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资本论纲要

马庆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庆泉  

页数:

178  

字数:

147000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在世界史的意义上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在于知识产品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成为特征性的现象;在于知识因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超越以往的重要性,因而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一起,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创造知识产品的劳动,其价值贡献不以其中直接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来衡量,而等于该知识产品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应用所能够争放的社会劳动量,即等于在该知识产生之前,社会在生产某种物质产品时所花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减去该知识产品产生以后的应用所引起的同质同量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即该知识产品的应用所引起的社会劳动节的量。换句话说,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等于它直接加进社会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则等于它在社会总劳动中解放出一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
知识经济社会是理性的、和谐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存在着知识、劳动、资本三种类的生产要素及其相对应的三人基本的社会阶级。本书以其知识产品价值为理论为出发点,对知识经济中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做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界定了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社会剩余产品所应当主张的所有权的合理边界,同时描述了一种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微观经济组织结构形式。
作者希望,本书的主要内容,能够成为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研究未来社会经济理论方面的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马庆泉,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9月1日生,祖籍河南省南召县,1988年秋毕业
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中共中央党校工作,先后担任校委秘书,研究室主任、教授等职。1993年5月到广东挂职锻炼,先后任广发证券公司的副总裁、总裁、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伦敦,在马克思的书房,与马克思的第一次对话。价值:实体的惟一性和形成的二元性;知识经济的价值理论…… 马庆泉博士如何见到马克思。他们如何开始谈话 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不适于知识产品的价值决定 什么是知识产品 知识产品价值取决于应用该知识产品引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 知识产品怎样带来社会必要劳动供给总量的增加 超额利润是知识产品价值的实现形式 专利权买卖的实质是知识产品创造者劳动力价值的买卖第二部分 伦敦,海德公园,与马克思的第二次对话。雇佣资本、人民资本及资本剩余索取权的边界 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两类资本范畴 人民资本的本质 雇佣资本的从属地位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知识、劳动、资本共享剩余索取权问题第三部分 伦敦,星巴克咖啡馆,与马克思的第三次对话。现代企业制度选择:工业社会模式还是知识经济社会模式,如何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知识经济社会的企业制度模式 西方企业制度的尴尬。 人力资本理论 和谐社会:五权分立与制衡结束语附录1 关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构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资本论纲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