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旭麓  

页数:

41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来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切,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地思之了”。新旧杂陈,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其复杂性所在。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中,作者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命题,进行了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辨析,在在发人深省。分析精当,文笔生动。相信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近代中国的历史脉动,进而增进对这段屈辱与奋斗的认知度。

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今双峰)人,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史学家。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先后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宋教仁集》、《中国近代史词典》、《近代中国八十年》、《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中国革命史教程》、《五四后三十年》等,参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四卷本)。不少论著被译成俄文、英文、日文等。除学术研究外,悉心培育学术后进,其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骨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一、漫长的盘旋二、土地的私有和买卖三、官僚政治四、宗族和行会五、儒学定于一尊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一、东西对视,隔雾看花二、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三、强韧持久的进取与保守防范的抵拒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一、盛世已经过去二、人口、移民、会党三、“洋货”与“洋害”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一、开眼看世界二、官、民、夷三、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一、白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会二、洪秀全的思想三、天国的悲剧四、留给历史的余响第六章 十二年之后一、“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一、庚申之变三、地主阶级的分化四、革新思潮的萌发第七章 近代化一小步一、洋务衙门二、自强与求富三、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四、“中体西用”五、“决理易,嚣难”第八章 城乡社会在演变一、新的社会力量二、农村的社会变化三、教会与会党第九章 日本冲来了一、日本的崛起和迫来二、从外交到战争三、民族精神的亟变四、强敌成为榜样五、三个方面的反思第十章 变与不变的哲学一、变的哲学二、不变的哲学三、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涌荡第十一章 庚子与辛丑一、三种力量二、义和团的社会相三、庚子事变的最后一幕……第十二章 欧风美雨驰而东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第十四章 “中等社会”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第十六章 民变与革命第十七章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第十八章 山重水复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第二十章 历史的选择

章节摘录

  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原先在他们看来使袁世凯拥有皇帝权力的帝  制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因此许多人都压制住内心的怀疑和恐惧,但是  当一个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运动发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又纷纷聚集到新的旗帜之下,各地都出现了持不同政见的人。②这个过程是难以用个人的品格来解释的。复辟的丑剧既显示了袁世凯和张勋的可鄙和可憎,又显示了旧的社会心态感染下不止乎一二人的晕眩和迷失。于是而有所谓“自筹安会发起变更国体之议,二十二行省计四百兆生民响应云集,投票公决,咸恭戴我皇上万世一系,并奉以完全主权,万众一心,山呼雷动。由是而军政两界,而国民代表,而绅学农工商各社会,相继以请愿书上矣。群情爱戴之诚,望若云霓,归如流水,有沛然莫御之势。”③这些来自各省吁请袁世凯登极的请愿书,固然不能用来说明当时的全部实情,据说其中“大部系由北京的一小撮顾问准备好,发交各省,再发回北京的”④。但忠顺的奴才并不罕见。如陈宦,当他奉命带兵入川平乱的时候,“向项城辞行,竟行三跪九叩大礼。项城惊异道,何必如此。陈对以陛下登极大典,臣恐未必能躬预,故先行庆贺。项城即说,即改国体亦废跪拜礼了。陈又跪下,三嗅项城之足而退,据说是喇嘛对活佛的最敬礼”①。王朝已成为历史之后,与王朝相应的礼仪及心态却未曾改变。  汤芗铭、陈宦及北洋大大小小的军阀无论矣!曾是一代巨人的康有为,在背负着儒家的十字架遨游世界的过程里深深忏悔戊戌变法之孟浪。他带着这种感情千里奔赴“丁巳复辟”,并在不成气候的复辟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直至复辟失败,他虽已暮色苍茫,也还在眷恋着被赶出紫禁城的清逊帝。巨人变成了侏儒,变成了“大言不惭之书生”②。君宪主义者杨度则通过为袁世凯谋帝制而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谋,希望借助袁世凯而实现一展抱负之想。他因力倡君主立宪而成名,又因“洪宪帝制”失败而名裂。但这种结局却成为杨度转折的起点。他抛弃了君主立宪而走向孙中山。  人们常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③。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知幾谓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旭麓却是当之无愧的“三长”兼具的史家,《新陈代谢》-书足以证明这一点。此书把史与论有机结合,通过对精练的史实的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引人人胜,处处显示出作者的“才、学、识”融为一体的风格。  ——冯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PDF格式下载



老师要求购买的读物


近代史学术专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