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学概论

干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干春松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儒学概论》是第一部以儒学为主题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儒学概论》以儒家学派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为逻辑线索,以孔子仁学为核心,全方位地介绍了历代儒者对于儒家仁、礼、心、性等观念的阐述,以及现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思想挑战时的回应,进而描述和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指出了儒学在构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中的意义,从儒家的宗教性、儒家与中国社会等角度,真切地体察了儒家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儒家在取得独尊地位之后,儒家经学的形成、孔子被神圣化和科举制度在推广儒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者简介

  干春松,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杂志主编,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哲学的研究,提倡“制度儒学”的研究进路。主要研究成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什刊度儒学》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引言:儒家、儒学、儒教第一章 儒之多面性第一节 先秦儒家之自我定位第二节 先秦诸子和儒家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于儒家的概括第四节 近代学术体系下的儒家面相第二章 儒家经典与经学第一节 经、经典与经学第二节 经典与解释第三节 经学的演变和解体第三章 圣人与圣域第一节 孔门弟子和先秦文献中的孑L子形象第二节 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形象第三节 “素王”和孔子的神化第四节 历代尊孔记第五节 孔庙及其陪祀、从祀制度第四章 科举、书院与儒学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第二节 权力和知识互动中的儒学第三节 现代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废除科举第五章 儒家的宗教性第一节 儒教与中国宗教的特色第二节 儒家与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第三节 近代以来孔教会的努力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宗教性的讨论第五节 儒家是否能成为公民宗教第六章 儒学的发展:先秦儒学第一节 “仁”和“礼”:孔子和儒家精神的确立第二节 七十子之学和儒家学派的分化、发展第三节 《中庸》和《易传》的宇宙观、人生论第四节 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第五节 荀子:性恶与礼法第七章 儒学的发展:两汉儒学第一节 汉初儒生群像第二节 董仲舒第三节 儒学独尊和通经致用第四节 魏晋玄学的儒学主题第八章 儒学的发展:宋明清儒学第一节 韩愈与道统第二节 理学和道学第三节 北宋理学的演变:周敦颐、张载和二程第四节 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第五节 陆王心学第六节 明末清初的儒学议题的开掘第七节 汉学与宋学:清代儒学第九章 现代新儒学及儒学发展的新方向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新儒学产生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及新儒学的演化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第四节 大陆新儒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十章 儒家与中国社会第一节 修身为本:身体与个人第二节 家和家族第三节 天下国家第四节 道统、政统和学统第五节 王道与霸道第六节 三纲、五常、六纪:从信念到生活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和经学的解体,汉学被归入历史学和文字学,而宋学则更多成为哲学的对象。  三、谶纬与经学  刘邦以布衣身份登帝王之位,开创一个平民登极的新纪元,然而这需要面对尖锐的合法性的挑战。首先是道德上的,如何解释刘氏天下的道德依据问题;其次是神圣性问题。显然,传统儒家经典中比较理性主义的陈述并不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方面需要对传统儒家经典做出新的解释,结合阴阳家甚至民间方士的观念的“公羊学”便是经学自我调整的重要表征。而另一方面需要一些辅助性的“类经典”来扩展儒家对于神圣性问题的态度。这样,原先在中国人观念中就很有市场的谶纬开始典籍化。《隋书·经籍志》就转述了一种流行的说法:“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析,当权者需要谶纬,或是因为现实中有许多问题五经中并没有给出答案,或是统治者有意识地要做一些违背经典的事,这时谶纬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谶纬可以为他们的行为的合法性提供证据。这也就是在王莽变法和刘秀恢复刘氏帝国时期,谶纬特别兴盛的原因。“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后汉书·方术列传》)  谶纬能否合称在经学中是一个问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称:“儒者多称谶纬,其实谶自谶,纬自纬,非一类也。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渐杂以数术之言,即不知作者为谁,因附会以神其说,迨弥传弥久,又益以妖佞之词,遂与谶合而为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附录易纬》)这段话的意思是“谶”、“纬”原先分属不同领域,因为纬书需要将自己神秘化,所以借用了谶的因素,这样便合在一起。  的确,自一开始,“谶”、“纬”有一个独立的发展历史。《说文解字》说:“谶,验也。”即通过隐语、符、图、物等形式来预言人事的吉凶祸福。虽然最早的“谶”字出现在《史记·赵世家》,但相信占卜的中国人很早就相信预兆,比如在秦时流行的“亡秦者胡也”,就是典型的谶语。  “纬”即纬书,是经书的支流,主要指的是汉儒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也称“七纬”:《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


编辑推荐

  《儒学概论》是“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历代儒者对于儒家仁、礼、心、性等观念的阐述,以及现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思想挑战时的回应作了全方位地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儒之多面性、圣人与圣域、儒家的宗教性、现代新儒学及儒学发展的新方向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儒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一本国学教材,这本书有很大的可取之处,就是概述了儒学的基本知识,对于业余人士可以起到补救基础知识的作用,对于专业人员可以窥视一些新颖的提法.作为教材,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