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

苏国有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苏国有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前言

去年2月中旬,参加昆明市政协全会期间,苏国有君告诉我他正在撰写一部有关杨振宁在昆明的新著,并就几个问题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表示了支持。一年过去了,苏君带着完成的《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书稿来到我家,请我为之作序。翻看打印好的书稿,不禁使我想起了有关杨振宁的一些往事。一杨振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们景仰的科学大师。但我最初听到的却是关于他父亲的故事。1977年12月,我参加了因“文革”而停止了12年之后又恢复的高考,被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年3月入学就读。入学教育时,历史系请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数学家朱德祥教授给我们作报告。朱教授讲了他考入清华大学的经历,勉励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朱德祥是1934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因为成绩优秀,他和老师杨武之教授结下了不解之缘。1937年6月,放暑假期间,朱德祥回到老家江苏南通。一个月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家乡的朱德祥,连接杨武之教授两函,遂赶往长沙上课。4个月后,长沙临大西迁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朱德祥参加了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西行昆明就读,并于1938年7月毕业。之后,在云南大学任教6年;1944年到西南联大任讲师。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结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朱德祥作为清华大学的讲师,也要北返清华。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使他留在了昆明,并终其一生。关于为何留在昆明,朱德祥说,三校复员北返,为感谢云南父老乡亲抗战八年对联大的养育之恩,经教育部批准,联大师院留昆独立设置,改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同时留下一批教授担任师院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联大数学系主任杨武之留任昆明师院数学系主任。时值重病在身,于是他要我向清华梅贻琦校长请假一年,留昆协助工作。梅校长复函说:“清华复校之后,急需人才,请速回校。”然而我望着重病的杨武之师,不忍离去。朱德祥后来在《八旬回顾》中写道:“数学系主任杨武之先生留任。他重病托孤,病稍愈命我出试题准备招首届新生,找老师准备开学”,“1946年,我拿了清华的工资办昆明师院的事,替系主任请名医治病,出试题招生,除自己上课外,还为学校招聘教师”。这样,“我被留在昆明师院40年直到1986年退休”。杨武之教授也因为逾期未能返回清华,而被解聘。新中国建立后,他到上海任教于复旦大学。“重病托孤”,这是一个带有厚重历史色彩的关键词,也是朱德祥一生与杨武之师生亲密友谊的写照。1991年,云南师大编辑出版《朱德祥执教五十五周年文集》,我参加了文集编委会,杨振宁为文集题词:“很高兴听到将为朱德祥先生出版庆祝文集的消息。朱先生是我父亲的学生,又曾做过我弟弟们的老师,和我家有两代的关系。我们全家都极敬佩他的平实诚恳的态度,和为教育工作奉献一切的精神”。二就在听了杨振宁父亲的故事之后4个多月,我见到了杨振宁。1978年7月14日,杨振宁偕家人一行6人回到昆明师院参观,受到了全院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我在欢迎的人群中,第一次见到杨振宁。他当时50多岁,看上去风华正盛,神采奕奕。在学校大门旁的花圃,与老花工交谈,亲切随和,老花工还问他弟弟的情况,当时的情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之后,他参观了闻一多衣冠冢;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旁,激动地唱起了西南联大校歌。他说,回到母校,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我和杨振宁接触,并有过交谈则又是10年后的事情。1988年是西南联大暨云南师大建校50周年,中lj土云南省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隆重纪念,并组成纪念筹委会,省委副书记聂荣贵担任筹委会主任。筹委会办公室设在云南师大,我当时任办公室秘书组长11月1日是联大校庆日,纪念活动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而这一期间,杨振宁有活动安排,不能莅昆。恰逢云南大学邀请他为首届熊庆来奖学金颁奖,于是他借机提前回到云南师大表示对母校50华诞的祝贺。7月18日下午,杨振宁回到母校,云南师大领导与他在专家招待所会议室会见并座谈。云南省纪念联大50周年筹委会负责人朱德祥、黄平、陈盛年等也参加了会见座谈,杨振宁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当年在联大读书的岁月,听到他清楚地说当年他的准考证号是“0008号”,大家都感到吃惊。