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

古远清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古远清  

页数:

350  

字数:

41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为什么会是这种‘关系史’的书?”原希望我写一本把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论打通的《中华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或在文论、诗论基础上写一部《台湾文学史》的朋友,均发出这种疑问。这事有一点曲折,也有一点侥幸。我原计划把已出版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论史重新整合为一部,然而被半路杀出的《台湾当代新诗史》、《香港当代新诗史》的写作计划所打断。后来我又想,与其写一本有可能自费出版将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论贯通的文学史,不如弄点银子写一部有新意的书,于是便申报了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这时我已告别杏坛,一位朋友劝我说,退休的人几乎无人再做科研,更谈不上报课题,就是报了也很难批,何况我校中文系还未正式成立,无学术资源去“跑题”,但我还是未听他的忠告,只不过是申报后就束之高阁,不向任何有可能当评委的人打招呼,更不向我认识的文学课题组总负责人打听任何消息。大概是此课题系尝试用整合的方法将两岸文学融合到一起,而不是像众多当代文学史那样,把台湾文学当作附庸或尾巴拼接上去,就这样被评委看中了,侥幸被批准了,其“银子”竟多达近十万元,这对“回家卖红薯”的老汉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然而立项后,我毫无得意之感,却发现这个课题完成起来有点棘手:台湾文学与中华文化虽有延续与相似之处,但更有与大陆文学割裂和相异的一面。如何把握好这两面、处理好两岸文学交流与政治的关系,有相当的难度。

内容概要

对本书作者来说,《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的写作有小小的希冀:在为两岸文学史写作提供原始材料以补充、完善现有当代文学史不足的同时,还企图用这部著作,引起当代文学史写作是否应加入关系史的思考。
本书是从文学关系史切入的另类历史叙事,是一种非传统型的文学史。写作的着力点不在为作家作品定位,不以作家作品分析评价为主,不以建构典律为目标,而是抱着回顾与解读的态度,审视两岸文学关系从对立到亲和的发展过程,用“大叙事”与小细节相结合的笔调描述,不追求体系的严谨和完整性。在这本书里,无论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谁先偷跑谁就赢”》,均将主流文学史遮蔽的某些史实或以为只需要
“大而全”而不需要“零件”的材料展示出来,使两岸文学史真正成为一部多视野、多角度的多元共生的文学史。
毕竟篇幅有限,《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要在三十万字的篇幅中把近六十年的两岸文学关系内容都写进去,谈何容易。为解决这一难题,也为了使读者有较明晰的认识,本书在分期上受《海峡两岸关系概论》启发。
在写作方法上,力求有宏观概括力和锐利的思想冲击力,如《民间主导与官方阻挠的二元格局》、《终止“勘乱”对两岸文学关系的影响》、《两岸对台湾文学诠释权的“争夺”》,让读者不会因细节的叙述妨碍对全局的了解,不会因为有可读性而影响论述的深度。尤其是在《导论》中,注意历史意识与当代视野相融合;在《两岸文学的“互文”问题》中,注意问题意识与比较方法的结合;在《受制于政治价值观的文学现象解读》中,努力让理论阐释与文学史实互为呼应。

