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  

页数:

441  

前言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为了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本单位部分专业工作者,就广东60年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并编撰《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一书。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东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使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率先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最早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高、市场体系完备的省份;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由封闭型半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地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奔向富裕安康,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城乡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内容概要

  《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东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使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书籍目录

第一编 (1949-1977)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利用华侨资金创办企业/007(一)积极辅导华侨回国投资/007(二)主要侨资企业介绍/011(三)历史启示/019二、20世纪50年代广东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022(一)党中央和广东对利用外资的决策走势/022(二)冲破“封锁”、“禁运”,开拓对外贸易新渠道/026(三)粤港澳经济互补的可贵探索/027(四)20世纪50年代广东利用外资的历史启示/033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036(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业的恢复发展/036(二)“一五”时期广东地方特色工业的发展探索/042(三)广东探索发展地方工业的成就及经验教训/047四、合作化后广东对闹社、退社风潮的应对/053(一)加速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化/053(二)闹社、退社风潮的爆发/054(三)对策/056(四)经验意义/067五、20世纪60年代前后广东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071(一)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071(二)农业生产责任制成功的启示/081六、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实践与启示/085(一)广东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实践/085(二)广东边境对外开放实践的启示/095第二编 (1978-1991)七、争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使广东先走一步/106(一)中央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广东得以先走一步的前提/106(二)广东改革开放的尝试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实践基础/109(三)广东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探路者的历史使命/112(四)中央作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重大决策/116(五)在争论和困境中坚持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不动摇/119八、经济特区的创建开启了经济变革新模式/127(一)广东经济特区是中国变革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突破口/127(二)广东经济特区在困难和争议中一步步崛起/132(三)广东经济特区率先推开以市场经济取向的全方位改革/140(四)广东经济特区是中国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146九、“财政大包干”实现“放权让利”促腾飞/150(一)广东“财政大包干”政策的酝酿和出台/150(二)“放权让利”是广东“财政大包干”的核心/153(三)从“定额上解”到“上解额递增包干”/154(四)“财政大包干”的历史作用不容忽略/159十、“清远经验”突破国企束缚增活力/164(一)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催生“清远经验”/164(二)在争论中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广“清远经验”/170(三)“清远经验”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173十一、承包鱼塘、雇工经营,探索农村生产新出路/177(一)高要农民陈志雄大胆开启雇工经营之路/177(二)能否允许农民雇工经营引发全国大讨论/179(三)广东省委对雇工经营的慎重处理与保护/182(四)任仲夷探寻突破“老祖宗”的有关理论/186十二、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发展广东经济/190(一)落实华侨政策,激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热情/191(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积极参与广东经济建设/194(三)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196(四)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199(五)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增创广东侨乡新优势/201十三、“以桥养桥、以路养路”,创立基础设施投资新机制/206(一)“以桥养桥、以路养路”,“试水”广深、广珠公路改造/206(二)新机制新办法掀起广东路桥建设高潮/211(三)滚动效应带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214(四)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19十四、“珠江模式”的形成、特色、作用与新的发展战略/222(一)珠江模式的形成背景/222(二)珠江模式的特色/231(三)珠江模式形成的原因与作用/233(四)存在问题与实行新的发展战略/236十五、外贸体制改革奠定大经贸发展新格局/239(一)广东外贸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酝酿和确定/239(二)广东外贸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241(三)当前广东外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之策/258十六、物价闯关促进广东城乡商品经济大发展/263(一)旧价格体制造成市场供应严重短缺/263(二)从放开蔬菜水产价格到放开粮食价格/265(三)广东价格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273(四)广东物价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277十七、深期I土地“第一拍”拉开了我国地产市场的帷幕/280(一)土地使用费的由来/280(二)“穷则思变”的探索/283(三)深圳国有土地“第一拍”/289(四)深圳国有土地“第一拍”的意义/290(五)土地拍卖转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292(六)关于土地使用、管理的建议与对策/296十八、深圳证券市场的创建开辟了筹资融资新渠道/298(一)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激发了股份制企业和股票的兴起/298(二)深圳经济特区大胆试行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发行/304(三)深圳在争论中把握机遇率先创建证券交易市场/308(四)深圳证券市场在争论中继续向前行进/318第三编 (1992-2009)十九、顺德产权制度改革引领企业改革新方向/330(一)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330(二)顺德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333……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1.发展广东地方特色工业的探索实践广东解放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全省人民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将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建立了国营经济的基础。国家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时期后,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广东由于地处国防前线,不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因此,广东省的工业建设应如何起步?如何配合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其发展目标如何定位?发展思路如何确定?这都是华南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广东的地理环境复杂,毗邻港澳,地下资源一时无法探明,广东没有建设重工业的条件,但广东的轻工业有良好的基础,正如当时的华南分局代理书记陶铸在195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华南第一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国家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中华南党的任务》的报告中所讲到的:“华南的工业(主要在广州和广东)主要是制糖、碾米、榨油、缫丝、织布、针织、皮革、制胶、制药、纸烟、制盐、造纸等轻工业。这些工业过去是有相当基础的,乃是华南今后配合全国经济建设发展自己的地方工业的很有利的条件。”因此,华南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编制《广东省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确定了积极发展地方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尤其以制糖、麻织和有色金属的开采为主的地方工业建设发展方针。这一方针也直接影响到广东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28年间,广东地方工业发展情况良好,结果比较理想,许多重要的生产指标都提前或超额完成。不仅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而且物质、材料消耗降低,产品质量提高,轻、重工业比例关系比较协调,经济效益显著,职工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实践证明,广东发展地方特色工业效果是显著的。

后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人民的奋斗历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就广东60年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组织编撰了《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一书。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同志对本书编撰十分支持,并亲自为本书作序。本书分别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第三研究处、编辑出版处和宣传资料处有关人员撰稿,并特请党史研究、经济研究专家谢鹏飞同志参与编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俊凤同志具体落实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审阅了全部书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弘君同志初拟了编写大纲,对各篇实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卢荻同志审阅、统改了全部书稿。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处长杨建同志,第三研究处处长王涛同志参与部分组织工作。各篇文章作者均署名于文后。由于撰写人员较多,在风格上不尽一致,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仍有不足。因时间仓促,统稿中未能进一步处理。本书主要根据档案文献和访谈录撰写,力求翔实可靠。但因为编撰人员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的编年史以史为据,完整再现历史现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