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
2008-7
山东人民出版社
周云平 编
214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以我国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期望能对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和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一点理论支撑。内容包括: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分析、审计系统分析、组织模式、审计实施模式、审计方法模式、审计评价模式、审计结果运用模式、案例实证分析等。
周云平,1983年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在山东省审计厅从事审计工作23年。其中:1997年挂任山东省定陶县委副书记,2000年被省里派往美国加州大学培训公共管理,2001年任山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总审计师,2004年任山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总审计师。2006年转任山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在山东省直青联任副主席、杰出青年联谊会任常务副主席,在山东省审计学会、山东省内部审计协会、山东省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任副会长、顾问等。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具有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培训师等技术和专业资格。曾被评为省直“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标兵”、山东省杰出“首席信息官”,两次荣记二等功。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一、国外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发展三、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成果综述四、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一、研究內容二、研究框架三、研究方法第三节 本书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第一节 传统审计理论一、审计导因理论二、传统审计模式第二节 系统学理论一、系统的概念二、系统的特征三、系统论研究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一、理论概述二、理论提出及演变第五节 组织结构理论一、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第六节 信息经济学理论一、信息经济学理论概述二、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三、西方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內容四、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意义第七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三章 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分析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一、各国绩效审计的产生过程二、绩效审计概念和目标的提出过程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一、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解二、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对比解析一、政府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二、政府绩效审计与经济分析三、政府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四、政府绩效审计和效益审计五、我国与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区别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分析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系统研究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外部环境分析一、社会需求环境二、经济制度环境三、政治体制环境四、法制建设环境五、文化传统环境六、技术基础环境第三节 基于进化博弈的政府绩效审计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分析一、绩效审计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二、绩效审计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分析三、分析结论第四节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分析一、转型期绩效审计的需求性分析二、转型期绩效审计的特殊性分析三、转型期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分析第五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第一节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及缺陷一、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概述二、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缺陷第二节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模式优化一、政府绩效审计外部组织优化二、政府绩效审计内部组织优化第六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第一节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及缺陷一、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二、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缺陷第二节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模式优化一、审计准备阶段二、实施审计阶段三、审计报告阶段四、审计结果运用五、后评价阶段第七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方法模式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综述第二节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优化一、思想方法优化二、数据信息收集技术优化三、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优化四、绩效审计技术方法优化第八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模式第一节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难点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一、评价标准的多层次性二、评价标准的模糊性三、评价标准的动态性第三节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一、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二、科学性和严谨性原则三、计划性和引导性原则第四节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依据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国民经济计划二、历史和行业标准三、理论依据及科学计算数据四、部门和单位自行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和合同第五节 应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 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模式第九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模式第一节 当前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概况一、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方面没有明确的去规二、审计结果公告未全面推行三、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的配合机制不健全,审计结果得不到合理运用第二节 国外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经验一、审计结果公告二、政府答复三、跟踪检查第三节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模式优化一、健全绩效审计结果壹用规范二、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度三、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四、优化绩效审计成果良现形式第十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实证第一节 某市政建设项目背景第二节 绩效审计组织模式优化第三节 绩效审计实施模式优化一、审计准备阶段二、审计实施阶段三、绩效审计报告阶段第四节 绩效审计方法模式优化一、审计指标确定二、审计指标权重确定三、项目审计综合结果第五节 绩效审计结果运用优化一、审计结果问责二、审计结果问效第六节 案例小结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第二章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传统审计理论 一、审计导因理论 (一)受托责任论 根据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对政府绩效审计来说,某政府部门行使政府职能、管理公共财产,就形成了党委、政府、人大与该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关系。 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又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但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然性。它无法解释没有明确的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情况下审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无法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无法确切解释审计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