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奴隶制时代

郭沫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郭沫若  

页数:

226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郭沫若先生关于史学和考古学的学术论文集。书中文章大都创作于解放初期,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史中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的分期问题展开论述。 在解放初的史学界,关于奴隶制和封建制交替时间的界定,并没有清楚的定论。史学界内有人将分期定在西周时代,有人认为是西周与东周之交,有人认为西汉和东汉尚属于奴隶制时代,更有甚者将二者分界定在隋唐时期。各学派各持己见,莫衷一是。郭沫若先生通过对井田制的兴废、殷周人殉的史实、奴隶与农奴的区分、汉代政权的实质,以及古文字的发展等众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撰写出本书所收入的十余篇文章,以资料的翔实性,论证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科学性力驳众说,将中国古代史上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分界确定在春秋与战国之交。本书不仅为后来的史学研究在认识上开辟了新的局面,同时在方法上提供了科学的范例,从而也奠定了郭沫若先生在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郭鼎堂、石沱、麦克昂、高汝鸿、杜□、易坎人等。
  生平事略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一个

书籍目录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代序奴隶制时代蜥蜴的残梦——《十批判书》改版书后读了《记殷周殉人的问题》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关于奴隶与农奴的纠葛补记:黑劳士与莫里司墨家节葬不大殉发掘中所见的周代殉葬情形《侈靡篇》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古代铁器出土——关于古代分期问题的一个关键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古代史分期分歧论中的又一关键性问题略论汉代政权的本质——答复日知先生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驳《实庵字说》后记改版书后

章节摘录

  井田制的用意是怎样呢?这并不是如孟子所说的八家共井,以中央的百亩作为公家的田。周围的八个百亩作为给予八家老百姓的田。那完全是孟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化。那些方田不是给予老百姓,而是给予诸侯和百官的。诸侯和百官得到田地,再分配给农夫耕种以榨取他们的血汗而已。故井田制是有两层用意的,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对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课验勤惰的计算单位。  -《奴隶制时代》  铁的作为耕器而使用,出现在周室东迁前后。这一重大因素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逐渐促进了井田制的崩溃,因而也就招致了奴隶制的崩溃。由于私家逐渐肥于公家,下层便逐级超越上层。天子倒楣了,诸侯起来,诸侯倒楣了,卿大夫起来,卿大夫倒楣了,陪臣起来。  -《奴隶制时代》  汉代奴婢是封建制度下的家奴,而不是奴隶制度下的生产奴隶。……汉代政权是建立在地主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一贯地找击商人奴隶主,而且一贯地在尽力保护封建地主。  -《略论汉代政权的本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井田制的用意是怎样呢?这并不是如孟子所说的八家共井,以中央的百亩作为公家的田。周围的作个百亩作为给予八家老百姓的田。那完全是孟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化。那些方田不是给予老百姓,而是张予诸侯和百官的。诸侯和百官得到田地,再分配给农夫耕种以榨取他们的血汗而已。故井田制是有两屋用意的;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傣禄的等级单位,对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课验勤惰的计算单位。  ——《奴隶制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奴隶制时代 PDF格式下载



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尽管已过去多年,读起来较为枯燥和繁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历史脉络更加清晰,至今仍有很多参考价值,不愧为大师,作品永远值得收藏。


偶然在当当上搜索到了这本书籍。郭沫若的国学经典。没想到这么久远的书还能够买到。真是不容易啊


书质量很好,还有外在的塑料包装,不错,望继续努力!


不愧是郭老


不错 可以成系统的第一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