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领导学案例

邱霈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邱霈恩  

页数:

401  

字数:

455000  

前言

领导学在国外是一门成熟而发达的学科,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配套的案例。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类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培训项目中,领导学都被作为主干课之一。MBA、一EMBA、MPA、EMFA和DPA等硕士、博士教育把案例教学作为重点,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案例学习与研究;由此赋予学生或学员处理案例所遇情况的直接经验、知识、理智和能力,使他们在案例学习的基础上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我国自引入并开展MBA、EMBA、MPA、EMPA教育项目以来,不仅注意专业理论课程的开发与传授,而且还注意相应案例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有不少领军的大学、党政干部培训机构都开始在案例开发与应用上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但是,这个速度还不能满足国民教育和干部培训对于案例快速增长的需要。就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和干部培训的实践来看,领导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领导学理论课程很重要,领导学案例课程则有更大的需求。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公共管理案例丛书”之一,全书共分6个编章,主要对领导学的案例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领导风范、领导人才与领导用人、领导与管理、领导决策及其实施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领导学在国外是一门成熟而发达的学科,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配套的案例。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类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培训项目中,领导学都被作为主干课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综合篇 1.民利大如天 2.如此领导,如此施政! 3.中国模式:中国发展之谜 相关资料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第二编 领导风范篇 4.朱镕基同志拜托湖南乡亲 5.管着泱泱大国,也惦着区区小事 相关资料 有感于总理喝自来水事札记:温总理给大家上了重要的课 6.吴仪同志参加人大代表团座谈记 7.外交疆场任驰骋 8.信访局长张云泉 9.庐山的别样风景 10.热血铸警魂,侠骨卫民生第三编 领导人才与领导用人篇 领导人才案例 11.当机遇来临 12.百名处级女官员的“形象工程” 13.一个科技厅副厅长的沉与浮 14.“三假干部” 相关资料 曹忠武案札记:“治国之要在于治吏” 中组部长:“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影响极坏 领导用人案例 15.黄镇辞职风波 16.大学生做村官 17.某地级市团市委书记升任副市长 18.邯郸市市长“十年七任” 相关资料 稳定市长任期是对法律的尊重 19.幕后指点,“另选他人”第四编 领导与管理篇 常规管理案例 20.管好广东的“三七二十一” 21.王珉与吉林咋整 22.市委书记推销保姆 相关资料 一份相关的数据信息 23.县委书记带头常年扫大街搞卫生 24.高考滑坡,县委道歉 相关资料 山西榆社“高考地震”案札记:在可敬的勇气背后 中国县市首长表现调查:民意支持度市长高于县长 25.一个企业明星的兴与衰 26.上访惹恼了县领导,被冤入狱554天 27.丑事已发40天,领导竟称不知情 28.北海传销 应急管理案例 29.中国市长演练如何“对付”记者 30.客列全部停运,各方急应灾情 31.“飞来横祸”发生之后 32.甘肃省岷县严重冲突事件 相关资料 中组部副部长:农村群体性事件已引起党和政府重视 中国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犯罪案件坚持惩治少数 33.安徽池州市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关资料 深圳市规定,发生群体事件领导须半小时内到场 34.南宁市建立应急联动系统 相关资料 我国的应急管理问题 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第五编 领导决策及其实施篇 领导决策与谋略案例 35.重叠设伏用奇兵 36.“要吃米,找万里!” 37.边贫地区计划生育与公共卫生资源应否整合? 38.刚入住的十层新楼就要拆掉 39.一条路,五根光缆,多个“三峡” 40.关不得的污染大户怎么治? 41.科学家与国家技术决策 相关资料 以技术为导向、寻求务实发展的对策思考 领导决策的实施案例 42.千里跃进大别山 43.违规扣满分,吊销2年执法证 相关资料 “机关效能建设”让2000余名庸官“栽跟斗” 广东奖惩公安执法质量2年不达标领导辞职或免职 44.环保风暴:叫停大批违法项目 45.一纸文件引发京津风沙防线大青山开发之争 46.“红头文件”揽储蓄 相关资料 问题“红头文件”源头何在,短期 清理难治“经年顽疾” 47.中央一号文件:各级在研究,农民不知道 相关资料 政府执行力存在五大自身挑战第六编 领导考评篇 48.江苏省的万人大评议 相关资料 江苏试行职位预告制,干部民主测评不过关要降职 粤发动万人评部风活动,广纳诤言树公道正派形象 一深圳公安新举措:领导奖惩与单位考核成绩息息相关 49.厦门市思明区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相关资料 四川出台新办法用25项指标考核地方领导政绩 50.浙江湖州取消对领导干部的GDP指标考核 相关资料 北京:GDP增长率不再列为调控目标 科学发展观导向下政府执行力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51.“群众最不满意单位”评上“省级文明单位” 相关资料 尴尬背后的机制缺位 年终考评形式化虚假化歪风当刹 52.考察材料很雷同,八次升迁皆过关 相关资料 彭晋镛问题札记一:考察与选拔干部的尴尬与出路 彭晋镛问题札记二:警惕干部考察“空壳化”倾向后记

