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丁·盖尔归来

[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页数:

167  

译者:

刘永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人知道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其人,多半因为她写的《马丁·盖尔归来》(以下简称《归来》)一书;而国人知道《归来》,大约又不外乎两个原因:一则因该书被誉为“后现代史学”和微观史学早期的三部典范之作之一;一则因该书的前身、法国同名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剧。此书在中国史学界的名声,得力于前者尤多。如今,这本书的中文版将被列入《历史一人类学译丛》刊行,不少读者不免要问:此书的“后现代”表现在哪里?它与微观史学、历史人类学有何关系?此书在历史编纂学方面,有何独到之处?此书付印之际,似有必要先行对上述问题稍作讨论,算是给这本书在学术界的地位,也给它何以在这个丛书中露面,提供一个个人的“说法”。一、戴维斯其人在过去的十年里,戴维斯留下了至少两份访谈录,一份自传性学术回顾。这些访谈和回顾涉及她生活和学术的一些重要方面,为我们理解她的学术发展轨迹,尤其是《归来》一书的写作背景和缘起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内容概要

1560年的夏日,如果不是有一个装了一条木腿的人闯进法庭,那个真名叫阿诺。迪蒂尔的精明的农民,几乎就说服了图卢兹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他就是马丁·盖尔,拥有马丁·盖尔的身份、财产和妻子。当真正的马丁-盖尔现身,一切都改变了。四百多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甚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娜塔莉·戴维斯在担任一部法国电影的历史顾问之后,又进一步去探求这一故事的历史真相,凭借她历史学家的专业训练和栩栩如牛的叙述技巧,写下了这部新文化史学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1928-,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先岳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执教,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观为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CharlesLea历史学教授,同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兼任历史学与中世纪研充教授、比较文学中心高级研究员。著作有《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银屏上的奴隶》、《边缘女人》、《16世纪法国的礼物》、《骗子游历记》等。

书籍目录

戴维斯及其《马丁·盖尔归来》(代译序) 前言鸣谢缩写说明导论 第一章 从亨戴到阿尔蒂加第二章 不安分的农民第三章 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名誉第四章 阿诺·迪蒂尔的面具第五章 私定的婚姻第六章 争执第七章 里厄审判第八章 图卢兹审判第九章 马丁·盖尔归来第十章 讲故事的人第十一章 离奇的故事,悲惨的故事第十二章 论瘸子尾声马丁·盖尔相关论著选目译名对照表索引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不安分的农民情况似乎表明,不管是在那个晚上,还是在此后八年多的时间里,在贝特朗的婚床上什么事都没发生。马丁·盖尔阳痿;两小口“被施了咒语”。那应该不是马丁碰到的头一桩倒霉事。也许对拉博德男孩来说,要在阿尔蒂加长大成人,并不那么轻而易举。他必须区分不同的语言:他父母亲的巴斯克语,他们带口音的普罗文斯语,以及他在砖厂、收割与做弥撒时看见的人所说的话。有时他得到许可,与村中的小孩玩耍——他们的长辈曾抱怨,小孩从葡萄园偷葡萄——他的名字马丁肯定让他遭到了取笑。在亨戴,它只是个相当普通的名字,但那些年在阿尔蒂加,在让、阿诺、雅姆、安德勒、纪尧姆、安托万、佩伊和贝纳尔中间,就显得奇怪了。附近有一个教区的名字也叫马丁,但这于事无补。马丁是农民给动物、驴子起的名字,在当地传说中,牧民在山上看到的熊也叫马丁。在盖尔家,这位家中的少爷得对付不是一位、而是两位个性很强的男性,他们的脾气都比较暴躁。在他后面只有女孩:他的妹妹让娜和其他三位妹妹,还有他的堂妹,皮埃尔·盖尔的女儿——她们全都是、丫头片子。后来,在他的小鸡鸡在下体盖片。内刚开始长大的时候,又有一个女孩,贝特朗·德罗尔斯,进入了他的生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只能敬佩娜塔莉·戴维斯的这部重要著作,她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摆脱了任何类型的意识形态偏见……电影是一部巨片,但娜塔莉·戴维斯的书更加出色。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纽约书评》本书以活泼的散文风格写成,可读性强,但并未流于简略。《马丁·盖尔归来》也许是继芭芭拉·塔克曼的《遥远的镜子》之后,叙述最生动、资料最丰富、最引入入胜的历史著作……它呈现了16世纪法国生活、爱情和司法的丰满和绚烂的画面。  ——罗伯特·C.坎波,《西雅图时报》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个独特故事的最细致


