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斯诺在宁夏

魏淑霞 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魏淑霞 编著  

页数:

109  

Tag标签:

无  

前言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自然文化遗产,以六盘山为其代表。这是毛泽东用诗化的形式颂扬和描写过的重要山脉。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走向全国,闻名世界。在六盘山身上体现着双重色彩,它既是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峦,吸引过汉唐帝王和文人墨客登临,又是数十年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红军长征最后翻越的大山。

内容概要

丛书的撰写,参阅了前辈的革命回忆录、人物传记、宁夏地方文献史料和大量报刊的研究文章,因受编写体例所限,文中未能一一注出,只在书后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出现。

书籍目录

引 子红色中国之谜走进红区红色革命领导人印象来前线的路上隆重的欢迎仪式两匹战马抗战之声——红军小号手走近彭德怀与基层红军在一起红色窑工徐海东穆斯林与红色革命统一战线斯诺与《西行漫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环境恶劣,灾荒、战乱使其伤痕累累,破败不堪,天花、伤寒、霍乱、斑疹等病流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而当时中国红军活动的范围正好就在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这都将给他的红区之行带来巨大的阻力,但斯诺的行动并没有因这些杂念和困难而停止。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中,斯诺听到了人们对当时的政治、红军的议论,他得知了其实红军与土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不过是由于国民党的干涉,才使得当时的媒体不得不在报道时把共产党或者红军称之为“赤匪”“土匪”“共匪”等,并且大肆地渲染、捏造红军的破坏性。但他并不肯轻易就相信某一个人的言论,他要去探究清楚他们这些人所言的依据。斯诺第一站到达了历史古城——西安,东北军张学良部驻守此地。这个看似平静的区域,此时正在酝酿着一场政治运动——“西安事变”,六个月后的一天,它骤然发生,改变了中国的政局,迫使蒋介石同意抗日。就是在这里,斯诺第一次发现和感受到中国红色共产党人和白色国民党人还存有一定的融洽性。他了解到在红军与东北军对峙的前沿地带,开始时,双方还进行较量,但为了对东北军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红军在部队中普遍传唱《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等感人歌曲;在战壕的对面向东北军喊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同我们一起打到老家去”的口号;许多被俘的东北军听了红军的抗日救亡政策后,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到最后,红军与东北军的前沿阵地成了一个奇特的战线,白天他们是碉堡对峙的敌对双方,战线上鸦雀无声,晚上,双方的战士共唱同一首歌,传递着思乡、抗日的情感,他们有了心灵上的共鸣。


编辑推荐

《斯诺在宁夏》:红色经典故事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斯诺在宁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