色的描写阐述了对女性教育问题的见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如歌的教育历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