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回族史

邱树森 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邱树森 编  

页数:

705  

字数:

860000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回族通史。作者以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全面论述回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状况。并从中外关系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回族的族源及其聚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置回族于全国大环境内,详细论证其政治活动与经济结构;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角度,探索回族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内涵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问题。相信这部回族史的出版,将为今后内容更翔实、学术水平更高的回族史的问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书籍目录

原序
第一章 唐宋时期的回族先民
第二章 元代回回人
第三章 明代回族
第四章 清代回族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回族
主要引用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西辽统治者信奉佛教,耶律大石西征后所占领的地区内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西辽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宗教政策,各种宗教都得到保护。伊斯兰教在喀喇汗朝时是国教,尽管西辽对伊斯兰教依然尊重,但它毕竟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伊斯兰教中的有识之士(哲人)看到了这一严重局面,力主进行宗教改革,简化教规和仪式,吸收当地人民某些宗教习俗,以扩大穆斯林的人数。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菲派晒赫(教长)阿赫马德·亚塞维,他用明白易懂的突厥语写诗,宣传自己的主张。亚塞维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禁欲。即反对奢侈享乐,提倡艰苦朴素。这种主张很易于被平民所接受,用以反对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二,恭顺。即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恭顺听命’。”亚塞维的主张并不侵犯西辽统治者的利益,因而没有受到统治者的干预。亚塞维用突厥语在突厥游牧民族中传播简化仪式的伊斯兰教,同时把那些在游牧民中有影响的神祗的名字和宗教仪式吸收到伊斯兰教教义和仪式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伊斯兰教在突厥语各游牧部落中的传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12世纪末,中亚绝大部分地区的突厥语部落基本上实现了伊斯兰化。伊斯兰教中的新的教派——亚塞维派也随之得到发展。13世纪20年代成吉思汗西征时,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回纥昌八刺城(今新疆昌吉)“西去无僧。回纥但礼西方耳。”说明昌八刺以西已基本上伊斯兰化了。所以,西辽境内的回纥人基本上已是伊斯兰教徒了。金大定中(1161~1189年)西辽“回纥移习览三人至西南招讨司贸易,自言:‘本国回纥邹括番部,所居城名骨斯讹鲁朵……’。”“移习览”即伊斯兰之音译,“骨斯讹鲁朵”即虎思斡耳朵,西辽之都城。以后,蒙元时期进入中原的回回人中,有许多是来自原西辽境内的穆斯林,故有原籍“回回于阗氏”“阿里马里回回人氏”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回族史 PDF格式下载



厚厚的一本印刷和纸张都挺好,遗憾历史只写到民国。


此书的第一版我买的精装本,这次没有了。不过也很好。非常好的书。


包装什么的都不错 很满意


是自己买过的第三种此类书籍了,比较详细全面,但是缺乏当代阶段的详尽部分,这是现在国内研究方面的不足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