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页数:

226  

译者:

张洪楣  

Tag标签:

无  

前言

  1996年,珠峰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难,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天。而那一年共有15人死于同一登山季,也是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这起著名的山难,被《户外》杂志的特约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本书。  1997年,本书在美国出版后,不仅风靡美国,而且相继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插播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花絮:1988年,英国登山家乔·辛普森写了一本名为《触及巅峰》的书,讲述了他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生死历险。10年之后,随着本书引起的轰动,《触及巅峰》开始热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本书热销及至掀起登山阅读旋风是有其理由的:——符合好莱坞大片的所有元素:  登山——时尚、另类而别具魅力的运动;  珠峰——地球最高点,世人瞩目;  商业——向导公司帮助普通人实现珠峰梦;  生死——有人在山上等死,但却无能为力;  媒体——作者冷静而直率的分析,让人感到严酷而苛刻;  八卦——社会名流的参加,把登山同世俗社会做了一个八卦接口。  更何况,这是一起真实存在而又扑朔迷离的山难。不同当事人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术上的失误、关门时间的把握等,为这起山难蒙上了诸多神秘、争论的色彩。从人类的力量限制,到幸存者的愧疚纠葛,作者出色的叙事天赋让每名读者屏住呼吸,听他剖析戏剧化经历中的自负、责任、理智、欲望与英雄主义,随着他欢笑、惊叹、反思,随着他为罹难的队友悲伤。  你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有经历、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梦想;也可以把它当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术,有震撼、有唏嘘。不管你是怀有珠峰梦、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还是内心渴求激情、艳羡世界巅峰的追梦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节、刺激的阅读体验的读者,本书绝不该错过。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  乔恩·克考尔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他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向导、夏尔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这部珠峰历险记会将读者引领向无穷的思索。

