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诗英韵探胜

许渊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渊冲  

页数:

4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从《诗经》到《西厢记》两千年间的诗、词及曲选段100条,按创作年代、重点作者分为14章,每章开头对相关时期和作者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评述,每个选段配以两种以上不同的英译,并加以比较;同时作者对中诗英译的各种路径加以探讨,分析了各种译法的优点和局限。

作者简介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中译英作品有《中国不朽诗三百首》(英国企鹅丛书),《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厢记》,《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等;中译法作品有《古诗词三百首》等;外译中的有英国的德莱顿、司各特,法国的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等的文学名著。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诗经》 1.周南·关雎 2.召南·摽有梅 3.召南·野有死麕 4.邶风·静女 5.王风·君子于役 6.秦风·蒹葭 7.秦风·无衣 8.小雅·采薇(选段) 9.大雅·生民(选段) 10.周颂·酌第二章 《楚辞》 11.屈原离骚(选段) 12.屈原云中君 13.屈原湘君 14.屈原湘夫人 15.屈原国殇第三章 楚汉诗 16.项羽垓下歌 17.刘邦大风歌 18.刘彻(汉武帝)秋风辞 19.古诗十九首(其一) 20.陌上桑第四章 魏晋诗 21.曹操观沧海 22.曹植七哀 23.孔雀东南飞 24.陶潜归园田居(一) 25.陶潜归园田居(三) 26.陶潜饮酒(五) 27.陶潜责子 28.陶潜挽歌诗(一) 29.西洲曲 30.木兰辞第五章 初唐诗 31.王勃滕王阁序 32.贺知章 回乡偶书 3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4.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3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6.王翰凉州词 37.王之涣登鹳雀楼 38.孟浩然春晓 39.王昌龄闺怨 40.王维山中送别第六章 李白与杜甫 4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2.李白月下独酌 43.李白独坐敬亭山 44.李白早发白帝城 45.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46.杜甫望岳 47.杜甫兵车行 48.杜甫春望 49.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0.杜甫登高第七章 中唐诗 51.高适燕歌行 52.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5.白居易长恨歌 56.白居易琵琶行 57.柳宗元江雪 58.元稹行宫 59.贾岛寻隐者不遇 60.李贺马诗(选四首)第八章 晚唐诗词 61.杜牧赠别 62.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63.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64.李商隐锦瑟 65.李商隐无题第九章 唐五代词 66.韦庄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 67.冯延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68.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69.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0.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第十章 北宋词(前期) 7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72.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7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4.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7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第十一章 苏轼 7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7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8.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7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80.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第十二章 北宋词(后期) 81.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82.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8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4.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85.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第十三章 南宋词 86.李清照渔家傲·记梦(天接云涛连晓雾) 8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88.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89.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90.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91.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92.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93.辛弃疾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 9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95.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第十四章 元曲 96.《西厢记》惊艳(选段) 97.《西厢记》酬韵(选段) 98.《西厢记》闹简(选段) 99.《西厢记》酬简(选段) 100.《西厢记》哭宴(选段)参考书目出版说明

章节摘录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衔泪答:“兰芝初还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诗英韵探胜 PDF格式下载



每首中文配以两首以上的英译,再加以讲评,很方便读书人比较不同的翻译手法,受益匪浅。偶有引用英文诗,与中诗做比较:比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夜 vs Robert Frost's ****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更是引人入胜。


这是第二版的《中诗英韵探胜》,内中第首诗不仅有2种几上的译文,而且还有相应的对该诗的评论,且每首诗都有许老的译文提供比较。本人觉得此书比吕淑湘先生的《中诗英韵比录》要好用的多,因此那本书只是将所选汉诗的几种译本进行了对照,没有国内译者,只有欧美译者;没有评论及相关信息,只是对照。


说许渊冲老师是活着的最伟大的翻译家并不为过。他翻译的法国小说就算没有超越前人至少也媲美了前人。在诗歌翻译方面,他更是独树一帜,可以这样说,他是继严复之后中国第一个提出一个系统翻译理论的伟大翻译家,他将注定被历史记住。这本《中诗英韵探胜》被美国一位博士称为最好的一本翻译理论,并不为过。老版本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新版本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音。


太喜欢许渊冲了,许老的译文真的很棒。本书是按年代来给诗歌翻译分类的,每首诗译文后面还附有其他译者的版本,可以对比学习。这对诗歌翻译爱好者和翻译学习者来说是绝佳的选择。


这本书对于我的论文帮助很大啊,里面的诗歌解析都很详尽,不过大多是许渊冲针对原诗的内容和风格进行解析的,对于译文没有做多少解析。


许渊冲先生在当今中国译界,可谓一绝,是中国能进行汉英和汉法翻译之第一人。他的“译文优势竞赛论”和翻译“三美论”也是独树一帜。对他的诗歌翻译成就众说纷纭,赞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作为中立者,我先学习一下吧。


本书乃纯英文之作,非一般之人不能著,非一般之人不能读。
许渊冲,师承钱钟书,不仅英文功底了得,中文造诣亦是炉火纯青,于是有了他的多种译著,大多为古典中文的英法译本。
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手捧此书,细细品读,此乃人生一大快事!


名家名译,诗歌翻译的好参考书


许渊冲的翻译自是不用说的。记得应该是钱锺书先生百年的时候,他写的纪念文被人嘲笑“不如改成‘锺书师夸我翻译有多棒’”。。。说明翻译确实好。。
书本稍旧,仿佛穿久了的衣服的袖口。。


值得一看的书!就是书皮被弄皱了···里面还有翻译比对与先生的见解 对诗歌翻译爱好者十分有帮助!


不仅能学英语,还可以只看中文,当成中国文学扫盲书


我很喜欢许老的书!读研究生时就读了这本书,后来还后悔没复印下来!呵呵,正好又再版了!


书脏了点,质量不是我想要的,有点失望。不过内容好还算是安慰


大人物一声汗水的结晶。一定不错的。给个好评


读研时候用来写论文的好书!


真的很喜欢,每天早上翻开书,墨香阵阵,心旷神怡啊!


内容 并非很喜欢 还没仔细看


确实有功力,读起来兴致高昂。


这真是经典之作,我有此书的原版和新出版,高兴ing...


还没看,是老师推荐的,感觉应该不错。


许渊冲先生的中国古诗的英译,是其译学的重大成果。其翻译的经验、评论,是用英文写的,所评大都有的放矢,可参阅西人所译的中国古诗,比一比就知道其中的“英韵”如何了。


许渊冲先生的书,作为诗词翻译的大家,先生这本书绝对对希望对诗词翻译有所了解乃至希望从事这一职业或正在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来说具有绝对的启迪性和指导性。可惜的是可能是储存的原因,书面有些地方不太干净,不过纸张质量和手感、字体大小和印刷效果都相当不错。


大师作品,值得收藏,内容高深,慢慢品读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