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权力与相互依赖

罗伯特·基欧汉,小约瑟夫·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年10月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伯特·基欧汉,小约瑟夫·奈  

页数:

363  

译者:

门洪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是两位著名学者的双剑合璧之作,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建构,也有实践上的指导价值。尽管作者强调自己的研究重心是国际体系不断变化的性质及其理解(并称之为政策前提),其目的在于确立理论框架,提出理论解释新模式,但从《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的结构来看,提供美国外交对策乃是应有之义。“征战沙场。剑强于笔;长远观之,却是笔指导剑”恰是《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的点睛之笔。

作者简介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于布兰代斯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任杜克大学詹姆斯·杜克讲席教授,美国政治学会主席,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1977年、1989年、2001年,合著)、《霸权之后》)(1984年)、《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1989年)等,主编有重大影响的论文集多部,是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权威、集大成者。约瑟夫·奈(JosephS.Nye),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1977年、1989年、2001年,合著)、《注定领导》(1990年)、《理解国际冲突》(2000年)、《美国霸权的悖论》(2002年),主编有重大影响的论文集多部,他提出的软权力理论风靡全球。门洪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站博士后,兼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著作有《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国际机制论》(合著)、《国际组织比较研究》(译著)、《国富国穷》(译著)、《从财富到权力》(译著)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总序构筑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石——译者前言中文版序言第一编 理解相互依赖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关于相互依赖的新探讨作为一个分析概念的相互依赖权力与相互依赖国际机制变迁第二章 现实主义与复合相互依赖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多种渠道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复合相互依赖的政治进程联系战略议程设置跨国公关系与跨政府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三章 解释国际机制的变迁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解释模式霸权的衰落总体结构模式的局限性问题结构解释模式结构解释模式的局限性国际组织解释模式关于机制变迁的综合解释第二编 海洋和货币领域的机制变迁第四章 关于海洋政治和货币政治的历史回顾国际货币问题领域1914年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1920——1976年的国际货币机制海洋问题领域海洋问题领域的界定经典的航海自由机制1920——1975年的机制阶段海洋政治的议程变化结论第五章 海洋和货币的复合相互依赖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武力的作用各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联系的多渠道货币、海洋与复合相互依赖货币和海洋问题领域的政治进程行为体的目标国家政策的工具议程形成问题之间的联系国际组织的作用结论第六章 海洋和货币领域的决策政治经济进程与机制变迁总体结构与机制变迁海洋机制的衰落国际货币机制问题结构模式与机制变迁海洋政治国际组织与机制变迁海洋政治国际货币领域系统解释的局限:国内政治和领导结论第三编 机制与两个双边关系第七章 美国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第四编 美国与复合相互依赖第八章 应对相互依赖第五编 全球主义与信息时代第九章 权力、相互依赖与信息时代第十章 权力、相互依赖与全球主义第六编 关于理论与政策的进一步思考(1989年)跋为多边主义喝彩?三思而后行机制的维持

章节摘录

  第三章 解释国际机制的变迁  国际机制协助提供了国际经济进程赖以产生的政治框架。认识国际机制的发展和崩溃,是理解相互依赖政治的关键。国际机制因何发生变迁?  在本章中,我们将依据以下四个方面——即经济进程、世界的总体权力结构、各问题领域内的权力结构、受国际组织影响的权力能力等——的变化,提出关于国际机制变迁的四种解释模式。前两个模式最为简单和相似,因此,我们首先以二者为起点。其后,我们将增加复杂度,探究较为新颖的问题结构模式和国际组织模式。  经济进程解释模式  许多观察家指出,经济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确实,为经济问题的支配权而进行的斗争,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相互依赖的主要原因。然而,现代西方国际经济学并没有提出关于国际机制变迁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分析只是一种简单化的解释方法,尽管它就经济效率和福利的增加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总体上并非是对于现实的忠实描述。经济学家为了构建精确、完美的经济解释框架,往往有意避开政治问题的探讨。当然,我们不能指责经济学家的传统经济理论没能提供机制变迁的模式,因为他们探讨的问题与政治学家迥然不同。政治学者一般注重于权力,但是,“如果我们检视过去百年间的主流经济理论,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将权力因素排除在考虑之外是它们的一般性特征”①。  ……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是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1977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霸主地位的开始,构成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理论基石;1989年,该书重版并增加了对批评的回应;2001年《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出版,两位学者将全球化、国际机制与相互依赖概念相整合,指点国际局势,激扬文字,对21世纪初的世界政治进行严肃的理论分析,成为代表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的巅峰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权力与相互依赖 PDF格式下载