他还说了他父亲与昆明师院(即云南师大)的关系,祝愿云南师大不断发展前进,最后还向学校签名赠送了自己的著作《读书教学四十年》。作为工作人员,我参加了这次会见,并在座谈结束时,代表筹委会办公室请杨振宁为50周年校庆题词。当我准备将宣纸和毛笔给他时,他掏出钢笔,并打开笔套:“还是用钢笔吧,我长期都用它。”少顷,他将笔套又套了起来:“要考虑一下。这样吧,我回宾馆想好了再写,明天给你们。”当时,我很有感慨,这位科学大师对题词是如此的慎重,完全不像一些明星大腕,签名题词那样的随意。之后,杨振宁和座谈的全体成员一起到西南联大纪念碑前合影留念。至今,我十分珍惜这张合影。第二天,我看到了杨振宁的题词:“庆祝西南联大暨云南师大建校五十周年。中兴业,需人杰。杨振宁。”中兴业,需人杰,语出西南联大校歌,杨题词时将校歌中的“须人杰”的“须”字改为“需”。“须”和“需”有相同的词意,但也有侧重,“须”侧重必须,即完成中兴大业,必须要人杰方能担当;而“需”侧重要求,即中兴大业,需要大批人杰才能完成。杨振宁以此表达他对云南师大和北大、清华、南开四校,以及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需要努力培养更多的人杰。在当年纪念活动中,杨振宁的这一题词,被广为宣传。……五10年前,苏国有君在撰写《杨武之:要将双手撑天空》时,就向我了解过我对杨振宁的了解及与杨的接触。尽管这一接触很简单,但是他却和我一样地珍视它。这也是作者嘱我为本书写序的主要原因。10年来,作者写了多篇关于杨振宁和西南联大的文章,他对这方面的了解和研究在不断深入。作者以杨振宁年轻时代在昆明的学习生活为选题写作本书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具有挑战意义的。说很有价值,一是因为杨振宁的“昆明时代”是一个重要时期。正是在昆明,他奠定了日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二是较为系统地记述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对于揭示他在昆八年与获得诺贝尔奖之间的奥秘,对于揭示西南联大为何能创造人间奇迹的奥秘,以及对于探讨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应当怎样度过等等问题,都是很有意义的。说具挑战意义,是因为,许多资料比较缺乏,整个工作需要艰辛地劳动。然而,作者花了数年之功,挖掘搜寻,勤奋写作,尤其是对杨振宁在昆华中学读书等相关情况,用力甚多,精心考证,最后给我们展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清晰的年轻时代的杨振宁形象。作者是带着一种责任来写作本书的。他说:“没有将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历史,没有将杨振宁等一大批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和文化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昆明的历史,较为准确和全面地挖掘出来,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缺憾。”可以说,作者以自己的辛劳来消除缺憾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作者对本书的定位是“学术著作”。他高度重视已有的学术成果和史料,尽量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真实不虚,持之有据。这种态度是难能可贵的,其努力的效果也是肯定的。与此同时,作者兼顾可读性,全书写得流畅、生动,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书后所附资料使本书更加丰满。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优点,这就有待读者自己去发现了。最后,有必要借此机会对两个问题加以说明和辨证,因为这两个问题在本书中不止一次谈到,在联大研究中也经常发生舛误。其一,关于西南联大毕业生人数的问题。书中谈到西南联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处,一说2437人,一说2000多人。实际上,关于联大毕业生的人数还有一些其他说法,但都不准确。所以如此,主要是统计口径不同,也有统计的缺失。有鉴于此,去年我指导一名本科生参加云南师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撰写《西南联大毕业生问题研究》,该文获一等奖,其结论是:联大本科毕业生3723人(其中,联大学籍本科毕业生为2453人,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文凭的本科毕业生为1270人),专科毕业生约180人,联大毕业硕士研究生83人,共3986人,约4000人。其二,关于联大留学教授人数的问题。书中也两次谈到这个问题,引用的数字是:联大教授179名,有97人留美,38人留欧陆,18人留英,3人留日,23人未留学;3位常委,两位留美。这一说法的出处是1946年联大结束时,联大学生社团编的《联大八年》。这一统计,限于当时条件,是很不准确的。然而60多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没有新的进展,许多学者,包括北大、清华、南开大学等校的校史皆引用这一数据。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今年,我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以《西南联大留学教授问题研究》为题,撰写学位论文。首先,弄清联大八年共有302名教授,然后对每一个教授留学问题进行研究,结论是:联大至少有256名教授留过学,没有留过学的有24人。留学教授中,留美167人,留英34人,留欧陆47人(其中:德26,法15,瑞士1,意大利2,奥地利1,俄2),留日8人。3位常委,皆留学美国。