作者简介

 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uer)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登山家。亲历1996年珠穆朗玛峰山难后,他在《户外》杂志发表的分析报道(后来扩展为本书)获“美国国家杂志奖”。
  除了本书,乔恩·克拉考尔还著有《荒野生存》、《艾格尔山之梦》和《天堂的旗帜下》等。其中《荒野生存》出版后,长踞《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达两年以上,为他赢得杰出探险类作家的赞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第二章 印度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第三章 越过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 140米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第五章 罗布杰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第六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360米第七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第八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第九章 2号营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第十二章 3号营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第十三章 东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第十四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 海拔8 848米第十五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 海拔8 848米第十六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 海拔7 920米第十七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 海拔8848米第十八章 东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700米第十九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 海拔7 920米第二十章 日内瓦横岭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 海拔7 890米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1996年5月13日 海拔5 360米跋西雅图 1996年11月29日 海拔80米附言后记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单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848米  脚跨越世界之巅,一只脚在中国境内,另一只脚在尼泊尔境内。  我抹去氧气面罩上的冰,然后紧抱着双肩以抵御寒风,茫然凝一视着广袤无垠的中国西藏。我的反应有些迟钝,只觉得脚下绵延的大地是如此壮美。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都憧憬着这一刻的到来,憧憬着这一刻的豪情满怀。然而现在,我真的站在这里,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却提不起一点力气来感慨抒怀。  此时是1996年5月10日的中午刚过一会,我已经57个小时没有合眼了。惟一的一次进食还是三天前强迫自己咽下去的一碗面汤和一把M&M  花生巧克力豆。连续几周猛烈的咳嗽快把我的肋骨给震断了,每次正常的呼吸都犹如受刑般痛苦。在海拔8 848米的对流层,大脑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氧气,我的智力跟弱智儿童的差不多。这时候,除了寒冷和疲惫,我什么也感觉不到。  我比阿纳托列·布克瑞夫(一位为美国商业探险队担当登山向导的俄罗斯人)晚几分钟到达峰顶,但比安迪·哈里斯早到。哈里斯是我所在的探险队的新西兰向导。我与布克瑞夫仅一面之交,可是在过去的六周里我却与哈里斯渐渐熟识起来,并喜欢上了他。我拍了四张哈里斯和布克瑞夫在峰顶上的照片,然后折返下山。我的表是下午1:17,我在世界屋脊上停留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五分钟。  后来,我停下来拍摄另一张俯瞰东南山脊我们上山那条路线的照片。当我将镜头对准两个正在接近峰顶的登山者时,我才注意到之前我没有发现的某些变化。在南边,一个小时前还清澈的天空,现在却有一层厚厚的云挡住了普莫里峰①、阿玛达布拉姆峰②以及珠峰周围较小的山峰。  在付出六人死亡、寻找另外两人的努力被迫放弃、队友贝克·韦瑟斯坏死的右臂被切除的惨痛代价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开始变天时,靠近峰顶的登山者却没有留意到任何迹象呢?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喜马拉雅向导还不停地向上攀登,将一群毫无经验的业余登山者带入一个明显的死亡陷阱呢?他们可是每人交了6.5万美元以换取安全登顶的呀!①  没人能替这起山难中两支探险队的领队讲话,因为他们俩都已经死了。但我可以证明,在5月10日中午刚过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任何预示着致命的暴风雪正在逼近的迹象。凭我缺氧的大脑的记忆,从被称为“西库姆冰斗”②的大冰谷升起的云团看起来细微飘渺并无危险。云团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泛着微光,看起来与山谷中几乎每个下午都会升起的普通对流凝聚云团并无区别。  我匆忙下山的原因与天气并无多大关系:我当时查看了一下氧气瓶的指示,发现氧气快没了。我必须下山,而且要快。  珠峰东南山脊的山巅部分是细长而厚重的石檐,在峰顶和较低的南峰之间覆盖着被疾风堆砌起来的绵延400多米的积雪。通过这段呈锯齿状的山脊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难度,但是这段路程是完全暴露毫无遮掩的。从峰顶下来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拖着双脚又走了l5分钟,绕过一个2 100多米深的深渊来到臭名昭著的“希拉里台阶”。这是山脊中明显的凹槽,需要一些攀登技巧。当我将自己扣到固定绳上准备用绳子下山时,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  在我下面l0米左右的地方,早已有十几个人在“希拉里台阶”脚下排队等候了。有三人正拉着那条我准备用来下山的登山绳往上爬。我惟一的选择就是将自己从公用的安全绳上解下来,退到一旁。  拥堵的人群由三支探险队组成:一支是我所在的探险队,由新西兰著名向导罗布·霍尔带队、一群付钱的顾客所组成;另一支以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为领队;还有一支是非商业的中国台湾队。登山者们在海拔7 900米以上的地带缓慢移动着,一个接一个吃力地向“希拉里台阶”攀登,而我则紧张地等着下山的机会。  我从峰顶上下来后不久,哈里斯也下来了,并很快追上了我。为了节约~点氧气,我让他把手伸进我的背包里关上流量调节阀的阀门,他照我说的做了。在后来的10分钟里,我的感觉莫名其妙地好。我的大脑清醒,也没有开着氧气时的那么累了。再后来,我突然感到窒息,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头开始发晕,眼看就要失去知觉。  由于受缺氧的影响,哈里斯也昏头昏脑的,他非但没有帮我关上阀门,反而错误地将它开到最大,使我仅有的一点儿氧气被过快地消耗掉了。虽然在下面76米的南峰上我还有一个备用的,但要走到那儿,我得先在无氧状态下通过那整段完全暴露的地段。  而且,我还要等着这群拥挤的人先过去。我摘下已经没用的氧气面罩,把冰镐凿进大山冰冻的表层里,然后蹲坐在山脊上。当我和身边鱼贯而过的人群互用毫无新意的语言表示祝贺时,其实心急如焚。“快点吧!快点吧!”我暗自祈祷,“你们这群人在这儿磨磨蹭蹭,我的脑细胞可死了几百万个了!”  从我身边经过的人中大多数是来自费希尔的探险队,但在队伍的后面终于出现了我的两名队友——霍尔和难波康子。再过40分钟,47岁娴静而内向的康子便可成为登上珠峰最年长的妇女,同时也是登上所有大洲最高峰(即所谓的七大峰①)的第二位日本女性。虽然她只有41公斤,但她娇小的身体里却蕴藏着令人敬畏的坚韧。她受着一种惊人的、不可动摇的强烈欲望驱使,来攀登珠穆朗玛峰。  再后来,道格·汉森也登上了“希拉里台阶”。汉森也是我们这支探险队的成员,这位来自西雅图郊区的邮政工人成为我在珠峰上最亲密的朋友。我在风中冲他大喊:“胜利在望!”,并极力显得很高兴。筋疲力尽的汉森在氧气面罩后面咕哝了几句,我没听清楚。他轻轻地握了握我的手,然后继续沉重而缓慢地向上攀登。  在队尾的是费希尔。我们都住在西雅图,并在那儿偶然相识。费希尔的力量和魄力颇具传奇色彩:1994年,他无氧登上了珠峰。所以,当我看到植如此缓慢地向上移动,摘下氧气面罩向我打招呼时竟显得如此疲劳,我颇感意外。他喘着粗气,极力高兴地用他特有的孩子气式的友好方式向我打招呼:“布——鲁——斯!”我问他感觉如何,费希尔坚持说感觉还不错:“不知为什么,今天有点精力不济,但没什么大碍。”当“希拉里台阶”上的人群散去时,我把自己扣挂在橙色的登山绳上,在费希尔被自己的冰镐突然绊倒时迅速绕过他,从悬崖边垂降下去。  等我终于下到南峰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此时,卷须状的云雾正飘过海拔8 516米的洛子峰①,向珠峰金字塔形的峰顶围拢过去。天气不再平静。我抓起一个新的氧气瓶,把它接到流量调节阀上,然后冲进山下聚拢的云雾中。等我下到南峰脚下的时候,天上已开始下起了小雪,视线一片模糊。  在距我垂直高度122米的地方,在洁净湛蓝的天空下,珠峰依然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我的那些朋友们嬉戏成一团,纪念登上这个星球的最高点。他们挥舞着旗帜,拍着照片,用光了宝贵的分分秒秒。谁都不曾想到会有一场可怕的严峻考验正在逼近。毋庸置疑,在这漫长的一天即将结束之际,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实的细节因为传说的久远而不甚清楚。时间是l852年,地点是印度大三角测量局在台拉登北部山上的测绘站。据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一名职员冲进印度测量局局长安德鲁·沃尔夫爵士(Sir Andre Waugh)的房间,惊呼:一位名叫拉德哈纳士·锡克达的孟加拉计算员“发现了世界最高峰”。(在那个时代,计算员是一种职业描述而非机器。)这座被标为第十五号的山峰,早在三年前测量员就首次用24英寸经纬仪测出其高出的角度,使得这座高度尚未确切为人们所知的山峰从位于神秘国度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跃然而出。  在锡克达汇总并计算出测量数据之前,没人认为第十五号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六座用来对其进行三角测量的测绘站位于印度的北部,与它相距160多公里。在测量员看来,第十五号峰除了峰顶之外,其余部分均被前面高大的悬崖遮挡,有几个悬崖甚至给人造成一种更高一些的错觉。但是,根据锡克达精细的三角测量(它考虑到了诸如地球表面的曲度、空气的折射以及铅垂线测量偏差等因素),第十五号峰海拔8 839.8米①,是地球的最高点。  1865年,在锡克达的计算结果得到证实后九年,沃尔夫用该局前局长乔治·埃佛勒斯爵士(Sir George Everest)的姓氏擅自将第十五号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而此时此刻,在这座巨峰北侧居住的西藏人早就给它起了个甜美的名字——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女神,世界之母”);而住在南侧的尼泊尔人则称它为“德瓦德宏加”,即“上帝的椅子”。②但沃尔夫执意忽略当地人对它的称呼,并且在西方国家“埃佛勒斯”这个名字依然延用至今。  一旦珠峰被确认为是地球的最高点,那人们决定登上它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在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③于1909年宣布到达北极、罗尔德·阿蒙森①率领挪威探险队于1911年抵达南极之后,被称为“第三极”的珠峰便成为了陆地探险领域中人们最渴求的目标。作为颇具影响力的登山家和早期喜马拉雅登山史的见证人,冈瑟·迪伦弗斯(Gunther0.Dyrenfurth)说过,登临珠峰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是一项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退却的事业。”  于是,后人们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从l852年锡克达发现珠峰起到其最终被登临的l01年间,珠峰共夺去了24条生命,挫折了15支探险队。  在一些登山家和艺术鉴赏家的眼中,珠峰算不上特别秀美出众。它的体形过于矮胖宽大,外观也略显粗糙。但是,珠峰所欠缺的建筑学上的美,可以被其压倒一切的总体美所弥补。  珠峰地处中尼边界的东段,北坡在中国西藏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它比其山脚下的山谷高出3 758米之多,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由闪着银光的冰雪和暗色条纹状的岩石所构成的三棱锥。英国人把持了最初的八次探险,不过所有这些尝试都是从北坡即中国西藏一侧发起的,这并非因为北坡是令人敬畏的珠峰最为薄弱的一面,而是因为在1921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向外国人开放了其长期关闭的边界,而尼泊尔人却依然禁止外国人人境。  早先攀登珠峰的人只能取道大吉岭②,艰苦跋涉644公里陡峭的山路,翻越青藏高原,走到珠峰脚下。他们当时对高海拔地区给人带来的致命危险一无所知,而他们的装备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少得可怜。然而在1924年,第三支英国探险队的成员爱德华·费利克斯·诺顿到达了海拔8 573米的高度,距离峰顶仅275米之遥。③但由于精力耗尽和雪盲症,他登顶失败了。然而,这一惊人骄绩在随后的29年里大概无人突破。  我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在诺顿登顶失败后的第四天发生了一件事。6月8日黎明,来自1924年那支英国探险队的另外两名成员,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离开最高的营地向峰顶进发了。①  马洛里这个名字与珠峰密不可分,他对前三次人类最早攀登珠峰的尝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其走马灯式的全美巡回演讲中,正是他在回答一位难缠的随队记者不断追问他为什么还来攀登珠峰时,马洛里为了打发这位记者没好气地留下了他的传世名言:“因为山在那里!”(Because it isthere!)1924年,马洛里38岁,是一个已婚的学校校长,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出身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他,是一个惟美主义者和带有明显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者。他以健壮的体格、优雅的举止、迷人的社交风度和漂亮的外貌,成为利顿·斯特雷奇②以及布鲁姆伯利区③的宠儿。在珠峰海拔很高的帐篷里,他和他的同伴居然能高声诵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中的片段。  1924年6月8日,当马洛里和欧文缓慢地奋力向峰顶攀登时,珠峰上云浪翻滚,使得山下的同伴无法追踪他们的进程。中午12:50,云团暂时散开,队友诺埃尔·奥德尔(Noel Odell)瞥见了马洛里和欧文高高在上的身影。他们比原计划晚了大约五个小时,但仍然“不慌不忙、敏捷地”向上攀登着。  那天晚上,两位登山者再也没有返回他们的帐篷,也没人再看见过马洛里或欧文。但此事却从此引发了关于两人或其中一人在被大山吞没之前是否到达过峰顶成为英雄的激烈争论。1999年,著名的美国登山家康拉德‘安克在海拔8 200米高的一个倾斜岩脊上发现了马洛里的尸体,④75年前马洛里显然跌落到这里,并长眠于此。在马洛里的遗物里找到了几样让人迷惑的物品,而安克的惊人发现使得此事更加扑朔迷离。权衡各方的证据后表明,在马洛里和欧文遇难前,他们并未到达峰顶。  1949年,经过几个世纪的闭关锁国,尼泊尔终于向外部世界打开了自己的边境。一年后,中国政府禁止外国人人藏。于是,那些攀登珠峰的人们只得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珠峰的另一侧。1953年春季,一支满怀激情且有着近乎于军事行动所需的强大装备的英国探险队,成为第三支由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的探险队。5月28日,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努力,他们在东南山脊海拔8 500米的地方搭起了一个帐篷。第二天一早,一位又高又瘦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①和一位技艺高超的夏尔巴登山家丹增诺盖一起,背着氧气瓶向峰顶进发了。  上午9点,他们到达了南峰,并望见了一条极窄的通向珠峰峰顶的山脊。又过了一个小时,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的脚下。希拉里后来写道:  看起来这是山脊上最难攀登的地方了——一块高达l2米的岩石台阶……岩石表面光滑,没有可抓握的地方。对于一群湖区②专业登山者来说,这也许是个轻松的问题,但是在这里,凭我们微薄的力量难以逾越它。  丹增紧张地从下面将绳子放松,希拉里则侧着身挤进一个介于岩石和岩石边缘呈鳍状垂直的积雪之间的裂缝中,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在后来被称为“希拉里台阶”的地方攀爬。这次攀登既紧张又艰难,但希拉里还是坚持了下来,正像他后来所写的那样:  我终于爬到了那块岩石的顶上,身体从裂缝中钻到了宽阔的山脊上。我在地上躺了好半天才使呼吸平静下来。我第一次真正感到了强大的决心,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我们到达峰顶的决心。我稳稳地站在山脊上,然后示意丹增上来。我用力拽着绳子,丹增则扭动着身体从裂缝中爬出来。最后,当他爬上来的时候,他就像一条经过激烈挣扎、而后又被从海里拽出来的大鱼似的瘫软在地上。  与疲劳不断抗争的两位登山者继续沿着起伏不定的山脊向上前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PDF格式下载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乔恩•克拉考尔如是说。作为资深专栏作家的他,一直在城市里过着惬意舒适的家庭生活。工作中的一个机缘巧合,他参加了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受命考察日益受到重视的珠峰商业化问题。乔恩本身就是一个资深登山家,到达大本营之后,他没能拒绝登顶珠峰这个“全世界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全程参与了登顶的全过程,并记录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Intothinair)这本登山经典中。不幸的是,此次攀登成为了珠峰攀登史上一次著名的惨烈山难。在冲顶时突遇暴风雪,使得四支登山队中有9名队员葬身世界之颠。乔恩用冷竣沉静的笔触详细记述了攀登珠峰的全过程和种种细节:珠峰从被征服带日益商业化的攀登史、安静美丽的尼泊尔村庄、万花筒般的大本营、个性迥异的队员和领队、从大本营到冲顶的每一个营地和经过、最后的登顶、山难的发生、以及山难后的人们各不相同的反应。尤其是从4号营地冲顶到暴风雪中山难发生的过程,读来几乎能刻骨体会到那种极度困乏下“被麻醉和解脱的奇妙感觉”,极度缺氧下“沉入水中,生命缓慢前行”的感觉,极度寒冷下看到同伴“裸露的冻得惨白僵硬的手臂”的恐惧感觉,极为惊心动魄,读罢让人掩卷唏嘘。虽然将攀登珠峰总结成“痛苦万分的慢性自杀”(尼泊尔登山公司广告语),种种主观的、客观的不可预料的风险,让登山成为了危险系数很高、被许多人认为的不理智行为。但那登到高处,用清晰的生命真实存在体会能看到和感受到一切,是没有登过山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又想起了去年背着沉重的大包,头痛欲裂地走在梦柯美丽奇幻的冰塔林中,天地是纯净的白和明澈的蓝。在这里,我们也intothinair。有人问,登山的意义是什么。还是最喜欢的那句话。如果你没有在空气稀薄中感受过肺部的紧缩,没有在耀眼的阳光下被冰雪的反射刺痛双眼,没有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是无法明白这个词的含义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如此真实,世界如此美丽。