   自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中最为瞩目的两派——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论战一直是学界的焦点之一。一战之后,祈求和平的呼声之下,威尔逊的十四条无疑获得了亟待喘息的各国人民的拥护,作为自由主义的前身,其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在一战后数年内风靡全球。可是好景不常,二战的爆发毫不留情地打灭了人们对于国际合作以及国联的幻想,无情的现实使得学界又转向了强调实力和军事的现实主义,卡尔、摩根索等人的著作为现实主义打下了基石。至70年代,肯尼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的出版更是将现实主义乃至国际政治这门学科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将基本假设从不可量化“人性恶”转为更为科学的“无政府性”,并强调国际体系上的理论,从而将理论的科学化程度大大上升,结构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达到了理论的巅峰。借着这股风潮,《权力与相互依赖》也随之问世,约瑟夫奈和基欧汉接受了现实主义中关于单一国家、民族国家、以及理性国家等一系列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中的国际进程这一重要观点,在将自由主义进一步科学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其的解释力,自由主义再度重获生机,自由制度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论战重新吸引了学界目光。
   关于本书,我们可以将其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建构复合相互依赖;国际机制的变迁;探索全球主义的治理。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解读,我认为能对本书进行更好的理解。
  一、建构复合相互依赖的理想模式:
   复合相互依赖作为一种与现实主义巨大差别的模式,其主要的特征主要可用以下三方面概括:1、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2、国际间议题并未有等级之分(即军事力量不再占据主导性地位);3、一国政府不使用武力。从这方面看,与现实主义的特征处于截然相反的特征。如果要给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定义,即为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但是请注意,如果只是相互影响的话我们只能定义为相互联系,而复合相互依赖必须是有代价的,国家肯定会有代价。这就引申出了本书的两个重要概念:敏感性与脆弱性。敏感性指的是政策框架内环境变化多大影响其他行为体;而脆弱性指的是行为体中止一种关系索需要付出的代价。举例来说,70年代美苏农业贸易中,苏联严重依赖美国的粮食进口。因此,若美国苏联间粮食交易出现问题,对美国而言,虽然其粮食损失了一个重大出口商,但是其可以将多余粮食向欧洲盟友出口、作为储备粮等很多手段进行弥补,因此虽然其对此的敏感性较大,但是脆弱性较小。而对苏联而言,若其失去了美国这一重要粮食供给来源,其没有其他办法弥补粮食上的缺口,顾其对此的脆弱性极大。于是因此美国可以通过其在农业贸易上的优势从而在与苏联的政治谈判上取得一定先机。
  
