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大讲座(第9辑)

北大讲座编委会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北大讲座编委会  

页数:

3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讲座是北大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只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书籍目录

关注世界关怀中国/周树春
写文章的辩证法/马镔
漫谈今日中国之媒体/陈小川
97前后的香港报业/阮纪宏,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王庚年
周刊大战--传媒竞争中的制胜法则兼谈国内纸质媒体经营状况/朱伟
媒体与中国体育改革/毕熙东
音乐广播的发展趋势/刘晓龙
以冷峻笔法书写社会正义/张本才
体育媒体的平民化与娱乐化/王奇、李承鹏
媒体与中国足球/董路
新闻背后的故事/马晓霖
视觉传播精彩无限--当代新闻摄影的主要特点/张瑞琪
闯荡非洲/温宪
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现状及用人需求/苟鹏

章节摘录

  我接触到的一些朋友,当听说我是《参考消息》总编辑的时候,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就是:“我是看着《参考消息》长大的”。这句话用英语说,是一个PuN,就是双关语。当然,他们讲的时候,意思不是双关语。意思大家会理解,就是他从小就看《参考消息》,是读着《参考消息》长大的。不是平常讲的,是看着邻居家的孩子从小长到大。确实如此。很多这样的朋友,不管是什么样的年龄段——当然特别年长的除外,都至少是从当学生开始一直看到现在。可以说,《参考消息》是这样一份报纸,一般来说,它能比较早地进入社会各个阶层读者的阅读视野。  话说天下大势,先从开天辟地讲起。所以,先简单讲一下《参考消息》的历史。上个周末,也就是11月7日,是《参考消息》的生日。《参考消息》是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新闻机构一起诞生的,那是1931年11月7日——这是十月革命纪念日。在以后的岁月当中,它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刊物存在。开始有些不同的名字,比如叫“无线电材料”或“每日电讯”。在最开始的时候,主要内容是国民党中央社的一些电讯,作为内部信息供党的领导参阅。以后改称《参考消息》,但发行的范围和现在不大相同。今天的这份报纸,是“改报”成为真正报纸形态的报纸。那是1957年3月1日,当时毛泽东主席亲自提出,要把《参考消息》办成一份报纸,给一定范围的读者看。毛主席说这叫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份报纸。我理解,毛主席提出的《参考消息》办报方针是六个字,叫做“见世面”、“种牛痘”。所谓“见世面”,很容易明白。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的岁月(包括改革开放开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参考消息》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人了解外界,如果不是说惟一的,差不多也是最重要的窗口。在座的一些同学年龄可能比较小,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当时能看的报刊就是“两报一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大讲座(第9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