编辑推荐

《马丁·盖尔归来》以活泼的散文风格写成,可读性强,但并未流于简略。《马丁·盖尔归来》也许是继芭芭拉-塔克曼的《遥远的镜子》之后,叙述最生动、资料最丰富、最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它呈现了16世纪法国生活、爱情和司法的丰满和绚烂的画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丁·盖尔归来 PDF格式下载



马丁.盖尔历史人类学


电影视角和历史人类学


微观史的经典作,描写了一个极其微小,但反映了当时生活风貌的故事。可读性极强,引人入胜


还不错,历史人类学的经典


普通民众的历史,既有详实的史料,又有合理的推论。值得推荐。


我才下单还没到呢
但评论提示说---“至少可赚 900 积分”,于是我沙发了。
这里用“至少”二个限定字是很值得怀疑的,如果木有900积分不就是欺骗消费者吗。
希望所谓最大中文图书网站熟悉一点起码汉语词汇,切勿误用。


新史学代表作之一,值得一读


经典著作值得一看


年鉴学派代表作,专业的人应该看看


封面很清新内容很有趣


看着还是蛮有意思的


老师推荐的!!!


一个故事展现一段历史,新文化史的代表性著作


历史人类学老师推荐的书,可以结合它的同名电影


和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一样,是新史学和微观史的代表性,但在可读性上,似乎不如后者


偏学术的书


模糊的记得,这本书似乎被称为后现代微观历史的三大开山经典之作。暂不谈书的意义和创新等等,可能是文字的缘故,或是对法国那个时代历史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我的吸引不是很大。看完后只是很平淡的感觉。


同意前一位评论的意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号称新文化史经典中的经典的这部著作,读来的确没觉得怎么了不得。可能也应了《庄子》中的那句老话吧,“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吧。


这是所谓新文化史的经典,薄薄的一册,真的看不出有好在那里?


才能看明白它在说什么。


其实难副。


一本巧妙的考证史学书。


还要10.6元的运费,发的全峰快递居然还让一群人等了半个多小时,真是可笑,从来只有快递叔叔等人,第一次看见一群人在等快递的红面包车,真是气煞人也。。。。。。书也可薄。打算购买的童鞋要谨慎啊。


故事与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很相似,也可相媲美。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样写。


是老师的推荐看了这本书,觉得很不错。戴维斯用她的笔写出了16世纪中期法国小村一些情况,书中涵盖了爱情,宗教,风俗,等等很多那个时代法国社会的一些缩影看了感觉受益匪浅。推荐啊


作为一本学术书籍,还可以接受。如果不是搞历史研究的人,恐怕你很难让自己看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很好……比电影好看多了……质量也很好……


戴维斯的代表作终于被翻译过来了,虽然本书依然存在许多争议,但是它无疑促进了史学研究。后现代主义存在很多问题,这点事肯定的,但目前史学界依然需要大力引进,而不是一味的痛斥。 其实《马丁盖尔归来》这样的书籍研究起来并不是很困难,难在资料的获取和运用上。 我们过去对大人物... 阅读更多


