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媒体这个圈

王千马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5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千马  

页数:

312  

Tag标签:

无  

前言

  每个刚刚走上记者岗位的人,心里都是装着火的,就像著名的《南方都市报》在周年纪念特刊里,总会写出“我的纸里包着火”这样的字句。我理解,那火,就是火炬,就是火把,就是光明。  某个时期,百姓把记者这个职业看得很神圣。那时,记者是党报的喉舌,是良心和正义的化身,是无冕之王,可以替天行道,也或者为民代言。确实,无论报纸、杂志、广播或者电视,也确实为老百姓申冤过,解困过。过去是,现在仍是。媒体的新闻监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一,也是社会除病的良药之一。我们不能否认,作为一种职业,记者在一段时期内被社会尊敬过赞誉过。现在,它正在回归到本位。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媒体并没有把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件都变成新闻,并一一和观众或读者见面。而被隐藏的那部分,以小道消息或者内参的形式,在小范围内传播。同样,这一部分新闻,也被心术不正的人,用来交换成利益。相比先辈,现在的记者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没有前辈们那么光荣而伟大,往往是因为这极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对社会的进步,也许更有价值。  记者是一份职业,是从业者养家糊口的依靠,没有必要神化或过度地美化。当记者渐渐被当做“狗仔”的时候,那些心中藏着火的记者,一直为理想和正义在沉默中奋斗的记者,会觉得脸红和气愤。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一条新闻做好做实。一个认真的记者,会对自己每一个字句负责,会为每一条白纸黑字的新闻负责,这些是自己的历史。这个时刻,记者就不再是谋利的工具,或者养身的职业。

内容概要

  《媒体这个圈》定格的“硬币两面”,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还原了媒体圈当下的真实状态。媒体走出“无冕之王”的时代,他们依旧“不可一世”还是变成了“新闻民工”?刘天心存新闻理想,踏上深入调查一宗并不复杂的命案的漫漫长途。令他大吃一惊的是,各方利益、权力纠葛,让他不断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媒体职场的不断与时俱进给他展现出另一重生存困境。管理层的“思变”,记者的“谋略”,狗仔们的“挖空心思”,这些适者生存的准则变得越来越是非难辨。然而刘天执著的理想主义就一定能代表社会道义和良心吗?

作者简介

  王千马,非文青非艺青非愤青好歹还是青年。喜寻欢喜张扬喜理想喜爱情好歹不安分但是守已。  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媒体圈混迹多年,以天涯为家以家为天下。曾在南方某都市报做过文化主笔,后混迹上海,出任过瑞典时尚杂志《RODEO》中文版的副主编。如今落脚京城,主编过青年潮流创意杂志《FUN!》。  曾获金银铜铁锡等各类奖项,最为看重的却是数年前的“报社先进工作者”,以此印证该青年对媒体工作的热衷和敬爱。

书籍目录

  第一部  1·还要讲抓钱3  2·死在后爹手上9  3·昨个还不动15  4·大脸猫曹胆21  5·他们的幸福生活26  6·和曹胆对掐31  7·命苦的秦总编36  8·楚楚动人的楚楚39  9·给他上警察43  10·“红包男”翁狗仔46  11·为我饯行57  12·她背后的男人们61  13·“新扒粪运动”67  14·大腕的催命鬼78    第二部  1·黑户、黑车、黑口子83  2·血煤87  3·真的是意外吗93  4·粪克郎的遭遇101  5·危险,速归!!!110  6·后爹的鸿门宴117  7·中计又该咋活124  8·勾搭成好事130  9·甘当孝子贤孙134  10·领衔的女打手143  11·你是清白的147  12·翁狗仔的欲望154  13·献身还是现眼160  14·偷拍也是技术活164  15·想她想得睡不着171  16·终于有了眉目179  17·床上的话靠不住184  18·搞定二公子188  19·经纪人的把戏194  20·被报复的时刻201  21·排队收“封口费”207    第三部  1·赵狐狸精一出手217  2·百年名校实习生223  3·鹿死谁手未可知232  4·伟大的友谊235  5·“大义”灭粪克郎242  6·我们都是哑巴鱼254  7·为什么一黑到底257  8·作息向“妓者”看齐261  9·广告中心翻身267  10·曹胆“讲和”272  11·赵狐狸精碰钉子276  12·狐狸外有狐狸283  13·“记者之花”的凋零289  14·署名是门学问295  15·抢得楚楚归298  16·猜不到真正结局302  后记307

