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看美国精神

孙康宜 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501  

出版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康宜  

页数:

2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华人学者孙康宜女士在近四十年的移民生涯中,对美国社会诸多变化表象下美国精神的捕捉。作者伸展敏锐的阅读触角,从书籍到影视,由建筑至宗教,见身边人事,阅东西文化,透过一个个焦点事件中不起眼儿的寻常物事,兼及相关历史人文,剥离出与众不同的解读,见证美国的情趣与新知,文化的渐进与互渗。丰富驳杂,清新流利,在严谨的学术思想外,洋溢出文化视野的捷才博学和兴趣真情;在生动的实例表述中,潜藏着与传统或现代的中国精神相关的比较情怀。从牛仔、“911”到断背山,述及美国男人、美国女人和美国移民。

作者简介

  孙康宜,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1944年生于北京,1946年随家人迁往台湾,1968年移居美国。197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文学教授,并为该系两任系主任。曾获美国人文学科的多项荣誉奖金,著有多种英文学术专著和中文著作。200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邀请,与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tephen Owen)同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此研究项目预计于2008年完成。

书籍目录

  简体版译文我看美国(自序)辑一 美国精神美国的牛仔文化美国的“寒山”捐赠与审美《耶稣受难记》在美国辑二 美国文化新探巧克力文化症断背山与罗浮山21世纪的“全球大学”基督教与美国大学校园“伤逝”的教育辑三 美国男人“童化”与“教化”我所认识的迪克布鲁姆访谈一个外科医生的人文精神我的美国学生在台湾辑四 美国女人爱情的化学化“文字流”与“时间流”——论后现代美国女人的读者反应两个美国女人的故事性骚扰与《耻》辑五 美国移民卡内基的阅读精神“快人”夏志清美国学生眼中的张充和我的耶鲁同事苏炜移民精神——一个步行者的游思写作附录 另一种文化精神的比较蔡文甫现象道德女子典范姜允中


编辑推荐

  这是一集兴会淋漓的阅读思考,从书籍到影视,直到身边的人和事,都被敏锐的作者读出了有关美国的情趣和新知:牛仔文化的还原透视,殖民时代的宗教情操,“911”以来的新觉醒,二十一世纪“全球大学”的文化意义,捐赠风尚与园林审美的诗意辨析,巧克力嗜食者的奇思妙想,性骚扰的苦恼和情欲爱恋的化学分析,从寒山的情仇拼杀到断背山的同志畸恋,以及在美华人移根另栽中的春华秋实……讲趣事,说人物,述理论,表风范,每一篇明晰而信息丰富的文字都迭显出“美国精神”的天光云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看美国精神 PDF格式下载



  1 大地一样的美德
  
  作者对希拉里和努尔皇后的评价很中肯。她们两位都有勇往直前的人生观,而且有如同大地一样的母性-广博,深远而绵密。-在经过了“热水之后”,活出了她们那富有强度的人格。
  "You live your own life, You make the choices that are right for you"
  
  "A women is like a teabag..You never know how strong she is until she's in hot water"
  
  她评述希拉里的那段很打动我,希拉里的美德不只是endurence,还有tolerence,-对人性缺陷的尊重,对别人隐私权的尊重。在获悉丈夫的背叛之后,她在伤心之余还能主持正义,公开说明国会的弹劾不公。因为伪证仅限于个人隐私,而无影响国家前途,所以没理由逼总统下台。-这种信仰却被披为政治化; 也有人批评希拉里过于委曲求全,似乎女性成了婚姻的牺牲者,可是否也要反思现代人的轻易离婚不求妥协就更幸福吗?
  
  “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
  “可你的生命属于你自己,你要做自己的选择”
  
  作者把这个故事比作古代中国人推崇的“忍”,忍耐是勇气的表现,也是士的美德。苏轼在《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而一个人的节操和胜败实取决于“能忍和不能忍之间而已”。希拉里能忍住眼前屈辱,成就人生志向,不愧女中豪杰。
  
  2 现代女性精神
  
  作者的同事苏炜景仰林徽因,所作的比较很有意思:“比同时代的《致小读者》的冰心要刚健,比《莎菲女士日记》的丁玲瑶干练,比《呼兰河传》的萧红要柔韧,更比张爱玲,陆小曼,王映霞等民国名女人要清爽新亮”。他认为林是“现代中国女性独立自由,充分展现女性才情光华第一任”-这和林在耶鲁者所“女性主义”摇篮出身可谓辉映。
  
  - “进入一种语言,就是进入一条生命的河流”(苏炜)
  
  3 什么是美国精神?
  
