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
2006-7
云南人民出版社
周芸
314
《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运用接缘即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打破了传播的谱系式的研究方法,发挥了一个青年语言研究者的“智”的学术个性,提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观点和理论。这本学术专著从“跨体式语言与语境”、“跨体式语言的调用机制”、“跨体式语言的结构分析”、“跨体式语言的功能”、“跨体式语言的历史溯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既可设了文艺语体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体”的特质,又挖掘出了文艺语体中那些活生生的“品性”。这就使语体学的研究从单一领域研究步入了复合领域研究,从传播学科研究步入了交叉学科研究,充满了一种创新的活力。
周芸,女,1972年生,云南省墨江县人。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200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出版有学术专著《修辞学导论》等;参编《现代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概论》、《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教程》等;在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当代文坛》、《思想战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论文四十余篇。多次主持和参与云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课题重点项目的分课题项目。曾获云南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兼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云南省语言学会秘书长等。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跨体式语言的界定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与跨体式语言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研究综述第二章 跨体式语言与语境第一节 跨体式语言对新时期语境的适应第二节 跨体式语言与文艺语体功能的实现第三节 跨体式语言的构成及其表现形态第三章 跨体式语言的语用机制第一节 跨体式语言的内部生成机制第二节 跨体式语言的线性化策略第四章 跨体式语言的结构分析(上)第一节 从语义特征到个别式跨体语言第二节 个别式跨体语言的结构特征第三节 个别式跨体语言的语义特点第五章 跨体式语言的结构分析(下)第一节 整体式跨体语言的衔接与连贯第二节 整体式跨体语言的结构形式第三节 整体式跨体语言的结构特征第六章 跨体式语言的功能第一节 跨体式语言的修辞功能第二节 跨体式语言的文体功能第七章 跨体式语言的历史溯源第一节 跨体式语言的起源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跨体式语言第三节 近代以前的跨体式语言第四节 现代的跨体式语言第五节 当代的跨体式语言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尝试在语体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基础上,借鉴认识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从认知、语境、语用、功能、历时的角度对国内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中的跨体式语言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和规律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