章节摘录

13.一个科技厅副厅长的沉与浮一、起始:一个副厅长的突然免职2004年11月3日上午9点,S省科技厅召开了一次全厅大会。S省主管科技厅的副省长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厅长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宣布省里的决定,免去副厅长吴季等人的职务。在场的副厅长吴季等人虽然之前就对自己可能被解职“有点感觉”了,但对于这样的事情会在这样一个场合、以这样一种形式和速度发生,确实感到很突然。此事在全厅上下引起极大反响。对于吴季解职的原因,人们进行了种种猜测。有人说:吴季有腐败问题,只是他的腐败没有严重到判刑坐牢或者“双规”的程度而已。也有人说:恐怕吴季能力较差,不能胜任副厅长的领导工作。还有人说:吴季是栽在“小人”手上了,是“小人”陷害他的结果。又有人说:主要是因为吴季走错“人脉”了,他原来的靠山、一个提拔为副省级干部的老厅长前不久被“双规”了;现在的厅长和厅党委书记都是新提拔调任来的,自然就不会看上吴季这个“前朝老臣”了。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吴季被解职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出现了严重问题。二、背景:吴季的简历与分管吴季出生在上海,早年上过山、下过乡,是一个吃过不少苦的知识青年,在农村因为表现好而被选举为知青队队长并入了党,后来上了S省×大学的工农兵大专班学习中文。在大学学习期间,他比较刻苦努力而且表现良好,到毕业时他被选调到S省省委组织部工作。在组织部工作期间,他也一如既往地非常勤奋刻苦,同时也显露了一定的才干,比如编一编内部刊物,钻一钻人才理论,搞一搞人事调研,写一写组工文章,等等,表现比较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后来,根据工作的需要,他被调到S省省科技厅人事处当副处长,接着又提升为处长。2000年,在同样可以作为副厅长候选人的一大堆处长当中又他“脱颖而出”,晋升为副厅长。作为副厅长,他分管科技厅信息处、服务处和研究所三个单位。到被免职时为止,他实际担任副厅长的时间已经将近四年了。三、指挥:吴季对信息处成员的调遣信息处处长梁德利比吴季还大三岁,在科技厅的时间比吴季多十年,当处长的时间比吴季多两年,是正规大学毕业的老大学生,有研究员职称,也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在前些年的副厅长竞任中没有成功,他安下心来经营这个成立才四年多的信息处。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速度都非常快,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更加迅速,所以信息科技管理的任务非常多,单出差这一项工作就让全处忙得不亦乐乎。吴季因而也很有事儿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光对付这个处就占了他一半的工作时间。梁德利经常出差,跟吴季的对接不很紧。工作中有很多签报的事、回复应答的事、调查研究的事、出台有关政策文件的事、拨款的事等,吴季常常因为找不着梁德利而直接找副处长来安排这些工作。有时副处长也出差了,吴季就直接找普通科员安排工作。在这样的一系列工作互动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梁德利出差回来以后不见了某科员,一问才知道是被吴季派出去了;或者梁德利刚回来不久,就被新到任的厅长叫去,问起某某文件出台的思路和依据,而老梁对该文件的出台全然不知;或者梁德利刚刚出差到某县,当地官员前来咨询或请教信息处出台的有关规定时,梁德利因未全程参与规定出台过程而不知怎么回答才好;等等。这些情况使老梁很是恼火。老梁认为吴季简直就是本处的处长了,瞎指挥,乱调遣,不通气,一竿子插到底。于是,他就采取措施:一是与吴季多次进行沟通、交涉;二是对处里提出严厉的要求和规定。