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刘汉成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汉成 主编  

页数:

308  

前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为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各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通常对应着两大部分,即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前者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措施,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分析国际贸易形态的决定,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这种利益在贸易参与国之间的分配;同时考察贸易保护政策措施产生的缘由及其效应。后者主要讲授进出口商在具体进行货物的进出口时所涉及的具体操作,亦称进出口实务。本书适用于经济管理本专科学生使用。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指导思想明确。本书旨在培养一批“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创造性专门人才,造就一批适应2l世纪的经济管理专业队伍。第二,起点高,目标清,内容新。广泛收集并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以及最新的有关国际贸易体制、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实务的演进过程。第三,创作思路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本书创作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适当顾及了学科体系,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同时考虑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需要。第四,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论部分还是实务部分,均强调了案例分析,提高其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书由程水源任主审,刘汉成任主编,田苗、尉静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刘汉成(第一、二、三、四章)、尉静(第五、六、十章)、田苗(第八、九、十三章)、王丰阁(第七章)、袁娟(第十一章)、张跃强(第十二章),刘汉成负责全书总纂定稿和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同仁的研究成果,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改正。

内容概要

本教材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商品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条款,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国际货款的收付,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 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了案例分析。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保护幼稚工业政策 第二节 农产品贸易政策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鼓励出口及出口管制措施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实务篇 第五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贸易术语概述 第二节 主要贸易术语的解释 第三节 其他贸易术语简介 第四节 贸易术语在实际中的选择与应用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商品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条款 第一节 商品的品名 第二节 商品的品质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 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运输方式 第二节 运输单据 第三节 装运条款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一节 保险概述 第二节 海上货物运输的风险与损失 第三节 中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第四节 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第五节 我国陆运、空运与邮包货物运输保险 第六节 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第一节 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掌握 第二节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第三节 佣金和折扣 第四节 对外贸易效益成本核算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一节 支付工具 第二节 汇付、托收和信用证 第三节 多种结算方式的选择应用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 第一节 商品检验 第二节 索赔 第三节 不可抗力条款 第四节 仲裁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与履行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 经销与代理 第二节 寄售与展卖 第三节 招标投标与拍卖 第四节 期货交易与套期保值 第五节 对销贸易 第六节 加工贸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可供交换,也没有阶级和国家,故也就不可能存在跨越国界的国际贸易了。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部分剩余产品,阶级和国家也相继出现,使得商品流通跨越了国界,产生了初始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与原始社会末期的国际贸易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微不足道,进人流通领域的商品极为有限,加之当时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在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供奴隶主享受的奢侈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等。此外还有奴隶,当时欧洲希腊的雅典就是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我国在夏商时代已经进入奴隶社会,贸易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由劳役和实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地租,再加上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仍然是奢侈品,如呢绒、酒、丝绸、香料、珠宝等。在欧洲,国际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东部和阿拉伯地区扩展到整个欧洲。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经济繁盛时期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的发达,明初郑和下西洋的空前规模,都表现了中国当时对外贸易的盛况。可惜由于整个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稳定性和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书很不错啊~


快递配送太慢了,快2个星期了


这本书是来的路上被雨淋了吗?


包裹未打开 有液体外漏 另外我还一起买的书什么的 全都浸湿了 直接退货了 联系客服退款时间比较漫长 打了好多个电话 一个半月后终于收到退款 提醒大家注意物流中的问题吧 不要书籍和百货一起购买了


国际贸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