内容概要

一篇激发了无数华人自信力的青年才俊起步迈向诺贝尔奖的励志文;一首抗战烽火中没有大楼的大学联袂建造永恒文化圣殿的教育诗;一部中国西南边城结缘多位科学巨擘的珍闻录;一幅寻访铸就昆明历史华章前辈的路线图。本书是苏国有的新著《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一书,作者以杨振宁年轻时代在昆明的学习生活为选题,较为系统地记述了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对于揭示他在昆八年与获得诺贝尔奖之间的奥秘,对于揭示西南联大为何能创造人间奇迹的奥秘,以及对于探讨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应当怎样度过等等问题,都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苏国有,男,汉族,1966年4月生,昆明市嵩明县人。1988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现任中共昆明市委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机关处处长、市政协文史委顾问。曾任嵩明县委党史办编辑、《嵩明县志》副主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助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昆明市社科联科研部副部长,昆明市委办公厅综合一处主任科员、秘书处副处长(常委秘书)、办文处处长、综合四处处长,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兰茂评传》、《打开山门说亮话——云南坝子经济揭秘》,参编《昆明百年》等书,在《人物》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120余篇,其中多篇获奖或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书籍目录

春城结巨子赤子恋故乡(代序)第一章 昆华中学高二学生 随家迁徙到昆明 流落昆明的联合大学 浴火边城 文化巷11号 昆华中学的插班生 严格的家教 高二学历的第八号考生第二章 一所最有意思的大学 一所物质上最“不得了”的大学 一所没有校长的大学 一所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大学 一所机构高度自治的大学 一所大师云集的大学 一所科研成果卓著的大学 一所充分自由和民主的大学 一所充满希望的大学 一所对学生要求近乎苛刻的大学 一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大学第三章 一流的物理学系 从化学系转到物理学系 名师荟萃 大师风范 面向世界物理学前沿的课程没置 教研并重 几乎为“零”的实验仪器 培养物理学精英的摇篮第四章 联大学子 莘莘学子 联大学生的衣食住行 自由而开放的学习 选修课 “数学的精神” 收破钢烂铁的大学生 那个穿红外衣的算学系女生 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获得“穆藕初先生奖学金”的学子 出色的本科毕业论文 佼佼者 令人遗憾的实验课第五章 群星相会 联大才俊 严师出高徒 “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纵论天下的日子 “三剑客”和“物理学系四杰” 唱响《中国男儿》一首歌 最叫真的学生 “爱因斯坦老糊涂了吧” 妙计防贼 非常成功的硕士论文 天之骄子 考取留美公费生 “漫长”的留待第六章 杨家长子 一家之长杨武之 生计第一 废墟之中找书读 热闹的惠家大院 父亲、大哥和我们 非常的奖励 讲故事的高手 土电影 “毕达哥拉斯” 校外兼职 “云南扁” “大胆”的大哥第七章 附中才子 任联大附中数学老师的留待生 近乎大学式的教学 一位公认的好老师 杨振宁老师的学生们 学生眼中的“毕达格拉斯” 陕西米脂籍女生杜致礼 场论初究 “鹏风”级和“海燕”级学生第八章 昆明,一座与诺贝尔奖得主有缘的城市 一封改变命运的推荐信 四个生日的由来 焦急的等待 离别家人的时候总是叫人那样忧伤 今生有缘 迈上诺贝尔奖领奖台 春城有缘结巨子 “我的第二故乡” 殷切的希望附录 一 杨振宁年谱简编 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要事简编 三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至1945年校历 四 杨振宁就读西南联大物理学系老师名录表 五 杨振宁就读西南联大同学名录表 六 杨振宁就读西南联大所学课程设置情况表 七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年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八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九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部分学生毕业论文题目表 十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日军的猖狂进攻下,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沦陷。不到半年,保定、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等地相继沦陷。1937年7月前,中国计有专科以上学校108所,其中大学42所、独立学院34所、专科学校32所。