此书说的是商业登山帮助普通人登上人类的极限的故事。以12人的死亡故事展示了珠峰的严峻。前十章叙述的是从世界各地来到珠峰大本营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人对高山几乎全无认识,死亡似乎是遥远的事情。组织者决定在同一个时间登山。花6.5万美金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不了解的人,这里几乎没有人仔细想过。人们的各种陋习也从上山的那一刻显现,登山是荣耀的还是什么?霍尔的和费西尔的登山队对那些登山者的登山训练,他们能成功吗?从第十一章开始,叙述变成了对死亡的回忆。由于下山的最后时限被超越:下午2点被陆续有来的登山者堵在希拉里台阶阻隔,氧气在时间的流逝中消耗着,一场暴风雪也在悄悄酝酿着,人们如蚁地排着队在缓慢攀登。霍尔违背了时间观念,3点40分才带领他的队员上山,在下到平台8410米上氧气用光了。高山缺氧,风暴使登上山顶的人们已经产生了模糊的兴奋和对山峰的癔病。哈里斯兴奋的一跃而下,消失在中国西藏一侧。还有几个队员包括年纪最大的女性47岁的难波康子已经下到离4号营地垂直距离60米的地方再也走不动了。救援的队员在哪?营地里的雪巴人中了煤气毒。而前面下山的记者克拉考尔自己也陷入了缺氧和疲惫的混乱,暴风雪没有能见度,敲盆子和呼喊全没有用处。第2天还活在台阶8410米的霍尔,但没有人能上去救援。知道自己将死,是珠峰最残酷的一面。不能救别人,眼睁睁的看着或者丢掉他们,难波康子和医生韦瑟斯还有呼吸被活活的丢在那里,他们的手伸向空中,在述说着什么,人们只能给他们敲掉鼻子上面的结冰。当准备撤离时,韦瑟斯奇迹的活着出现在了4号营地,生命显示了无比顽强的一面,几乎失明的医生自己解救了自己。残酷的山峰让记者不堪回首,珠峰是伟大的山峰,认识她的另一面并让读者为之惊愫。此书真实的记录,真实的回忆自然的伟大山峰,还有人类的内心的另一座山峰。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任何时候,只要你想了解珠峰。


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在1996年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并遭遇山难的经历,对于十几年后的当前中国商业登山仍然有极大的警示和参考价值。最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中所述的山难状况,竟然与前几年一支中国业余登山队攀登道拉吉里并遇山难的境况有诸多相似之处!

对于刚刚涉足高海拔攀登的业余登山爱好者,在接触登山之初,阅读这样一些前人的经历,可以让人更冷静地对待所谓狂热的登山“梦想”。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内商业登山市场不断扩大,飞速发展,很多人视登珠峰为有钱即可实现的目标,这与此书中描述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情况何其相似!

虽然经过了十几年,商业登山服务不断完善,今非昔比,但山没有因此降低它的高度和难度,当雪山宽容地接纳更多的人投入它们的胸怀,我们对待登山的态度更应审慎,对山更应尊重和虔诚。


当然,这本书对于非登山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了解珠峰攀登的最佳读物。真实的记述,要比一切虚构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


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以文字带领读者跨越8844米的空气稀薄地带,经历一场生死的搏斗,让读者身历其境,透过文字体验这场发生在1996年珠峰尼泊尔段的著名山难。短短的二百页篇幅,让我对珠峰有了非常立体的认识:她的壮美,她的多变,她的危险……还体会到重要的一点:事在人为——人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大自然固然是不可战胜,但更不可以战胜的是人类的弱点:自私、怯懦、盲目和自大。
阅读这本书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在它里面,你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与残酷,人性的弱点,还有——勇气、意志和奇迹!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 曾到过珠峰大本营 那里的空气 不算稀薄 那时的自己 站在这辈子离珠峰最近的地方 虔诚仰望 峰顶 对于我来说 是一个遥远且难以企及的梦想


很难得有书籍介绍从尼泊尔登珠峰,而且还是作者亲身体验,这书极具吸引力,引人入胜,像电影那样重演了珠峰山难。


向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勇士表示敬意!
向19位96年珠峰山难中遇难的勇士表示惋惜!
向以纪实形式,真实反映山难细节的作者表示感谢!
通过不同的视角进一步了解珠峰。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同行者的回忆为基础,真实的记录了珠峰的一次灾难性的山险,讲述了在高原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人类的思维判断和行动能力的变化和对生命的一种新的认识。


珠峰最经典的书,真实,翔实,如临其境。


作为1996年那次山难的亲历者,作者事后多方求证,严谨细致的取证,使得对这次灾难的记述相当令人信服,仿佛把读者带进了这次珠穆朗玛攀登过程中。用作者本人的话说是:“我想使我的描写有一种原始而冷酷的诚实,因为这种诚实似乎会面临随时间流逝和痛苦的消散而被过滤掉的危险。”
同时,作者还对人们为什么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执着于攀登珠穆朗玛峰进行了剖析,作者引经据典的博学令人印象深刻。相较之下,国内就缺少同时具备良好登山技能和强大文字功底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行者。


希望所有的山友都能读读这本书。在山上,户外很多很难描述的感受感动在这本书里精确的表述出来。看了很有共鸣而且非常感动。这本书我先看的电影,然后是看了中文电子版。但是看这本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书里许多注释帮助我了解了跟多的背景知识,很多以前都是一知半解的。中文版翻译的很好很到位。下次看英文原版时,一定很有帮助。本书印刷不错,拿在手里感觉比对着屏幕好很多。而且可以在任意的标注,眉批。这是一个标准的例子,网络不能完全替代印刷书。这本书和登山圣经个人认为是登山类图书的五星图书,绝对值得一读。


