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易学本体论

成中英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作者:

成中英  

页数:

420  

字数:

4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统合了成中英先生关于易经哲学的研究,展示了作者自己的理论体系。该体系阐发了易的五义和易的本体世界,建立了周易哲学的本体论与诠释学系统架构,为本体论诠释学提供了一个经验及体验的起点以及思考和理解的方法与方向。 同时该书还提出了义、理、象、数一体同源说;“观”的观点则说明了易的符号系统及其最早寓意的形成;还在易学基础上解说了占卜的含义、区分道儒本体论。 该书附录的七篇演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说了易学的五慧,并从中西哲学与管理哲学的眼光开创了易经决策学,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成中英,台湾大学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创办人及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始人及荣誉会长,美国易经学会主席。研究领域集中在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管理。
已出版著作有《知识与价值》、《中

书籍目录

成中英教授哲学思想及其实践简说自序易学本体论 论易之五义与易的本体世界 论易之原始及其未来发展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 论“观”的哲学意义与易的本体诠释 ——论作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本体诠释学的统一 《易经》中的“理”与“气” ——对中国哲学中“有”与“无”的重新考察l() 作为宇宙教育体系的《易经》:语言与哲学 在易学基础上的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 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 ——论生即理与仁即生 《易经》的方法思维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 ——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 朱熹“遇遁之家人”卜辨正与考析 生活《易经》与易学道德学:易学两序 “唯变所适”的易道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论易哲学与易文化圈 国际《易经》研究:回顾与展望易学演讲录 一部《易经》观天下 《周易》天地的探索 《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 易学五慧 《易经》的科学观与宗教观 一部《易经》和天下:《易经》哲学与世界和平 《易经》研究的现代化问题附录 有关易学研究的新起步 观 ——成中英波恩大学访谈 把真理还给中国哲学 ——成中英访谈 简评成中英教授的 《论易之五义与易的本体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易学本体论 PDF格式下载



  作者把已经看成一种本体宇宙论,起源于反映人类理解现实的一幅自然和宇宙图景。我个人的理解,人类的大脑倾向于模式化,给予复杂的情境一个经验性的模式判断,而易经六十四卦确实包含了许多独到的经验性判断,这种判断是明确的,清晰的,有发展规律的,这也是易经独特的价值所在。
  
  1. 易经有三个层次:象征,卦爻辞和哲学性的解说。象征提供了一种归纳—经验的形而上学
  
  2. 我们可以把易经的文本作为一部占卜的参考手册,它通过五个层次我来对个体的生活境遇进行解释:观察(观,察),符号化(象,卦,爻,辞),体系化(通,文,演,书),占卜(卜,贞,占)和诠释(解,明,体,用
  
  3. 占卜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哪一卦来代表自己所处的特定情境。
  
  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5. 易经认为预测是两面的,一面是对客观世界的掌握,掌握变化之机,另一方面是掌握自我,从事决策和抉择。
  
  6. 易经的重点是“观”,展开心胸观察事物,变化气候成就事业。
  
  


那些爻辞好难理解啊...感觉很多人的翻译和解释都比较牵强


还是有价值的,嘿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