收到这本书,对这本书的质量挺满意的。这是一本挺不错的历史人类学经典。


   马丁•盖尔的故事虽然并不复杂,但却映射出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个体身份的建构方式以及乡村的社区结构形态等等。可是,当历史成为传奇、史料变得沉默之时,史学如何进行叙事、史料如何进行选择和处理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的历史人类学实践给出了具体而又精彩地的回答。
  1、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叙事展开
   从历史人类学解读历史,要求历史学家“亲身设想主体立场、众多个体的因果关系模式和社会群体的矛盾的行动场合” 。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成功地达到并实现了这种要求。
   在马丁•盖尔的故事因前人的复述和普通大众的口耳相传而变为一个传奇故事且有着诸多版本的情况下,戴维斯选择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讲述”模式。她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前言中直白地说明了自己的写作动机与写作目的,即尝试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讲述过去,对马丁•盖尔的故事“进行全方位的史学分析”,对该故事提出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并且,为了达到探讨“历史的可能性”的目的,戴维斯根据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多次体验,既有埋头档案资料,梳理事件发展脉络,也有参与电影制作,获得直观体验。
   由于要对马丁•盖尔的故事进行体验,因此戴维斯遵循该历史本身的发展轨迹,依照时间顺序对故事的各个“剧情”、细节进行思考、分析和感悟,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作为追索事件发展脉络和建构故事细节的前提。这直接体现为《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章节安排。
  具体而言,该书第一章至第九章按照时间顺序对马丁•盖尔案进行了连续性、完整性的历史记叙。叙述始自老盖儿一家迁居阿尔蒂加以及达盖尔家与德罗尔斯家的联姻(即马丁•盖尔与贝特朗结婚),之后依次记叙了马丁•盖尔离家出走,贝特朗母子八年等待,冒名顶替的迪蒂尔到来等情节,而后又从迪蒂尔与皮埃尔的叔侄之争叙述到里厄和图卢兹的审判过程,最后交代了马丁•盖尔案的结局。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介绍马丁•盖尔案之后法官科斯拉撰写该案法庭审理的过程、科斯拉本人的结局以及蒙田等人对该案的反应等内容。
   由此可见,《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叙事逻辑与戴维斯对马丁•盖尔案进行体验、思考、感悟和分析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作者在对特定历史进行体验的同时,带动了所要叙述的历史的开展模式,结果是史学家所要体验的对象——马丁•盖尔的故事这个特定的小历史——被自然而然地叙述为一个过程,实现了史学叙事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我们可以把戴维斯的这种叙事方式归纳为: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史学叙事,遵循主体本身对历史的体验并依照历史本身的发展轨迹,安排事件的先后顺序。
  2、以散文风格的叙事方式表现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和主体对事件的高度“参与”
   前文已述,主体先入为主对事件进行体验并带动史学叙事的展开,这是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成功地将已经变成传奇的历史再度叙述成为历史的学术路径。那么,作为主体的作者自己,对历史、对事件的体验、“参与”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又该怎么进行评价、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呢?
   书写历史大体上无外乎两种类型的叙事方式:一是生动活泼的散文风格叙事,二是精深严谨的论说风格叙事;点评事件大体上也无外乎两种类型的语言模式:一是文学性的艺术语言,二是思辨性的科学语言。19世纪以前及19世纪的史学作品大多都包含了很大程度上的文学描写,即以文学的手法书写历史,以文学性的艺术语言点评事件,最终形成了文学化的史学。19世纪以后,随着实证主义、思辨历史哲学等兴起,文学化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史学家通过论说风格的叙事和科学语言的运用,使得史学作品的学术高度明显提升。
   生动活泼的散文风格的叙事是《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主要叙事方式,文学性的艺术语言则是戴维斯写作该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模式。然而,散文风格的叙事和艺术语言的运用并未降低作品的学术水平。
   通过散文风格的叙事方式,戴维斯比较方便地使得自己对马丁•盖尔的故事的叙述包含了散文写作所必须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同时也比较连续和完整地表现了小历史的发展进程,此外还使得作为主体的作者自己在感悟事件细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完美的体验之旅。从该书前九章对马丁•盖尔故事本身的叙述来看,时间、地点、人物等散文必备要素自然无需累述,而对于事件本身,我们也不难看到,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等要素,同样暗含在文本之中。戴维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首先叙述时间的起因,即马丁•盖尔的出走和迪蒂尔的冒名顶替;接着叙述事件的经过,即马丁•盖尔案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叙述事件的结果,即真马丁归来和假马丁被处死。其中,叙述事件的经过的层次感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叙述事件的拐点叙述历史的转折,即通过叙述假马丁与皮埃尔的叔侄之争引出马丁•盖尔故事高潮的到来——马丁•盖尔案两次审判。
