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吴怀祺 主编,白云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吴怀祺 主编,白云 著  

页数:

3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干百年来,学者们一直在讨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等史书体裁及与之相关的史例、史法等问题,思考史家的主体修养对史书编修的影响,正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民族历史编纂学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思想上的深邃性。吴怀祺编著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编纂学思想卷)》研究历代史学家在反映历史变化时,为撰写史书,在体裁体例上的创造。本卷注意从中国史学史发展过程中,思考历史编纂学的变革和特征,论说每一体裁的史学观念,以及不同历史编纂观念的发展。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历史、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
第二节史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史学思想
二、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一章社会变迁与历史编纂学的变革
第一节历史编纂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历史编纂学的变革
第二章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二重性特征
第一节客观与主观
第二节天命与人事
第三节直书与曲笔
第四节实录与名教
第五节审慎看待史学二重性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史书的编与著
一、述、作、论
二、著、编著、编
第二节史书的体裁与体例
一、体裁
二、体例
三、名与实
第三节史法与史意
一、史法
二、史意
第四节通代与断代
第五节历史表述
第六节德、才、学、识
第四章《春秋》与传统编年体的?学观念
第一节《春秋》的史法和史义
一、通与殷鉴后世
二、仁与内圣外王
三、礼与属辞比事
四、信与书法不隐
五、忠与亲亲尊尊
第二节叙事与论史相结合
一、言事相兼,史论相融
二、“惩恶而劝善”
三、“尽而不污”
四、“婉而成章”
第三节“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一、“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二、“嗣赏罚,辅法教”
三、“立典有五志焉”
四、“区分类例,见微察著”
五、“抑百家,崇圣典”
第四节“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苟悦简要之文”
一、“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
二、“通各代成一史”
三、“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
四、“借其年以纪事尔”
五、“叙所以取此舍彼之意”
第五节实录体及其编纂观念
一、皇权中心意识
二、鉴戒的观念
三、求实的观念
四、求新的观念
第六节纲目体与朱熹的编纂学思想
一、纲目体的创立和发展
二、朱熹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五章从前四史看纪传体编纂观念的
变化
第一节《史记》:司马迁的通变思想与
“成家立言”
一、“通古今之变”
二、“成一家之言”
三、“志古自镜,述往思来”
第二节《汉书》:班固的皇朝意识与断代为书
一、皇朝意识与宣汉思想
二、断汉为书与“上下洽通”
第三节《三国志》:陈寿的全局意识与人物品第
一、总揽三国的全局意识
二、重视人物品第
第四节《后汉书》:范哗的类例思想与整体史观
一、以类相从的类例思想
二、“正一代得失”的整体史观
第五节隋唐以后的纪传体编纂观念
一、“修史取鉴”与“治心治世”
二、辨明正统
三、“国灭史不灭”
第六章典制体编纂观念的进步
第一节“统括史志。会通古今”
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
二、“统括史志,会通古今”
三、“以类?从,举其始终”
第二节郑樵的会通与“自得”
一、“会通之义大矣哉”
二、“详文该事,无待美刺”
三、“一家之言:自得之书”
第三节“变通张弛之故”
一、“会通因仍之道”
二、“变通张弛之故”
三、“叙事为文,论事为献,窃注己意”
第七章纪事本末体编纂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区别其事而贯通之”
第三节“论次宋事而比之”
一、“类总其萃,年系其时”
二、“论次宋事而比之”
第四节“广稽博采,勒成一编”
一、“广稽博采,勒成一编”
二、“各附论断,曲折详尽”
第五节“因事?篇”与“尽事之本末”l
第八章学案体与黄宗羲的编纂学思想
第一节学案体的创立和发展
一、学案体的学术渊源
二、学案体的创立与发展
三、学案体向章节体学术史之发展
第二节黄宗羲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学有宗旨”
二、“一本而万殊”
三、“分源别派,宗旨历然?
第九章史注、史评、史考中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第一节经世致用与鉴往训今
一、经世致用的治史宗旨
二、鉴往训今的史学功用
第二节直笔求真
第三节博采善择与辞达为上
一、博采善择的取材标准
二、辞达为上的表述要求
第四节史家的修养
第五节史不拘例,因事命篇
第十章近代以来历史编纂学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章节体的引入与史书编纂观念的变化
一、章节体的引入与中国史学的发展
二、章节体的引入与史书编纂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百年来历史编纂学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一、章太炎编纂中国通史的构想
二、梁启超关于历史编纂学的思考
三、白?彝的史书编纂理论与实践
本卷主要引用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史事实,完全是由历史学家来决定的,不同的历史学家必然会作出不同的区分和选择,难免不带上主观成分。在有的历史学家看来“有意义”的历史事实,在另外的历史学家看来可能就“不重要”,反之亦然。历史学家似乎对历史事实掌握着“生杀大权”。因此,不能忽视的是,历史记录和历史撰述总会不自觉地渗透着历史学家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情感等。“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根之木,是没有用处的;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则是一潭死水,毫无意义。……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其三,社会评价的影响。社会的要求是造成史学二重性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原因。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分属于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具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由此造成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历史学属于意识形态,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故社会对它的评价具有二重性,即客观性和主观性。也就是说,人们评定一部史学著作的高下优劣,不仅要根据其科学性如何,还要看其观点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以所占科学性的多寡评定其高下良莠应属客观标准.以自身利益衡量其优劣轻重则是主观标准。胡适曾将历史学比喻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人把它说成是任人摆弄的二百吊大钱,可谓将史学自身与社会评价标准的主观性推到了极至,并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古往今来的史学界都出现过一些怪现象,即一些没有多少科学性,甚至有害无益、害多益少的作品,竟能得到势要人物的推崇,取得社会上的轰动效应,也是因为它符合一些人的政治利益,以致根本不去顾忌它的客观性。只要社会上存在着阶级、阶层,这种现象就不会消失。因为这不仅由社会要求、史学自身的特点来决定,也由从事史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本身的特点来决定。因为他们也是人,人永远是社会性的,他们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适应社会,面对市场。也就是说,史学与史学工作者的生存和发展一定会受到社会现实政治的制约,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编纂学思想卷》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PDF格式下载



史学史上值得一读的一本书。条理清晰,概括准确。应该能够代表当今历史编纂学思想的研究水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