户外需要阅读一些前人的经历,为自己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看这本书,是看万科老王的书里边介绍的。感觉很好,推荐给所有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


好书。尤其是对我这比较喜欢户外运动的读者。一口气读完,非常好。


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备书


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对于户外爱好者。我是在等人的时候站在门口翻看的,很吸引人。


推荐!喜欢户外登山的人应该看看


讲述的是96年珠穆朗玛山难的一段故事。作者站在一个随队记者的身份,记录了山难的全程,读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他们攀登时的兴奋到疲惫到绝望到麻木到山难后的悲伤。


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实在很吸引我。

自从玩上攀岩,接触了一些玩登山的朋友!每每都只是默默的听他们谈起登山的那种不同与一般的感受。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经历经历?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登山,登高的山,真的不容易呀。


文字、术语描述准确,客观而真实的记录,有过户外生存的经历,仿佛置身与场景之中


看来两遍,头一遍因为众多的外国人名,人物和情景有时对不上号;第二遍终于吃透了,非常震撼,引人入胜,时时能联想到自己登山时候的场景。


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 没有更高的地方可以攀登了——乔.辛普森 寒假看了两遍 还找视频看了看 不错


看到这本书,也是从微博上得知,到网上搜索了对该书的评价,接着有看了前几章的概述,瞬间吸引了我。书到手后,仔细阅读。作者对这次登上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非常到位,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引导着我连夜拜读完这本书。这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好的关于描写登山活动的一本书,值得阅读。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也不可能征服。


这是一部最好的登山类的书


这本书还是比较经典的,可以看看,提升下精神境界,呵呵


很经典的一部登山灾难纪实,反映出人性的光芒和污点,绝对值得一读。


看过电影,所以买了这本书,期待自己能挑战一次。


这本人大版比起原来的那个版本要好,价格贵不少,但还是很值。
另外买这本书很难碰到到湖南有货,好不容易前今天看到,果断买下,今天再看到湖南又显示缺货啦


因为太爱关于登山的文字了,还是订了这本书,经典毕竟是经典。


当把自己先放在作者的位置去读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震撼了。
经典。


不错的一本书,给那些正在登山或者准备登山的人很多思考真象很难被还原,更何况这么有争议的事情,但作者本身也在反思,很值得一读!很不幸,在我刚读完这本书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山上出事了!也许,这就是职业登山者的宿命


值得读一读的书


现实版的《垂直极限》很不错


就是看到评价高才一直想看的。


真实,能触动到人的内心世界。


朋友说不错,正准备看


电影和书全看了,电影视觉冲击要强,书中的心理描写更细腻。


也许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学问深奥


如果真的对登山有狂热的兴趣的人,很适合一读


期待了了好久


老书了,质量一般。


好书!挑战生命极限,感谢作者带给我们心灵的无限震撼!


给同事买的,好书


激动人心的攀登,阅读之中心在激荡着,好书值得阅读。


老板服务很好而且还有发票。书的质量没得说,货真价实,谢谢


当当太给力,书很好,快递也很快!


只有经历过,才能写得好看,记实的魅力。世界上的这些人展示了另一种活法。。。


好书,尤其适合爱好登山的驴友,此书借得借鉴。


每一个被雪山击中心灵的人,或许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总会在书里找到激动和理解。


写的很好,喜欢看。


喜欢那些勇于登山的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人生体验一次也足已:)


正在看,已经过半了。写的很好。忍不住上班时间都偷着看


不知道好不好,还没有时间开始看


想了解登山运动吗?来看这本书吧。想了解人性吗?来看这本书吧。想了解生命的意义吗?来看这本书吧。


作者是户外杂志社的记者 户外是最好的户外类杂志之一 玩户外的都该看过他的荒野生存 这个虽然不是那么人文 但是也很值得一看


在高海拔区域,成人的智力趋同于儿童,山友不自觉卸去伪装展露本性,因此我们既感动于放弃登顶甘冒生命危险救助他人的义士,又无奈于见死不救自私自利的小人。但是,看到长眠在珠峰的人数,就可知“极限登山”这块试金石的代价有多昂贵了。

阅读场所:越洋飞机


前几年在深圳买过两本,被喜欢登山的依哥拿去了,终于又找到一本,读了,不错,今年去了趟西藏,也到了珠峰脚下(海拔5000米左右),算是知道了空气稀薄的滋味。。。值得一读。。。


真实记录了攀登珠峰的过程,让我对登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题材也很新,作者的其他书也不错。


作者客观的描写了攀登珠峰的全过程,翻译的也不错,很有可读性


纪实小说,不赖。对于我这种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攀珠峰的人来说,是种精神上的体验


可以给到四星,作者的荒野生存我也很喜欢。问题是没货....
本书是部纪实作品,但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感慨那句登山的理由,因为“山就在那里!”做为一名户外爱好者,令人仰慕的世界屋脊看来也只能是放心心理仰慕了。一边感慨勇士们的勇气,一边感叹自然界伟大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啊。


罗布是真正的汉子,但他也为商业登山付出了代价,毕竟是他说服汉森再来一次,为了这一次他丢掉了原则和判断。也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书翻译得也不错。对于乔写书的立场,我觉得还算是中立。一本不错的书。


一直很喜欢这类型的题材,“因为山就在那里”!


十年后的再版,的确值。还没全部拜读,但已经发现2个明显的错别字,对于如此经典的好书,实在有点遗憾。


这本书P93、94被撕掉了一块,让人纠结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一直在等,真的是令人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将自然界与人类的美与丑,都描述得如此生动贴切,内容翔实有说服力,非常不错!


内容尚可 人物太多 无高海拔登山经历的 不容易上手


内容很精彩,也很刺激,过瘾


我还没有看呢,最近买多看少


等了很久,终于买到了,一定好好阅读慢慢体味!


自己最近开始登山,所以看看,了解一下。


无论我们登过多高的山峰,都会回到最初的海拔。推荐。


给予好评!!


我看了英文原著,很精彩。所以买了一本中文版的给朋友看,结果翻译得太糟糕了,这位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竟然看不下去。


就搁在家里,登山前再看吧


拿到书还没来得及看,应该是不错的,就是封皮有点磨损。


不像介绍的那么让人想看


登山反思


收到书有点儿小失望,感觉纸张不是很好,内容嘛应该不会差。另外,强烈建议人大出版社下次印刷时去掉编者序及其反盗版宣传,让整个书的品味下降了很多。


此书十多年前就已听说,极具盛名,只是我一直无缘读到。现在读罢,不过如此而已,有一定的记实性和实用性,其它的……没传说的那么悬乎。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


包装好,送货快,价格实惠


一直惦记着的好书,还没看,等闲时


致出版商


  如果说去爬四姑娘山,是处于挑战自己和好奇雪线上的经历, 那么读这两本书使我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部分理解高海拨。 《静静的山》是感性的充满各种喜悦和泪水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理智的充满纪实、批判和思考。
  
  我甚至想要不要仔细研究一下在珠穆朗玛上所有遇难者的背景、在高山的经历,他们的亲人后来在做什么。
  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我们对于高山都应该充满敬仰,不仅是高山也包括自然。我们永远征服不了自然,我们最多征服自己。
  
  为什么爬山,因为山在那里。
  心里最深的声音,就是信仰,无需解释。
  


  对“登山”没有经验,有限的户外经历只能算是长途跋涉,野外的攀岩也极少。
  但是书中描述的那些场景好像就植根在自己的脑海里,闭上眼睛就能看见.....这是一些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令人失去安全感的画面,夹杂着阴冷的风,被汗水浸透的内衣,脚下松动的细小石块。
  
  躲在温暖的午后阳光下看完,浑身颤抖。


  也许还带着冷战思维的偏见,也许是出于对高海拔登山的无知,也许是为了他的畅销小说有必要塑造一个负面角色,Jon Krakauer 执意忽视Boukreev对于先下降和无氧攀登的解释,坚持批评俄国向导带队的问题。在看过The Climb一书后感觉Jon的批评比较有问题,into thin air 整本书更像一部小说,而the climb更偏向纪实。对于这个争论话题,同样是顶尖登山者,Simone Moro 也对Into Thin Air发出了回应:
  You do not understand what kind of person Anatoli really was. You are American, he was Russian. You're a newcomer to the Eight-thousanders, he at this level was the best of all time. You are a normal mountaineer, he was a great athlete and an animal of survival. You have financial security, he has known true hunger .. I think you're like one of those who, after reading a medical book, claims to teach one of the most skilled surgeons in the world how to be a doctor ... if you really want to pass judgment on the decisions taken by Anatoli in 1996, remember this: No client of his expedition died."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
  