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即要求处里的工作必须完全经过老梁本人的签字或同意才能出活或出人,否则就不认账,而且要处分处里任何违反规定的人。一般情况下,吴季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跟老梁商量。可是,因为老梁很内行,几乎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他常常会提出相反的意见,使吴季的意见被搁置或者需要重新考虑,有时即使重新考虑也未必能被采纳,而上面又催得紧。这就使吴季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被动和难堪。这样,吴季就觉得老梁是个不好办、会坏事、用不得的老家伙,不仅渐渐变得厌恶他,而且还下定决心不用他、不理睬他,甚至还总想修理修理他。因而,吴季就开始不断借机找茬整老梁。老梁说是好的,吴季就说是坏的;老梁说是坏的,吴季就说是好的。特别是当老梁送来签报或文稿草案时,吴季则更是尽情而为:或者痛批一顿,点着老梁的鼻子尖进行指责;或者压着不处理,一搁就是半个月;或者总是挑些文字改来改去,致使所出的一个稿子竟然反复修改达25次之多;等等。吴季对此并不讳言,甚至还乐此不疲,在大会小会上都拿修改25次稿子的事来点说老梁,明的暗的都在指责梁德利,证明梁德利是一个很不行的人。老梁也是直性子,当场硬顶,结果两人常常发生面对面的冲突。对此厅党委觉得,必须尽早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所以,在一次梁德利生病的时候,厅领导就让他在家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不要管信息处的工作了。吴季这时就看上了信息处的女副处长刘玲。刘玲原先总被认为是一个“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物,很是被老梁瞧不起。但是,她也真是人如其名,很玲珑,一见机会到了就马上跟吴季卖乖。吴季因其甜言蜜语,就信任了她,委她以重任。刘玲在吴季的支持下开始扬眉吐气起来。首先把另外一个副处长纳入打击范围,她经常到吴季那里说长道短,使吴季彻底相信那个副处长就是老梁的人而把他打入“冷宫”。于是,刘玲就得到了全处的领导权。然而,大权在握的她却按照其本性行事,即热衷于找事整人,而没有把心思用到工作上。一件件紧急事情、重要文件她也不当回事儿,只有处里的一个老早就让她感到百倍厌恶的年轻人、硕士生才是她一心“关注”的对象。她总是找茬挑事儿,跑到吴季那里告这个硕士的状。而吴季也不辨是非,不论曲直,一概听信她的话,采取措施,猛整这位硕士出身的副主任科员。而这位副主任科员对近来自己老是没事干还老挨批的原因一无所知。

后记

领导学案例是领导学理论的实践反映,是与领导学理论一起支撑起领导学的另一只巨臂。研究领导学案例往往能够获得比某一章节领导学理论更加丰富的领导学知识,研究和学习领导学理论一定要注意从案例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收益更大、前途更广。这即是说,领导学理论与案例是相辅相成、内在通连的,不能机械地将它们人为地割裂,研究和学习领导学理论时要尽量联系领导学案例,学习和研究领导学案例时要尽量运用领导学理论。这样就能学得全面、系统,学得深入、透彻,最终学有所成。不过,本书并未、也没有必要与领导学理论的章节一一对应起来进行编写,从章节上看似乎要比领导学理论框架还要小。所以,在学习和研究本书的领导案例时,既不要在理论覆盖面上要求过高,也不要太局限于案例编排、对应的章节,而要综合起整个领导学理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从一系列重要领导案例中获得大益。


编辑推荐

《领导学案例》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领导学案例 PDF格式下载



暂保留意见。看封面和纸质是比较满意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