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
2008
北京大学出版社
颜浩
265
无
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入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总有忘不掉的,也总有记不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使得我们不断谈论这座城市、这段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入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相对于诗人的感伤、客子的怀旧或者斗士的抗争,学院派对于曾流光溢彩的“都市生活”的描述与阐释,细针密缝,冷静而客观,或许不太热闹,也不太好看,但却是我们进入历史乃至畅想未来的重要通道,必须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欣赏。本丛书充分尊重研究者的眼光、趣味与学术个性,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讨论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偏于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我们全都“虚位以待”。
本论文以1920年代的北京知识界为考察对象,试图从报刊史、教育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多重角度,关注这一时期以同人杂志和高等学府为中心所构建的舆论环境和文人集团。从这个角度看,虽然论文讨论的课题不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人团体和舆论氛围,但论述的切入点并不大。因此,本论文的写作方式,将有意识地从最细微处的盘根究底开始,试图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逐步呈现出那个时代最为清晰完整的一副影象。因此,本论文并不会专注于对刊物进行逐卷逐号的梳理,而是以相关的问题和现象为中心。
颜浩,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在美国柯盖特大学、200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访学。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现代舆论史、现代文学与区域文化等课题。曾在《鲁迅研究月刊》、《北京社会科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编撰出版《新文艺与文学遗产——闻一多演讲集》、参与撰写《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等。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导言 舆论环境的构建与文人团体的形成 第一节 以杂志为中心的文入团体 第二节 作为舆论阵地的文化期刊 第三节 作为研究对象的年代第一章 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 第一节 邓春兰投书与北大开女禁 第二节 “小题大做”的李超之死 第三节 林德扬自杀与青年之路第二章 文人团体的重组与转型 第一节 北大的两个教授集团 第二节 周作人及其苦雨斋弟子 第三节 《莽原》与《狂飙》第三章 舆论环境的重建与分野 第一节 从《太平洋》到《现代评论》 第二节 时事短评与西滢闲话 第三节 《语丝》杂志与北新书局第四章 在校园内外 第一节 教育独立与大学之道 第二节 “驱杨”与“反章” 第三节 “爱国”与“求学”第五章 革命:对话与想象 第一节 “五卅”:沉重的一课 第二节 逃出北京:大革命的另一种解读 第三节 南北:文学与主义参考书目后记
第一章 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价值的挑战和冲击,已经是一种共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既有冲突和矛盾,也存在着调和与折中。五四高潮渐趋平稳后,1919年末至1920年初,北京先后发生了邓春兰上书、李超病逝和林德扬自尽等事件,都曾在舆论界和知识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些涉及女性独立、家庭革命和青年教育等热门话题的论辩中,新文化阵营内部逐渐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局面。本章拟通过对这几起事件的解读,揭示出过渡时期新派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展示他们在新旧交织的特殊氛围中,在迷茫和质疑中努力求索探寻的艰难过程。
说来也凑巧,当我在电脑上敲下本书的最后一个标点时,正是农历戊子年的春节。窗外是满城的鞭炮声,而我也终于等来了辞旧迎新的这一天。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的修订稿。从2001年春季确定选题,2002年写成初稿,到这个除夕之夜终于完工,其间竟然历经了七年的时光。写作速度如此之慢,并非因为偷懒。而是在此期间,我需要时常停顿下来,弥补自己学力的不足,同时在自我反省中调整思路。值得庆幸的是,关于中国现代舆论史的思考一直在继续,并最终有了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我唯有希望,这本小书不会因为迟到,而失去了被批评的资格。本书的完成和出版,也使我终于有了机会,向我的导师陈平原先生致以深深的谢意。忝列先生门墙,至今已有十年。虽也想努力做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但至今仍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实在惭愧得很。这些年先生的言传身教,原本就非言语所能形容,唯愿以后能距先生立的标杆更进一步。
《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无
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 PDF格式下载
还没有来得及细看。感觉很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