  二、国际机制的变迁:
   国际机制从定义上来讲,是指相互依赖关系产生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包括各领域中的规则、规范以及国际组织等。而《权》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对于国际机制的变迁或维持不变的模式进行解释。作者提出了四种解释模式,包括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模式解释模式、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国际组织解释模式。
   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是指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使得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加强,从而引发机制变化。总体权力结构模式解释模式是指各议题之间会相互联系,从而进行权力转化,一个行为体在在一个领域中的优势会转化为在另外领域的优势。国际组织解释模式是指宽泛意义上的网络、规范和制度。而各个行为体的能力则取决于其的基本权力以及依赖组织能力。
   以航海自由这一准则的崩溃为例,二战结束前,由于英国在军事实力上的霸权地位能够转化为其在海军议题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其一直奉行的航海自由原则,故航海自由成为各国遵守的定理。而随着二战后国际实力结构的变换,美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一系列海洋国际组织IOC、IMCO等的建立。在这一时期,各个小国对于航海自由的规则出现不满,逐渐开始要求专属海域等一系列要求,并最终摧毁了航海自由定律。我们只能用总体权力模式以及国际组织模式等对此进行解释,因为美国在总体权力上的优势无法转换为其在海洋议题中的优势;且随着国际组织的出现,国家能力的体现也并不完全依赖其本身权力,更取决于其依赖国际组织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复合相互依赖局面的不断增强,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国际组织解释模式的解释能力更强;而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模式解释模式对于现实注意模式下的情况更有解释力。
  三、探索全球主义的治理
   作者认为,在当今信息革命飞速发展的同时,信息的便捷化使得全球化进程迅速加快,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人口迁移、贫困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各个行为体之间协商建立相应国际机制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在“世界宪章”不太可能会被寄售的情况,实现管理全球化成为重要解决办法,需要人们的努力。
  
   《权力与相互依赖》面世三十多年来,经过多次再版,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结构,增钱自身解释力。尽管一直面临众多的批评,如激进自由主义者一直批判其接纳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从而无法被称为新的理论,而至多是补充而已;再如许多学者认为其在方法论上如同结构现实主义一般只考虑国际层次上的问题,而对于国家层次以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完全忽视。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当今国际政治领域,本书所代表的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无疑大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涵,提升了自由主义的解释力,为国际政治这门学科的进一步科学化以及学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不愧为自由主义历史上的巅峰之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学者基欧汉与奈所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自1977年出版第一版以来,立刻为当时渴求新理论范式的国际关系学界所赞美。20多年来,尽管遭受不少批评,但历经改版[1]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仍然成为“新自由主义”范式的开山鼻祖[2],《霸权之后》、《硬权力与软权力》等书均被视为延续其逻辑之作品。30年后,当基欧汉的学生们出版基于新自由主义范式的研究作品结集之时,H. 米尔纳(在罗列了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后)更是信心十足地宣称,对比起现实—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提供了现实—新现实主义之外一种可能更具解释力的范式”[3]。但自从1990年代末以来,新自由主义同新现实主义在认识论、本体论乃至理论进路都发生了趋同的趋势,乃至有学者称为“论辩的终结”[4]。在这种背景下,米尔纳的豪言壮语似乎显得有些夸张。这也促使笔者反思:到底在“开山鼻祖”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包含了多少理论范式的创新苗头呢?《权力与相互依赖》到底是对新现实主义的挑战还是补充?下面且从四个方面,对本书的内容及逻辑进行分析。
  
  
  
  一 对现实主义的批判:言过其实?
  
  《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首先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否定了现实主义的三个核心概念,认为国家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国家不是单一性理性行为体、军事手段作为对外政策工具的效用越来越低。其中核心的驳论就是否定国家是主导国际行为主体这一现实主义的根本假定。正因为如此,该书才被视为跨国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作。书中也批评现实主义把军事力量作为“国际关系所有议题”的“根本力量来源”,忽视了相互依赖条件下,非国家行为体及非军事力量(特别是经济方面力量)的重要性。基欧汉和奈进一步指出,国际政治的发展、特别是相互依赖的加强,使得国际事务日益缺少一个明确的“层次”(hierarchy);经济和不对称相互依赖成为新的权力来源;国家不再能够被看成一个内外一体的行为体,跨国、政府中层和非政府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现实主义理论的解释力正在逐渐消减。
  
