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长之学术

张蕴艳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张蕴艳  

页数:

1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的专著。李长之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崛起的美学家、文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它以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为脉络,依次展现他在文化研究、鲁迅研究、古代先贤传记批评,对德国学术思想的接受四大领域的价值和贡献。从李长之在世事变迁中的种种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折射了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思想与灵魂的发展过程。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论“感情的型”——李长之的诗学理想及其启示 第一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与人学意蕴 第二节 “感情的型”的本土化与人格化 第三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启示与人学价值第二章 从“鲁迅批判”到《鲁迅批判》——兼论李长之《鲁迅批判》的独创性 第一节 李长之眼里的鲁迅 第二节 鲁迅眼里的李长之第三章 民国时期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第一节 浪漫精神的审美品评 第二节 浪漫精神的人格描摹 第三节 浪漫精神的文化溯源第四章 民国时期李长之的文化心态 第一节 屈原与孔子:浪漫与“古典”的扭结 第二节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传统与现代的对峙 第三节 “强者哲学”:从个体本位到族国本位的跳板第五章 李长之与德国古典精神 第一节 德国古典精神的人文内涵 第二节 传记批评中渗透的德国古黄精神余论 1949年后的李长之 第一节 从“《世说新语》”到“《春秋》” 第二节 单向度:学术人格变异的典型症状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李长之的批评理念,凝聚成一点,即他的“感情的批评主义”的理论。李长之认为,批评要达到客观公正,必须要用感情。这是看似和客观相反而实则相成的态度。因为“在我爱一个人时,我知道他的长处;在我恨一个人时,我知道他的短处,我所漠不相关的人,必也是我所茫无所知的人”,故“感情就是智慧”。这里其实涉及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所谓批评的理性化、客观性,是一种相对的理性化、客观性,它必须以批评主体对对象的关怀、理解为基础。因此,所谓“感情的批评主义”,包含几个要点:一是对一篇作品要爱憎各别,不委曲求全,如此才能公平;二是要撇开一己的好恶,“跳入作者世界里”深味吟咏,作“同情之了解”;三是一个批评家,必须说出具体的好作品的条件来。这个条件,李长之称之为“感情的型”①。如果说,前两点指的是批评态度的理性化、客观性和科学性,它是批评形态从传统的印象式批评向现代批评的理性化转型必不可缺的要素,那么后一点则是指批评的标准。它同样关乎批评的现代转型。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伴随现代转型带来的价值分裂与精神危机困扰着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思想家。在德国思想家韦伯看来,现代是一个“除魅”的过程,为世界去除人们强加在它身上的各种虚幻的、神秘的意义,是科学的功效,而科学的进步是理智化过程的一部分,理智化是现代社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理智化相伴,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另一特征。从中国的情况看也是如此。批评的专业化是传统批评向现代批评转型的重要标志,专业的现代批评必然要求批评的科学性,批评的科学性就是批评的理智化。“感情的批评主义”虽然提倡的是批评家“感情”因素的介入,但内含的特质则是批评的理智化。中国传统批评的特色是印象式的批评,印象式批评的特点是用一两个抽象的词汇概括对某篇文章、某首诗、某个句子或词语的总体印象,这种概括或分析传达出来的意义是极不清晰的,全赖接受者的妙领神会。而没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的浸润与熏陶,这一领悟便很难发生。显然这种批评方式是很难跟“除魅”后的现代社会接轨的,甚至可说它是与“除魅”背道而驰的。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一书中,李长之也表达过这一意思,以及他要为现代批评建立新范式的抱负:“通常那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态度,我是不赞成的,因为,所谓不可以言传,是本没有可传呢,还是没有能力去传?本没有可传,就不必传;没有能力去传,那就须锻炼出传的能力。对于中国旧东西,我不赞成用原来的名词,囫囵吞枣的办法。我认为,凡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就是根本没弄明白,凡是不能用现代语言表达的,就是没能运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弄明白。”④现代批评既然需从传统的纯印象式批评中抽身而出,以其科学和公正为自己赢得现代的合法身份,那就必须有一个可以展开讨论的平台,此平台即“感情的型”。如果说“感情的批评主义”前两个要点是阐述为何批评要用感情和什么是“感情的批评主义”的,最后一点则是讲怎么来实施“感情的批评主义”。所以,李长之首先是站在批评的角度来看“感情的型”的。“感情的型”既是测量批评家审美能力的标尺,又是检验批评对象(文本)是否艺术的试纸。 但是,从李长之对“感情的型”的有关论述来看,“感情的型”已不仅仅是一个批评标准,它有着自己内在的严谨的理论结构和丰富的文学与文化内涵的理论整体。何谓“感情的型”?李长之首先作了形态描述,他说:“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假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按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我们会一层层地剥,而发现一种受限制最小的层,这一层就是文艺作品之感情的型。根于某种程度而言,这近乎谈到文学的永久性。原来一篇作品,所以能达到读者之前,是根于许多条件。第一,我们可以先问这个作品是口说的,还是笔传的?这一层离作品的核心最远,受的物质的限制也最具体。假如是笔传的,次问:第二,是写的,还是印的?第三,假如是写的,是毛笔,还是钢笔?假如是印的,石印,还是铅印?截至现在,这些问题还触不着那篇作品,事实上,无论批评者或研究者也迂阔不到如此地步。然而如以那作品之达到读者眼前的条件而讲,确不是毫无意识地发问。如果这些问题答复,我们就问:第四,文言,还是白话?偶尔一想,这似乎触着作品,实则还不行,因为我们并不能由此而加以理解或批评。……P16-1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就学科建设而言,百年学案研究,无疑是在为学界时贤或后人撰写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提供殷实的学术—思想资料:就学统自律而言,委实想借净化日常学术之行为,以活出角色价值之纯正。


编辑推荐

本书为“百年学案典藏书系”中的一本,它以现代的视角对李长之的文学理论批评之路及其内心的追求进行了客观的阐释,视角新颖,在掌握了翔实的材料基础上分析极其到位,是目前研究李长之的首部专著,具有开创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长之学术 PDF格式下载



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长之的专著,相当全面地总结了民国学术大家李长之的学术历程,内容涉及他在文化研究、鲁迅研究、古代先贤传记批评,以及对德国学术思想的接受四大领域。我们读过此书,能够从李长之在世事变迁中的种种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看到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思想与灵魂的发展过程。历史是因不断重写才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认识,学术史亦是如此,或许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李长之的学术与人生了,但其作为一代文化思想的研究大家,是值后人学习和不断研究的,因此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今天的我们重新领略了这位学术大家的新路历程和思想风采!


分析的很到位,质量不错。


非常好得书值得拥有


散文笔法,写得优美,与梁刚书结合读感觉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