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荆楚岁时记译注 襄阳耆旧记校注

(梁)宗懔,(晋)习凿齿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梁)宗懔,(晋)习凿齿  

译者:

谭麟 译注,舒焚 张林川 校注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荆楚岁时记译注 襄阳耆旧记校注 PDF格式下载



  中午又放爆竹。爸爸们叫我们放,我们一致摇头。于是爸爸们感叹到,现在这孩子啊,胆子怎么这么小啊。三个父亲一人放了一串,跟孩子似的,我们捂着耳朵,还有身后的女人帮,优美地置身事外,欣赏着。
  
  
  
  爆竹和烟花都涨价了,一晚上的热热闹闹,是成百上千的钱找回来的。
  
  
  
  其实很多事情,这么叶公好龙地浮于生活表面,不把头扎进去,是不能真正体会乐趣的。我想爸爸们放烟花时一定更高兴。而我们,从小时候开始禁烟花,到现在,我所剩的只是可怜的碎片,面目模糊,更别提两个孩子了。面对试图重新找回的节日的欣喜和欢庆,如果我们都没有了记忆,又怎么去拥抱。我只是捂着耳朵看着,爸爸们点燃引线爆竹瞬间爆炸的刺激,我们是体会不到了。ktv,咖啡馆,寿司店,我们却是熟悉的。
  
  
  
  淡漠至此,以后我儿子会不会问我,妈,爆竹是什么东西,我说,那是一种炸药!不,我要带你踏青,带你登高,带你观龙舟,带你放纸鹞,带你采艾草……我有些恍惚地想起了我曾经历过的这些童年,我捉过蟋蟀逮过螃蟹打过架,我放过缤纷的风筝,在我还不明白它们的意义时那样的无忧无虑过,如今尽失。我广州的同学说起炮泡龙,这是什么?我一脸好奇,她满脸鄙夷,说,你有没有经历过童年?
  
  
  
  我当然有童年,那么美好的童年,只是不知在什么时候悄然截断,而我开始奇异地疯长。
  
  
  
  我不是在缅怀过去,只是我们都有所依傍的东西。我们不能把一切虚无然后奋不顾身地向前跑。就像许多人试图去挽回这个年味儿,可是年味儿在饭馆里无可抑制地稀薄。不过是这样的觥筹交错,不过是大家散散利市说几声新年快乐。不是的,我们心里是有依傍的,不然我们就不会这般盼着家了,盼着回家。
  
  


  中国几千年来兴衰的根源,大抵埋伏在爆竹一物当中。
  
  这件发明约略始于魏晋。据《荆楚岁时记》转引《神异经》载,它的最早用途是驱鬼,希图借着雷霆之声吓破山间魑魅的胆囊,也好壮壮行路人的胆色。考证《岁时记》和《礼记》,这种高调的手段起于齐桓公,当时诸侯都在庭院中点上大烛,估计一来能显现威严气象,二来也震慑宵小魑魅。后者实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在整部《孙子兵法》中最令古人向往。试想抬手顿足,就令敌人望风远遁,这是何等高妙的境界!设若真的明刀明枪打将起来,落了形迹固不好看,再要挂了彩,溅了血,就更腌臜下贱了。
  
  于是乎中国年头的大事是爆竹,中国武术的大乘是狮子吼,而中国历朝对外的大国风范是威慑海外,四夷臣服。早在人类文明的孩提时代,华夏民族就画了个大圈,称其为“天下”,从此打坐于圈子正中,面南背北,眼观鼻,鼻观心,练那天人交接、不怒自威的功夫。圈子内不用说是自家地盘,圈外自然也不例外,只是那里或荒沙,或咸水,没必要费心神去吞并下来,只须令蛮夷土著各自朝拜即可。要是谁心怀冥顽,不愿归化,动刀兵绝非上策,既损身份,又无实质好处,荒沙咸水,依然大煞风景。最妙还得用孙子心法,放两串爆竹,作几声狮子吼,分贝一高,那些化外的文盲自然两股战战,匍匐跪倒,天下不必说又归了太平。
  
  这套秘诀历代帝王口耳相传,少有废弃。《诗经•大雅•民劳》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绥”已经初露端倪。到了明太祖那里更总结得明白:“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圈子内外安排得井井有条,爆竹与狮子吼功不可没。
  
