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陈君葆书信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编 谢荣滚 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11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谢荣滚 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编  

页数:

691  

Tag标签:

无  

前言

最近听到一个令人哑然失笑的成语──言而无信──的新解。原解不必说了,新解则是:在当今电子通讯发达的年代,千里咫尺,有事可以立即拨通电话交谈,甚至可以通过视像电话「面谈」,信件被淘汰了──只有言而无信了。香港是当今世界通讯科技最普及的地方,手提电话人均一点三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计算机上网。手写书信,千里邮递,在这个万事讲求效率的城市,似乎无法想象了。现代通讯科技带来的便捷、畅快,令人很快便忘记了亲笔书信的优胜之处。然而当我们重温以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书信,即使不是来自自己的亲人,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通过笔和纸传递而来的温情。在珍惜通邮机会的时代,写信时会把思绪、文字酝酿好、组织好,一字一句郑重地写下来。收信人仿如接过浓情厚爱沉甸甸的凭证,一字一读,再三回味。纸和笔能有这种感情的郑重、厚重,而电子传过去的讯息,可能少了酝酿,来得太匆促、稀松,往往轻了、虚了,真似属于虚拟世界,易于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内地,近年因费孝通、季羡林等名人的倡议,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民间家书抢救潮。这些名人认为「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认为民间家书在受到电话和互联网取缔之际,要留住,要抢救。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参与行动来了,还有人在筹建中国家书博物馆。北京已收集了数以万计的家书,并分时分类,挑选出版,以作为历史见证。广东方面也有响应,举行过家书展览。《陈君葆书信集》就是这个民间家书抢救热潮中的一个成果。

内容概要

  《陈君葆书信集》收集了陈君葆先生自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的往来书信,分为两部分,即家书和非家书。家书是给妻子、子女、儿孙的信,非家书则有公务的书札,主要与陈君葆担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时的图书保存事宜有关,其余更多的是与朋友辈文牍叙情、诗文唱酬的书札。  陈君葆是香港著名学者,在香港大学除主理图书馆事务,亦系中文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陈君葆位列政协,参与商讨国家大事,议时论政。几十年间,往来多鸿儒。书牍往还中,发信人自然不乏私人个性、情愫的抒发,亦多对社会、国家事务情势的观感。  个人书札,最可贵者是真性情之流露,这是个人书札有别于其它文学形式、最吸引人之处。它本不作为文学而创作,而亦因此素面示人,直抒胸臆。而文化人就更以尺素传情了。

作者简介

谢荣滚,广东恩平沙湖人。北京医学院(现名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湛江地区任职医生、秘书,医学教师,在广州市人民法院任助理审判员等职。一九七四年移居香港,现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香港中医研究院教授。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授临床内科医师资格证书。一九九0年代起负责主编香港知名人士、教育家、作家陈君葆先生的遗著。已付梓出版的有:《水云楼诗草》《广东旅游出版社》、《陈君葆诗文集》(香港三联书店)、《陈君葆日记》上下集及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将出版的还有《陈君葆文集》《香港三联书店》、《陈君葆书信集》(广东人民出版社)。在编辑陈君葆先生著作之余,也奋笔撰文,供诸报刊于《华侨日报》、《经齐日报》、《联合报》、《大公报》、《文汇报》、《件港商报》、《当代月刊》、《羊城晚报》、《今日中国》、《中国妇女报》、《广东党史》、《岭南文史》、《百年潮》等近三十万宇的各类文章。

书籍目录

序言陈君葆生平简介第一编 友谊长青甲篇 翰墨留香宋庆龄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马万棋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诗柳亚子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诗陈君葆先生致柳亚子先生函陈君葆先生补钞图南集逸稿竣事题两绝寄南史(柳亚子)陈寅恪先生致马季明、陈君葆先生函陈寅恪、唐筼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刘公元、吴学谦、孙孚凌先生致陈君葆、姚德怀先生函马鉴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附邓尔雅先生题许地山先生墓碑复口占刘殿爵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金应熙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陈此生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廖梦醒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照片萨空了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曾昭抡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萧隽英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杨奎章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郑振铎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叶恭绰、郑振铎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致陈君葆先生函胡希明、郑彼岸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胡希明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叶恭绰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叶恭绰先生致黄雨亭、陈君葆先生诗叶恭绰先生致黄新彦、黄雨亭、陈君葆先生函陈君葆先生致叶恭绰先生函陈君葆先生致叶恭绰先生贺寿诗容庚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陈君葆先生致黄般若先生函费彝民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冼玉清女十致陈君葆先生函徐伯郊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曹聚厂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宋云彬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商承祚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罗慕苹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绝句十首许地山夫人周俟松女士致陈君葆先生函何永佶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谢松山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何焯贤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附章士钊答陈君葆先生诗锺敬文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唐祖培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李凤坡先生(景康)致陈君葆先十函并诗简经纶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李镜池先卞致陈君葆先生函谢扶雅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卜少夫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袁同礼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曾幼荷女十致陈君葆先生函叶启芳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卢荻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并诗陈鹤琴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乙篇 护书之光杭立武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蒋复璁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简又文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陈君葆先生复简义文先生函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致陈君葆先生函李仙根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李仙根夫人孙佩莪致陈君葆先生函李应林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陈君葆先生复李应林先生函(他人代笔钞存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人广州行营上任张发奎致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函陈君葆先生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函孙述万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吴仁义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李幼成先生致陈君葆先生函香港总督致陈君葆先生贺函英皂颁授陈君葆先生O.B.E勋衔证书外籍友人给陈君葆先生贺信(选登)冯乎山图书馆致陈君葆先生谢函丙篇 诗东传谊熊希龄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黄炎培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许地山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张一麐先生赠陈君葆光生诗丁波先生写陈君葆先生诗张友厂先生和陈君葆先生诗张元济先生赠陈君葆先生等朋辈诗方方、林平为朱德总司令祝寿请柬郭沫若先生给陈君葆先生聘书巾苹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通知陈凡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王季友先生录词黄绳曾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叶次周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曾靖侯先生诗词赠陈君葆先生陈君葆撰贺无芥遗诗序曼思诗二绝刘单衣先生赠陈君葆先生诗第二编 家书万金甲篇 南州寄简(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七)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二年一月四日)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三二年元宵节)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一日)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给小女云玉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儿口)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四年九月三十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二七年七月三十日)乙篇 难中寄怀(一九四二至一九四四)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四二年十月□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四三年)给女儿云玉信(一九四三年一月八日)给女儿云玉信(一儿四四年八月)丙篇 厚爱寄勉(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六)给女儿云玉信(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五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日)给女儿云玉信(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八日)给女儿云玉信(一九五一年八月七日)给女儿云玉信(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四日)给女儿云玉信(一九五二年八日月三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七口)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一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四年八月一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四年十月五口)给妻子郑云卿信(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三日)给三儿文达信(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六日)附题吴廷捷藏黄永玉、李流丹合作劳军图长诗(此诗写在陈君葆夫妇合照背面)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陈君葆书信集》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陈君葆书信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