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焦裕禄身后

任彦芳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任彦芳  

页数:

267  

字数:

28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者看到“新史学”三字,也许会联想到20世纪初梁启超发动的那场史学革命。其实我们并没有梁启超那样的雄心,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和他那时大不相同了。昔日梁启超们痛感旧史等同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故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吾侪所认为极重要之史迹有时反阙而不载”,所以他主张要写“新史学”。今天,大概已经很少有人以为历史只与帝王将相有关了吧?这也是梁启超们努力的结果。我非史学界中人,但雅好读史,对史学研究的现状,觉得有这样几个毛病:一个对待史料,常凭个人好恶和口味而取舍。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每置大量“不利”的史料于不顾,却把孤证当宝贝津津乐道;二是回避真问题。1949年以来,连篇累牍讨论的关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分期、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关于农民起义性质等等问题,几乎都成了毫无意义的废话。

内容概要

作者通过个人在近40年时间里对焦裕禄事迹和兰考县变化的体验和考察,通过对当年许多当事人访问,比较全面地记叙了对焦裕禄事迹宣传、报道的变迁,比较准确地记载了,“文化大革命”对兰考的破坏,对当地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摧残。在对焦裕禄事迹进行了更为准确、深入发掘的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张钦礼借宣传焦裕禄事迹进行投机,在“文化大革命”中迫害干部群众的罪行。同时,作者比较细腻地记叙了自己在几十年中与兰考干部群众的广泛联系与深厚感情。书稿对一些重要史实的澄清对于了解这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任彦芳,河北容城人,国家一级编剧,作家,诗人;烈士遗孤,共产党员。1946年8月投身革命队伍。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中国文联,长春电影制片广、吉林省作家协会,河北省歌舞尉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任资料员、编辑、编剧、专业作家、副所长等

书籍目录

引子 焦裕禄老领导的期望焦裕禄继任者的遗愿第一章 凤凰大视野:寻找英雄第二章 为了让后人知道真实的历史第三章 被叙述与被记忆的历史第四章 张钦礼:说真话而蒙难第五章 一个真实的焦裕禄第六章 张钦礼与焦裕禄第七章 周化民:焦裕禄的继任者第八章 兰考上空爆炸的精神原子弹第九章 风向突变:《焦裕禄》患了癌症第十章 说谎年月,让人说谎第十一章 新的篇章,新的谎言第十二章 该平反的平反,该入狱的入狱第十三章 兰考板话:百姓心声第十四章 “犯错误的焦裕禄第十五章 兰考奇梦第十六章 谎言欲翻案,真言被免官尾语 呼唤真实的世界代后记 兰考农民的名片

章节摘录

1960年,中国最困难的年月,为了支援农业,我继父从信阳铁路工委书记调任兰考县委副书记,1962年,母亲从信阳铁路公社副社长的位上离开,为了与丈夫同甘共苦,也到了兰考;1962年10月,我去兰考看望母亲,不久,焦裕禄调来兰考,与我家做了邻居;1963年冬,我再次来兰考,便与老焦有了多次交谈,逐渐熟悉起来,这年春节前,他回山东老家看望母亲,我送他们全家出了兰考县委的大门,没想到这竟是我与焦裕禄的最后一次见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兰考。母亲因为这位真正共产党人的离去,精神受到了大的刺激,住进了开封医院。我来探望母亲,她含泪向我讲了老焦动人的事迹。我向长影党委写信,要求在这里生活,写焦裕禄的电影剧本,但当时未得到批准;回到长影后,多次向同志们讲焦裕禄的事迹;1965年2月,终于得到长影党委的批准,让我来兰考生活,组织电影剧本《焦裕禄》的三结合创作组;焦裕禄去世后,兰考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钦礼主持工作,我和张钦礼在一起下乡挖过台田,多次和他交心谈话。半年之后,地委派周化民来兰考任县委书记,接焦裕禄的班,成为焦裕禄身后的第一位继任者;1965年8月,根据地委安排,我们创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兰考的“四清”运动,我和周化民在兰考城关公社胡集村蹲点。4个月后,新华通讯社记者来兰考,写出了著名的大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震动了全国;这之后,我便调出工作队,参加了由文化部领导的电影《焦裕禄》创作组。1966年2月,我有感于多年来对焦裕禄的感情,完成了长诗《焦裕禄之歌》。这年3月,我们全体创作人员正深入生活构思剧本时,接到了级令,回到北京,按着《林彪委托江青在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精神总结,剧本令人痛心地夭折了!而后不久,创作组的人员回各单位参加“文化大革命”,兰考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谁也想不到的悲剧!