  乔恩.克拉考尔作为资深专栏作家和登山家,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乔恩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但是这次登顶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是一起真实存在而又扑朔迷离的山难:在登顶的五位队友中,四人消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等到大本营的时候,四支探险队中共有九人死亡,另有三人在月底相继去世。
  
  然而不同当事人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术上的失误、关门时间的把握等,为这起山难蒙上了诸多神秘、争论的色彩。从人类的力量限制,到幸存者的愧疚纠葛,作者出色的叙事天赋让每名读者屏住呼吸,听他剖析戏剧化经历中的自负、责任、理智、欲望与英雄主义,随着他欢笑、惊叹、反思,随着他为罹难的队友悲伤。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向导、夏尔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这部珠峰历险记会将读者引领向无穷的思索。你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有经历、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梦想;也可以把它当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术,有震撼、有唏嘘。不管你是怀有珠峰梦、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还是内心渴求激情、艳羡世界巅峰的追梦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节、刺激的阅读体验的读者,本书绝不该错过。
  
  
  
  
  
   在这些巨峰的山顶周围,看起来似乎真有一条无人逾越的警戒线。在海拔25,000英尺以上的地带,低气压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使本已困难重重的攀登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一场轻微的风暴所造成的后果也许是致命的;惟有完美的气候和降雪才能带来最小的攀登成功的可能。但在登山的最后阶段,没有人能够选择这样的机会……
  
   不,珠穆朗玛峰没有屈服于人们所做的最初几次尝试并不令人奇怪;如果她屈服了的话,那倒让人感到惊诧和些许的悲哀了,因为这不是伟大山峰应有的气质。我们也许有些自负于精湛技艺制作出来的冰镐和登山靴,以及由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所创造的奇迹。但我们忘记了,大山仍然掌握着王牌,她会在认为合适的时候赐予你成功。否则,登山还有什么其它深层次的吸引力呢?
  
  —— 埃里克·布普顿《在那座山上》
  
  
  
  
  
   在远离高山的冬日里,我在理查德·海力伯顿所写的《世界奇观》中找到一张模糊的珠穆朗玛峰的照片。那是张效果很差的复制品,参差不齐的白色山峰耸入奇异的黑色而杂乱的天空里。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这些山峰的后面,甚至显得并不很高,但这并不重要。插图的说明指出它是最高的山峰。梦想是看懂这幅照片的关键;梦想使小男孩能进入到画中,站在寒风吹拂的山顶,向那座最高峰攀登,现在那不再是高不可及的……
  
  有些异想天开的梦想能自由地伴随人成长,攀登珠峰的梦想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我的珠峰梦想不仅仅是属于我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至高点,她是许多孩子和成年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
  
  —— 托马斯·霍恩宾 摘自《珠穆朗玛峰:西脊》
  
  
  
  
  
  对于登山者来说,环境越令人难以置信,要求越苛刻,当他们稍后享受压力过后的轻松时,他们的血液就会流动得更加酣畅。危险只能锻炼登山者的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也许这就是所有冒险运动的理性所在:为了清除你脑海中的凡人琐事,你有意识地增大努力工作和集中精力的赌注。这是生活的翻版,但有一点不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妥协可以弥补过失,但在这个特定时间里,你的行为将生死攸关。
  
  —— A·阿尔瓦雷斯摘自《原始的上帝:对自杀的研究》
  
  
  
  
  
  得不到的东西对一些人来讲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通常不是专家:他们的野心和梦想强大得足以扫除那些谨慎的人们所抱有的疑虑。决心和信心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客气地讲他们是古怪的,不客气地说,他们是疯子……
  
  珠穆朗玛峰吸引着属于她的人们。他们的攀登经验不是一穷二白,就是少得可怜--当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人的经验可使攀登珠峰成为一种合情合理的目标。这些人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自信、坚定的决心和耐力。
  
  —— 沃尔特·昂斯沃思 摘自《珠穆朗玛峰》
  
  
  
  
  
  我是怀着一种野心和决心成长起来的。没有它们,我可能会更快乐一些。我思考得很多,并形成了梦想者的神思。远方的高山总是使我着迷,吸引着我的灵魂。我无法肯定不屈不挠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但我目标远大,而每一次碰壁使我更加坚定实现梦想的决心。
  
  —— 厄尔·登曼 摘自《独上珠峰》
  
  
  
  
  
  攀登的魅力有多大取决于它对人际关系的简化、对友谊的减弱和对合作的增强,以及人与第三者(山脉、挑战)之间的关系对人际关系本身的取代。在具有神秘魅力的探险后面呈现出的坚韧不拔和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是对我们天生的舒适和安逸的解药。它预示着一种对衰老、他人的虚弱、人际间的责任、各种各样的弱点及缓慢而乏味的生活过程的带有青春年少式的拒绝……
  
  一流攀登者……会被深深打动,甚至会流泪;但只为那些死得其所的殉难者。一种相似的令人震惊的冷峻也曾出现在布尔、约翰·哈林、伯那地、伯宁顿以及哈斯顿的文章中:驾驭一切的冷峻。也许这正是极限攀登的意义所在:用哈斯顿的话说,就是当你到达某一高度时,"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已有"。
  
  —— 大卫·罗伯特 摘自《犹豫的时刻》
  


  放弃英校半奖
  波折的间隔年
  完成了脑子里最想做的事儿,却不知道是否找到了答案,但至少开始了新的生活。
  
  躲在南半球的小城里为了技术移民而苦苦挣扎,路过二手书店偶遇了这本英文版。
  
  心中难以名状的感受,通常早已被人深刻的写入某本书里,等着我们偶遇后的共鸣
  读着Jon krakauer对高反的描写,不知不觉的回到了冰天雪地的夜晚,从布满白霜的睡袋里钻出,喘着粗气用力蹬上高山靴,又要小心翼翼,以防触碰帐篷抖露下一群白色的冰晶...
  
  顶着头灯的光柱,四喘一步的在哈气中间寻找向上的路线,不停的活动手指脚趾,心里咒骂着该死的太阳怎么还不出来;缺氧的大脑像是被魅惑一样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循环播放着一句文字,一段旋律,一张面孔...
  
  间隔年时的迷茫:登山?读研?
  
  自大的以为经历了两年基础训练和阅读手册就可以成为登山者...
  
  默默的开始对自己的测试:
  如果连慕峰都完成不了,就彻底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登山的想法,老老实实的读研,工科宅...
  
  若不是遇见一群靠谱的队友,可能就坐在7000的地方甜甜地睡过去...
  几个月来,都在憧憬着登顶时的豪情万丈;而当昏昏晕晕的走到顶峰时只能沉沉坐下,提不起一点力气来感概抒怀,挣扎着展开写满对老爹生日祝福的纸片,下撤...
  踩着单板,裹着严重晒伤的脸,连摔带漂的从6300米滑下来...
  
  用亲身经历指引我的队友,没有什么能表达迷茫登山小学生的感谢之情,又到了珠峰开山的季节,每天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朋友们在北坡、南坡的动态...
  
  只有亲眼见过才会知道:原来,登的不是山,是峰
  而就在第一次登峰前夜,得知偶像永远的留在了公格尔峰上...
  
  接触了点点商业登山,了解了点点阿式登山...
  “登山运动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强调自立、决断、应变和责任感,而作为顾客你被迫放弃所有这一切,仿佛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在登山,而我,始终没有习惯过“
  
  间隔年就这样结束了
  找到了一条安慰自己的答案
  ”不想做一个只会登山的人;登好山,读好研,在任何方面都不想当一个失败者“
  
  在猫本扎根,生活,打工,求学,倾尽全力坚持每天对自己进行残酷的训练...
  
  希望那些正在山间游走的朋友平安
  
  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喜马拉雅登山者
  
  有缘得以拜见那些从而小耳熟能详的名字:
  Annapurna,希夏邦马,Manaslu,卓奥友,洛子,乔戈里...
  
  而后回家


  http://blog.bigkyle.com/2012/10/18/1996-mt-everest-disaster/
  
  神山並沒有被人們征服, 他只是每年給登山者們一個朝拜他的機會而已.
  