章节摘录

  还要讲抓钱  (一)  那天一进报社的会议礼堂,我就注意到气氛有点过于严肃,而翁晓菲翁狗仔更是觉得这气氛,有点超出自己的心理预期。  我和翁狗仔各怀鬼胎。我是冲着新闻中心的主编职位来的。此前,我已经在新闻中心副主编的职位上,快把牢底坐穿了。我无比期望着,能在这次会议上,报社采编业务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所谓的“一把手”——秦总编大手一挥说,我们得考虑一下刘天的职位问题,该由新闻中心的副主编升为主编了。而且不是建议,是立马执行,连缓期执行都不用考虑。  翁狗仔则是抱着挨训的目的,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因为有人到报社来把他给告了,说他打着采访的旗号,到他们那里骗吃骗喝骗红包。秦总编闻言,大为光火,说要再次强调记者的职业操守,编辑记者必须全体与会,缺一不可,并打算在会上对翁狗仔予以通报批评,另外,翁狗仔还要做一次检查,要做到鞭辟入里感人肺腑发人深省,不让每个记者从心灵深处得到警醒,不算完事。借此机会,一定要狠刹一下弥漫在记者之中的“不正之风”。  翁狗仔整天就像个怨妇似的,期期艾艾地跟我说,你看着吧,看着吧,这次开会要不是批斗我,我都不姓翁。这让我心里很不爽,骂起翁狗仔,你姓不姓翁,都跟我没关系。我只是不希望,这次会议跟我没关系。  可是这次的会议上,高高坐在主席台上最醒目位置的,不仅有秦总编,还有另外一个“一把手”——李总经理。这个一把手,主要负责经营,比如广告和发行,也就是赚钱和花钱,但最终是以赚大钱为目的。都说采编、广告、发行是报社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李总经理就是厉害,一下子就把控了其中的三分之二。事实上,报社本来只应有一个“一把手”的。按照规矩,总经理也是在秦总编的“统治”之下,因为秦总编还兼任这个报社的社长。但李总经理和别的总经理有些不一样,别的总经理一般是由报社的行政主管单位委任,但在我们报社,却是由投资方直接空降。我们报社的投资方是一家以做房地产起家并成为著名暴发户的房地产商人——大致上属于民营资本。都说,婊子一有钱了,就要立牌坊。同理,暴发户一有钱了,就想做文化产业。至于著名暴发户怎么跟我们报社勾搭上的,我是小人物,可不敢乱说。总而言之,李总经理和秦总编分属两拨人马。正因为他是投资方在报社的全权代理人,也就摇身一变成了报社的超级红人,居然能跟秦总编分庭抗礼了,最后狗仗人势,见谁都要叫几嗓子。  除了这两位“一把手”之外,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秦总编掌管下的各位副总编以及编委们,当然也少不了李总经理的手下赵狐狸精副总经理——真是阵容强大,让人望而生非,心潮汹涌,胸口肿胀,下体无德亦无能。  我倒是能稳得住脚根,翁狗仔却不禁两股颤颤,几欲先走,内心中充满着绝望的悲号,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姐姐,在拿我出这口气啊?!你要我赔礼道歉,我赔礼道歉;你要我深刻检查,我深刻检查。可你也不能整出这么大的一个阵容,简直就是全民公审,打击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么,岂不是生生羞杀我也?!  我手下的那帮新闻中心的同事,以及文娱中心,体育中心,摄影中心,专刊中心,校对中心,美编室的兄弟姐们们也鱼贯而入,后面跟着的,是李总经理和赵狐狸精副总经理的嫡系部队——广告中心和发行中心。漂亮的编务妹妹则早早到场,忙着给领导们端茶倒水。不能不说,在这种场合下,有一个漂亮的美女被用来服务,有点调剂气氛,温暖众人的目光。只是,李总经理和赵狐狸精副总经理看着底下人进进出出,一边故作庄严,一边勾勾搭搭小声嘀咕,显得亲密异常。秦总编倒是被挤到一边,面色铁青的一声不吭,动不动就鼻孔朝天,一副爱理不理的架式,显得非常的不合常理。  我和翁狗仔同时注意到这种现象,心里一齐上上下下,颠三倒四。这次会议,明显地跟我没关系,也明显地不像是采编队伍的整风运动,如果是,应该由秦总编主持并首讲,而不是由李总经理越俎代庖。若非采编队伍的整风运动,那又该是什么?!谁也搞不清楚。果真从头到尾,基本上就没秦总编啥事。没我啥事。也没有翁狗仔啥事。李总经理根本就没提我和翁狗仔的大名,连提的兴趣都没有。这让我如坐针毡,让翁狗仔坐在台下,也一直觉得自家头顶之上,凉飕飕的,像高悬了一支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它啥时候才能落下来。  这种等待的过程,的确有些煎熬。  (二)  李总经理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是说,今天,请大家放下手中的工作到这边来,大家不要有怨气,不要觉得这是耽误事情,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今天就是磨刀来着。磨刀干嘛?磨刀霍霍向牛羊!牛羊又是什么?在这里就是报社的更好发展。我是个粗人,搞不懂如何才能把稿子写好,把版面编辑好,制作好,这些有你们秦总编在,他会想办法的,我不想掺和。