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
2008-06-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日)新美南吉
90
周龙梅,彭懿
无
冬天要到了,小鸟与树相约,等来年春天再回来为树唱歌。春天到了,小鸟飞回来了,可是树却不见了。小鸟找啊找啊,最后找到变成了一束火苗的大树,于是,小鸟为树深情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童话这个特殊文体的特点是,它不像小说、报告文学那样直接描绘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是通过想像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状和影像,以寄托某种情感及思想。《去年的树》虽然写的是一只小鸟和一棵树,实际上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人,揭示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品德。其中小鸟的那种诚信守诺,以及通过执著的追踪寻找表现出来的她对朋友的笃厚深情,确是十分感人的。 和许多作品不同,这篇童话的故事结局不是“大团圆”,而是由于“树”的不幸遭际和“悲惨”结果,使整个作品蒙上一层凄婉的悲剧色调,从而更能产生一种情感震撼的效果。
新美南吉(1913~1943)1913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半田,童话作家。日本儿童文学研究者石井桃子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北有宫泽贤治,南有新美南吉”。他的代表作有《小狐狸买手套》《狐狸阿权》《去年的树》《花木村和盗贼们》等多部,多篇作品入选日本小学语文教材。
与宫
喜欢孩子的神仙去年的树跟在后面的蝴蝶糖球轿夫变变变变成了木屐红蜡烛影子鹅的生日小和尚念经蜗牛的悲哀两只青蛙狐狸被派去买东西螃蟹的生意捡来的军号蜗牛马棚边上的油菜花一束火苗一年级小同学和水鸟腿国王与鞋匠小熊小牛犊猴子和武士盗贼和小羊羔树的节日乡村的春天,山里的春天
跟在后面的蝴蝶 有一个老爷爷一直在街头卖气球。这把气球,有红的、蓝的、黄的、紫的,一只只气球碰来碰去,在风中飘动着。 一只白色的蝴蝶,每天都会飞到气球这里来,从早上玩到晚上。 在这么多的气球中,白蝴蝶跟一只最小的红气球最要好。 有一天,一个看孩子的阿姨背着小宝宝走过来,花了一分钱,把那只小红气球给买走了。 被带走的时候,红气球说: “蝴蝶,再见了!” 可是,白蝴蝶却说: “不,我会跟你走!” 于是,白蝴蝶就翩翩地跟着红气球飞去了。 那个看孩子的阿姨穿过林荫道,朝公园那边走去。红气球被一根线拴着,跟在她后面,而红气球的后面,则跟着那只白蝴蝶。 走进公园,看孩子的阿姨坐在一张长椅上,唱起了摇篮曲: “睡睡睡,睡吧。 “睡睡睡,睡吧。” 小宝宝还没睡着,她倒先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了。 白蝴蝶担心地问红气球: “接下来,你要去哪里呢?” 红气球说: “我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看孩子的阿姨把拴着气球的线松开了。红气球朝天上飘去。 白蝴蝶也跟在后面飞了起来。 “我还不知道要飘到哪里去呢,蝴蝶,你回去吧!”红气球说。 “不,我要跟你一起去。”白蝴蝶说。 红气球和白蝴蝶飞到了高高的天空上,从上往下看,镇子就像积木一样小了。 “不要再跟着我了,我还不知要飘到哪里去呢!”红气球又说。 可是,白蝴蝶还是跟着红气球。 不一会儿.红气球和白蝴蝶就都看不见了。 糖球 一个温暖的春日,一位远行的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搭上了渡船。 当渡船快要开走的时候,河堤那边跑过来一个武士,只见他一边朝这边跑,一边挥手高喊: “喂,等等我!” 武士跳上了渡船。 渡船出发了。 武士一屁股坐到了船中央。日头暖洋洋的,没多一会儿,他便打起瞌睡来了。 孩子们看见留着黑胡子、魁梧的武士前仰后合地打瞌睡,觉得滑稽,就忍不住嘻嘻地笑了起来。 母亲用手指压住嘴唇: “别出声。” 万一把武士惹火了,可就糟了。 孩子们不说话了。
《去年的树》童话这个特殊文体的特点是,它不像小说、报告文学那样直接描绘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是通过想像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状和影像,以寄托某种情感及思想。
无
可能有民族情结,一直不喜欢日本人。恨屋及乌,日本的书也不问津。这次为了凑钱数,买了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篇幅都很短小,没有豪情满怀,没有感天动地,没有道理说教,一看就是适合孩子的书,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心中有一股淡淡的感动在流淌,温暖且回味悠长。童书就应该是这样的,温暖的、真挚的、形象的、善良的、纯净的。读这样的书长大的孩子也必定是温和的、善良的、内心丰富的、能展翅高飞而不无根所依的。
尤其喜欢《去年的树》,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面对着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灯火,鸟儿唱起去年的歌。童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就是在这平淡的语言中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充满了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读罢,为鸟儿和树的友谊动容,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该是多么幸福,不管他身在何方。树的命运固然坎坷,悲哀,但它拥有朋友的承诺与追寻,真挚和坚守,又是何等的幸福?树失去了生命,这生命点燃的是光明,又何尝不是一种价值的实现?一个小小的温情故事折射出人间的悲欢离合,人生的出场落幕,悠长的回味中除了淡淡的忧伤,更多的是美好。我不禁恍惚,无论民族与地域,无论文化与人种,人性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