  如果说在提出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指出国际事务议题多元化的方面,本书确实补充了现实主义之不足、有值得称道之处的话,那么在其他方面的批评却不能令人满意。有学者直指,基欧汉和奈在书中所批评的现实主义理念,不过是个“稻草人”,仅仅罗列出了作者认为重要的部分,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5]。而在论战中,新现实主义派别的学者则反驳,新现实主义对于权力变动的关注,对国内自由主义与国际无政府现实的严格区分,对政治权力如何形塑经济框架的论述,其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乃至道德上的优越性,新自由主义者在批判时都忽略或者贬低了;而其结构化视角的缺陷,对军事和政治权力的重视,却又被放大了[6];而现实主义的合作观和安全观,也没有《权力与相互依赖》所批评的那么“悲观”,而更多是一种“健康的怀疑”(healthy suspicion)[7]。
  
  而在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方面,几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先行者,恰恰都被评判为“新现实主义者”。他们对于国际政治与经济议题之间复杂纠结之相互关系的分析,比《权力与相互依赖》所指出的可能要更早,也更完善。不过新现实主义在这方面的论述,相对更偏向国际政治权力如何形塑国际经济秩序,而非反之,同时也缺少对国际合作的正面考察[8]。以《权力与相互依赖》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对这两个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说明,但从理论的逻辑上来看,似乎更像是一种补充,运用新现实主义本身的原则,阐释了现实—新现实主义所不太注重或者忽略的理论空白,而很难说是一种挑战性很强的批判。
  
  
  
  二 权力与相互依赖:新自由主义的专利?
  
  《权力与相互依赖》的核心命题有如下三个:建构复合相互依赖的理想模式,解释国际机制的变迁,探究全球主义的治理。相对于对现实主义的批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的立论,更有创新的意味。但细细探究之下,似乎有多处也不脱出现实主义的框架。
  
  全书的所有分析,均基于两位作者对“权力”及“相互依赖”的分析。一般而言, 依赖指的是为外力所支配或受其巨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简而言之,相互依赖即彼此相依赖。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这是该书对相互依赖所下的定义。相互依赖关系并不以互利为特征。因为追求最大限度的收益是行为体的本质特征,而如何分配收益恰是相互依赖关系代价和收益的核心。
  
  在对“权力政治”和“相互依赖”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两人提出复合相互依赖新概念,探讨了在相互依赖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征。作者区分了敏感性相互依赖和脆弱性相互依赖。敏感性指行为者在试图改变局面而作政策调整之前所具有的承受外部世界所强加代价影响的程度。脆弱性则可以定义为即使在政策调整之后行为体仍具有的因外部事件所强加的代价而受损失的程度。前者假设现存规则不变 ,外部影响对一国造成的直接结果,指的是一国的承受力。后者是指该国采取某些对策之后抵消或减轻上述结果的能力 ,指的是一国的应变力。因此研究脆弱性更具意义,其能说明相互依赖关系对一国产生的实际影响,表明“谁”能够规定相互依赖政治游戏的规则。
  
  基欧汉和奈对相互依赖概念的最大贡献即强调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是权力的来源, 从而将权力与相互依赖连接起来。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行为者的利益处于和谐状态,或权力关系不重要,相互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混合动机博弈,而权力是相互依赖的内在因素。作者区分了两种权力的含义。一种是指以资源类型为衡量标准的能够控制结果的实际影响力; 另一种指以对结果的影响为衡量标准的潜在能力。 当我们说非对称相互依赖是权力的来源时,权力被视为对资源的控制或对结果的潜在影响。在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中,依赖性较小的行为体常拥有较强的权力资源, 但这种优势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导致在对结果的控制方面占据优势。以资源类型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与对结果的影响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之间很少出现一一对应。
  
  但是,在以上论述中,基欧汉和奈多处使用了权力、利益等词,因而并没有攻击、也不打算攻击现实主义最基本的逻辑:国家是按照其界定的利益来制定对外政策的;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权力斗争永不会止歇,只是程度高低的区别而已。于是,两位作者的创见,似乎变成了力图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修正和完善现实主义的理论,而没有真正提出新的理论范式。两人对复合相互依赖和权力的新内涵之强调,似乎造成一种表象,即国家之间的冲突将逐步减少而合作将成为主题。但其实相互依赖之下,国家用于威胁和强迫的手段除了单纯的军事和政治外交手段外,又增加了脆弱性相互依赖和经济实力,很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开启“经济战”和“议题争夺战”;这个缺陷被Holsti称为全书“最大的弱点之一”[9]。更有甚至,有坚定的现实主义者指出,对于相互依赖和经济力量的重视,其实早在老牌现实主义者(如摩根索)的作品中就可见到了[10]。
  