再说,这些对于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说完这句话,李总经理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秦总编,秦总编不再鼻孔朝天了,其实也没朝天,顶多是朝天花板,而是低着头在看地上有没有可爱的小动物,比如蚂蚁啦,蟑螂小强啦,可是也没有,只好目光溜溜达达地在裤裆范围逡巡,就是没理李总经理。  李总经理说自己是个粗人,倒是提醒了翁狗仔。如果仔细看看,李总经理除了脖子不粗外,哪里都很粗,粗胳膊粗腿的,连腰也粗得不成人形,比画一下纵横的比例,简直是1比1了。果真是“粗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的。翁狗仔不禁有点想笑,憋不住了,在底下“吭哧吭哧”地直冒声音,像轮胎跑了气。就这样一下子,翁狗仔也不郁闷,拿定主意,先把自己给沉住了,静静地看台上的表演。  李总经理挥着自己同样粗壮的胳膊,在空中左摇右摆,威猛无比,像根硕大的男性器官,在美女面前,忍耐不住地一次次揭竿而起。与之相呼应的是,李总经理的口气也越来越严厉,越来越不客气。  是不是大家平时都当自己是知识分子,也不关心报社赚不赚钱。这是不对的。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报社不属于任何报业集团,是独门独院的独子,此前也就是一份拿不出手的机关报,势单力薄得很,虽然有个行政主管单位,但那也是清水衙门,自顾不暇,根本没法考虑我们的死活。好在现在有人愿意给我们投资,让我们改头换面成为都市报,并得以进入了市场,从而养活了这么一大堆人口,我们就要对得起他,要懂得报答他。在这里,我给大家透露一个底,今年,报社的广告形势并不好,到目前为止,进帐不多。至于原因,我不多说大家也知道,一个是像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开始兴起,造成了广告资金被大量分流。另一个就是,我们竞争不过其他报纸,像同城的重要竞争对手——某某快报,就背靠着自家的报业集团这棵大树好乘凉,有资金,更有政府资源的支持,你说,哪个大企业大品牌不喜欢在这上面投广告?!我们比不了他们,可是我们也不能等死啊。我们不能光强调报纸内容,那是不行的,我们得考虑报纸广告,得考虑报纸发行,在座的记者编辑也得把心思放到赚钱上。比如跑商业线的记者,就可以跟各大品牌谈谈合作嘛。那个写汽车写得好的谁来着,你就可以让宝马、别克啥的给我们多投点广告嘛。这个比你写好一个稿子,更有价值……  这时,编务妹妹又过来调节气氛,准备给李总经理添水。李总经理却没有接受人家的好心好意,兀自说着不休,害得编务妹妹只有抽冷子,从李总经理那胳膊运行的轨迹里找出空隙,赶紧把那杯子给抢到自己的跟前。这种“游击战”颇为有趣,让我发现,生气中的李总经理还是挺有喜剧性,让人不亦乐乎。  李总经理把杯子端了起来,递到口边,却没有喝上一口,又重重地放下了。似乎有言在喉,用水都压不住。  在这里,我得批评在座的一些记者编辑,头脑里根本就没有经营意识,根本就不从大局着想。比如我就看到这样一个稿子,批评移动公司来着,说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劲,说套餐有欺诈行为,明明告诉他们不要了,居然还自动给延续了一年,并继续计费……我们帮读者反映这种问题,是应该的,秦总编也觉得好。单从内容上说,我也觉得好的。而且这公司很多行为都的确让人很恼火,我也遭过罪的。但那个稿子,我最后还是顶着压力给撤了。为什么要给撤?我明确告诉你们,不是读者反映的问题,我们都应该给予报道。你说跟这种垄断公司较什么劲,他们根本不在乎你批评还是不批评。更致命的,移动公司是我们的广告大户啊,每年要在我们报纸上做很多广告的,你说我们能因为读者,伤了两家的和气吗?!这种稿子,又怎能不撤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小说,对有志参与媒体、想了解媒体的人来说。值得一读。王千马所写出来的是中国媒体的现实,其中有媒体职场规则,有新闻报道的真实秘闻,也有大家对媒体记者的过度赞誉和过度误解。  ——萧三郎 《新京报》·书评周刊  因为王千马在报纸积杂志都浸染过,我相信,这小说里应该有他往日生活的所思所想。这也更让人相信,这部“媒体小说”的“真实”与“可靠”。其实,小说就是小说,不会有人傻到对号入座。  ——于继勇 安徽卫视  洋溢着阅读一陕感。小说盘绕在中国新闻界周边,以超低姿态视角扫描着这个貌似神秘的小群落的众生相,畅快抖落出市井人心和欲望伤感,同时指向当下部分青年人在变迁生活中的亢奋、沉浮与惘然无措。  ——李劳 搜狐网文化  既非学院派,也非网络体,王千马开创了一种融纪实、荒诞、悬疑、言情、职场、无厘头等“元素”于一体的独特叙事技巧和风格;犹如当下流行的“混搭”,小说貌似怪模怪样,实则妙笔生花,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宗小皮 《凤凰周刊》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部混搭体!潮语言de悦读小说,由媒体人全景式展现媒体职场生存规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媒体这个圈 PDF格式下载