  “凡是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因为只有在美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下,努力向上才有充分发挥实力。专制传统的社会未必尽然


  《我所认识的迪克》
  
  这就是迪克,一个让人舍不得说再见的朋友。他对所有的朋友都这样真挚、热忱。你和他说话时,他会全神贯注,以诚恳的态度和你交流,好像你顿然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人。与他交往,你会觉得自己能经常瞥见生命的亮光。即使遇到挫折,你也会因为他的鼓励而振作起来。他的态度庄重,但语言富有幽默感,听他说话,实为人生一大享受。而他的电子邮件,哪怕只是三言两语,也说的十分中肯,让你感受到一个真正文化人的修养、气度和才华。
  
  BE GOOD AND YOU WILL BE LONESOME!
  ALWAYS DO RIGHT. THIS WILL PLEASE SOME PEOPLE AND AMAZE THE REST.
   --MARK TWAIN
  
  
  我说:“不行。耶鲁学院的院长怎么可以被用来做照相师?这哪敢当。”但迪克很轻松的说:“谁说不能,我不是你的好朋友吗?”事后,那位韩文译者一直说,他真的不敢相信,有生之年居然会遇到如此高贵而富有人请味的领导人物。
  
  
  那天,迪克一再强调,所谓教育就是将人如何培养求知的冒险精神和那种随时随地的探测新领域的好奇心。
  
  对迪克来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学习、探险和挑战。
  
  “你们的教育过程是一种进行时,他包罗万象,永无休止。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能力,来了解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众多面貌,今儿培养凡事思虑周到,凡事积极的处世态度。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所有的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求得智慧,不是为了只是忙碌。”此外他认为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并非总是直线发展的,因为生命的进展本事曲折多变的。要随时随地从生活中学习宝贵的经验,哪怕只是偶然遇见的一件小事,也可能在日后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方向。