  1996年的珠峰很不太平, 5/10-5/11的一次沖鋒過程, 有5個登山者永遠留在了那裡. 在山的另一邊, 另外3名登山者也不幸遇難. 全年共有15名登山者遇難, 是有史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年.
  
  隨團記者Jon Krakauser本來是去寫一片關於登珠峰商業化的報道, 結果卻記錄下了如此的慘劇. 事後他還寫了一本暢銷書<Into Thin Air>來講解他眼中的來龍去脈.
  
  事故主要發生在下撤過程中(好像大多數的事故都是發生在下降過程中的), 當時共有三個團隊在山上 – 新西蘭向導Rob Hall的Adventure Consultants, 美國向導Scott Fischer的Mountain Madness, 和高銘和的台灣團隊(其實就他一個人了, 他的一個隊友前一天不幸掉落在冰縫裡). Rob Hall的團隊和Scott的是兩個競爭對手, Rob是個名譽很高的向導, 之前的帶隊成功率相當高. Scott則是新起之秀, 正想利用這個機會搶占美國市場. 在出發前幾個月, Rob從Scott手裡搶走了Outsider雜志的deal和記者Jon.
  
  下撤途中, 所有團隊遭遇了大風暴, 能見度變得非常差, 20來位登山者中只有寥寥數人才回到了Camp 4, 其他的都被困於山中, 這其中包括幾名經驗豐富的向導.
  
  新西蘭登山向導Rob Hall陪同團隊中最弱的登山者Doug Hansen登頂的時候已經下午4點, 遠晚於安全回退的最晚時間下午2點. Doug前一年的時候也是跟著Rob Hall的團隊試圖沖頂失敗, 在下午2點半的時候被強行turn around, 耿耿於懷的他於是再一次發起挑戰. 暴風雪發生的時候Doug的氧氣瓶已經用完, 完全沒有體力下降. Rob不願丟下他的同伴便在South Summit等待救援. 可過大的暴風雪讓幾次救援均以失敗告終. 一個晚上exposed在death zone之後, Doug結束了生命, Rob的情況也不怎麼樣, 他先是氧氣瓶被凍住, 然後又是因為凍傷的手和腳讓他無法通過fixed rope. 之後他通過衛星給還在新西蘭的妻子打了生前的最後一個電話, 給還未出生的寶寶起了名字, 便永遠的留在山上了.
  
  另一名新西蘭向導Andy Harris, 在下山途中聽到Rob的求救Radio之後便返上山頂之後便再也沒有消息.
  
  美國向導Scott Fischer由於在早先陪團隊訓練的時候耗費了過多體力, 在下山過程中體力不支而不得不躺下. 和他在一起的是台灣人高铭和也同樣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下. 一天後的搜救活動只救出了高銘和. 而高銘和最終也失去所有的手指腳趾和鼻子.
  
  另外一群人在離營地不遠處迷路, 直到深夜天氣轉好時他們中還有體力的那部分人才走回營地. 回到營地後的他們和俄羅斯向導Anatoli Boukreev指了大概的方向, Boukreev就如同英雄一般的把剩下的人一個一個往回搬. 其中的一名日本登山者Yasuko Namba當時已經瀕臨死亡, 不久變離開了人世.
  
  另一名德州登山者Beck Weathers則上演了生命的奇跡, 他在上山途中不久便遭遇雪盲, Rob讓他在原地等他們下山, 結果遭遇了暴風雪. 他和Namba一樣當時已經瀕死, 團隊決定把他們留在那邊讓他們以回歸自然的方式死去. 結果一個晚上過去之後, Weathers便突然醒來, 神勇般的回到了營地. 然後因為實在病重再一次被團隊放棄在Camp 4的時候, 又一次挺了過來, 最後在Camp 2的地方被直升機營救了出去.
  
  悲劇的很多事情已經成為了一個謎, 因為幾個重要的當事人都沒有活下來. 另外兩個幸存的當事人在一年內相繼去世(唉). 整個登山過程最大的疑問就是, 為什麼經驗豐富的向導們都沒有遵守一個常規 – 在下午2點之前必須折返? Krakauser認為, 兩個商業團隊之間的互相競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他作為記者身份的存在又給團隊增加了更多的壓力, 導致向導們鋌而走險, 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悲劇並非不可避免, 一件件看似不那麼重要的小事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便可以改變整個事件的進程. 大風雪降臨之後, 如果Lopsang Jangbu Sherpa折返給Rob Hall氧氣瓶, 如果Jon早些注意到Andy的不正常, 如果Beck跟著Jon一起下山, 如果Boukreev先去救Namba, 每一個如果也許就可以救得一條人命了.
  
  看完這本書, 心情無比沉重. 想到之前看過的一句話: 每一個攀登珠峰成功的人, 恐怕身邊都有朋友永遠留在了珠峰上了. 8000多米的高度, 也許真的是人類的極限吧.


  55页作者写道:当黎明洗尽天空中的黑暗,支离破碎的冰川呈现出一副三维空间的美幻景色。温度是零下14摄氏度。我的冰爪嘎嘎吱吱地踩在冰川的表面。沿着固定的绳,我漫步穿行于林立着晶莹剔透的蓝色石笋的秘宫。
  
  借助这样的文字,我也仿佛置身于一座纯净高贵的蓝色神秘宫殿。宁静,奢侈。宁静,也许能听见自己的气息;奢侈,来到这样世界的人要有一个相当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经验,还可能随时付出生命的代价。此外,还有艰难的生死抉择,对意志品质和坚韧性格的考验,等等。
  
  因此,登顶珠峰不是普通的奢侈品。
  
  我知道,我无法拥有这份美丽,但我能向往。
  
  
  


  1996年,罗布•霍尔的冒险顾问公司在与斯科特•费希尔的疯狂山峰公司的攀登珠峰竞争中先下了一城,给《户外》开出了杂志一个费希尔无法接受的优惠条件,允许其只支付1万美元另给出多少个版面的广告位即可派出一名记者跟随他的队伍攀登珠峰。之前费希尔已跟《户外》杂志谈妥了条件,但《户外》杂志因为霍尔的低价介入临时变卦,本书的作者乔恩•克拉考尔也因此加入到冒险顾问公司第八次的珠峰探险队伍中,之前“在1990年-1995年间,霍尔共将39名登山者送上了珠峰顶”。冒险顾问公司和疯狂山峰公司当时均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商业登山服务机构,来自新西兰的冒险顾问公司此举看来是想借助美国专业媒体的报道来提高自己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以此来跟来自美国的疯狂山峰公司争夺美国本土的高端客户。竞争无处不在,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世界之巅也逃不过世俗利益的纠缠。
  
  这次多灾多难的旅程从一开始就阴云密布,充斥着各种意外和不幸。这一连串的麻烦不仅没有阻碍那些每人缴纳了65000美元高昂费用的登山者停下脚步,而且也无形之中增加了两位赫赫有名的领队心理上所背负的压力,以至于一错再错最后齐齐葬身珠峰。4月7日,此时距离5月10日冲顶日还有一个月多3天,大部队尚在孔布冰川边缘的罗布杰,还未抵达大本营,这时前方传来消息,霍尔雇佣的夏尔巴人丹增在一号营地附近掉入冰裂缝46米的地方,霍尔只得丢下队伍跟向导格鲁姆前去营救。4月8日,35名来自几支探险队的夏尔巴人花了一天时间将丹增送到了大本营,穿过孔布冰瀑到大本营的这段垂直距离为900米的路程。同期待在大本营准备冲顶的队伍中,除了霍尔和费希尔的队伍,另有中国台湾探险队、约翰内斯堡《星期日时报》探险队、瑞典单人探险队等几只队伍,中国台湾探险队声誉一向不佳,南非队伍的领队伍德尔则“完全是个卑鄙的家伙”,“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偏执狂”,其队中三名登山者和队医在还没有到达山脚下即已辞职。这些“不够资格”的人的存在,令霍尔十分担心他在带队攀登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得不放弃冲顶而对他们施以救援。这几支登山队在协商抽调各队的夏尔巴人共同铺设路绳时果然遭到了伍德尔的反对,在确认各队冲顶日的时间(为了避免在峰脊上因拥堵而出现危险)时也未得到他的配合,用伍德尔自己的话说,“南非人将在他们认为适宜的任何时候去攀登峰顶,大概在5月10日左右,任何对此持异议的人可以滚蛋。”
  
