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无调性文化瞬间

杨小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小滨  

页数:

390  

字数:

40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从思想随笔到时代观察,从写作理念到文本批评,从诗歌、小说到音乐摄影,从汉语作品到西方经典,从小众文学到大众文化,《无调性文化瞬间》汇集了杨小滨以诗人、摄影艺术家、评论家、理论家等多重身份的不同视角撰写的短篇随想、论述、访谈和演讲。
《无调性文化瞬间》以跨越了太平洋两岸和海峡两岸的宏观视域,在形式、观念、语言、心理等不同层次上对当代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降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观察与理论剖析。

作者简介

  杨小滨,生于上海,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研究员等职务。曾任台湾《现代诗》、《现在诗》特约主编,《倾向》特约策划,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争鸣》栏目主持人、策划。有论著《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历史与修辞》、《The Chinese Postmodern》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为女太阳干杯》等。近年在北京和台北举办了个展“后摄影主义:涂抹与踪迹”。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笔记/随想
副词:笔记十二则
音乐—政治—哲学断想
今日阿多诺关键词
语言的放逐
恢恢互联网
后摄影主义关键词
穿越阳光地带:经验(与)批判的旅程
我的名嘴生涯
寻找见证者:“国际文坛尤利西斯
报告文学奖”评奖侧记
李白与后殖民主义
最漫长的演讲
台北故宫乱弹
诗人之交醉如酒:闲说芒克
大隐隐于游:蔡天新印象
君子汉子胡子痞子等等
上海生煎吃法指南
蟹黄蛋:一道精美修辞
我的娱乐排行
哦,你在吧里泡得那般沉溺,那般轻薄,那般暧昧
聆听《我的太阳》的十三种方式
古稀之年的喜剧男高音
第二辑 文化/影像
(被挤出而畅饮的)酸酸乳女声与看客的权力幻觉
芙蓉/浮容:犬儒时代的崇高呕像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不再怕恶搞?
谁杀死了黛安娜?
疯子,狂人,真假鲁迅
作为真实域的挫败
满篇尽见门修斯
男子汉崇拜,法和奴性意识
奥运开幕式:暴力美学与幻象政治
一只后现代的戏谑馒头噎住了现代的崇高喉咙
《红高粱》:诗化的人性及其悖谬
《英雄》:反讽及其不满
作为符号化超我的主流影像
以快感的名义:超我露出峥嵘/狰狞面目
阳光下的标本:张晓刚
废墟与启示:吴山专
革命/消费快感:王广义
咧笑的幽灵:岳敏君
脸谱化的欢快:曾梵志
呐喊或哈欠:方力钧
周墙陶艺的泥巴美学
第三辑 诗学/诗论
幽灵主义写作
阶级的诗,革命的诗
语言包装或诗
一边秋后算账,一边暗送秋波
关于诗歌的先锋意识
关于诗歌与身体
关于60年代出生的诗人
作为现代性幽灵的后现代:当代诗歌中的城市寓言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当代诗歌中的叙事与抒情
有关两岸诗的随想
论两岸当代诗的几个核心问题
当诗穿上了谜语的戏装
众皆革命,我独恍惚:读陈建华60年代诗作
如何面对自身的反面:孟浪诗论
一个孟浪在天上飞
主体的痛感:读雪迪诗集《亮处的风景》
冬日之旅:读零雨诗集《木冬咏歌集》
深渊与鬼魅:读零雨诗集《我正前往你》
间隙的魅力:读陈育虹诗选《之间》
第四辑 文学/写作
从修辞化的历史到历史化的修辞
反语言:先锋文学的形式向度
先锋主义:语言中的政治
超越现代主义
纯文学与使命感
走向后主体的文学
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后现代
作为外国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
佯狂或反讽杂耍:读徐晓鹤
戏谑化的冷酷:读洪峰
醉或醒:评一种陌生的小说意态
飘零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台湾当代文学管窥
拓荒者·祭司·炼金术士:读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迷宫与沟壑: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体
第五辑 访谈/对话
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辩
一个多重身份的诗人
诗歌执照的掠取者
来龙去脉
我对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反讽的
“后诗意”的由来
一座充满创造力和诗意的城市
后摄影主义:踪迹与涂抹

章节摘录

  这样的叙事策略体现为卡尔维诺提出的“晶体”写作,亦即在貌似单一的叙事内折射出各异的叙事光谱,这个光谱所铺展的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画面,而是将不同色域拼贴在一起,或者说,是把叙事的碎片组合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因此,卡尔维诺的叙事主体也不是单向、全知的现代主体,而是碎裂、多重、互为扦格、互相映像但又无法同一的后现代主体。《分成两半的子爵》当然透过被炸弹炸成两半的梅达尔多直接展示了“整一”个体的分裂面貌,一半是邪恶,一半是善良。不过,这并不是一次均衡的分割:善良所遭遇的困惑往往显示了善举的霸道、压迫(甚至被说成“好人比坏人更糟”、“加重了别人的不幸”)以及纯粹道德的脆弱虚幻、违反人性,而强大的邪恶反倒对于人性有更深入的认知。《不存在的骑士》则塑造了一个空缺的主体:阿季卢尔夫只有一具铠甲,却没有肉身,甚至在没有口舌的境遇下依旧认真地用刀叉摆弄面前的菜肴,在缺席的状态下执行着主体的功能。  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主人公不再是具有某种自主性的人物个体,而是依赖于本篇文本的读者,但却因为本篇文本的残缺,与女主人公(女读者)不期而遇,并且纠结到其他的文本中去。也可以说,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只在文本的网络里产生意义,是被残缺的文本牵引的人物。男读者和女读者在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或“她”之间游移不定,而在第一个故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里,“我”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小说的主人公名字是'我',不过除此之外你还一无所知。”这个“我”究竟是谁,小说并未做出明确说明,或者说,这个叙事主体可以是随意的任何人。而用“你”来指称小说中的人物(男/女读者),引发了卡尔维诺小说真正读者的参与感,甚至不同读者会以不同方式与作为小说人物的男女读者产生认同。另一方面,叙事进程中的人称变幻又显示出主体在符号连环中的缺失、递进和无常。实际上,既然人称是可以更换的,主体的位置也就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无调性文化瞬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