  所以火药一诞生在中国,就拿来改进了爆竹。本来只是把火点竹子,发出必剥之声而已,现在塞进硝石,场面立时壮观,狮子吼从第三层冲到第九层,功力接近长坂桥的张翼德,再蛮横的外族,也吓得你跌下马来。至于真正伤人的火器,倒又违背了以德服人,以威慑人的古训,用用无妨,毕竟上不了大台面的。而硝石另一大妙用竟是制冰。以其致冰水,合糖水奶浆,便为“冰酪”,拿来颁赐外邦,更显出国朝物华天宝的气度,令其感恩戴德,钦服不已。用爆竹立威,用冰酪怀柔,这承平内外的风光局面,竟被火药占尽了。
  
  哪知到了近代,那些蛮夷戎狄突然冥顽不灵起来,偷了火药秘方,研制起百步杀人的下流功夫,呼朋唤党一发冲进圈子。这厢不慌不忙,点起爆竹发起功来,嘴里念念有辞道:“你有拐子马,我有钩镰枪;你有金兀术,我有岳少保;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你有加农炮,我有中华神功。”哪知人家早拿棉花堵了耳朵,歪着头只管放冷枪。
  
  泱泱几千年的天朝上国到底在这爆竹声、枪炮声和咒语声中轰然倒塌了,从此是近百年的筚路蓝缕,民族文化的魂魄至今无所依归。
  
  而爆竹竟得以身免,冰酪失传倒没人理会,因为来了哈根达斯。
  
  每至除夕,举国上下依然震天裂地,淹没了所有声响,昭示着天下太平。其实一个夜归的路人,遇到这雷鸣价不绝于耳的爆竹,怕早聋了,哪察得出身边的任何危险?
  
  那路人不需狮子吼来壮行色,前途若有不太平处,听那虎啸狼嗥,自然知道趋避,再不济怀中也有武器护身。而爆竹的一言堂改换成风吟虫唱,万籁齐鸣,他更会虚怀若谷,俯身察听究竟。虽无日头高照,却有星斗漫天指引前方。
  
  不卑不亢,上下求索,兴许他真能觅得归家的路途。
  
  
  谨以此文献给戊子年,祝各位新春愉快。
  
  本文博客链接:http://nutshell.yo2.cn/go/636065.html
  本文九点链接:http://9.douban.com/site/entry/39758337/
  


在农村的孩子还是很喜欢烟花爆竹的
城里的孩子从记事起就遭受信息时代疯狂的轰炸,在电脑上点些数字烟花估计更熟悉。我们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注定要失去一些...


我玩过枪哦,差点没杀人。


以小见大,有道理。


可是,我觉得太安静了。我真的怀念小时候的春节。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此句一出恐是认输了。


“所以火药一诞生在中国,就拿来改进了爆竹。”
火药在宋朝已用于战争了,所谓中国发明火药只用于爆竹是被我们的教育误导了。


唐初醴陵人李畋置硝石入竹筒,拿火药改进了爆竹,远比宋人制火器为先
倒不是说国人不以火器拒敌,而是不加重视,从未将其作为主要手段


原来火药还和冰淇淋有关,真是长见识了


唐末时人们发觉硝石入手能吸收热量,可以反季制冰。
宋时就有“冰酪”,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冰淇淋,似乎清河郡王张浚宴请宋高宗的食单上有这道菜,记不太清了。
后传马可波罗来华,将冰淇淋秘方带往西方。
但其实西人也早有制冰的历史,波斯人就开始研制储冰的法门了。
至于中国的这个秘方到底是西方ice-cream的始祖,还只是供西方人参考,还有待求证。


不卑不亢.


唐末时人们发觉硝石入手能吸收热量,可以反季制冰。
“入手”应为“入水”,笔误见谅。


2008-02-07 17:27:03: 我就是喜欢纠结的名字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此句一出恐是认输了。
我觉得恰恰相反,不怕死,是自豪不是认输。


窥一斑而知全豹,看中华五千年兴衰荣辱,有趣有趣~~


鲁迅一句情绪化的火药中国人用来造爆竹,现在还拿出来炒冷饭,是不是很无聊?
火器在宋朝发展迅速,明朝也是广泛使用的,只是清朝对火器限制较多,造成倒退。
LZ所谓以小见大的论理方法,多属借题发挥,为证明一个观点,虽引经据典、大掉其书袋,却对某些事实选择性失明。恕我姑且也以小见大一下:此种不客观之思维方式也是国之大害!