  4月22日,疯狂山峰公司探险队的夏尔巴人在2号营地患上了严重的高山肺水肿,他硬挺着不承认自己得了这种丢人的病直到无法掩盖的地步。费希尔的公司1995年全年也只不过盈利1.2万美元,此时他理所当然没有考虑破费5000美元雇请直升机送往加德满都的救治途径,而是由夏尔巴人护送他到低海拔区域。这位38岁的登山老手于6月中去世,“抛下了罗瓦林的妻子和4个女儿”,去世前,“他在医院里日渐憔悴,双臂在身体两侧紧紧地蜷缩着,肌肉萎缩,体重降到不足36公斤。”阿旺也是疯狂山峰公司探险队夏尔巴领队洛桑的亲叔叔。崇尚“万物有灵论”的夏尔巴人同样不承认阿旺得的是高山病,而是将之归咎于“一位被怀疑的登山者与准备攀登洛子峰的探险队的一名队员建立了某种特殊关系。”“有人在做爱。坏运气来了。暴风雪来了。”“只有夫妻同床才合情合理。当X和Y睡在一起时会给我的队伍带来厄运。”这两件事情叠加到一起,大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无比虔诚的所有夏尔巴高山协作的情绪。
  
  坏运气接踵而至。疯狂山峰公司探险队的队员克鲁泽在3号营地患上了很严重的高山脑水肿,一种不及高山肺水肿普遍但更致命的高山病,被立刻送下到大本营救治。5月8日,霍尔和费希尔的队伍在离开2号营地前往3号营地时,“就在3号营地下面不远处,距西库姆冰斗底部610米的地方,一块电视机大小的岩石从悬崖上滚落下来,正好砸在哈里斯的胸口上。这一重击使得哈里斯双脚踩空,悬挂在固定绳上休克了好几分钟。若不是他用上升器将身体与路绳卡住,早就滚下山崖一命呜呼了。”即便如此,顽强的哈里斯仍然继续做他的向导工作,继续跟随整支队伍向峰顶进发。
  
  珠峰有三条山脊线,西山脊、东北山脊和东南山脊。迄今为止,攀登珠峰的线路已开发出了十六条,这次从尼泊尔一方攀登珠峰的队伍走的是最早登顶珠峰的传统线路,也就是希拉里和丹增诺盖走得那条,经孔布冰瀑、西库姆冰斗、黄色地带、日内瓦横岭到阳台,沿东南山脊登顶。4号营地也就是冲锋营地设在海拔7920米的南坳,5月9日晚11点35分,三支独立探险队的33名登山者从南坳启程向山顶进发。三天之后,共有9个人永远留在了珠峰上,包括领队霍尔和费希尔,向导哈里斯,“顾客”道格•汉森、难波康子和一位台湾人高玉男等,另有三人在5月底相继去世。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霍尔曾反复向我们强调在冲顶日那天无论距离山顶有多近,都要在预定时间内返回的重要性——对我们而言,大概在下午1点,最晚不超过2点。‘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任何傻瓜都能爬上这座山峰,’霍尔说,‘但关键是要活着返回。’”“大约在下午3:55的时候费希尔开始下山。”霍尔和汉森还要晚于费希尔。这时,一场并不夸张的暴风雪要了他们所有人的命。为什么霍尔没有在预定的返回时间内返回?他等待的汉森是他的老朋友,汉森1995年曾跟随霍尔登过一次珠峰,正好就是一年前的这一天,5月10日,下午2:30的时候,霍尔让仍在南峰的汉森返回,此时距离峰顶大概只有几百米的距离。这次汉森之所以能再来,主要是由于霍尔的极力劝说。刚出发不久便有5名顾客下撤也激发了霍尔的羞耻感和竞争欲(这次他的队伍总共只有8名队员),他为此放弃了自己反复强调的原则,也因此葬送了自己和他的“顾客”。费希尔死于另外的原因。冲顶前他的身体已因为过度疲劳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他的向导之一俄罗斯人布克瑞夫因为采用了无氧攀登的方式不得不登顶后早早单独下撤,以至于费希尔在濒临绝境时不能得到任何救援,只能眼睁睁等死。
  
  霍尔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布莱福曼兄弟写的一本书,叫《摇摆——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这本书主要探讨“什么样的心理力量导致了我们的非理性行为。”人是做不到纯理性的,即便曾经是我们自己最最坚持的原则在某个节点上都有可能会被打破。
  
  克拉考尔最后总结说:“人们在事后的调查分析中,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登山永远都不会是安全的、可预测的、受规则约束的事业。这是一项将冒险理想化的运动,从事此项运动最著名的人物往往是那些跃跃欲试并能设法逃避危险的人。作为一个群体,登山者并非过于审慎。这一点对于珠峰的登山者来说尤为如此:当有机会到达世界屋脊之时,历史的经验表明,人们会以惊人的速度丢掉正确的判断力。‘最终’,汤姆•霍恩宾在他登上西山脊33年后提醒道,‘珠穆朗玛峰在这一季里发生的事情肯定会在下一季里重演。’”
  
  我知道的知名登山探险人物不多,所以往往会因为个别字的相同而将他们的名字联想到一起,霍尔让我想到了梅斯纳尔,而斯科特•费希尔则让我想起了《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中的那位斯科特。梅斯纳尔还活着,空军少校斯科特则早在1911年死在了南极探险返回的路上。虽说他们的命运不尽相同,但对于一位濒死者来说,也许斯科特写给妻子的话可以代表他们最后的心声,对生命的留恋,对现实的无奈:“你知道我很爱你,但是现在最糟糕的是我无法再看见你——这不可避免,我只能面对。”据说,死于高寒地带的人是感受不到痛苦的。希望如此吧。
  
  还是让我们看看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梅斯纳尔是怎么说的吧。他可是登山界的大人物,1978年,他首次无氧登顶珠峰,1986年,梅斯维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登顶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人,而且大多是阿尔卑斯式的无氧攀登。《现代登山探险史》一书总结说,1986年标志着喜马拉雅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人类登山史从此结束了探险的时代而进入到体验探险的时代。地球上所有以前没人去过的地方现在都有人去过了。美国著名登山家艾德•维斯塔斯(2005年完成登顶14座 8000米以上山峰)说:“因为有了梅斯纳尔,所有的山都失去了它们的悬念,对于人们来说,仅存的悬念只是你能不能也登上它。”梅斯纳尔怎么说呢?梅斯纳尔的自传中写道,“登顶世界上全部8000米级的山峰不值得我骄傲;我所有的成功都不值得我骄傲;值得我骄傲的只有一件事,我生存下来了。”“我就是希腊神话中的西绪弗斯,永不停歇地将那块巨石推向山顶就是我的命运。”“在恐惧中认识世界。” 这是他在许多本书中写的话。
  
  1993年10月,在攀登世界第七大高峰道拉吉里峰时,霍尔的好友和合作伙伴鲍尔死于脑水肿,第二天,霍尔亲手将他的朋友埋葬于冰裂缝中。“在此次探险后的一次新西兰电视采访中,霍尔伤心地描述了他是怎样用登山绳将鲍尔的尸体送入深不见底的冰河的。‘登山绳是为将人们联系到一起而设计的,你永远不应该放开它。’他说,‘但我却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我的手中滑落。”“加里死后,罗布悲痛欲绝。”海伦•威尔顿说。她分别在1993年、1995年和1996年担任霍尔大本营的总管。“但他很快就战胜了悲痛。这就是罗布的方式——让生活继续。”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都要让生活继续。人不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让生活继续,无论过去是非对错,直到死亡。


  看了三遍《荒野生存》,仍然无法释然,怎么办?
  
