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朱小莉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朱小莉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持续动荡的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今天,几乎全世界的各大媒体每天都有关于中东问题的新闻和报道追踪。中东地区的问题早已远远超出了地区性意义。那里发生的一切无不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现在,没有哪个在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比较重要的国家会对中东局势漠不关心;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战略理论研究可以不关注、不研究中东的战略态势及其走向。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中东日益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利益攸关地区。美国认定其欲称霸世界,必须主宰中东;俄斯谋求再度崛起,振兴世界大国地位,首先选择重返中东站住脚;欧洲主要国家、日本、中国相当数量的石油都依赖中东。特别是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结合部和控制及影响五大海运“隘口”的世界地理位置,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世界石油金库”,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大世界性宗教发源地,这三个既独一无二,又最具全球晋遍意义的特性,当然决定了该地区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多极化大势下的重要性。 因此,从国际战略视野追踪当今中东地区纷乱的现状.在剖析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梳理纷繁复杂、盘根镥节的矛盾纠葛,特别是通过考察、比较和分析世界各主要国家中东战略的共同方面和不同点,把握中东具有世界意义的发展脉络走向,对于我们认清和顺应21世纪全球日益一体化、多极化的世界发展大势,确保中国在其间占据主动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是本书期望达到的目的。 迄今为止,研究中东问题的书和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内容涉及该地区和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些书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东地区无疑是必不可少、大有裨益的。它们对中东之所以成为全球热点的普遍性因素亦作了很好的诠释。然而,为何不同时期中东地区动荡和冲突的热点国家会明显不同?世界上不同国家因其全球地理位置、战略需求以及任务、目标不同或大相径庭而导致它们在关注中东的出发点和目标上有什么不同?以及它们对中东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估计和图谋有哪些不一样或根本有别?这些问题将在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影响中东地区现在的走向及可预见的未来的走向?中东地区未来的发展和整个世界前景的关系等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驱使作者写出此书,以探询答案,更期望此书能够给中东问题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作者简介

朱小莉,1955年12月生于浙江嘉兴,1974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正师职研究员,大校军衔。199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获外国军事专业军事学博士学位,现从事中东问题研究。专著和与人合著《军事革命问题的研究》、《美俄新军事革命》;参加撰写和编辑《海湾战争》、《苏联军事基本情况》、《世界军事年度发展报告2007》;翻译或校对《苏联哲学辞典》、《莫洛托夫访谈录》、《苏联政局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现代条件下部队精神心理保障》等书,在专业报刊发表论文及英、俄文译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第一章 当代中东 一、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意义 二、发现石油以后 三、东西方冷战时期的中间地带 四、深刻变化的伊斯兰世界第二章 中东战争中大国介入的石油因素 一、四次阿以战争 二、两伊战争 三、1991年的海湾战争 四、伊拉克战争第三章 美国独霸全球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一、“大中东”、“新中东”——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新地缘目标 二、中东石油——美国全球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经济目标 三、根除中东恐怖主义——美国全球战略中难以实现的安全目标第四章 俄罗斯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一、不可或缺的地缘政治利益 二、保持世界能源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 三、避免对立并必须借助的伊斯兰重地 四、军火贸易的广阔场所和必争之地第五章 欧盟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一、欧盟的特殊意义 二、独立自主、坚持特性的法国 三、狐假虎威、紧随美国的英国 四、低调进退、注重均衡的德国第六章 日本国际战略视略中的中东 一、确保经济大国突起和持续兴旺的中东石油 二、走向政治大国必下力谋之的中东地区 三、希望未来有一个和平的中东第七章 中东国家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一、世界的地缘要冲和能源宝地 二、充满矛盾与纠葛的土地 三、中东应是中东人的中东 四、当今中东伊斯兰教的影响力第八章 中东未来的可能性 一、中东的中心从政治向石油转移? 二、最先走向区域化的地区之一? 三、仍然是动荡不已的全球热点地区? 四、现代高新武器的堆积场? 五、未来穆斯林社会的图景? 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在中东地区,虽然许多国家或边界是人为产生的,但再度的联合或联盟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有的甚至非常短命。埃及和叙利亚、约旦与伊拉克、叙利亚与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和苏丹……为了应对叙利亚、伊朗、真主党的什叶派轴心,六个海湾国家(国际上更多地把该组织看做是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和阿联酋四国)组成了海湾国家合作理事会,因为这些国家的感觉和看法相近,他们都感到什叶派的威胁,都不喜欢伊朗的伊斯兰教革命。二是中东人们的现代化生活同浓厚的伊斯兰教传统理念的巨大反差。在中东国家,尤其是在盛产石油、经济极为富裕的海湾国家,一方面,那里的人们甚至担心统一的阿拉伯真会消亡。今天你走在阿布扎比、迪拜大街上,普遍听到的是英语,若你会讲阿拉伯语,对话者或路人会向你投来惊讶和欣喜的目光。在沙特机场,入境人员只分为两类:沙特人和外国人。而之前人们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机场看到有三个移民入境处:叙利亚人、外国人、阿拉伯人。那里的人们全都习惯了来自西方的生活用品:铁路、汽车、电视、飞机、青霉素、可口可乐。他们都欣赏和照搬西方现代化的城市或乡村建筑……但另一方面,中东人对西方的敌意也几乎是绝对的,特别是对美国的敌意。当然,敌对情绪的程度有区别。


编辑推荐

《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战略视野中的中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