   可以说,《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长达六章的铺垫、记叙并未显得累赘,作品鲜有直接引述史料原文之处,而更多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史料进行“合情合理地”解读和加工之后,以此建构出历史发展的“剧情”、细节和过渡,从而读者在丝毫不觉得史料有任何堆砌之时,全书已经一口气读了大半。这样一来,我们在读《马丁•盖尔归来》这部以散文风格叙事方式写作的历史人类学作品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其线索清晰、细节生动、剧情起伏、行文流畅等特点。
   此外,在散文风格叙事的影响下,文学性的艺术语言必然大量运用,这更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人感觉这部史学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阅读起来却完全可以获得类似于阅读文学作品的快感和满足感。进一步而言,新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史学,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更是把马丁•盖尔生存时代的浓郁文化观念通过真、假马丁等历史人物在当时文化情境中的日常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以第三人称转述的方式书写的人物“对话”、以史家点评的方式讨论的人物心理活动和价值判断,均在文学性的艺术语言记叙过去、描写细节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应该说,这种综合了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主体在当下的体验结果的艺术语言,也即日常生活语言,是有高度的。
  3、通过想象补缝历史的断裂,通过推理直接讨论历史的可能性
   史料永远不可能充分和完整,历史总是充满了断裂。戴维斯自己也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导论中直言:“16世纪的农民,百分之九十以上不会写字,现在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他们展示自我的文献。”译者刘永华也在译序中提示我们:“不管《归来》是一部民族志、微观史学还是历史人类学著作,对职业历史学家而言,关键的问题是该书在处理素材与历史编纂学方面的技巧与风格,尤其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在书中的主人公与他们生活的周遭社会之间建立起关联的。”“在过去留下来的资料对我们的主人公的生活的某些侧面保持沉默时,我们 该怎么办?”
   为了写作《马丁•盖尔归来》,戴维斯深入列日河谷地区,收集到了许多十六世纪的婚书、遗嘱、土地买卖合同、教堂和法庭档案等史料。但是,运用这些材料却两个棘手的问题:其一,这些材料只是与要记叙的马丁•盖尔案间接相关,并未直接反映出马丁•盖尔一家的具体生活情境;其二,对于作者所要揭示的历史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这些材料均“沉默不语”。面对上述两个难题,戴维斯抛弃了实证主义的史料考订方法,避开将事实考订为真的局限,另辟蹊径,十分巧妙地予以化解。
   一方面,强调对“史料解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通过放开想象,补缝历史的断裂,建构出历史发展的“剧情”。对于这一叙事特点,我们试做分析如下:
   在第七章中,戴维斯根据法官克拉斯的著作以及马丁•盖尔案同时期法庭庭审档案材料建构了里厄审判的整个过程,将其分为庭审前的取证(由民事当事人提名的证人当中收集情况)、庭审过程(“重新审问犯人,让他们与犯人对质”)和宣判(“法官宣判了被告犯下了冒用马丁•盖尔的名字和人格、侮辱贝特朗•德罗尔斯的罪行”)等阶段进行叙述。在叙述过程中,想象的成分是直接出现在作品当中的,并且这种想象也反映了史学家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判断。
   前文已述,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一书是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叙事展开的,而在写作出来的文本中自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带领读者一同想象。第七章中戴维斯带着读者一起想象法庭取证之时的“慌乱的场景”即是明证——“法官和他的代理人出现了,当地的公证员和勒福萨德法学学士多米尼克•博埃里先生在他们的左右出谋划策。证人发誓讲的句句属实,作完证后,审查员一字一句地复述他们说过的话(或者至少人们认为他会这样做),让他们进行更改或是添加内容。然后,要是他们知道如何签名,就签上自己的名字,要不然就画个押。”
   又如,在第四章中,戴维斯讨论了真假马丁是否见过面的问题,带着我们以想象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思维实验,设计出了一出二人谋面时的可能的“剧情”,并在仔细思索的基础上认为,“这两个年轻人也可能在这一地区或其他地方游荡时曾谋过面”。
