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发现
200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洛·梅
224
方红,郭本禹
无
罗洛·梅于1909年4月21日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艾达镇。此后不久,他随全家迁至密歇根州的麦里恩市。罗洛?梅幼时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父母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关系不和,经常争吵,两人后来分居,最终离婚。他的母亲经常离家出走,不照顾孩子,根据罗洛?梅的回忆,母亲是“到处咬入的疯狗”。他的父亲同样忽视子女的成长,甚至将女儿患心理疾病的原因归于受教育太多。由于父亲是基督教青年会的秘书,因而全家总是搬来搬去,罗洛?梅称自己总是“圈子中的新成员”。作为家中的长子,罗洛?梅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幼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是离家不远的圣克莱尔河,他称这条河是自己“纯洁的、深切的、超凡的和美丽的朋友”。在这里,他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或是坐在岸边,看顺流而下运矿石的大船。
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存在之发现》的主题是探讨经典的存在主义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具体说是讨论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观点的结合,阐明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所关注的相同问题及其整合观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更好理解。该书是存在心理学和存在心理治疗最简明、最权威的导论性著作,其中包括罗洛·梅关于这一主题的最精辟和最深刻的论述。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第一部分 原理 第一章 心理治疗的基础 第二章 赫琴斯夫人的案例第二部分 文化背景 第三章 存在心理学的起源与意义 第四章 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是怎样从相同的文化情境中产生的 第五章 克尔凯郭尔、尼采与弗洛伊德第三部分 对治疗的贡献 第六章 存在与非存在 第七章 本体论的焦虑与内疚 第八章 在世存在 第九章 世界的三种模式 第十章 关于时间与历史 第十一章 超越即时情境 第十二章 关于治疗技术索引译后记
第二章 赫琴斯夫人的案例 作为一位心理治疗从业者和治疗者的教师,我一直震惊我们对试图根据患者之行为发生的机制来理解患者的关注,竟如此频繁地阻碍我们对其真正体验到的东西的理解。有一个患者叫赫琴斯夫人(Mrs.Hutchens,关于她,我将集中给出我的评论),她是一位来自郊区的妇女,30多岁。她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时,总是尽力使她的表达保持泰然自若、老于世故的状态。但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在她的眼睛里有某种类似于受了惊吓的动物或一个迷了路的孩子眼睛里的恐惧的东西。从与她的神经科医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目前的问题是喉咙会歇斯底里地紧张,其结果是,她只能不停地用嘶哑的声音讲话。从她的罗夏墨迹测验中我得到了这个假设,即在她的一生中,她感觉到“如果我说出我真正的感受,我就会遭到拒绝;在这些情形下,最好是根本就不讲话”。而且,在我对她进行治疗的第一个小时中,当她告诉我她与母亲和祖母的独裁主义关系,以及她是如何学会坚定地警惕着绝不说出任何秘密时,我还得到了一些关于她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的遗传学上的线索。但是,如果当我坐在这里,我只想着关于问题产生之方式的那些为什么和怎么样,那么我可能会掌握所有的一切,但是我却掌握不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实际上,这是我所拥有的唯一真实的资料来源),即这个人现在是存在的、生成的、出现的——这个正在体验的人在当前这个时刻跟我在一起,在这个房间里。
无
精装本很赞,读起来很舒服,对于内容不敢妄加评论,个人很喜欢
目前只看了一半,不过这本书对存在主义解释得相当清晰,你看完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把存在主义引入心理学。罗洛·梅写野的那种清醒地任性是我喜欢的风格,或者看他的文章已经是一种治疗。
比很多所谓建立在临床实验基础上的研究要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