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易通解

汪显超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汪显超  

页数:

623  

Tag标签:

无  

前言

《周易》是中华最古老的经典,它的深邃宏大的思想,奇妙万端的效用,是世间所罕见的。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它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但是,时至今日,世人已经读不懂它的含义。前人注释《周易》,始于汉代。两千年来,注释文献已然汗牛充栋,但世人对《周易》的思想却越来越茫然,这种情形表明,前人的注释并没有起到说明《周易》文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前人对《周易》中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一直没有觉悟,前人不知道通行本《周易》中实际包含着两大不同性质的易学体系,一是原始《周易》的理论体系,一是儒家易学的理论体系,两者旨趣不同,方法各异,前者旨在应用,后者旨在假借原始《周易》宣传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儒家易学体系寄生于原始《周易》体系之中,两者混杂在一起。要想注释明白《周易》,必须先要掌握原始《周易》的理论方法及儒家易学的理论方法。如果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搞清楚,都不可能真正读懂《周易》,更不可能注释明白《周易》。在对两者各自的理论方法都茫然无知的情况下,而勉强地去注释《周易》,结果可想而知。考察前人的注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这种“两不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前人的注释方法一般都是训诂、集解或自创解释框架这样几种手段,由于所依据的文献一般只有汉代以后的内容,而汉代以后的易学又与先秦的易学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他们在事实上连接近先秦《周易》的本义都无法做到。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本书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对传文中的儒家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儒家易学的方法,对传文中的原始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原始易学的思想。凡是属于原始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解】字标明,凡是属于儒家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释】字标明。两大体系的各自理论在《原始(周易)原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通解》是首次真实地展示《周易》经典本义的著作,是学习易学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汪显超,男,1967年11月生,安徽宣城人。哲学博士,主攻易学。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公管学院副教授。已出版著作有《古易筮法研究》、《原始(周易)原理》。

书籍目录

前言上经 1.(乾)(乾下乾上) 2.(坤)(坤下坤上) 3.(屯)(震下坎上) 4.(蒙)(坎下艮上) 5.(需)(乾下坎上) 6.(讼)(坎下乾上) 7.(师)(坎下坤上) 8.(比)(坤下坎上) 9.(小畜)(乾下巽上) 10.(履)(兑下乾上) 11.(泰)(乾下坤上) 12.(否)(坤下乾上) 13.(同人)(离下乾上) 14.(大有)(乾下离上) 15.(谦)(艮下坤上) 16.(豫)(坤下震上) 17.(随)(震下兑上) 18.(蛊)(巽下艮上) 19.(临)(兑下坤上) 20.(观)(坤下巽上) 21.(噬嗑)(震下离上) 22.(贲)(离下艮上) 23.(剥)(坤下艮上) 24.(复)(震下坤上) 25.(无妄)(震下乾上 26.(大畜)(乾下艮上 27.(颐)(震下艮上) 28.(大过)(巽下兑上 29.(坎)(坎下坎上) 30.(离)(离下离上)下经 31.(咸)(艮下兑上) 32.(恒)(巽下震上) 33.(遁)(艮下乾上) 34.(大壮)(乾下震上) 35.(晋)(坤下离上) 36.(明夷)(离下坤上) 37.(家人)(离下巽上) 38.(睽)(兑下离上) 39.(蹇)(艮下坎上) 40.(解)(坎下震上) 41.(损)(兑下艮上) 42.(益)(震下巽上) 43.(央)(乾下兑上) 44.(娠)(巽下乾上) 45.(萃)(坤下兑上) 46.(升)(巽下坤上) 47.(困)(坎下兑上) 48.(井)(巽下坎上) 49.(革)(离下兑上) 50.(鼎)(巽下离上) 51.(震)(震下震上) 52.(艮)(艮下艮上) 53.(渐)(艮下巽上) 54.(归妹)(兑下震上) 55.(丰)(离下震上) 56.(旅)(艮下离上) 57.(巽)(巽下巽上) 58.(兑)(兑下兑上) 59.(涣)(坎下巽上) 60.(节)(兑下坎上) 61.(中孚)(兑下巽上) 62.(小过)(艮下震上) 63.(既济)(离下坎上) 64.(未济)(坎下离上)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序卦杂卦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解】由于乾的三爻分别对应着三子卦象,初爻是震,中爻是坎,上爻是艮,因此卦象中的每一个九在实际上都是一个单卦。由于乾为龙,所以乾的三子也都是龙,就此而言,一个乾卦实际包含着四条龙(一父三子)。兽三为群,所以乾是一群龙。 在《乾》的六爻中,各爻的变化都含有两个角度的内容,一是父卦直接变化的角度,二是三子卦象变化的角度,如:乾变为巽,内含有:震变为巽;乾变为离,内含有:坎变为离;乾变为兑,内含有:艮变为兑。因此,对每个爻象变化过程的考察都包含有这样两个角度的内容。由于两个角度的变化形式本来是合为一体的,因此可以把两个角度各自取象的含义结合起来。但是,在三子卦象中,上爻艮的贞道与乾的贞道不一致,乾为前进不息,艮为退缩、返回、落下,等,如果按照艮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乾的贞道的违背,凶险;如果按照乾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艮的贞道的违背,同样凶险。而初爻震和中爻坎的贞道都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三爻中上爻艮尤为特殊。为此,经文就以上爻艮为例,来展示乾的动爻应用的方法,这就是:在取象应用时,必须同时兼顾父卦与子卦的贞道。这无疑很难做到。由于吉凶生乎动,不动则无吉凶,所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从静态取象。所谓“群龙无首”,就是卦象“乾变为兑”的含义:乾为首,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群龙,所以是群龙断了头的象。这种含义对于龙而言显然是凶性的。由于“乾变为兑”中包含了“艮变为兑”,从“艮变为兑”的角度考察:艮为看见,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头,是看见头断了的象。由于这是从静态角度取象,所以结果没有不吉可言。因此,如果以“艮变为兑”的变化角度为重心,结合“乾变为兑”角度的取象,含义就是: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由于这种取象是按照静态方式,所以结果没有灾殃,吉利。因此,“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乾》用筮数九表达变化而言,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这种现象吉利。


编辑推荐

《周易通解》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易通解 PDF格式下载



汪先生的这本书与《原始周易原理》都在细细研读,其另一大作《古易筮法研究》也准备买来研读,确实有独到见解。总体来看与尚秉和先生的著作,以及梁致堂先生的遗著比类,都非常伟大。。。


这是我见到的最为接近周易的一种解释,其它市面上的解释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意,只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售出的很少是不是和定价有些高的缘故!这书是我在新华书店看过很久才决定淘来的,其作者的另外作品“原始周易原理”我还没有见到过实物所以没有敢决定收藏!


好书慢慢看,呵呵


还没怎么看,想研究周易,应该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