  找书看。
  
  当当网上显示缺货,心有不甘,于是买了乔恩的另一本《走进空气稀薄地带》。(于封二上惊喜地发现,《荒野生存》的男猪,是比照着乔恩的样子找的,真象)
  
  毫无疑问,这里的空气稀薄地带,是指珠峰。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里头没有跌宕情节,没有华丽辞藻,体裁近乎报告文学。
  
  但是它讲的是珠峰。里头有赤裸裸的利益、人性和情怀,直咄咄剥给你看。
  
  在地狱与天堂相接的地带,它考验着所有走到它面前的人。
  
  它是那样令人沉醉、伤缅、自省。
  
  
  
  自从被测定出世界第一峰的高度后,珠峰就成了冒险家们的乐园。那些登山爱好者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与魄力,为她做着夜复一夜的相思梦。
  
  无论是为了征服自然,还是为了征服自我。他们一次次地来,又一次次,留下遗憾,留下泪水,甚至生命。
  
  
  
  乔恩当年为《户外》杂志撰稿,同时自己也是一个登山爱好者。
  
  一九九六年,他受杂志派遣跟随一支商业探险队登顶珠峰,但他攀登那一季,是珠峰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季。
  
  他幸免于难,但他所在的探险队里有五名队员丧生,同批次攀登的探险队里有四名队员丧生。
  
  
  
  我看到后来真的很心痛。
  
  我为霍尔心痛。这位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山向导,一家登山公司的经营者。他曾四次登顶珠峰,却在最后一次攀登时,把躯体留在了雪山之上。
  
  这位理智而冷静的向导,本该有着绝佳的判断力,但应该是在最后一刻,理智被情感动摇了。
  
  他带的队员里有一名叫汉森的男子,数年来已有过三次攀登珠峰的经历,但每一次,都是在接近峰顶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为了性命故,理智地回撤了。
  
  这一次,他是受了霍尔的电话引诱,再度前来。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霍尔觉得有责任把汉森带到珠峰的峰顶。所以,在眼看天气情况不妙的情况下,在撤退时间已经超过了他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带着汉森走完最后这几步。结果双双命丧雪山。
  
  
  
  看到这里,忍不住要扪心自问。若是在那种时刻,假设你是这两个人里任何一个,你会不会在成功近在眼前时放弃那最后一步?
  
  我的答案是:不会。我会冒这个险的。
  
  暴风雪会不会来仍是未知,而银光闪烁的峰顶近在眼前。多年的夙愿,一夕可偿,我不会放弃这一搏。那个时候,有关后果,已经不会去设想了。
  
  所谓探险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另一处让我觉得难过的地方,是难波康子的死。
  
  难波康子是日本UPS的高层,做为一个女人前来攀登珠峰成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轰动事件。
  
  她确实登顶了。可她死了,死在回撤的路上。
  
  因为氧气用完,体力透支,她和同伴贝克走不回相隔仅数百米的营地(在雪山上,数百米的垂直距离可以走上几个小时),被困在山口。
  
  
  
  当搜救队员发现他们时,还以为他们已经死了。可当他们从康子脸上敲下3 英寸厚一块冰壳后,却发现她还有呼吸。她的同伴贝克头上也包着厚厚的冰,可他也活着。
  
  可是这两名搜救队员并没有伸出援手。其中一名经验丰富的队员觉得,把康子和贝克留在原地才是正确选择。他们虽然还活着,但肌体基本已废,即便救回营地,也将马上面临死亡。所以,他们要保存实力,以供真正能被救的人所需。再者,若把这两位重病患带走,那一队人能否平安下撤还是个问题。
  
  于是他们就这样离开了,自己回了营地。
  
  
  
  难波康子就这样死了,可是谁能想到,她的同伴,同样被认为没救了的贝克,居然奇迹般地在数小时后自己走回了营地。
  
  在紧急救助下,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和鼻子,但他活了下来,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了死神的虎口。
  
  如果说,我说如果,那两名搜救队员能够将他及早带回,是否他还能更好地活着?
  
  又如果,把难波康子也一起带回,是否她也能活下来?
  
  
  
  这个问题已无法解答。因为我们不在山上,不在雪中。
  
  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救。只有血肉至亲才会不顾生死拿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
  
  某些登山队员在看到别人遇险的时候甚至假装不知。因为行业内有条潜规则,一旦发生山难,所有的探险队都要停止登顶,参加营救。那么,那些人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攀登计划就要流产。
  
  自己的梦想与他人的性命面前,孰轻孰重?
  
  
  
  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疯狂山峰探险公司”的领队费希尔的死。
  
  他是一名真正的登山爱好者,是与霍尔齐名的高山向导。一生里抛妻别女,狂热地攀爬着世界各处的高地。
  
  他为人纵然狂妄自负、放浪不羁,但别具人格魅力。
  
  他与霍尔是死对头,关键时刻却能搭手援救。可是这一对冤家,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陷入同一绝境。
  
  危险来临的当口,他象头不知疲倦的鹰,来回奔波于雪山上营救自己的队员,却终究无力回天。
  
  在失去三名队员之后,他自己也葬身雪山中。
  
  
  
  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雪山?
  
  因为山在那里。
  


  看到大家痛恨该书前序言,甚为欣慰——我早年就买了此书,老版没有那几篇据说很恶心的序言。
  
  著名的珠峰山难亲身经历者,颇有思考之处的故事。书是好书,故事也真实精彩。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人们在悲剧中扮演着角色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悲剧,但悲剧却真的在文明世界里发生了。”


  i finished this book exhausted after one week reading and i was confused so much. first i admit that the expedition story is astonishing and the book is written and edited well and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even better than the other one by Jon Krakauer 'into the wild', which also brought me great reading experience and shock. however, after finishing this book, i cannot understand why these 'clients' go there. it's the freedom of Scott and Rob and other 'guides' to take the risks and enjoy the fame and achivement feeling themselves. but Scott and Rob are all dead wrong to induce these unqualified 'clients' to the death zone.
  
  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and unreasonable trust from these 'clients' and Scott and Rob and other guides are responsible. the sacrafices and the lives at stake are so regretful. conqueuing Mt. Everest is not an experience belongs to everyone with some money, time and a will.
  
  Sherpas can reletively easily ascend the sumit while they will only do that for the $1500-2500 paid by the people from rich countries. we are humanbeings relying on oxygen to keep alive and why we go to a place with only one third oxygen than home?
  
  and it's even ridicuous to train people by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al training programs to get human body accustomed to the thin air at death zone.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to, say, people practice to eat only one meal every day or sleep only one third than norman people for some nonsense purposes?
  
  i believe the only reason is that people just do something that few people can do, can reach, can afford, can try, have the chance to show off. but paid with your life? i dont think so.
  
  common people should not go there. professionals can go there but please don't allure others. it's a pure sports without economic incentives. in that way we will show more respects to this sport.
  
  btw, it's the first book i finished on my brand new kindle. i like the feeling of reading sth black and white and pure, like the air up in the Mt. Everest
  
  7 Dec 2011后记。看了后来Jon与两位向导,一个是俄罗斯人Anatoli Boukreev,一个是夏尔巴人Lopsang Jangbu Sherpa之间的争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个叫mountainzone的网站。jon在书中对两位向导的责任并没有非常严厉的批评,但在对两人的反驳中,对俄罗斯人有着尤其严厉的谴责。就像jon自己对andy的死一直心存内疚,jon对两位向导的失职和疏忽也不吐不快。这些争论,把into thin air的悲剧进一步揭开,而且更为真实。而更震撼的,是mountainzone转载两位向导的公开信后的编注:
  
  Editor's note: Anatoli Boukreev was killed in an avalanche December of 1997 on a winter ascent of Annapurna.
  Editor's note: Lopsang Jangbu Sherpa was killed in an avalanche in September '96 guiding another climb on Everest.
  
  刚刚从into thin air的历险中走出来的我,看到这些,忽然感到不寒而栗。
  
  雪山攀登,无论你经过多少九死一生的难关,能真正对自己说我survive all of this的,只有最终远离雪山。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登山的意义何在?    仅仅是为了享受登顶的荣耀吗?还是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还是为了利益和名声?    也许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始终无法理解这其中的涵义。    其实就连霍尔和费希尔的队友和朋友都不甚理解:曾经那么稳健成熟的霍尔为什么不坚持2点下撤的原则?有过多次登高峰的经验的费希尔为什么在身体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坚持登顶?    太多太多的原因,导致了这场山难的发生,让人感到惋惜和唏嘘!    如果灾难突然而至并且将生命瞬间带走,我觉得我还可以接受;但是让我最心痛不已的是,当生命之火还在燃烧的时候,却由于种种原因(寒冷、缺氧、无法救援等)而渐渐熄灭。    我至今仍不相信霍尔、汉森和哈里斯已死亡的事实,因为书中并未提到找到他们的尸体,我宁愿相信他们迷路了,或者找寻到别的路下山了。但是这只是我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那么谁又在欺骗着那些执着的特别是没有任何经验的登山者呢?    希望一次次血的教训能让他们知道:理想固然重要,但生命高于一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