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

吴新叶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新叶  

页数:

35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农村非政策公共组织走上基层公共管理的前台,既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作为自治性公共空间的治理主体,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和运作过程体现了草根政治的发展趋势和价值趋向,其中如何保持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制度平衡是基层政治发展的前提。本书探讨了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历史发展和基层治理的公共空间机制,认为国家主导和村民自主的有机统一才是当代农村基层政治发展的现实出路,也是提高农村治理绩效的有力食品店。

作者简介

吴新叶(1968— )男,安徽灵璧人,华东政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政治与基层公共管理。1989年参加工作,1996—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攻读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尤其关注对农村的政治空间及其机制的研究,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关注“三农”背景下的农村基层生活 第二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选题及其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与方法论第二章 民主与治理: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逻辑 第一节 基层民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逻辑 第二节 基于基层民主的农村治理 第三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对应主体及其结构 第四节 民主与治理的反差: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现代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乡里制度的沿用与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乡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再建 第四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产生的制度路径第四章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基础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地位 第三节 公共利益: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实践的理性基础 第四节 公共空间: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实践的社会基础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困境:农村公共空间的延展 第一节 村民自治:草根民主与草根治理的变迁 第二节 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变迁:以广东的村委会组织发展为例 第三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权力的视角 第四节 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政治发展的趋势第六章 公共领域: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机制 第一节 农村公共领域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领域 第三节 农民自组织与公共领域第七章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国家及其行为模式 第一节 乡镇基层政权及其延伸的村委会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自主性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化:国家的作用模式及其路径第八章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 第一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前景与条件 第二节 农村基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 第三节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社会资本 第四节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网络构建第九章 结论:超越“国家一社会”范式 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节 国家主导与社会自主的历史时效性 第三节 政治主体:农民成为“公民”的前提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政治发展论丛之一,是一部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研究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逻辑、现代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基础、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国家及其行为模式等,适合社会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 PDF格式下载



青年才俊的文章,用類似哈貝馬斯的“公共空間”範式分析基層政治,十分得當。視角也很新,推薦


还有没有开始读,看起来不错


很不错的资料


落实到基层的一本书。因为是老师推荐的,所以买来看看。还不错。就是封底有点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