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位市委书记的博客世界

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中共宿迁市委研究室 江苏人民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江苏人民  

作者:

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中共宿迁市委研究室  

页数:

502  

前言

  我眼中的“博客书记”新实同志的博客,在我们媒体同行中常有议论,有时还会有热议,如果我在其中,也会拿自己看过的说事,或者自己没看,就在议论之后补看,回味一下刚刚发生的那番讨论。如果说是因为采访所需,或是因为博主地位不凡,让记者、编辑对来自官场而又不断出新的博客产生兴趣,那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新实博客的丰富和生动,还有其力量,就是另一番情形了。新实同志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地级市委书记身份公开开博客的官员,2006年10月,在宿迁官方网站“网上宿迁”贴出他的第一篇博文《关于宿迁人行为举止细节问题》以来,已经累计发表各类博文800多篇,内容涉及工作思考、人生感悟、社会杂谈,等等。语言平实,视角独特,广涉博猎,内涵深刻,网民纷纷跟帖,媒体关注不断,一时间成为网络红人,被人称为“博客书记”。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宿迁仅在当地官方网站就有600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开设博客,写作博客13000余篇,目前访问量已达1150万人次,俨然成了全国“官员博客”最集中的城市。  对宿迁,我们并不陌生。作为黄淮海地区的新兴城市、江苏这个发达省份的经济薄弱地区,1996年组建地级市以来,这里一直新闻不断。建市初就开始的改革举措引发了不少争议——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全员招商、城乡拆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等等。新宿迁的“老班长”、第一任市委书记徐守盛同志,2006年担任甘肃省省长,2010年转任湖南省省长;被外界视为新时期改革风云人物的第二任书记仇和,2007年从江苏省副省长岗位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至2011年,新实同志在宿迁市委书记岗位上也五年届满。宿迁建市十五年,三届市委三任市委书记,新宿迁上下同心同力,成就斐然。我认识新实同志很早且共事多年,相互比较熟悉和了解。他在宿迁工作整整15年时间,是新宿迁筹建和发展的组织者、参与者,特别是担任市委书记的5年时间,宿迁地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三番、突破200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地级市中的位次五年跃升近90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民计民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赋予了最好的答案。我了解新实、了解宿迁,不仅是通过工作上的交往,许许多多还是通过看新实同志的博客。5年时间笔耕不缀,数十万字,语言平实,有感而发,文字间时常还能感到年轻的激动和不平,感受到针对时弊和揭示矛盾的锐气,作为一位公务繁忙、责任重大的领导干部,这种执着的精神不能不令人钦佩!这也足以看出当初开博可不是一时兴起、偶尔为之,而是情之所系、思想所虑、工作所需、不得不“博”!这也绝不是秘书、写手能够捉刀代笔的了的。800多篇博文,没有套话、大话和空洞的说教,往往从一些小事说起,由小见大、以微显著,涓涓细流、润物细声,达到了与大家沟通、交流的目的。