   记得初中那会儿,有次记者节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记者真实生活的报道,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和受到他们帮助的人们脸上的笑容,我就暗下决心:将来也一定要成为一名记者。也要铁肩担道义,把正义和幸福带到每一个地方。也许那时候,这种决心也只是年少轻狂时做的一个很美的梦,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实现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时间,事情发展的很顺利。我我如愿选择了文科,如愿在高考后选择了新闻学专业,然后如愿在某不知名的全国前十的大学的八卦与绯闻学院学起了新闻学。与此同时还在校内的报刊上做起了记者和实习责编,初步享受着作为记者的乐趣,也享受着“无冕之王”这个称号带给我心灵极大的满足感。
   其实我就是这样一个把新闻理想挂在嘴边津津乐道的人,其实真正地让我为了新闻去死我还是真的做不到。就别说死了,就算让耐热性不怎么好的我呆在世界第三极的火炉样的城市里面实习一下,我都觉得有点委屈自己。其实这也真正地告诉我,我所谓的新闻理想是经不起检验的。
   从六月份拿上《媒体这个圈》这本书,我林林总总看到今天才算看完。作者又给我这位有着火热新闻理想的有为青年浇了一盆冷水。新闻理想的星星之火还没有燎原就已然只剩下火星乱窜了。
  在媒体这个怪圈里面,要么是正义之神,要么是见利忘义的妖怪。我不敢肯定自己面对小说中死者继父煤老板给的两万元大钞会不会心动,也不敢肯定自己在媒体这个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的变态生存状态下会不会脆弱的心灵直接受不了变态上司的打压而成为跳楼一族,更不确定在某些有新闻价值但是危险系数很高的采访活动中被黑势力打击报复之后能否继续坚持自己的工作。
   将来的自己还是要和正常人一样缴着房贷吃着供养着辛苦一辈子的父母抚养着没有糊口能力的孩子过着捉襟见肘的寒酸生活,生存的压力是人人都要面对的,并且每个人还都想吃的好点穿的好点,在人前体面在人后风光。如果再进个不好的报社,拿着微薄的工资和稿费,连小康水平的都达不到的生活可能去逼着我去接受媒体这个圈的潜规则。其实到时候我还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其实社会有各行各业,没有哪个行业没有潜规则吧。娱乐圈有娱乐圈的潜规则,媒体圈有媒体圈的潜规则。就像乳制品业都知道奶里面要加三聚氰胺,只有三鹿首当其冲而已。
   考虑了这么多,我将来还是要糊口,要生活,还要安全。不想自己像小说中的女记者直接被打甚至被谋杀。即使不这样这样意外死亡可能还会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苟延残喘过劳死。这么残酷的环境之下,我想我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了正义之神了,那么就让我沦为见利忘义的妖怪吧。对于一个妖怪来说,还有新闻理想可言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还当记者干什么呢?为了新闻理想而当记者,然后又因为我是记者,我在媒体这个圈里所以我把记者作为谋生的工具,这不就意味着我放弃的新闻理想吗?既然这个怪圈是注定的,那我还当记者干什么呢?
   好吧,等我毕业了,我就是一个新闻民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