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英)伊恩·迪基,(美)马丁·多尔蒂,菲莉丝·杰斯蒂斯,(英)克里斯托尔·约根森,(美)罗布·赖斯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英)伊恩·迪基,(美)马丁·多尔蒂,菲莉丝·杰斯蒂斯,(英)克里斯托尔·约根森,(美)罗布·赖斯  

页数:

247  

字数:

280000  

译者:

孔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析了从古代时期到当今时代的海上战争的战术、战法和武器,《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内容始于公元前1190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对从事海盗的海上民族的大捷,终于当今航空母舰和最新的计算机机化的武器技术的运用,涵盖了过去3000年里海上战争的每一项重大事态的发展。
第一章研究了古代的几次重林海上战役,包括希腊对波斯的萨拉米斯大捷(公元前480年)和屋大维大败马克·安东尼的亚克兴战役(公元前31年)单层甲板划桨大帆船作为原始的作战舰船长长达2000余年的事实,得到详细的分析。第二章考虑了新的作战舰船的出现,如北欧方帆船在斯勒伊斯等战役中的运用,并专门分析了闲山岛战役(1592年)中对火炮的运用以及格拉沃利讷海战(1588年)中对西班牙无敌舰队使用火船的惊人之举。第三章研究了从17世纪初期到19世纪晚斯
风帆时代,分析了唐斯(1639年)、梅德伟(1667年)和基伯隆湾(1759年)等著名的海上遭遇战。本章结尾部分还讨论了俄瑞之间的松德海战(1790年),展现了大帆船在欧洲海战中的最后一次亮相。第四章概述了从哥本哈根海战(1801年)和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中作战帆船的最后使用到莫比尔湾海战(1864年)中蒸汽动力铁甲军舰的出场的巨大转弯。最后一章讨论了装甲战舰的出现及其在对马海战(1905年)和日德兰海战(1916年)中的运用,以及航空母舰在马塔潘角(
1941年)和中途岛(1942年)海战中的革命性出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典战舰时代
第二章
火炮时代
第三章
风帆时代
第四章
十九世纪
第五章
现代时期
参考书目举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古典战舰时代  军事领域内的一条普遍真理是,战役往往是沿着交通线而展开的。在蒸 汽动力广泛运用以前,各条水路——无论是海洋还是内河——是人们优先用 来运送军队、物资和建筑材料的通道。因此,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在海上力 量出现了真空,这就使得北欧海盗的军队能够在任何一个他们意欲入侵的地 方登陆上岸。他们不仅把海洋作为他们的快速通道,而且还沿着内河深入到 内陆腹地,甚至在885年还一度围攻了巴黎。公元前12世纪后期,埃及被各色各样的外国侵略者所袭扰。法老拉美西 斯三世统治下的各个城镇以及那些肥沃领土,受到他周围所有人的贪婪觊觎。他只得将精力放在帝国的某一个部分,而放手让敌人进入其他地区。南方是努比亚的库希特人,他们可能是埃及人最熟悉的敌人,因为在两 大民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贸易往来。尼罗河水系提供了航行,灌溉了埃 及的土地,从而形成了一条从南方领土直达埃及王国心脏地带的快速通道。在尼罗河第二大瀑布(大瀑布是指遍布礁石、急流的浅滩)以南,尼罗河也灌 溉了努比亚人的土地,使得他们的财富不断增长,从而成为埃及权贵的有力 竞争对手。在尼罗河第二大瀑布地区,拉美西斯拥有15座建造复杂的要塞,每一座都有多达300人的正规部队驻守。此外,在尼罗河第一大瀑布还有一 座海军基地,以抵御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努比亚人的侵扰。在那个时候,这些 防御措施可谓充足够用,但几个世纪以后,库希特人将会突破这些防御,进 而征服埃及。埃及的西面是利比亚人。他们在习俗上与埃及人似乎格格不入,因而暗 藏着威胁。为了寻找可以定居的肥沃土地,利比亚各个不同的部落组成庞大 队伍周而复始地不断袭扰埃及。但是他们对骑术和冶金术都知之不多,因此,拉美西斯即位第五年后,在哈特索战役中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利比亚人。在 长矛兵的支援下,成排的弓箭兵径直冲向利比亚部落军队,与此同时,战车 和标枪兵则进攻敌人的两个侧翼。在利比亚人溃败之后,埃及又被足足追赶 了80公里(50英里)。这场大捷完全归功于处于优势地位的埃及军事技术和组 织。在拉美西斯王国北部的尼罗河三角洲以西,他建筑了一条防御带,以抵 御利比亚人和神秘莫测的海上民族的入侵。50年前,正是在这里,拉美西斯 的先辈麦伦普塔赫打败了利比亚人与海上民族结成的同盟。这条防御带,对 于海上民族从地中海方向实施的侵略,或对于利比亚人从西方循着沿海通道 进行的袭击,起到了早期预警作用。在埃及的东面,是早已开化了的赫梯人。埃及和他们可以互通信息并互 派大使。不过,赫梯人颇为赢弱,无法打败他们自己面临的敌人,包括海上 民族。拉美西斯三世与海匕民族:尼罗河战役海上民族的真实身份,至今仍 是一个谜。在古埃及文献中,这些入侵者被称为“海上的外国人”。海上民 族很可能源于希腊以及地中海各个岛屿。在埃及人的描述中,他们有两个截 然不同的分支。第一个分支被埃及人称为谢尔登人,他们头戴有角头盔,非 常接近于希腊的亚该亚人在特洛伊战役期间所戴的那种头盔。虽然人们实际 上难以确定特洛伊围攻战的具体时间,但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次战役的结束 时间距离拉美西斯三世登基不远。第二个分支头戴娱乐性的头饰,这些东西 可能是用羽毛茎秆做成的。这些人被称为佩勒赛特人,他们更为人熟知的名 字是腓利斯丁人,而巴勒斯坦之名正是由此而来。公元前12世纪,在佩勒赛 特人的男男女女和羊群所组成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中,他们推翻了曾经 辉煌一时的赫梯帝国。可能的情况是,在分崩离析的赫梯帝国的南部地区,谢尔登人与佩勒赛 特人走到了一起。在海上民族的舰船浩浩荡荡开进尼罗河三角洲之时,这两 大部族的主力部队穿过西奈半岛来到埃及。这样的行动,速度不会很快,也 不可能秘密进行,因而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有足够的时间对敌人的实力作m判 断,并作好还击准备。拉美西斯有好几支部队可资调遣:在三角洲东部地区,有两支军队用来 对付利比亚人;在王国的中央地区,可能是在底比斯附近,有另一支部队作 为预备队部署在那里;在南方,有一支部队用来对付努比亚人。士兵都是被 强征人伍的,全国人口每10人中有1人必须服兵役。埃及人口按照大约10万 人的单位进行组织。据估计,通过这种做法,每年可以征到1万名新兵。我 们并不知道具体的服役年限,但是我们确实掌握了拉美西斯四世统治时期被 派往南方执行远征任务的一支部队的详细情况:该部队有8362人,包括非战 斗人员。如果这只是南方军团的其中一支部队,那么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谨慎 的假设:有三分之二的部队留在后方,而一个军团大约有2.5万人,服役年 限大约为10年。步兵被组织成250人的分队,战车驾乘士兵则按每50人编队。宪兵随队而行。P3-6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PDF格式下载



海上战法的总结


一起买了好多本,书是不错的了,满意了


看起来有点专业的书


同一系列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