后记

刚到我的第二故乡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便对我说:你这次来可以看看三义寨乡南马庄,农民们正搞土地流转,他们生产了无公害的健康大米,很受欢迎。这几句介绍便让我很感兴趣。一是“土地流转”,我刚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上看到这个词,其内容是什么并不了解,我正想看看如何进行土地流转;二是为无公害健康大米。刚出了害人的三鹿奶粉事,社会对害人食品有了高度警觉。迫不及待,第二天,我便在县文化局长的陪同下,去了三义寨乡的南马庄。三义寨紧靠黄河,这儿有个黄河大闸,我来过多次,只知这闸门一开,黄河母亲的乳汁便顺着一条大渠浇灌了这儿的田园。今天才知这南马庄得天独厚,土地被黄河水浇灌肥沃了。这儿原是个穷苦的村庄,原来只有盐碱地,当年焦裕禄来到这村,曾亲自尝过这土地的盐碱的滋味;然而因为制度原因,焦裕禄没有改变这村的面貌,留下的是他的足迹和那一心想为百姓的精神。我走进了村委会大院,乡亲们领我进了办公室。迎着我的是挂在在墙上的红字:南马庄土地流转签字仪式。两边便是这个村得到的各种荣誉:2005年国家农业部农民合作组织示范单位;2007年1月荣获开封市委、市政府“市级文明村”;开封市人民政府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7年6月开封市委、市政府评为“生态文明村”;2007年开封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五个好”村党组织;2008年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先进“五个好”村党组织。


编辑推荐

《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珍藏版)》编辑推荐:还原一个真实焦裕禄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材料构建的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焦裕禄身后 PDF格式下载



此书早在两年前就在网上听说过,因揭露许多内幕,触及敏感神经而屡被若干出版社拒绝。一些出版社本已列入出版计划,但后来遭遇压力而被迫放弃。因此见到此书终于成印,赶紧购买,生怕日后买不到了。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讲述了兰考自1957年以来的全部历史过程,而不仅仅是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那一段。焦裕禄固然是好书记,但兰考在1957年以前并不是一个穷县;就是说,那些风沙和盐碱地并不是自然变迁形成的,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读完此书,人们会对当年的“人祸”之惨烈留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让读者知道兰考以后的事情,很不容易,能出版此书,出版社也很不容易。你懂的。


应该把这本书当成历史资料来阅读和保存.读了这本书,相信书友们会了解现在社会坑蒙乖骗得制度基础,会了解让人感觉不靠谱的河南兄弟曾经经历的悲惨历史和留在心灵中的深沉创痛.


一部悲伤的过程。人活着太累了。


便宜,也好看


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刚看完了刘文彩,再来解读一下英雄吧。


包装不是太好~但可以接受


这是对老电影《焦裕禄》丰富。


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宣传,什么是。。。。。。


我总感到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有关细节上老是纠缠不休,没有多大意义,难道能从根本上否定焦裕禄?真是痴心妄想!
焦裕禄不在了,张钦礼不在了,穆青不在了,无人对证了,有人趁机跳出来想反攻倒算,真是白日做梦!
至今健在的人(何况还是当时政坛的敌对方)来对逝去的竞争对手评头品足、“盖棺论定”,真的非常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经得起后人推敲?
活着的当事者在当年就没有一点错误?死者也没有一点功劳,就该全盘否定?
在那个你死我活的斗争年代,跟着上面干的人就是对的,谁没有跟过上?
斗人和被人斗,就是那个荒唐岁月的一道风景。
张钦礼被人斗,他再斗人,非常悲惨,结果成了文革年代的牺牲品,而并非自我宣传“焦裕禄亲密战友”的牺牲品。
功过自有人民来评判。即使犯过错误甚至是犯过罪的人,只要对人民做过有益的工作,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
历史就是这样,不在乎你如何鼓噪。


换一个角度来了解历史事件,让人慨叹。


本书写得不算好,读后的心情至少与开始的期盼心情大打折扣.按照作者接触这个事情的年代来说,可以说最早介入的人之一,理应掌握全过程情况.并且应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但事实上我们读后得到东西的却是模糊的,甚至比未读之前还要迷惘.因为,作者没有把事情说得有条理,来龙去脉交代得很不干净.主要的矛盾也说得不清楚,张的问题叙述更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看不出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使人不禁产生疑问,既然这是一个坏人,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张仍然会很得意,得到不少人的支持,想翻案?具体的不多说了,相信持有我见的人不会太少.顺便说一句,整个新史学中,公木传及刘文彩传要优于这本书.


近些年来,兴起了一种“微观”史学,即侧重写一些具体的人和事,尤其把是普通人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叙述他们的遭遇。任彦芳的这本《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就属于“微观史”。任彦芳不是历史学家,但是他把一些地级、县级干部,还有普通百姓的遭遇写了出来,并叙述了他们的个人品质,这是不错的。这本书是给普通读者看的,学术味道几乎没有,也正是因为这样,它对于普通读者的作用是很大的。我认为,一般人对于学术著作的多数,是提不起多大兴趣的。《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使我们了解到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发生在兰考的事情,而兰考其实也是整个中国的缩影。该书直接写焦裕禄的文字不很多,我却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一位优秀县委书记的高风亮节。也认识到,由于时代、体制的局限性,焦裕禄本人没能使兰考从根本上脱离贫穷。但我并不是要否认焦裕禄的奋斗精神。今天的兰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我们今天开放搞活的体制。如果当时,焦裕禄赶上现在这样好的政策,他必定能施展自己的拳脚,在兰考开辟新的天地。从另一人物张钦礼,身上,我看到一个人如果过于看重自己,容易走向毁灭。对于我们普通读者,也许,从具体的人和事上,能吸取更多的教训。这是一本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