  通读全书(特别是第三版),可以发现,在前面1-3章中,两位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提出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新概念,并论证国际政治的新现象,在30年前估计会令那些常年沉浸于现实—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研究者眼前一亮。但是在随后的4个经验分析中,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总体结构”(overall structure) 模型却似乎对相当多的事务仍然存在比较强大的解释力,作者多处用语也比较暧昧,令人疑惑到底作者是否有意图挑战现实—新现实主义的地位。而到第三版出版时,两位作者所撰写的补充文章《信息时代中的相互依赖》仍然对现实主义的逻辑做出了很大让步,尽管强调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复杂相互依赖更成为时代的特征,却依然承认了国家这一政治体的生命力,军事力量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在国际政治行为中以利益为中心等等[11]。可以说,随着论述的深入,整本书的批评和创新力度,却是呈现一个逐渐消减的趋势。这也许部分地反映了国际关系理论中“趋同”的大趋势。
  
  
  
  三 认识论:异曲同工?
  
  从根本上说,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都坚持科学实证主义的原则,反对任何诠释性理论。以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批评,两者的认识论其实都是基于“物质化权力”的假设,也都采用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条件,因而忽视了国际关系中理念建构、社会身份赋予和社会式互动的作用。基欧汉自己也明确指出: “新自由主义赞成新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推理原则。……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都不满足于对文本的诠释:两派学者都认为存在国际政治的客观事实,虽然这样的事实总是不能完全得以揭示,但部分的解释是可能的。” 一切对国际政治社会内容的考虑和对国际政治诠释性的研究都被视为没有明确研究议程和可证伪假设的非科学解释。
  
  基欧汉本人曾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提出“相互依赖”合作理论的灵感,来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二手车市场失序的分析[12]。这和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大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去分析两极和多极体系,如出一辙[13],只是基欧汉和奈所采用的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知识可能更加“新”一些而已。这也反映出基欧汉和奈在研究方法和认识论上,并没有达到超越现实主义的高度,因而也很难符合托马斯·库恩所提出的“范式转换”条件[14]。
  
  
  
  四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有效吗?
  
  这也许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争论最为激烈的地方。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权力分配的副产品。在国际政治中,法律和制度是受追求权力的斗争限制和支配的。权力结构的维持也主要靠大国或者霸权国的力量对比的相对稳定,而非国际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 国际制度合法与否无关紧要。秉持现实主义的学者们指出,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特别是在高度官僚化而又不存在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存在很严重的自我学习和更正问题,不一定如新自由主义者所假设的那么有效[15]。
  
  而对于新自由制度主义来说, 在没有中央政府的国际社会,全球治理是靠国际制度完成的,国际社会的权威不像霸权结构下集中在个别国家手中,而是越来越转移到国际制度中。所以, 国际制度是否有效对于全球治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基欧汉和奈花了很大篇幅论证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有效,详述了国际制度的存在加大了国家的信用、也增大了国家背叛的成本,进而促使国家在国际合作中从重视相对收益(比较阻碍合作)转变为重视绝对收益(由于不太注重国家间的竞争二相对有利于合作)。两位作者也对货币制度和国际海洋管理制度做了详细的经验研究。由于其对于制度(regime)的重视,被认为开创了所谓“新自由制度主义”。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欧汉的弟子们似乎也已经满足于其理论前提,而遵循《权力与相互依赖》的“指示”,更注重于为提供“经验例证”[16]。《权力与相互依赖》对国际制度的研究,可以说是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国际制度研究议程,多少弥补了现实主义的缺陷。不过,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也并非解决国际问题的万灵丹,而只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对某些特定议题有作用,这是基欧汉和奈也承认的。尽管大的理论原则上,新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比较多的趋同,但两者对于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有效性的争论,相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17]。
  