据教育部编定的《敌人摧残我文化事业录》载,截至1937年10月,除北平的14所大学被敌盘踞未受轰炸外,3个月来全国计有23所高校被炸。到1938年8月底,108所高校中有91所遭破坏,其中25所被迫停办。为抢救和保存中华文化国脉,东部地区的高校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移——在抗日战争期间,全国106所高校共搬迁300余次。其中,19所高校迁校3次以上,8所高校迁校次数多达4次。在全国高校的迁移中,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将国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师生撤出平津,南下湖南长沙筹建临时大学。随家迁徙到昆明抗日战争爆发时,杨振宁之父杨武之为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杨武之原名杨克纯,号武之,1896年4月14日(农历三月二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其父杨邦盛是清末秀才,曾教私塾,曾在天津巡抚段芝贵帐下司“笔札”(类似文书)。1905年,其母早故。1908年,其父染病去世。杨武之在叔父杨邦瑞照顾下,中学毕业后进戏班学过戏、到汉口军校读过书,于1915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堂(今北京师范大学),1919年本科毕业后回母校安徽省立第二中学(今合肥一中)任教并兼舍监。1920年,杨武之和指腹为婚的同岁同乡罗梦花(婚后改为罗孟华)完婚。1921年,长子振强出生3个月即早夭。也就在这一年,因坚持学校规定拒不开校门而得罪夜归的纨绔子弟,杨武之愤然辞职南下省城怀宁,到省立怀宁女子师范教书。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日,饧武之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在老宅(今合肥市安庆路315g-)第五进东正屋内出生,由于按杨家族谱排列孩子为“振”宇辈,加上自己当时在怀宁(今安庆)教书,杨武之便给襁褓中的孩子起名“振宁”,小名叫“大宁子”。1923年春,萌生出国深造想法的杨武之通过安徽省公费出国留学考试,于暑假后启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学士学位,次年秋转芝加哥大学从名家迪克逊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一文获得硕士学位。两年后,杨武之以《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而获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研究现代数论并发表创造性论文的第一人。1928年夏,母亲带着6岁的儿子杨振宁到上海,接学成归来应聘到厦门大学算学系任教授的父亲杨武之。“陌生”的父亲一见到杨振宁,就有意考考他,问他:读过书没有、读过什么书?已由母亲教认大约3000个汉字,又在私塾读过书的杨振宁,一口气就一字不漏地背出了老师教过的《龙文鞭影》,父亲高兴地掏出一支自来水笔,给杨振宁当见面礼。随后,全家来到厦门大学,住进了有电灯、自来水、抽水马桶等设施的白色洋房。杨振宁在厦门进入学校读小学,并吃到了香蕉、菠萝,喝到了牛奶,看到了大海和轮船,在海边拾到了奇异的蚌和螺。次年,杨武之改任清华大学教授,便带全家一起来到清华园。在清华大学,杨武之与留法的熊庆来、留美的孙光远和郑桐荪并称清华算学系四位教授,他主要讲授数论、群论等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直接教过并在数学上有重要成就的有陈省身、华罗庚、庄圻泰、施祥林、许宝騄、柯如、徐贤修、闵嗣鹤、段学复等。杨振宁跟随父母来到清华园,一家人住在西院19号一幢四合院内(该院30年代改扩建,门牌号改为11号)。1929年,杨振宁进入专门为清华教职员子弟而设的成志学校(地址在今清华大学工会所在地)读小学。杨振宁在《父亲和我》一文中回忆说:“我每1天自西院东北角家门口出发到成志学校。这样走一趟要差不多20分钟,假如路七没有看见蝴蝶或者蚂蚁搬家等重要事件的话。”并说:“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株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1933年夏,读完小学的杨振宁,进入北京绒线胡同内的崇德中学(今北京市第31中学)读书,在学校里与低两班的邻居、清华大学邓以蛰教授之子邓稼先成为最要好的伙伴。杨振宁下课后,就经常带着二弟杨振平、三弟杨振汉和四妹杨振玉在校园里嬉戏、玩耍。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随清华大学南迁,杨武之教授先把身怀五儿子杨振复的太太罗孟华和杨振宁、杨振平、杨振汉、杨振玉送回安徽合肥老家,安置在上一年请亲弟弟杨克岐代买的合肥北油坊巷住宅内,自己再只身一人前往湖南长沙与学校汇合。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宣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在湖南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设文、理、工、法商共4个学院17个系,共有学生1500多人,其校部及理、工、法商学院设于湘江畔的韭菜园圣经学校内,文学院设于距长沙三四十里的南岳衡山圣经学校分校。同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沿长江直逼武汉,长沙不保,长沙临时大学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经请准教育部,长沙临时大学决定再次迁移至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地处祖国西南,是一个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的边疆省份。