在他任市委书记的5年中,宿迁上到各级官员,下到平民百姓,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知政问政,都会到网上看看新实同志怎么想,有什么新的思路和要求,从而达到开会发文件等传统领导方式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可以说,他的博客已经变成为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领导方式和社会动员方式,不仅对宿迁发展,对其他地区发展也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实同志的博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观点,经常被放在人民网、新浪、腾讯等主页,不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从政多年的领导干部,不会不知道网上鱼龙混杂,网民观点迥异,时常会被“拍砖”甚至变成一些网民的出气筒,而且如若言语不慎更会对党的形象带来影响,这也许是不少领导干部不愿或不能坚持开博的原因吧。之所以仍然坚持开博,在网上敞开心扉与网民交流,需要大胸怀和大气魄。现在,我国网民人数已经突破4.7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35%。一场由Web2.0技术引发的革命,让传统媒体、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  中国甚至比欧洲发达国家更早进入了“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广大网民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接受碎片化、快餐式信息的。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主动融入其中,不注重通过网络与网民加强交流,发出自己的声音,听取网民的意见,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实同志深知只有充分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所想、所急所盼:也只有坦诚地与群众交流,让百姓有所表达、有所宣泄,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有效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他从不担心网民过激的跟帖和言论,甚至是口水和谩骂。博文后面的每篇跟帖他都会去看,虽然不会篇篇都去回复,但也从不回避、更不删除,他的博客成了网民反映民意、抒发民情,甚至是释放情绪的平台,容人之误、容人之短。对反映突出问题的跟帖会立即安排调查处理,对有价值的建议也会积极予以采纳,对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跟帖还会经常拿到市委常委会、干部大会上念给大家听,批给部门办。他在《以网络言论为镜》一文中,要求宿迁各级干部都要正确对待网络言论监督,真正尊重网络民意,以网络言论为镜,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一千双眼睛有一千个张新实。人们视角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情理中事,有争议是好事。外界看到的宿迁或新实本人,往往是某个侧面、某个提法,而对事物的全貌或具体的语境并不了然。但作为地级市委书记,他在大多数中国官员仍然习惯于作报告、签批示,以致害怕媒体、躲避网络,担心“祸从口出”、招致口水的时候,率先通过网络与广大群众交流,倾听民情、吸收民意、回应民声,绕过了森严的行政壁垒和重重的人为障碍,抛弃了陈规陋习、繁文缛节与公文旅行,改变了中国官员高高在上的形象,打通了民情官意互动通道,拉近了官民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载体上都是一种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网络问政”悄然前进的脚步,感受到了国家政治文明渐进式推进的气息,为我们做出了一个不错的榜样。这一点,我们无可置疑。  我们更加期待的,是在未来的地方政治生态中有越来越多个性鲜明、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改革者,他们在实践中的大胆探索或可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最为给力的路标。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欣悉新实同志的博文结集出版,非常高兴,谨此致贺。  缪小星  2011年3月于南京