  
  
  五 结语
  
  总的来说,《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与所有现实主义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对权力分配的强调,该书又与所有自由主义理论具有同一个标签,即国际合作的可能性。该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是相互依赖理论,而权力因素却是相互依赖的内核。对权力的强调恰是作者接受现实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曾被评论“走现实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虽然作者意在批判权力理论,但本书却是以权力为基础的,骨子里并没有摆脱现实主义的思维。可以说,该书是结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而走的中间道路,那么这个中间道路更偏离哪方,更接近哪方?若把它归为自由主义理论学派,似乎很难解释为什么书中处处透出对“权力”的着迷以及对国家博弈的思考。事实上,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基欧汉与奈从建立一个新范式的尝试后退(Retreat),转向建立一个新的研究纲领。他们放弃了将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系统地纳入其相互依赖和跨国模式的任务,而这些曾是他们孜孜以求的。他们意在发展一种处于国际体系层次的世界政治理论,这意味着他们开始自动地向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看齐。作者明确地指出,自己是想用这个概念批评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传统权力理论,进行科学的修补,以在更大程度上靠近客观现实。
  
  正因为本着这样的理念著书,《权力与相互依赖》尽管在多处试图推翻现实主义的假定,却做得并不成功。书中仍然透着浓重的现实主义气息,其理论成果促使现实—新现实主义者在反思自身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导致了两派理论出现趋同,即所谓“论辩的终结”[18]。面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挑战 ,新现实主义积极迎战,并适时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吉尔平和斯蒂芬·克拉斯纳。吉尔平提出了霸权与大国政策协调(Policy Coordination)并存的理论,并强调多边管理与政策协调的价值,其中对国际机制的正面评价,明显受到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影响;克拉斯纳是坚定的新现实主义者,但在 《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这本经典著作中,他对现实主义的修正及其理论剖析吸收了许多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认识。这种现象被学术界称为“新—新合流”(Neo-Neo Synthesis)。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一版出版10年后,两位作者在筹划第三版的过程中共同撰写了一篇名为《再谈权力与相互依赖》的论文,对“权力”及“相互依赖”的相关命题以及分析进行了自我批判。两人特别指出:当年在第一版中其实并没有意图提出“取代”新现实主义的理论(alternative),而是认为两者是可以“互补”(mutually complementary)的;而国际组织的运转及个中的利益博弈,也需要更多的经验实证来支撑[19]。笔者以为,单从《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来看,两人在创作此书时,尚保留有很多余地,并没有太多“挑战”(challenge)的意味,只是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一种替代(alternative)乃至补充(complementary)的范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欧汉和奈分别(通过《霸权之后》《注定领导》《硬权力与软权力》等书)对学说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了像新现实主义一样具有高度科学特征的国际政治理论,也逐渐被解读为对现实—新现实主义的“挑战”。 尽管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争,有逐步平息的迹象;但基欧汉学生们所主编的文集,严格地遵循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议程,很好地完成了基欧汉和奈所指出的实证研究任务。从这个意义来说,《权力与相互依赖》单纯在内容上可能只是对现实—新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但时势造英雄,书中的一系列逻辑(logics)、概念(Concepts)和研究议程(research agenda),却成为了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起点,进而对现实主义形成了“挑战”[20]
  
  
  --------------------------------------------------------------------------------
  
  
  [1] 目前的最新版本,国内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除两位作者自己以外,最早指出(和批评)此书所开创的新理论范式的,如Stanley J. Michalak, J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on World Politics, Vol. 32, No. 1 (Oct., 1979), pp. 136-150.
  
  
  
  [3] Helen Milner, “Introduction”, on Helen Milner and Andrew Morasvick eds., 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1-26.
  
  
  
  [4] 秦亚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国际论坛》2001年第3期,6—13页。
  
  
  
  [5] Michalak, J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p.143-149.
  
