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社会思想史

王处辉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王处辉  

页数:

624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本好的教材,必须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锤炼。前不久,我与我们南开大学前校长侯自新教授讨论“中国何以跻身一流大学的方略”这一研究课题时,曾讨论到一流大学的教材建设问题。他以自身从教40年并做了十几年大学校长的经验,总结出了似乎很平常的一句话,他说:“教材是‘教’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他认为,好的教科书不是用一两年就可以在书斋里“编”出来的,而是必须建立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先生“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锤炼、增删、修订,这样才能形成一部经得起检验的好教材,而且即使是一部被公认的好教材,也还总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锤炼、增删、修订,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他的话之所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是我认为此乃至理,二是它符合我多年来教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写中国社会思想史教材的感受。虽然由我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思想史》是在我从事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与研究20多年的基础上完成的,且已被全国多所大学的社会学系作为指定教材使用,但我个人仍以为它离我心目中的“好教材”还有相当的差距,它还必须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锤炼、增删、修订,以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解决任课教师与修课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与不便,方能向“好教材”的方向不断迈进。

内容概要

  以时代与社会发展为逻辑线索,对从先秦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做了系统介绍与评价,使学生或一般读者能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思想史产生与发展的总体线索。《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充分体现了作为社会学核心课教材的要求,重点突出了中国社会思想与西方社会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充分反映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处辉,1955年生,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社会思想史、教育社会学。主要著作:《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中国近代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追寻中国社会的自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六卷本,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转型中高等教育的反思与构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在核心期刊发表社会学及教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50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第一节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第二节 前人“社会思想”定义简介第三节 本书的“社会思想”定义及其研究范围第四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问题第一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第二篇 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三章 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第四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三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五章 “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第一节 孔子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孟子的社会思想第六章 “法自然”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第一节 老子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第七章 颠覆传统以重构社会秩序的墨家、杨朱社会思想第一节 墨家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杨朱学派的社会思想第八章 “法后王”以改造社会秩序的荀子及韩非法家社会思想第一节 荀子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韩非的社会思想第四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理想第二节 贾谊对社会问题的察觉第三节 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第十章 汉代官方儒学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礼记》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董仲舒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第十一章 东汉时期社会批判思潮中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王充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王符的社会思想第十二章 汉魏时期道教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道教《太平经》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葛洪的道教社会思想第十三章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嵇康的社会思想第十四章 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社会思想第二节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节 道安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慧远的社会思想第五篇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第十五章 隋唐佛教的本土化社会思想第一节 天台宗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禅宗的社会思想第十六章 隋唐道教社会思想第一节 隋唐道教简况第二节 无能子的欲望论第三节 无能子论社会规范第四节 谭峭论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第五节 谭峭的理想社会构想第十七章 唐代儒学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韩愈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柳宗元的社会思想第十八章 宋代功利主义儒家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李觏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王安石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陈亮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叶适的社会思想第十九章 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第一节 张载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朱熹的社会思想第六篇 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二十章 明代心学及其平民化儒学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王守仁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王艮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何心隐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李贽的社会思想第二十一章 清初启蒙思想家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黄宗羲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顾炎武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王夫之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唐甄的社会思想第七篇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二十二章 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龚自珍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魏源的社会思想第二十三章维新改良派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康有为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梁启超的社会思想第二十四章 农民与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洪秀全、洪仁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孙中山的社会思想第二十五章 民国时期价值多元化趋向中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第二节 胡适的社会思想第三节 梁漱溟的社会思想第四节 对陈、胡、梁之社会思想的认识与评论

章节摘录

部的人与人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这是当时某种社会思想的产物。2.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始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现实社会的歪曲反映,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社会思想,但它一经产生,就对氏族社会的群体生活起着整合与控制的作用。3.原始巫觋或巫术的出现就是一种社会思想的产物。巫术是在人类社会形成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的巫术,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它所以会在当时成为主流文化,是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其中必然包含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某些社会思想。4.以“绝地天通”为主要特征的对原始宗教的改革,适应了原始社会群体规模和社会生活秩序协调的需要,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将神事与人事相对分离思想的萌芽,反映出人们在社会群体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对社会生活秩序的一致性的思想,并可从对神权的控制中反映出对社会统治权威和权力统一性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思想。而所有这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区及社会群体规模发展为基础的,也为社会生产力和社区及社会群体规范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5.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的产物,从中国古代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是怎样的,他们怎样设想人类世界的构成,怎样歌颂人民的英雄,怎样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怎样赞美劳动和斗争,等等。6.以神话和传说形式保留下来的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2)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3)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4)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尽力采纳国内外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用最简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中国自上古至20纪世初的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此外,为了便于加深学生和其他青年读者对古典文献的理解,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在论述先秦时期各家社会思想时,对所引原文做了一些注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社会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章节啊什么的改动的也蛮大的 内容也不如前一版的详细 删减了不少 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还是前一版的比较好 还有引用的原文


比起2002-6那版,耐读不少了


不太喜欢这本书,主要是不太读的进去,大概是水平不够吧。


本科学习、考研必备教材啊,能在王老师指导下读此教材更是收获甚多!


纸张还不错,而且内容是我很喜欢的


内容还是很具可读性的


本书还不错,考研用。


很好的书!很好的内容结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