  读研究生以来,我先后读了几本描述美国生活,美国文化,美国精神和美国社会现象的著作。其中,《在文明与现实之间--美国制造》是一个法国人眼中的美国,《疯狂的美国—贪婪,暴力,新的美国梦》是一个美国人眼中的美国,那么一个生在北京,长在台湾,移居美国四十年的耶鲁大学的汉学家眼中的美国又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拜读了耶鲁大学教授、东亚语文系主任并且是第一位华裔系主任孙康宜先生所著的新书《我看美国精神》。这是一部从女性与移民的角度透视美国文化精神的著作,其性质在我看来更类似一本随笔集。作者以敏锐的笔触,从个人的亲身见证来阐释一些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从而折射出“美国精神”的真正含义。
   《我看美国精神》是著名华人学者孙康宜女士在近四十年的移民生涯中,对美国社会主多变化表象下美国精神的捕捉。作者是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1944年生于北京,1946年随家人迁往台湾,1968年移居美国。197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文学教授,并为该系两任系主任。曾获美国人文学科的多项荣誉奖金,著有多种英文学术专著和中文著作。除英文学术著作外,中文著作有《耶鲁潜学集》、《耶路性别与文化》、《游学集》、《文学经典的挑战》、《把苦难收入行囊》、《文学的声音》、《走出白色恐怖》等。在作者移居美国的近四十年中,美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战争,反文化运动,女性运动等等。亲身经历这许多变化也使作者自然对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更有发言权,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即使美国社会在不断变化,美国人秉持的基本精神,也就是我所强调的“美国精神”却一直能与时为新,根基不变。”这种以开国先贤富兰克林等人为代表的苦干、朴实、敏捷、积极、主动、热爱公务、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们讨论美国精神时候经常涉及到的话题,作者又给这些所谓的“美国特质(Americanness)”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从书籍到影视,由建筑至宗教,见身边人事,阅东西文化,透过一个个焦点事件中不起眼的寻常物事,兼及相关历史人文,剥离出与众不同的解读,见证美国的情趣与新知,文化的渐进与互渗。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美国精神;美国文化新探;美国男人;美国女人;美国移民以及附录另一种文化精神的比较。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里,作者都以个别的人物或事件为主,这样既避免了纯粹理论的枯燥,又是作者的观点更令人信服,读来也更生动有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轻易的找到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如美国人的金钱观、牛仔、南达科他州以拉什莫尔山区的四总统像、美国电影《寒山》(国内误译成《冷山》)、比尔•盖茨的巨额捐赠、电影《耶稣受难记》、《断臂山》、《时时刻刻》、常春藤名校、卡内基、弗吉尼亚. 伍尔夫、希拉里•克林顿等。然而,作者并不是老调重弹,象某些从海外归来的人那样急于著书告诉我们所谓美国的“真相”,而是在我们熟悉的话题中发掘出了新的内涵,比如作者在提到电影《耶稣受难记》时认为从美国观众对电影的激烈反应可以看出“911的灾难无形中却给美国人带来了某种救赎的意义”“……从美国电影《耶稣受难记》里看到了一种真实的忏悔意识,那是美国人继911的现实悲剧之后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觉醒。”在提到卡内基曾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我亲眼看见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所谓的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可及。”时写道:“我以为,这种对于“富有”和“贫穷”的崭新定义乃是最好的一种“美国精神。””还有:“所谓美国精神,其实就是向其他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精神吧。”“就是凡事向前看,不断发展个人潜力以求成功的终身奋斗过程”。
  作为一名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作者平时交往的对象必然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以及学术界的著名人物,这点从作者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前耶鲁大学本科学院院长,还是耶鲁附近最有名的外科医生,都代表着作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阶级,因此作者看美国的视角不可避免地受到身份的限制而变得过于片面。因此作者所谓的“美国男人”“美国女人”“美国移民”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美国社会的少数人群,并不能代表美国的大众,这点不能不说是这本书的一个遗憾之处。
  和此前的《疯狂的美国》和《美国制造》相比,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并不单纯探讨美国的精神,而是在探讨美国精神的含义的同时融入了与传统或现代的中国精神的比较,这是和作者本人的工作(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分不开的。本书中体现最明显的是“美国的“寒山””这篇文章,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唐代诗人寒山对小说家查尔斯. 弗雷泽创作的小说《寒山(Cold Mountain)》的影响并认为“诗人寒山也象征着与众不同的叛逆精神,所以20世纪60年代有不少美国年轻人特别崇拜寒山,借此反抗美国的中心文化。”在“断背山与罗浮山”一文中,作者更是别出心裁地把著名导演李安的好莱坞大作《断背山》与《太平广记》中有关一对同性恋者合葬罗浮山的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人们对同性恋者的不同态度以及同性恋者的不同命运。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说“相比之下,中国的古代社会对同性的关系还是较为同情,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看重“情”的缘故吧。”这种比较的出发点不可谓不新鲜,颇为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书中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作者提到了美国的“捐赠”文化,这是谈到美国精神时较少为人提到的。在文章“捐赠与审美”中,作者开篇就说“美国文化是种崇尚捐赠的文化。它鼓励人们已捐赠的方式来行善,同时在税制的利益方面也尽量让捐赠人感到划算。从这种利人利己的行为中,人们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对公共福利的关注。”这样一说我的确想到在看过的美国电影电视剧以及小说中,各种各样捐赠的情节为数众多,尤其是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大学院校的资金大多来自校友的捐赠,美国的大学中经常有以某个人名字命名的建筑想来就是因为这些建筑的资金来自这名校友的捐赠。在美国捐赠基金会于公布的《美国2005年捐赠报告》中指出,2005年美国人的捐赠总额达到2602.8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个人捐赠仍然是美国捐赠款项的最大来源,他们所捐赠的款项2005年达到199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捐款的76.5%,人均捐款额约870美元。这样庞大的数额想必会令其他国家自叹不如。在提到这种行为的原因时,作者指出“美国人之所以能秉持这样的公德心,显然和他们的移民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他们的祖先多半是来自外国的移民---当他们刚抵达美国时,大多身无分文,后来却经过百般奋斗而终于拥有了一切。所以,他们愿意为这个曾经接纳和拯救他们的社会做出贡献,以为回馈。”这种所谓的“捐赠精神”也可算是对美国精神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了。
  在一种文化处于转型期时,这个民族会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需要更为清晰地认识世界。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独特地位,近些年来,中国人所著关于美国的各种著作比比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打着“揭露美国社会真相”的幌子妄图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当然也不乏高层次的严肃认真有研究价值的著作。本书就属于后者。作者以四十年的移民生涯中对美国精神的一点一滴准确捕捉,为我们呈现了她眼中的美国社会和美国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其实有许多东西并不是美国独有的,而是中美之间,甚至是全世界共通的。这本书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精神,也让我们在对比中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精神。
  


有比较才有深刻的认识。写的不错。


哈哈,原来你在这里秀你的学术面啊,拜读了几篇,写得深刻啊!轻轻地踩上我的第一个脚印。


我没有啦,大哥,我是把作业贴上来凑数的
博士见笑啊


在2008的最后一天,写下对你的2009的深深的祝愿!all the best wish for your 2009


多谢多谢,你也一样


作者所谓的“美国男人”“美国女人”“美国移民”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美国社会的少数人群,并不能代表美国的大众,这点不能不说是这本书的一个遗憾之处。
这也正是我想说的。


是啊,以这样的篇幅,想要做到面面俱到肯定是不现实的了


我觉得她的这种对比和真正的美国精神有点背离,美国精神应该是一种草根精神,贯穿于美国的各个阶层,作者的例子都是成功的华人,要想从中体现美国精神不得不说太过隐晦和牵强啊。


如果移民美国 我会做些什么 是这些吗?http://usa.immigrant.360yimin.com/会感觉安全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