  
  
  [6] Robert Gilpin, “The Richness of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al Realism”,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8, No. 2 (Spring, 1984), pp. 287-304.
  
  
  
  [7] 金亨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论”,《国际论坛》2004年第5期,1—6页。
  
  
  
  [8]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s of Trans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5, No. 3, (Summer, 1971), pp. 398-419. 基欧汉和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因为吉尔平的“霸权周期论”而将其归入“新现实主义者”,却没有提及他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将经济分析引入国际关系的先行者之一。笔者以为这样做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多少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即哪怕是最新生代的现实主义者,对于国际关系中经济事务的重要性,仍然不太关心;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9] Kal J. Holsti, “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iplomacy in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2, No. 2 (Spring, 1978), pp. 513-530.
  
  
  
  [10] Michalak, J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p.143-149
  
  
  
  [11] R.O. Keohane and J.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n Foreign Affairs, Vol. 77 No.5, pp. 81-94.
  
  
  
  [12] Conversations with History: Robert Keohane, March 9, 2004 at UC Berkerley. http://globetrotter.berkeley.edu/people4/Keohane/keohane-con0.html, 2010年12月25日登入。阿克洛夫的论文见 George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48 No. 3, pp. 488-500. 他亦是凭此论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3] 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北大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 Thomas S. Kuhn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 ic Revolutions , Chicago :Univeri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转引自前引秦亚青:“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6页。
  
  
  
  [15] Steven Van Evra, “Why States Believe in Foolish Ideas: Non-Self-Evaluation by States and Societies”, http://web.mit.edu/polisci/research/vanevera/why_states_believe_foolish_ideas.pdf, 2010年10月10日登入。
  
  
  
  [16] 前引Milner和Morasvick等基欧汉弟子共同编著的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一书,对自由制度主义理论阐述相对较少,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方法论讨论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上—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军控制度、维和行动乃至妇女的国际人权等议题。不过也引起了学者对他们研究议题过于细化而失却了理论建构价值的批评。关于对本书的评论,参见陈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前沿与困惑—评《世界政治中的权力、相互依赖和非国家行为体》,《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3期,74—95页。
  
  
  
  [17] 关于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对国际合作理论的阐释,参见随新民,“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范式比较”, 《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69—75页。
  
  
  
  [18] 秦亚青,“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7—12页。
  
  
  
  [19] R.O. Keohane and J.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Revisited”,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4 (Autumn, 1987), pp. 725-753. 另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相互依赖有效吗?”(门洪华编译), 《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77—80页。
  
  
  
  [20] 国内研究新自由主义的门洪华认为,基欧汉后来确实逐步接受了新现实主义的研究假定、但又推进了自己的理论,因为他发展了如新现实主义那样高度简约、呈现高度科学的体系理论,他采取的是退两步、 进一步的战略—即从建构理论范式和全面否定现实主义基本假说的立场后退,着重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基欧汉将现实主义纳入其理论框架,但用新的假定和阐释加以补充,亦即对新现实主义进行扬弃,在国际制度对世界政治进程的影响上得出了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结论。所以,新自由制度主义是在挑战新现实主义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接受了新现实主义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国际机制理论体系,其后又借鉴和吸纳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特别是建构主义学派的最新成果,及时保持着学术前沿地位。参见门洪华,“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 《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111—124页。
  


  理论性比较强的著作,虽说有实践的结合,但还是有些晦涩难懂,不过多读几遍就可以了,我正在读第二遍,对作者的理论有了基本的理解。其实作者是总结20世纪以来尤其是战后,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并将这个趋势作为以后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模式。


这么专业···已发表了还是正投稿了?


本文是本人作为中山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学生的期末作业……恐怕会是大学期间最后一篇term paper式的作品了吧


好吧这篇东西帮我拿了个90分,完成任务了


80分的路过==,话说,感觉这篇文比这本书难懂==.....


还在纠结中的飘过……


看书看得我头晕了,这篇文章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本书,而且写得不错


顶楼主!外交学专业学生飘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