内容概要

张新实,1951年出生,1970年11
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国有大型企业、南京市和江苏省省直机关工作。1996年
9月赴宿迁参与地级宿迁市筹建工作,先后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
2006年4月起任市委书记,直至2011年 3月调省工作,在宿迁工作十五年之久。
从2006年10月开始,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地级市委书记身份公开开博的党政领导,5年来亲力亲为,笔耕不辍,累计发表各类博文800多篇,内容博猎广涉,语言平实自然,文采生动活泼,在各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特加以精选,收录成《一位市委书记的博客世界》,以飨读者。
《一位市委书记的博客世界》由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市委研究室整理编辑。

书籍目录

楔子
区域发展篇
工业突破篇
城市建设篇
农业农村篇
民计民生篇
社会事业篇
改革创新篇
生态文明篇
党的建设篇
感悟心得篇
部分媒体评价
后记

章节摘录

  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8年9月25日  最近我的一些博客,涉及经济增长、房产楼市、商贸流通,都是用数据分析宿迁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为现在的高速增长没有泡沫和虚高,仍然可以后发快进、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鼓励支持这些领域发展的意见,并拿出部分财政的钱,建立基金,参股入股。对此有人说是明显“托市”,操纵政府之手,有悖市场经济。  这并没有错,而且还要加大举措。环顾世界,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充分的国家,在这一轮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干预是最多的。先是动用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再拨3000亿美元给联邦住宅管理局,为即将陷入断供的按揭再融资;还花40亿美元赠予各地居民,让他们买下断供的楼盘并加以修葺;还准备拍卖2000亿美元贷款予银行;目前正在全力敦促国会同意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这样将总耗费2万亿美元。尽管美国有122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政府救市,但布什称不这样做,将使美国付出更大的代价。胡锦涛总书记则希望美国政府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采取的重要措施能够迅速见效。  中国政府也在伸出调控之手,先是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2个百分点,后又下调银行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最近又免收股票交易买入方税,允许政府背景的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自主购买工、中、建行的股票。这些举措马上就刺激了工业生产、出口、股市的回升,尽管幅度还不够大,但相信这只是中央政府“组合拳”的一部分,还会有新的措施出台。各地政府也相继推出新举措,如上海支持工业生产的“十条”,西安促进楼市的购房“补贴”等。在此等大气候下,不是争论托市不托市的问题,而是出手不出手的问题。  谁认识早谁主动,谁出手快谁收效。政府托市施以援手是必要的,但毕竟有限,也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是企业自身的努力。从趋势上看,过去那种低能源价格、低劳动力成本、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之路绝不会再回头了,逼着企业必须另辟蹊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步伐,适应全球化下的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给每个企业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火中涅檠的考验,过了这一关就能浴火重生、发展壮大。  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都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关键时刻要有特殊举措来倾心服务企业。能减免费用的减免,能简化程序的简化,能缩短时间的缩短,能通过放行的放行,不能一味死抱着宏观调控收紧时期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限制类中无污染低消耗的项目,当时仅仅为防止过热而采取的措施),要多采取灵活变通的办法寻求突破。只要有利于新生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就应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现在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  正本清源重振股市  2008年12月2日  现在中国政府正采取降息、社保资金人市等手段来提振低迷的“股市”,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几个月全世界股票市值蒸发了3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股市缩水60%,达20万亿人民币。这让很多股民惨遭损失痛苦割肉,也是拖垮世界金融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究其成因,还是虚拟经济的泡沫种下的祸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那些“投资银行”、“资本运作者”、“操盘手”不断地变换花样圈钱。“次贷”与“股市”在无约束、松监管的体制下被少数人操纵成恶魔。美国的失业者能从银行取得无抵押的房贷而住进别墅,中国的小年轻就因为股市来钱太容易而排着队买上万元一平米的房子……国际知名的一些投资公司在中国攻城略地,抢占优质企业,转眼间在股市一出手,赚得钵满池溢……当很多搞实体经济的人都禁不住诱惑参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超过了实体经济时,非出问题不可。  现在的股市低迷是必然的,但低迷成现在这样也极不正常;股市总是要逐步恢复向上走的,但在短期内难以再现昔日辉煌。当务之急不是小手术小动作来救市,也不是靠一二个利好消息来刺激,而要采取一些壮士断腕的办法清除“害群之马”,还原“股市”的本来面目,从机制、结构、监管等方面正本清源。  “股市”是股票进行买进卖出换手交易的市场,最初的股票来源是18世纪工业化兴起,是为了修建铁路这样的实体经济,通过股份公司这种形式而解决筹集资金的难题,正如马克思所说“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股票主要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虽有一定的投机性,但过度地炒作特别是坐桩操纵、炒作概念、热钱卷入、放贷参与等不轨行为,杀伤力是致命的。像美国纳斯达克板块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产品吹得神乎其神,伪装得眼花缭乱,泡沫瞬间破灭,一蹶不振。像中国股市的地产板块中的少数巨头,买地时眼睛眨都不眨,动辄拍出“天价”,几亿几十亿地出手,反正股市能圈到钱,现在歇菜了,吃亏的还是股民。股市一旦与这些“概念股”、“地产股”捆绑在一起,就埋下了“劣币驱良币”的定时炸弹。“楼市”原本是“良币”,但一旦为追逐暴利而在股市兴风作浪,只能使泡沫越来越大。  不管能不能驱逐股市中的“虚拟板块”、“地产板块”,对操纵股票、侵吞股金、制造虚假信息的害群之马是一定要严惩的,关大狱,罚他倾家荡产。相比之下,近几年发案的顾雏军、周正毅、黄光裕等人,都是因为与香港股市有关的罪证才法办的,这在内地能办的成吗?这方面不痛下决心、痛下杀手也难以提振股市。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一位市委书记的博客世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