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婚俗
2006-4
新疆人民出版社(图书营销有限责任公司)
楼望皓
无
新疆民族众多,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所以婚俗也是缤纷多彩。由于新疆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因而在婚俗上也表现得不一样。但无论哪个民族,都把结婚和生孩子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不仅礼仪较多,而且十分隆重。特别是人口较少的民族,更显得格外重视。新疆的各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和育儿习俗都受到了宗教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婚俗都要进行提亲、说亲、定亲和“尼卡”(宗教的婚礼)、送彩礼及婚礼几个程序。信仰其他宗教民族的婚俗和婚礼也都有不可缺少的程序和热烈的场面。
新疆民族众多,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所以婚俗也是缤纷多彩。由于新疆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因而在婚俗上也表现得不一样。但无论哪个民族,都把结婚和生孩子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不仅礼仪较多,而且十分隆重。《新疆婚俗>一书中,除了介绍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外,还介绍了各民族的传统的家庭、遗产的继承、子女的教育等情况,为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及家庭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楼望皓,浙江诸暨人。新疆科普作协副理事长、新疆科技摄影协会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俗专家组成员,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政府民俗文化顾问。长期从事新疆民俗的研究和民俗摄影,在新疆和全国的报刊杂志和画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民俗文章和摄影作品。主要著作有《新疆民俗》、《中国新疆民俗》、《新疆美食》、《维吾尔风情录》、《新疆传说》、《新疆土特产》,主编《新疆民俗大观》、《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画册,出版了《帕米尔》、《塔吉克风情》画册、《帕米尔皇冠》VCD。其中《新疆民俗》获1991年新疆社会科学哲学著作三等奖,摄影作品《草原秋色》获2004年全国可口可乐杯摄影大赛金奖。2005年帮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鹰舞和鹰笛”、“引水节和播种节”,荣列新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辞条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等。
前言维吾尔族的婚俗维吾尔族简介维吾尔族婚俗拜西馕塔西拉西克齐克恰依目睹维吾尔族的“琼恰依”带你去看看维吾尔族的“尼卡”维吾尔族的婚事请柬维吾尔族的婚礼维吾尔族的家庭和遗产继承有趣的育儿习俗哈萨克族的婚俗哈萨克族简介哈萨克族的婚俗选择姑娘时看母亲吾勒特热托依送“吉尔特斯”的仪式在歌中举行的哈萨克族婚礼相隔七代远离七河父系家长制的家庭有趣的育儿习俗回族的婚俗回族简介回族的婚俗带“四色礼”去提亲有趣的“挂坠儿”“钉门帘”的嫁娶习俗热闹的回族婚礼“回门”的礼节认干娘的习俗回族人反对离婚柯尔克孜族的婚俗柯尔克孜族简介柯尔克孜族的婚俗多种渠道寻情人提亲有趣的定亲习俗柯尔克孜族的婚礼祖孙三代共居的家庭育儿习俗蒙古族的婚俗蒙古族简介蒙古族的婚俗带酒去提亲带着哈达和酒去定亲送彩礼仪式搭新房和姑娘宴隆重的婚礼有趣的揭围帐仪式新娘回门家庭育儿习俗锡伯族的婚俗锡伯族简介锡伯族的婚俗提瓶烧酒去提亲订婚仪式要磕头隆重热烈的锡伯族婚礼家庭育儿习俗塔吉克族的婚俗塔吉克族简介塔吉克族的婚俗塔吉克族古老的“以物传情”在歌声中择亲提亲要带系红绸带的羔羊在众人面前举行的定亲仪式和谐的击鼓祝福仪式独特的婚礼服饰新郎和新娘要认“拜德尔汗”热烈而隆重的迎亲和结婚仪式婚后三日揭面纱塔吉克族的家庭及遗产继承制度有趣的育儿习俗满族的婚俗满族简介满族的婚俗“成不成,三瓶酒”的提亲习俗把定亲叫“小定”拜女家送聘礼叫“下茶”有趣的“开剪”送嫁妆迎娶开脸祝吉合卺回门、住对月育儿习俗乌孜别克族的婚俗乌孜别克族简介乌孜别克族的婚俗说亲定亲展示彩礼的“琼恰依”隆重热烈的婚礼家庭育儿习俗俄罗斯族的婚俗俄罗斯族简介俄罗斯族的婚俗带上面包去提亲俄罗斯族的婚礼家庭育儿习俗达斡尔族的婚俗达斡尔族简介达斡尔族的婚俗媒人带酒去提亲送彩礼达斡尔族的婚礼家庭塔塔尔族的婚俗塔塔尔族简介塔塔尔族的婚俗卷起裤脚表示提亲用花木箱装彩礼尼卡仪式塔塔尔族的婚礼家庭育儿习俗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书摘蒙古族简介 “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塔城各县。2002年新疆蒙古族人口为15.91多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支卫拉特方言。历史上曾使用过“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13世纪初蒙古族人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为东部鞑靼和漠北瓦剌两大部分。16世纪中叶,漠北瓦刺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部,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驻牧于新疆北部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世纪中叶清政府出兵伊犁,平定准噶尔上层贵族叛乱,并把当地的厄鲁特人按满洲八旗制度编为厄鲁特营,以后就称“厄鲁特蒙古”。1771年,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18万余人在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现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精河、乌苏等州县的蒙古族人是他们的主要后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从张家口以北地区迁来部分察哈尔蒙古人,现在他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县。蒙古族最初信仰萨满教,16世纪以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但萨满教仍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中留下深刻印迹。丧葬有天葬、土葬和火葬三种。 新疆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部分蒙古族人从事农业。《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的长篇史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史诗之 ,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以“托布秀尔”、马头琴最为著名,新疆还有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楚尔。传统服装是蒙古袍。饮食以面食、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并喜欢用牛羊乳制作奶酒。牧区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蒙古包。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每年举行次“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古语,娱乐的游戏的意思,起源于祭敖包。蒙古族的婚俗 现在蒙古族的婚姻制度和其他民族一样,是一夫 妻制,但在过去,一些王公贵族和有钱人也有娶多妻的现象。在历史上,蒙古族还有抢婚、收继婚、入赘婚、指腹婚、聘婚、自愿婚等婚姻形式。现在青年男女自愿结合的较多,但还要经过履行聘婚这个主要形式,才能组成家庭。蒙古族的婚姻要经过提亲、定亲、送聘礼、搭新房、姑娘宴、婚礼、揭围帐和回门等程序。 新疆蒙古族实行氏族外婚姻制,氏族内部不准通婚,也不许与其他民族通婚,特别是不让姑娘嫁给其他民族。但现在也有个别蒙古人与其他民族结婚的。过去在婚姻上,蒙古人讲究、当户对,有钱人和穷人、主子和仆人之间是不能通婚的,但封建上层看上穷人家的漂亮的姑娘,却可以娶来做妻子。在婚姻上也有许多男女不平等的地方,贫穷的女子成婚后,一般不得离婚和改嫁,但有钱的女子则可以提出离婚和改嫁;若丈夫提出离婚,要赔偿一部分财产,女方提出离婚不给赔偿,家中的财产也不能带走,子女大都归男方所有。 P092-093插图
新疆民族众多,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所以婚俗也是缤纷多彩。由于新疆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因而在婚俗上也表现得不一样。但无论哪个民族,都把结婚和生孩子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不仅礼仪较多,而且十分隆重。《新疆婚俗>一书中,除了介绍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外,还介绍了各民族的传统的家庭、遗产的继承、子女的教育等情况,为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及家庭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