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
2008-9
宁夏人民出版社
马平
187
130000
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沐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风雨,秉承“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美美与共”、团结进步的文化理想与信念,铸造了各自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当代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又为每一个民族注人了新的时代营养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谐共进的时代潮流,进一步推动着各个兄弟民族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提升民族品格、强化民族素质,逐步迈向一个精神刚健、思想包容、心灵自由、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时代水准与高尚境界。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年轻有为、充满活力、勤劳朴实的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昂扬向上的民族,也是一个注重今世、向往后世、追求“两世吉庆”的民族。她吸纳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丰厚营养,又承载着世界性的大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优良传统。两大古老而伟大的东方文明之河交汇,共同哺育了回族人民,塑造了回族独有的民族气质、个性和文化内涵。回族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回族的民族精神血脉中始终流淌着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共通因子,传承着两大文明中最具文明底色的基质。 作为一个世居中国的少数民族,回族历史地形成了散居中华大地上“大分散、小聚居”的空间居住格局。从浩瀚南海的天涯海角到祖国最北的齐齐哈尔山村,从苍茫天山脚下到水天相接的鼓浪屿渔村,从冰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腹地到郁郁葱葱的东海之滨,都有回族人世代居住和生活于此。回族人民历来与汉族等兄弟民族比邻而居,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濡以沫,互通有无。在历史上,回族与各个兄弟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通,与中华民族同兴衰、共荣辱。特别是近代自1840年以来,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后,无论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久经历史考验与磨炼的回族人民,与无数中华英烈一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甘洒热血,无私无畏,高奏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书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回族人民虽经岁月冲蚀,饱经沧桑,但爱国爱教的精神长存,信仰坚定、刚毅进取、奋发有为、与兄弟民族团结奋斗的风范永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了划时代的全新的发展阶段,回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回族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回族人民在祖国的怀抱中,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回族杰出儿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为祖国的建设,为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振兴,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宝贵而杰出的贡献。 1958年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区域自治地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翻开了回族历史长卷上崭新的一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民族宗教政策的巨大魅力。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奋发努力,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发展变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夏社会科学院努力发挥地方优势和民族特色,与兄弟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回族学而不断探索奋斗,在回族学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奉献了一些叫响宁夏、享誉全国的精品力作,在区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回族学研究成为宁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园地和窗口。 在全区上下共同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为了提高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水平,充分展现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特别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回族学研究,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宁夏社会科学院提出了向自治区五十大庆文化献礼工程——《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的撰写任务。经过编委会和承担这一任务的全体作者的辛勤工作,该丛书即将与读者见面。 《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的作者以宁夏社会科学院从事回族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主,吸收了区内的学者参加。该丛书主要涉及回族文化、回族艺术、西方学术界对回族的研究、回族教育、回族思想、回族文学、回族商业经济等领域,撰稿者大都是宁夏社会科学院该研究领域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学有专攻,有些领域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开拓性,是对回族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丰富。当然,囿于主客观条件,写作时间较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批评指正。 回族学是一个多学科、宽领域、多层面的新兴学科,需要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知难而进,勇于进取,善于创新。当这套丛书面世时,我希望这既是对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新的起点,今后的路更长,也更艰巨和更富有挑战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中,作出更大的努力,迈出更快更好的步伐。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克洪对本丛书的编写出版给予了具体指导,宁夏社会科学院原任院长吴海鹰教授作为本丛书的策划者,在前期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自治区五十大庆办公室、自治区财政厅对本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宁夏人民出版社为本丛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是为序。 二00八年八月八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沐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风雨,秉承“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美美与共”、团结进步的文化理想与信念,铸造了各自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当代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又为每一个民族注人了新的时代营养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谐共进的时代潮流,进一步推动着各个兄弟民族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提升民族品格、强化民族素质,逐步迈向一个精神刚健、思想包容、心灵自由、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时代水准与高尚境界。 本书是《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从回族的宗教文化、教育、群体生存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入手,对以儒释回,十三大经,小儿锦,清真寺(陵园)建筑,牌坊、匾额、碑石、印鉴等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等回族文化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从回族宗教文化、教育、群体生存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入手,为读者了解回族及其文化开启了大门。
序回族文化概述 一、回族文化的特点 二、回族文化的历史地位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一、回族汉文译著运动 二、回族汉文译著主要作品 三、回族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四、回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回族的宗教文化 一、回族的宗教意识与信仰 二、回族的清真寺及教坊制度经堂教育的兴起和教育制度 一、经堂教育的课程〔十三大经〕 二、经堂教育四大学派 三、经堂教育及相关制度 四、经堂语〔小儿锦〕及其抄经艺术 五、经堂教育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回族群体的生存方式 一、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 二、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回族的风俗习惯 一、回族礼仪的表现形式 二、回族的主要节庆 三、回族礼仪、节庆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四、回族的婚姻 五、回族的丧葬习俗 六、回族卫生习俗的表现形式 七、回族卫生习俗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涵回族的语言文字 一、先民的语言及文化形态 二、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文化因素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 一、有关创建、重建和维修清真寺的碑记 二、有关创建、重建和维修清真寺的碑文 三、有关建立民间团体的碑记 四、有关兴学及捐资助学的碑记 五、关于清真寺管理制度及规定的碑文 六、关于捐献财产功德的碑文 七、反映基地及清真寺财物的碑文 八、有关官府告示内容的碑文 九、有关上谕的碑文回族历史上的图书与报刊 一、回族图书的编译、印刷和出版 二、回族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后记
回族文化概述 二、回族文化的历史地位 回族文化,是通过它的载体——回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体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孕育,元至明代中期的转化,明清之际趋于形成稳定的三个阶段。 唐宋时期的五六百年间,是回族先民进人中国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从海路来华后,散布于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也有少数人通过陆路深入到内地长安、开封一带,还有来自南洋诸岛的一些穆斯林先后进入海南岛。中国史籍上把这些人统称为“番客”“番商”“胡商”等。这些人来华经商,属于侨居性质,尚未形成民族共同体,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还没有形成。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社区——“番坊”,有了管理内部事务的专职管理人员,有了供其使用的宗教场所——清真寺,还有了自己专用的坟地。他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已经具有了早期回族文化的雏形。 当时,回族先民中多有未按中国朝廷规定归返原籍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以各种理由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滞留下来,长期定居,中国的史籍中称之为“住唐”。他们娶妻生子,甚至还有留居五世者,而这些人则被称之为“土生番客”。 留居不归者,大多“华化”而成为中国最早的穆斯林。他们一方面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以及中亚突厥穆斯林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与汉人长期杂居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汉文化,甚至在广州、泉州这样的地方,还办起了“番学”,专供“土生番客”们学习汉文化。
〔以儒释回〕;〔十三大经〕;〔小儿锦〕;清真寺(陵园)建筑;牌坊、匾额、碑石、印鉴等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
无
这是关于回族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可以一读。
是我一直以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只是对我来说有些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