书籍目录

导论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的回顾与解读
一、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
二、台湾的政治格局与两岸文学关系
三、两岸文学关系的历史定位和特点
四、两岸文学交流的互惠互信与省思
第一章 军事主宰时期两岸文学关系的对抗与隔绝(—)
第一节 两岸文学的“互文”问题
一、“反共复国”政策与两岸文学关系
二、台湾戒严时期文学:国统区文学的延续
三、两岸文学社团的同质性
四、孙陵在台湾创作的连续性
第二节 大批判声中的两岸文坛
一、在台湾“被死亡”的大陆作家
二、胡适:两岸共同的炮轰目标
三、鲁迅在台湾交的“华盖运”
四、针对“文革”的反共文艺活动
五、两岸同批三十年代文艺
六、胡秋原回应《红旗》杂志之诽谤
七、左右翼文人联手挖坑“活埋”张爱玲
 第三节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罗家伦在台湾发起的简体字论战
二、章士钊与曹聚仁充当秘密特使
三、“盗火者”痖弦和林海音
四、陈映真:师承鲁迅的一面光辉旗帜
五、对大陆小说中“扁平人物”的批评
六、魂牵梦萦的乡愁抒写
七、陈若曦:开伤痕文学之先河
八、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夏潮》杂志
九、余光中:重写文学史的先行者
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台湾
十一、金兆:《联合报》推出的大陆作家
十二、两岸作家首次在爱荷华握手
第四节 台湾文坛怪象掠影
一、台湾“警总”查禁张道藩的歌词《老天爷》
二、台湾现代诗画与大陆的共产党有关?
三、“检举”运动中的两位受害者
四、孟瑶抄袭大陆学者作品案
五、被“冷冻”的於梨华
六、被人落井下石的高凖
七、盗版大陆书的各种奇招
第二章 和平对峙时期两岸文学交流的开启与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两蒋”时代台湾的文学政策
一、蒋氏父子反“文学台独”的立场和措施
二、两岸交流的开启:民间主导与官方阻挠的二元格局
第二节 通往神州的社团
一、神州诗社的中国心
二、具有大中国意识的“三三”文学社
第三节 “谁先偷跑谁就赢”
一、高凖冲破阻力首访大陆
二、周令飞飞台引发的“鲁迅热”
三、大陆作品大举登陆台湾
四、施叔青对大陆文坛的反思与前瞻s
五、探亲诗:怀乡文学的转化
六、开风气之先的闽台文学交流
七、林希翎拒当“反共义士”
第四节 文学论争中的政治文化
一、三十年代文艺作品在台湾能全面开放吗?
二、《龙的传人》:“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冲突
三、“台湾作家定位”的争论
四、“祖国派”王晓波为《无花果》辩诬
五、《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掀起的风波
第五节 风貌各异的文学研究
一、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
二、台湾的大陆文学研究
三、“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讨论
四、姜穆的《三十年代作家论》
第三章 民间交流时期两岸文学的互动与冲突(—)
第一节 文学交流的新地平线
一、终止“戡乱”对两岸文学关系的影响
二、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三、在大陆遭遇盗版盗名的席慕蓉
四、两岸联手重新发现范泉
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台湾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受制于政治价值观的文学现象解读
一、两岸对台湾文学诠释权的“争夺”
二、轮番炮轰“大陆的台湾诗学”
三、“光复史观”与“终战史观”的对峙
四、两岸忠义评论家“宣判”张爱玲为“文化汉奸”
第三节 各方较劲“统”“独”分途
一、吴祖光“抄袭”王蓝事件
二、余光中在文学上“反攻大陆”?
三、挑战“独派”论述霸权的陈昭瑛
四、“台湾文学系”挤兑“中国文学系”
五、在求同存异原则下的两岸新诗互动
六、张爱玲是台湾作家吗?
第四章 “阿扁时代”两岸文学关系的封锁与突围(一)
第一节 文学制度的变奏
一、《文讯》与两岸文学交流
二、“外省作家”身份认同的焦虑
三、设立台湾文学馆的名称与地点之争
四、《红灯记》在台北成功上演
第二节 “泛绿文学阵营”
一、“泛绿文学阵营”的主要阵地
二、“泛绿文学阵营”的路线冲突
三、“泛绿文学阵营”的“台独”诉求
四、“泛绿文学阵营”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无法搁置的争议
一、研讨会上两岸文学的拉锯战
二、简体字“渗透”台湾
三、余光中在大陆“向历史自首”事件
四、两岸关于张爱玲著作权的争夺战
五、李敖向大陆文坛和鲁迅开骂
第四节 朝向统一的目标
一、寻找岛内的“统派”文学家
二、大陆对“文学台独”思潮的批判
三、柏杨“入住”中国现代文学馆
四、努力沟通两岸文学的无名氏
结束语 马英九主政台湾后两岸文学关系前景

章节摘录

插图:三是台湾作家的“国族认同”,凝聚了台湾历史和文化构造的复杂性,因而成了两岸文学交流极需突破的瓶颈。尽管两岸文学交流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由过去敌对到现在握手言和,但在交流之中常常出现“假凤戏凰”的情景。两岸本来同源,都是中国人,但当大陆学者到台湾本土派团体参加会议时,对方劈头一句问“你是从中国来的吧?”,好像他是外国人似的。部分台湾本土作家之所以将自己置身于中国作家之外,与大陆作家无法取得共识,其根本原因是李登辉执政时对一个中国原则从认同到疏离,而陈水扁上台后则从疏离到背弃。大陆学者之所以坚持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看法,并不是无视台湾文学的独特性,而是充分看到台湾文学成长的复杂性,并肯定其对中国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部分台湾本土作家歪曲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著作,把它们一律看成“统战”产物,不愿改善和推动两岸文学关系的发展。他们依仗所谓“本土政权”的庇护,大肆进行“本土文学论”的建构。他们心目中的“本土化”,其内涵不再是以往的“反日”、“反西化”,而是逐步演变成视祖国大陆为“他土”的“反中国”倾向。他们不仅在文学理论上宣传,而且在教科书中废止以中国为中心的编撰标准,强行灌输“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分离主义意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独派”评论家彭瑞金主张抛弃“中国文学为台湾文学的母体”的“神话”,两岸文学才能对话。可见,大陆作家和部分台湾作家在“台湾文学是否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四是交流受“官方不接触,政治难定位”的影响,处于徘徊状态。自1988年至1995年,两岸文学交流势头较旺,多年未回大陆的“外省作家”纷纷返故乡探亲旅游,与大陆文学团体和出版社接触,到书店成批购买大陆作家的著作,并在大陆报刊上发表作品和在大陆出版著作。台湾最初只欢迎少数所谓“杰出人士”去台,后来扩大范围,各行各业的非杰出人士也可以去台探病、奔丧、开会、讲学、演说、出书。大陆学者在台湾出书由事先送台湾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查逐渐改为事后审查或不审查,由经过其他地区间接版权贸易到直接版权贸易。但自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受两岸紧张关系的影响,两岸文学交流的场域作了重组,原先在台湾出现的“大陆热”也很快冷却下来,版权贸易亦在走下坡路。民进党主政台湾后,其文化政策一般多坚持“台湾利益优先”的原则,并标榜“凡事以维护2100万人利益及福祉为出发点”。


编辑推荐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 PDF格式下载



力挺古远清教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