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者的求索
200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徐圻
405
310000
无
伟大的黑格尔把哲学的发展看成是一种类似胚胎生长发育那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点是潜在的终点,终点是展开的起点。我认为除了他的“终点”这个说法过于陈腐外,他的整个想法是站得住脚的。因此,起点如何向开放的未来展现,乃是哲学史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我已经指出,为尽可能客观地了解哲学史,最好不要对争论着的派别、倾向以及哲学家采取教条的态度。如果这种要求是正当的,那么首先,我们在总体上把握哲学史时应当着眼于认识的深化与净化,随即会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一种自然心理现象,因为它植根于朴素实在论或人们的常识;而唯心主义的出现却是主体自觉地把观念的世界或感觉的世界从现实中抽象、分离出去的结果。唯心主义的发展更能体现人类认识的进化规律,尽管世界的二重化本身是一种扭曲。此外,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相并列,还有一条并非隐蔽的哲学战线,即唯实论与唯名论(或思辨哲学与经验哲学)之间的争论。这场争论起自希腊,终于现代;其结果是,一方面,唯名论的现代变种实证主义统治了英语国家的哲学论坛,另一方面’思辨的形而上学在欧洲大陆穿上了浪漫主义的外衣。
徐圻,男,1955年生。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首批跨世纪科技人才,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硕士点领衔导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东西方文化比较、社会发展战略的教学与研究。
自序第一篇:哲学究竟是什么? 哲学振兴之路 哲学与人的精神品格 哲学的“用处” 哲学与人 哲学的现实功能 最抽象的也就是最深刻的 超越性是哲学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文明史上的闪光点 第二篇:理性主义与批判精神 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进化中的归纳方法论 知识的增长与概念的创造 积极的怀疑主义 有益的“二律背反” 理性主义和可检验性 辩证法的辨正 第三篇:中西文化异趣 “一元”与“二元”的对立 西方人与中国人缘何不同?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关于文化互补性的思考 中西思维模式的互渗 论作为一种文化理念的“个人主义” 冲突中的交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 解读自我 形象化的宏观图景 真正的文化革命 第四篇:历史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历史决定论的困惑 历史唯物论的辨伪与澄清 历史中的假定、偶然性与个人角色 人性的估价及其他 重要的是消除人的畸形 关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若干断想 第五篇:社会规范与人文关怀 道德和法(一) 道德和法(二) 道德和法(三)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