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中国的歌

叶秀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秀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古中国的歌:叶秀山京剧论札》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的京剧论集。全书以叶先生的名著《京剧流派欣赏》和《古中国的歌:叶秀山京剧论札》为主体,部分京剧论文和随笔也收录其中。书中或谈对京剧的品味和欣赏,或谈京剧的意义和趣味,或抒写京剧人物的精神境界,论域广阔。作者知识渊博,举重若轻,对深奥的京剧问题,能驾轻就熟,娓娓而谈,且文笔优美、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叶先生选择京剧作为美学研究的“基地”,对京剧美学的提炼和概括,彰显出哲学家的高远视界和不倦追求的艺术情怀。

作者简介

叶秀山,男,1935年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研究所(1977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并该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系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专攻西方哲学,兼及美学,旁触中国传统哲学及中西哲学会通。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著有《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思•史•诗》《叶秀山文集》(四卷)等。业余喜好中国书法、戏曲及西洋音乐。

书籍目录

序 京剧流派欣赏 戏曲与美学 论京剧流派 继承京剧流派的一些问题 “偏爱”和“偏见”——谈京剧流派的欣赏和评价 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形象之美——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的一些美学问题 略谈梅派艺术的特点——兼谈典型的美 从余派谈京剧演唱的“韵味” 程派唱工韵味的豪壮风格 言菊朋演唱艺术欣赏 从言派谈表演艺术之雅俗 麒派表演的特殊风格——谈表演艺术的真和美 马派和谭派表演风格之比较——兼谈表演风格之朴实和华丽 谈裘派表演风格——兼谈戏曲表演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谈杨宝森的《文昭关》——兼谈悲剧的表演 后记 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 第一章 中国戏剧与中国文化 一、戏剧作为人生的镜子 二、戏剧作为活的历史 三、中国古典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古典京剧艺术的成熟 第二章 作为戏剧的古典京剧和作为音乐的古典京剧 一、从“听戏”和“看戏”说起 二、古典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唱工的性质 三、京剧唱工艺术与京剧流派的发展 四、京剧唱工艺术的特点 第三章 古典京剧的咬字 一、 京剧字韵的生活根据 二、京剧咬字的技巧 三、京剧咬字的艺术性 第四章 古典京剧之行腔 一、京剧声腔的源流和特点 二、京剧角色行当和唱工艺术 三、京剧流派的唱工艺术 第五章 古典京剧唱工艺术的历史发展 一、京剧演唱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京剧演唱风格的发展趋势 三、京剧演唱技巧的发展趋势 四、京剧咬字的发展 简短的结束语 后记 京剧论札 论话剧艺术的哲理性 哲学·美学·戏剧·京剧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问题(研究提纲) 论艺术的古典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 论京剧《红灯记》 现代西方美学主要思潮和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表演流派中的地位 京剧的不朽魅力 京剧“韵味”及其他 论中国戏剧中的歌舞 从脸谱说起 观剧杂感 到剧场去看什么 提高什么 古典的和时尚的 来一个”昆乱不挡” 缓称“梅学” 漫谈京剧的派别 京剧流派的再思考 京剧的编导演 京剧要出大演员、大评论家 期待着大演员 由谭鑫培七张半唱片谈起 ”诗”与“史”的结合——谈梅兰芳艺术精神 余叔岩艺术的启示 程砚秋艺术的启示——程砚秋百年诞辰有感 大雅之音复而不厌 我的一些老唱片及其他 今人当自爱 京剧的学术意识——读蒋锡武《京剧精神》有感 难得朴实——读《程砚秋传》后 徐慕云《梨园影事》及其他 后记哲思中的艺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但是这里事实上存在一个矛盾:即我们不能等到穷尽了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后再来研究哲学,再来一个“总和”。事实上哲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很不成熟的古代就已经有了。这是因为人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人的思想上往往也会有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是说,即使在古代,人不但接受客观世界所给予自己的印象,循此而概括得出一种科学形象的认识,而且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体会来“观”这个世界,寻找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价值。事实上,这种“观”是人人都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有时候就要带着这种经验来对人生大义发表一点自己的“观”。只是有的人作这种飞跃时自觉点,有的人不太自觉。有的人作这种飞跃需要的经验多,有的人以较少的经验就可以对人生有较深的体会。在古代,自觉程度高的人就成了古代最初的一批哲学家。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应运而生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的确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既然我们不能等待穷尽一切经验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来想哲学问题,那么历代那些对“世界观”自觉性高的人就把他们的“观”系统化,写成了一本本的书。那么,学习、阅读这些书对完成、完善或提高自己的“世界观”就是很重要的。 我这样说,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哲学是一个专业,它有自己的历史,有一本本大部头著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在这些著作面前却步,觉得它们高深莫测,甚至有点什么“神秘”。它们无非是经验之总结,只是这个总结是一个飞跃,是从总体上来看人生之意义。读这些书可以使原来不太自觉的飞跃,变得更自觉点。 哲学可以对整个世界的本质发表意见——这是它的本行;也可以对一些具体学科的问题发表意见,但它是从前面那个“本行”的立场来表现自己的看法的。这就是说,它是从整个世界观的高度来看一些具体问题的。而这个世界观,通常都不一定是从研究这些具体问题直接得来的,而是通过包括读哲学著作等其他许多经历、思考得来的。这样,哲学对待事物的态度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特点。


编辑推荐

《古中国的歌:叶秀山京剧论札》编辑推荐:京剧,是中国最流行的戏曲剧种,诞生于二百多年前的北京。京剧凭借鲜明的特点、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涵,几百年来长盛不衰。如今,京剧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活跃在中国戏剧舞台上。虽然京剧的票友众多,但研究京剧理论和美学的著作却很少见,而叶秀山先生的这本著作实属难得,对读者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大有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中国的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