   再如,戴维斯还对假马丁在面对与其对质的证人时可能进行的反驳进行了猜想,认为假马丁也许会对卡尔邦•巴罗说:“我过去一生中从未见过这个人。假如他是我的舅舅,为什么他不能让其他家人也这样说呢?”可能会对鞋匠说:“这个人是皮埃尔•盖尔的酒肉朋友。让他亮出他对我的脚的尺码的记录。谁还能支持他的谎言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仅只是想象,然而戴维斯对历史人物对话的言辞设计是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情境的,因而所谓“想象”是建立在史家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社区进行完整把握和充分解读的基础之上的。
   另一方面,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大量使用了“也许”、“可能”、“恐怕”等推测性词汇,通过“必不可少而合情合理的推断”, 直接对历史的可能性展开讨论。
   马丁•盖尔为何离开村子?他去了哪里?阿诺•迪蒂尔是如何、出于什么原因成为冒名顶替者的?迪蒂尔是否蒙骗了贝特朗•德罗尔斯?他又是为何未能坚持下去的?这些都是戴维斯却深感兴趣并意欲寻求答案或进行解读的问题。然而,史料要么没有,要么“沉默不语”。不过,“不确定因素、‘也许’、‘或许是’”这样一些“历史学家在证据不足或含糊其辞时的救命稻草”,却为戴维斯对马丁•盖尔故事进行体验提供了充分的可能。这在书中随处可见,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对故事的叙述告一段落之后顺便对历史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例如:
   第一章,叙述完达盖尔一家从亨戴迁居阿尔蒂加之后,戴维斯讨论了达盖尔一家迁居的原因:或许是“一直以来战争对这一地区的威胁”;也许是“出于某种个人的原因”;又或许是“马丁的母亲动了搬家的心思“。
   第二章交代了马丁•盖尔因盗窃粮食而出走的情节之后,讨论了马丁的出走路线。
   第六章叙述完叔侄之间的争执之后,讨论了在假马丁与贝特朗合谋撒谎不被拆穿的情况下,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的结局,即“要是真马丁•盖尔从未回来,阿诺•迪蒂尔是否能够逃过这场劫难”?当然,戴维斯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通过对迪蒂尔与贝特朗撒谎的原因以及二人撒谎的心态进行了推断,引导读者自己去品读“沉默”的史料,在蛛丝马迹中追索那些意味深长的可能性。
   第九章叙述“马丁•盖尔归来”的剧情,在上一章已经对真马丁归家的情节做了说明的基础上,开篇就讨论了马丁•盖尔故事中“最大的秘密”,即出走二十年之后,马丁•盖尔为何突然归来。
   总之,无论是想象还是推理,虽然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这种虚构不是随意的、天马行空的,而是源于对材料的解读,因而有其深刻的合理性。
  4、通过对历史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刻画,将“生命重新显现在历史写作之中”
   戴维斯在接受台湾学者陈正国专访时曾说:“我不研究无名大众。我研究个别的人。从一开始,我便认为独特的印刷工人对我才是有意义的,我研究穷人,也是关注个别穷人能够有何历史档案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我对群众史没有大兴趣。即使我研究一群一群的工人或边缘人物,我依然会选择具体的个人作为标杆或研究对象。”戴维斯还说,对于“具体个人”,“我一直觉得将生命重新显现在历史写作中是重要的”。对此,陈正国认为,“这的确是历史写作的进步”。《马丁•盖尔归来》典型地体现出了戴维斯在史学作品中重现具体个人生命力的学术旨趣。或许,该书最为出彩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例如,第三章题为“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名誉”,实际上写的是贝特朗•德罗尔斯在马丁•盖尔出走后的生活境遇及其心理变化。直接反应贝特朗心理及其与家人关系的史料很少,这就为描写和刻画带来了困难。怎么办呢?戴维斯首先用邻近地区同时期的材料建构了贝特朗当时的生活环境,即通过农村妇女名字的构成、圣伊巴尔斯等地的合同文书、朗格多克的习俗等材料说明了贝特朗生活在一个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农村社会,并且受到当时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价值观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戴维斯进一步描述了贝特朗地位下降的状况,即“她既不是妻子,也不是寡妇,重新与她的母亲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既非妻子,又非寡妇,但她不得不在磨坊、井边、砖厂和收割时面对其他村妇。”而且,“法律也没给她提供便捷的解决办法”。最后,从贝特朗所居住的具体历史情境中刻画了她复杂的心理状况:“她讲究实际的打算,让她跟儿子亲近,让她寄希望于某天它能继承那些东西”;她还注重自己的名声,“恪守妇道而体面地生活着”;但同时,她又渴望“一位即将归来的、却又截然不同的丈夫与爱人”。
   再如,第五章写的是贝特朗与新马丁的“私定的婚姻”。在叙述了家人和邻里接受新马丁的情节之后,戴维斯随即说明了家庭和邻里接受新马丁的原因:“首先,阿尔蒂加需要他”;“其次,他回家的消息事先就传开了,人们轻而易举地将他当成了马丁•盖尔”;“最后,有了新马丁,贝特朗的梦想成真了”。
   通过上述例证,不难发现,戴维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有血有肉地描写和刻画,人物的行为方式均是由那个时代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需求所决定的。具体个人未被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所吞没,反而似乎是在大浪淘沙过后显得更加的鲜活。必须承认,这样的历史人物才被写成了一个大写的人,这样写历史人物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坐地铁上下班一个来回,刚好两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
  
