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姜立标,张黎骅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姜立标,张黎骅 主编  

页数:

295  

字数:

444000  

内容概要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汽车的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汽车公害、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车辆技术管理、汽车的年度审验及保险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汽车工程、交通工程、汽车服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汽车使用、运输及维修等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和汽车爱好者的读物。

书籍目录

绪论1 0.1 汽车运用工程简介 O.1.1 概述 O.1.2 本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 O.1.3 本课程的任务及要求 O.2 汽车运用工程展望 O.2.1 汽车运用条件的发展 O.2.2 汽车运输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O.2.3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O.2.4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习题第1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1.1 汽车使用条件 1.1.1 气候条件 1.1.2 道路条件 1.1.3 运输条件 1.1.4 汽车运用水平和运行技术条件 1.2 汽车运行工况现状和分析 1.2.1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1.2.2 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1.3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1.3.1 汽车容载量 1.3.2 汽车的质量利用 1.3.3 汽车使用方便性 习题第2章 汽车的动力性 2.1 概述 2.1.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2.1.2 汽车动力性的测定 2.2 汽车的受力分析 2.2.1 汽车的驱动力 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 2.2.3 汽车行驶方程式 2.2.4 汽车行驶条件 2.3 汽车动力性的分析 2.3.1 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 2.3.2 动力特性图 2.3.3 功率平衡图 2.4 合理利用汽车动力性 2.4.1 汽车结构参数对动力性的影响 2.4.2 使用因素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2.4.3 汽车动力性的合理使用 习题第3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3.1 汽车燃料经济性 3.1.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定指标 3.1.2 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3.2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措施 3.2.1 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行燃料消耗的影响 3.2.2汽车结构对燃料消耗量的影响 3.3 合理选用燃料 3.3.1 汽油的选用 3.3.2 柴油的选用 3.4 汽车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4.1 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4.2 汽车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第4章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第5章 汽车公害第6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第7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第8章 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第9章 车辆技术管理第10章 汽车的年度审验及保险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绪论  0.1 汽车运用工程简介  0.1.1 概述  汽车运用工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最有效管理的工程技术科学。这门科学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汽车运用性能、合理组织汽车运输、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内容的学科体系。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工业经历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写下了人类近代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使用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运输量最大的重要的现代化陆地交通工具。目前,全世界有几亿辆汽车在陆地上奔驰,并且以每年几千万辆的速度增长,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那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汽车的发明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着诸如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电力、石油、轻工及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几十个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进程,现代汽车工业的水平直接反映汽车生产国的工业水平,现代汽车的产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生产国的财政收人和外汇收入。因此,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每一种运输方式有其特定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能和使用范围。


编辑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工程概论丛书特点:  1.定位准确,突出实用性,在保证内容反映国内外机械学科最新发展的基础上,以满足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教学要求,实现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  2.体系新颖,结构合理,把握机械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各课程教材既反映本学科发展水平,保证教材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又避免内容的重复,全系列丛书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体系架构  3.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特性和性能,又注重现行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背景,面向就业,培养能力和职业素质  4.按照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课程特点,反映了学科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借鉴了国内外最新优秀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PDF格式下载



还没开始学 看着不错 考研估计也能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