纵观中国古时候拿的出手的技术那是很多。一个问题就是传承的问题。一个国家没有技术上的传承,没有精英人士对于民间发明技术做出记载,并传承研究发展,民间无论怎样的天才发明,流于时间,总是就湮灭了。火药,火器,造船,航行,兵法,冶炼等等,都曾经领先于世界,可是后世却没有继承。这是中国精英人士只热衷于读书科举考官有关,根本就对于技术工艺自然科学地理不加涉猎。


看看别人都在忙什么?http://mangshenme.com


千古多少憾事,爆竹一声岁除。


写的好.


火药为啥拿来做了爆竹,这个解释,很别致啊。


开头两行:
"中国几千年来兴衰的根源,大抵埋伏在爆竹一物当中。 "
  
"这件发明约略始于魏晋。"
不是矛盾的厉害么。
后面的自以为是就更多, 不能胜数.
文章立论的基础是:"中国人发明火药只用来做爆竹的表面文章,却不如外国人用火药来做枪炮.",
自宋迄明的火器发展在作者眼里大约对他观点不利所以便省略了吧.......


感谢奭冥和NullPointer二君的指教。
关于NullPointer所言前面两句话的矛盾问题。我是说几千年兴衰根源可从爆竹一物看出,并未说爆竹定须要几千年的历史。这种眩惑吓人的功夫从第二段的齐桓公那里已现端倪,而华夷之辨则早已有之。爆竹不过象征罢了。
关于中国历史的火器发展。拙文中并未说中国火器不用于军事,只是“上不上大台面”而已。
中国发现利用火药在先,而火器最终落后于西方,原因固多。不过拙见以为还在“道胜于器”和“华夷之辨”上。
清朝英使马戈尔尼请福康安看欧洲火器操法,后者曰必无足观,根本不屑去看。明末武器专家薄玉上书请朝廷开发火器,遭受冷遇,贫困而死。清朝的戴梓,精研枪炮,却被进谗言充军。即使远溯到宋朝,虽然火器得到应用,但工匠从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
其实明清的这种态度早埋伏在宋朝程颐、朱熹的理论中:“理也者,行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行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儒家最终还是重道轻器的,所以工匠和技术从来不在中国得到重视,因为他们不懂“道”。至于华夷之辨,我在文中已说得很清楚,明清以来的锁国政策也是常识,就不赘述了。
欢迎诸君继续讨论,恭祝新年愉快。


趁夜,爆竹,一顿乱放


小品文的味道很好。爆竹这玩意陪孩子玩玩不错,如果是成年了还乐此不疲,这人基本是个愤青无疑了。说不定整天憋着等台海战事一开好好当把炮灰的,可总也不打实在郁闷,憋到春节放几声也算过把干瘾,在惊天动地的爆竹声里结结实实YY一把,想象着战争的波澜壮阔,着实铁血浪漫得紧。
  
  我国迟钝的岂止是爆竹,爆竹本身那更不是一般的迟钝中,人家的烟花制造和燃放可都成了夜光艺术的一个分支了,一台完整的焰火能持续一小时,各个单元编排有序,花样跌出精彩纷呈,色彩、形状、主题都极富创意。我们呢?一般乡镇的土法爆竹加工业仍只知道把爆竹做大做响,监管者收了银子乐得扭头闭眼,未见有任何可操作的产品安全管理规范出台。整个烟花爆竹业解禁后未见丝毫起色,还是个一年一度的地摊业,不过群氓也就这口味,听个大响,能最大限度地震慑下全城就好,我是流氓我怕谁。


受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的启发?


塞先生出现在西方基本是个偶然...何况中国人最终也接纳了科学
我的个人意见是不必以爆竹一物来菲薄整个传统


赛先生于西方是偶然? NullPointer的见解没有基于历史事实。赛先生的出现,在西方有着明显的轨迹可循,那也是千百年的探索和追求的。对于自然的观测,对于苍穹的探索,无论是从神学还是皇家,还是民间来说,西方的赛先生的出现那是追求来的。偶然一说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完全的六经注我,只当消遣观之。
中国武术的大乘是狮子吼——这句臆造太过。狮子本都是泊来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