  朋友说,它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啦。
  
  但是想到一个历史学家,女性,在档案馆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然后时间又足够充裕,能把它写成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怎么说也是让人羡慕的一种生活。
  
  我觉得这本书有一种沉静的气质,浮躁的人写不出这种书。


  关于故事的结局,我希望改成这样:
  真正的Martin Guerre被叔叔带回村里,想取回自己本应拥有的一切,膺惩背叛自己的罪人。然而,当知道Betrande曾经挺身为骗子挡剑,曾经拒绝宣誓指控对方,在念诵起诉状时还低头流泪,Martin犹豫了片刻,决定步出法庭。
  法官试图阻拦,Martin淡淡地说:“我是路过打酱油的。”言罢飘然而去,不顾身后的笑声,以及叔叔在旁听席上颤抖的拳头。叔叔出狱之后一直没能再亲手教训他,连村里最有八卦气质的阿婆也再没听到过这位打酱油男的消息。
  数百年后在西班牙阵亡校官的档案里,学者读到了Martin的这一自述:“我从没有原谅过你,卑劣的女人。我会一直记恨,即使在死去以后,即使因此无法进入天国。无耻的背叛是众多罪恶中最不可饶恕的一种,基督的宝血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证明。”
  “但我为什么会离开法庭。。。在原告席上看到你的泪眼时,我想也许我曾经爱过这个人,仅此而已。”
  
  ***********************
  
  如果不看Robert Finlay的评论以及Davis本人的回应,我会错过书中的不少亮点。包括对Betrande女性形象的刻画,对叙述者Coras与Arrest Memorable这部作品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于Arnaud形象重塑的尝试,等等。除了对其中不时出现的过度诠释倾向持保留意见以外,我要承认,这是一部富有启发意义的作品。


这两人书评和回应都写得那么长……唉,我实在木有耐心细看


这个结局不错:)


我发现你是十分有“双城记”情结呢:)而且喜欢雨果式的写作,呵呵


小黑,我忽然觉得你好文艺……


求教哪里可以找到Robert Finlay的评论以及Davis本人的回应?
在网上没收到的说。。。


@ Clownfish
Robert Finlay的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3, No. 3. (Jun., 1988), pp. 553-571.
Natalie Zemon Davis的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3, No. 3. (Jun., 1988), pp. 572-603.
想要电子版的话,可以qq或邮箱发给你。


@苍庐
那方便发给我么?
qq184737039,麻烦发到我qq邮箱吧。
拜谢。。再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