这里东有乌蒙山,西有青藏高原南延的高黎贡山和怒江、澜沧江,南有哀牢山、元江,北有金沙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北,远离战场,有高山大河护卫,又有滇越铁路与出海通道相连的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成为长沙临时大学搬迁的选择地。长沙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19日,在长沙韭菜园圣经书院召开出发誓师大会后,分三条路线西迁。第一路,组成“湘黔滇旅行团”,推定黄钰生、李继侗、曾昭抡、袁复礼为指导委员会委员,黄钰生为委员会主席,经军事委员会指派中将参议黄师岳为旅行团团长,军训教官毛鸿少将任参谋长,闻一多、毛应斗、吴征镒、郭海峰、许维通、李嘉言、王钟山、倪志文、梁鸿训、徐行敏、袁芳清等诸先生,率身体较好的张炳禧、季镇淮、朱德祥、丁则良、任继愈、高仕功、蓝仲雄、唐敖庆、田方增、屠守锷、汪篯、严志达、梅镇岳等284名男同学,边走边作调查、边采集标本来滇。旅行团历时68天,行程约3500里(其中徒步1300公里),于1938年4月28日到达昆明,受到了先期到达的师生和昆明市民的热烈欢迎。第二路,陈岱孙、冯友兰、朱自清等10名教授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乘汽车经柳州、南宁、镇南关直达越南河内,又转乘米轨火车人滇。第三路,大部分教职员、女同学及教职员家眷,护送图书、实验器材、标本等,从长沙乘火车到广州,经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再从海防由滇越铁路乘米轨火车人滇。对于“湘黔滇旅行团”这次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长征”,胡适说:“临大决迁昆明,当时有最悲壮的一件事引起我很感动与注意,师生步行,历六十八天之久,经整整一千里之旅程,后来把照片放大,散布全美。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杨武之教授在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立即赶回安徽合肥,夫妇俩与牛妈3个大人,带着5个儿女和弟弟杨克歧之子杨振声、之女杨振华一行10人,经汉口、广州、香港、越南,几经曲折,历尽艰辛,终于于1938年3月2日,辗转来到昆明,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昆明岁月”。

后记

杨振宁是一位与李政道一起,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从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在昆明生活多年并对昆明有深厚情感的政论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杨振宁的昆明八年,是他人生旅程之中,可以称之为“昆明时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1938年3月至1945年8月,杨振宁曾在昆明玉龙堆、文化巷、大塘子村、小东门、龙院村、昆华中学、西南联大昆中北院等地方居住,跟随过数十位名师学习,完成了从一名昆华中学学生到西南联大物理学系本科生、清华大学研究生,再到昆华中学教师、清华留美公费生和西南联大附中老师的跨越,迈出了奔向诺贝尔奖的坚实步伐,也与老师、同窗、系友、校友和昆明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以至后来只要回忆起昆明、回忆起西南联大,杨振宁先生就会因此“感动不已”。他多次说:“我对物理学的爱憎基本上是1938~1944年在昆明当学生时形成的。”并反复地讲,获得诺贝尔奖“直接或间接”与从西南联大吴大猷老师“那里学到的观念有关”。因而,写作一部记述杨振宁在昆明读书生活的书,对于揭示杨振宁在昆八年与获诺贝尔奖之间的奥秘、对于揭示西南联大为何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的奥秘,以及对于探讨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应当怎样度过等等问题,都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笔者与杨振宁有“缘”纯系偶然。1999年,昆明市政协文史委邀请文史专家谢本书、吴宝璋等编写《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第一辑。我由于在昆明市社科联参与《昆明百年》编写和编辑之故,有幸受约并写成《杨武之:要将双手撑天空》一文发表。这便使我有机会阅读了大量有关西南联大的史料,也使我“认识”了西南联大的大师们和学生们——他们在昆及后来的事迹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每每提到西南联大,我就会对西南联大的师生们肃然起敬。为此,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相继写成了《西南联大:一道昆明历史天空永远绚丽的彩虹》、《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等文在《人物》等刊物上发表,并打算将《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一书写出来。后来,由于工作的变动,写书之事也就搁置了下来。