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2011-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271
黄卫平
无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它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变化和争议,在内容安排上既包含国际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又重视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核心的传统理论与见解。本书配有大量的案例、专栏和图表,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读者不需要具备广泛的经济学背景,只要学过经济学原理,就很容易理解。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其他作者没能系统论述的新观点: 1.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方法; 2.规模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 3.政治学与贸易政策理论; 4.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5.世界资本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6.国际要素流动。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是国际贸易部分(第2~11章),下册是国际金融部分(第12~22章),两部分自成体系,便于渎者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阅读。
保罗·克鲁格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目前还担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青年经济学奖章的第五人。
第1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贸易和金融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世界贸易概览 谁和谁贸易?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的概念 单一要素经济 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 对比较优势的误解 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 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 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分析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4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两要素经济模型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经验证据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4章附录 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投入选择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 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 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 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同时移动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5章附录 用提供曲线表示世界均衡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不完全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和贸易 倾销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和国际贸易 区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6章附录 边际收益的确定 第7章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劳动力流动 国际借贷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7章附录1 从边际产品曲线估算总产出 第7章附录2 对跨时贸易的补充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8章 贸易的政策工具 关税的基本分析 关税的成本和收益 贸易政策的其他工具 对贸易政策影响的总结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8章附录1 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8章附录2 垄断情形下的关税与进口配额 第9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 反对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依据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 令人失望的“多哈回合”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9章附录 最优关税为正值的证明 第10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偏爱制造业的后果: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问题 1985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提要 关键术语 习题 延伸阅读 第11章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什么情况下一个公司会被视为跨国公司呢?根据美国的统计方法,当一个美国公司10%或者更多的股份被一个外国公司控制的时候,则被认为是由外资控制的,是外国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这种统计方法也就是认为10%的股份足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当一个位于美国的公司拥有国外公司控制性股权的时候就被认为是一个跨国公司。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种定义方式会使得一个公司有可能同时被视为一个国外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和一家美国跨国公司。这种情况的确发生过:1981-1995年,化学制品公司杜邦是一个正式的受外国控股的公司〔因为加拿大施格兰公司(Seagram)拥有其大量股份〕,但它同时也被视为一家美国跨国公司。在实践上,这种奇怪的例子并不是很常见,通常跨国公司都有一个明确的母国。 跨国公司经常充当国际借贷的载体。母公司会给其海外子公司提供资本并期望获得最终的回报。当跨国公司给其海外子公司提供财务支持时,外国直接投资就与国际借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为什么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的资金转移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在任何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存在并不一定就反映从一国到另一国的净资本流动。有时,跨国公司会在当地而不在母公司所在地为其子公司的扩张筹集资金。而且,在工业化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的双向外国直接投资,例如,在欧洲公司扩张其在美国的子公司的同时,美国公司也正在扩张其在欧洲的子公司 虽然跨国公司有时会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载体,但那种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只是国际借贷的另一种方式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允许跨国组织的形成,或者说,扩大公司控制权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基本目的。 公司为什么要寻求扩大控制权呢?虽然经济学家在跨国企业理论上的建树远不如他们在国际经济学其他方面的成就,但是,我们仍要回顾一下这一领域的某些理论。 口跨国企业理论 理解跨国企业理论的基本要点,最好是看一个例子——在欧洲的美国汽车制造业。例如,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都在欧洲销售大量汽车,但几乎所有这些汽车都是这些公司在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工厂制造的。这种情形虽然普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同选择:(1)这些美国厂商可以不在欧洲生产而在美国本土生产,然后出口到欧洲;(2)整个市场可以由欧洲汽车生产厂商如大众和雷诺来供应。但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两种情况?为什么会是同样的厂商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呢? 现代跨国企业理论首先会把这个大问题划分成两个小问题:(1)为什么一种产品不在一个国家生产而是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国家生产?这就是所谓的分布(location)问题。(2)为什么不同地点的生产是由一家厂商而不是几家独立的厂商来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内部化(internalization)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分布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欧洲不从美国进口汽车,还需要一个内部化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欧洲的汽车工业不是独立运作的。 原则上,生产分布理论并不深奥——其实就是第3~6章所述的理论。很多时候生产分布是由资源决定的。铝矿采掘必须位于铝土矿丰富的地区,炼铝工业则离不开廉价的电力;小型计算机生产厂商会把技术密集型的研究设计部门放在马萨诸塞州或北加利福尼亚州;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厂则会设在爱尔兰或新加坡。其他的如运输费用和贸易壁垒也会影响分布。美国汽车公司在欧洲为当地市场生产汽车,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减少运输成本。因为那些在欧洲销得好的汽车车型通常与在美国销得好的车型有很大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并在不同的洲进行生产是合理的。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决定跨国企业生产地点的因素与决定贸易模式的那些因素通常并没有多大区别。 内部化的理论则是另一回事。为什么跨国公司不在欧洲建立独立的汽车厂?我们首先可能会注意到,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总会存在一些重要的往来:一个子公司的产出往往是另一个子公司的投入;一个子公司开发的技术往往会被另一个子公司使用;通过管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协调各国子公司的行为。这些往来可以使得跨国公司结合在一起;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就是要使得这些往来变得容易。但是,国际业务往来却不一定局限在一家厂商内部。零部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销售,技术也能转让给其他厂商。而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实践证明——在厂商内部进行这些往来比在厂商之间进行更加有利。这也正是为什么跨国企业的动机被称为“内部化”的原因。 我们已定义了概念,但还没有解释到底是什么促进了内部化的进程。为什么跨国公司间的一些往来在厂商内部进行比在厂商之间进行有利呢?关于这一问题,有许多理论——但它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证据上都不像分布理论那样完备。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其中两个较有影响的观点,它们解释的是,为什么在不同国家的行为可以被有效地组合在一个公司内。 第一个观点强调了内部化给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带来的种种好处。技术,一般被定义为任何有用的知识。有时它是能够出售或转让的,但是,在转让过程中却存在极大的困难。首先,技术中的许多东西(比如说经营工厂的技术)是无法被记录下来的,它体现在一组个人的知识中,且无法被包装和出售。其次,对一个潜在客户而言,要知道知识值多少钱这一问题也是很困难的——如果他和卖主知道的一样多,就没有必要去购买了!最后,知识产权经常难以界定。如果一家欧洲公司的某项技术允许一家美国公司使用,其他美国公司可能会合法地模仿该技术。但若该公司不是出售技术而是通过设立外国子公司来获取技术收益,那么所有上述问题都可能避免。 ……
无
趁着活动买的,送货快
经济学名著,。。。。
看起来不错...看起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