杨振宁历来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作为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作为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他的一举一动往往会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2004年12月,82岁的杨振宁因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再次以惊人之举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我由此查资料、上网,想趁着热议,将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较为详细地揭示出来。可工作的重压,使这一想法随人们对杨翁之恋关注程度的减弱而减弱,不久便偃旗息鼓,忙工作忙生活去了。应该说,没有将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历史,没有将杨振宁等一大批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和文化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昆明的历史,较为准确和全面地挖掘出来,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缺憾。故而,从2008年10月底杨振宁再次来到昆明,我有幸目睹了这位杰出人物的风采起,一方面,作为市政协聘请的58位专门委员会顾问之一、且是文史委顾问的我,几年里不能鲜有作为,更不能不作为,必须做出与顾问名副其实的事情来;另一方面,作为四十出头的我,不忍时光流逝,更不忍一事无成,必须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工作之余力所能及地做点事,便于多年积累和大部分已经成稿的基础上,将本该用以喝酒聊天、游泳爬山、或弄个文凭的时光,用来研究杨振宁、研究西南联大、研究受西南联大影响的中国近百年教育史和科技史,将是书一字一字地写了出来。杨振宁2008年11月1日到云南师范大学作《物理学的诱惑》演讲时,我很想请杨先生对书稿过过目。可因警戒森严,我无法接近杨先生,更不要说送上一包书稿了。无奈之下,我只好放弃这一想法。其后,我专门致函杨振宁先生,希望他能对书稿进行审阅。很快,杨振宁先生办公室的一位女士来电告知:函及所附目录收悉,经请示杨振宁先生,书稿就不审阅了,词也不题了。对此,我依然十分高兴,因为我曾经见过杨振宁先生、曾经致函杨振宁先生、曾经将写有是书呈报了杨振宁先生。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是一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从中得到诸多启示的历史。因而,写作本书的初衷,就是要写作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一部信而有征的历史。本书现在的表述方式,完全是为了增强可读性使然。本书在资料上始终坚持以北京大学等校所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六卷本为主、以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等著述和采访实录为主、以西南联大师生的回忆录为主,并力求使全书所有内容均有理有据,论从史出。书内引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的文字和图片、引用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等书的图片,不再一一注明。其他涉及的人物、引用的文字等均根据内容需要作必要交代或脚注于页下,且老师详学生略、同班同学详他班同学略、近者详远者略、首注详次注略。书后附有杨振宁年谱简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要事简编、杨振宁的老师和同学名录等资料,以便通过此书,为相关人物和事件提供线索。不过,由于搜集和甄别史料困难重重,加之牵涉人物甚多、笔者能力和水平有限、笔端生尘等原因,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书蒙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吴宝璋老师作序。熟知西南联大历史、与杨振宁先生有过接触的吴教授,还认真地对书稿进行了修改。本书第七章 由西南联大附中1945届学生、昆八中原教导主任张丽石老师提供部分资料,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订正。本书书稿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厉忠教同志、市志办副主任马颖生编审推荐,于2008年12月经专家评审,被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列为2008年度出版资助项目,而受昆明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专项经费资助出版。全书请周小明老师、吴焰红副编审、张学琼女士对文字进行了校核。本书封面书名手写“杨振宁”三字,系由网络集自2009年4月19日杨振宁为扬州大学题词时的亲笔签名。在此,对给予该书关心和支持的张强副总编、赵石定编审、龙东林主席、廖国强副主编、刘宝镜老师、刘晓燕老师、李怡苹主任、孙建敏主任、罗红老师、李莉老师、苏文琴老师、苏晴雨同学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杨振宁在昆明的读书生活 PDF格式下载



我觉得网上的介绍信息不够详细,收到货有点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