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姜付秀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姜付秀  

页数:

175  

前言

  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发展机会的中国企业往往表现出扩张冲动,这从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并购事件中可见一斑。这些投资和扩张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是倒闭或破产。因此,如何进行投资与扩张,如何“做强做大”,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企业投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以往研究业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如下颇有争议的问题: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作为企业扩张主要方式之一的多元化对我国企业绩效或者企业价值产生了什么影响?多元化和专业化决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控制着资源的配置权,管理者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的影响是什么?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和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战略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公司财务等相关理论,以及对于指导中国企业的投资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姜付秀博士撰写的这本专著,以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运用公司财务、委托代理和行为金融学等理论,围绕“行为”和“后果”两条主线,对企业如何投资、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三大关键问题展开研究。该书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实证结论、研究发现和政策启示。

内容概要

本书区分行为和后果两个方面,从多个不同的视角,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这一制度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上市公司究竟是采取自行投资还是以并购方式进行投资做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接受主流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学术思想,但采取行为金融的研究范式,从管理者这一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背景特征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多元化既是公司投资的方式,也是公司投资行为的结果。因此,针对中国上市公司逆西方发达国家“归核化”潮流,偏好多元化经营这一现状,本书选择多元化作为投资行为的结果这一视角,研究了上市公司多元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元化的经济后果,既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偏好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也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以及投资效率提供了间接的评价。

作者简介

姜付秀,男,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副教授,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会计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博士论文获得南京大学及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近期主要的研究兴趣为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资本结构、行为金融、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等。

书籍目录

导言行为篇 第一章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投资方式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第三节 样本与变量界定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第五节 上市公司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并购与自行投资:是替代,还是互补 第七节 进一步分析:投资偏好的影响因素 第八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 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管理者背景特征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思路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背景特征 第四节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 第五节 企业性质、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第七节 研究结论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假设的提出 第四节 样本与变量界定 第五节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 第六节 拓展研究之一:从财务困境视角的考察 第七节 拓展研究之二:从财务绩效视角的考察 第八节 研究结论后果篇 第四章 多元化与专业化:影响因素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状况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第四节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多元化与专业化: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第三节 数据与变量界定 第四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第五节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六节 拓展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多元化-企业风险的影响 第七节 研究结论 第六章 多元化与专业化:经济后果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第三节 理论基础:企业成长、冬元化与利润率 第四节 研究样本及变量定义 第五节 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的相关性检验 第六节 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七节 拓展检验之一:多元化与资本成本 第八节 拓展检验之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拐点的存在性  第九节 研究结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行为篇  第一章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投资方式视角  第一节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各种报刊、企业管理者的谈话甚至是企业章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做大做强”这一字眼,它已成为我国企业的流行语,而且在各级政府官员的经济言论中也司空见惯。同时,从行为表现来看,我国企业的投资冲动这些年极为强劲,以迅速扩张为目的的海内外并购案也频频发生,而且并购金额逐年攀升。以海外并购为例,2000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总额为18亿美元,而2005年则上升至62亿美元。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2000-2003年,上市公司总投资规模的年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38.74%、36.83%、27.67%和44.95%,呈现出长期高速扩张的势头。  实践中,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投资方式进行扩张,即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内部投资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行投资,而外部投资则指的是并购。这两种扩张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在本企业内部进行投资购买新设备、新厂房等,或者新建企业;后者则是从本企业外部购买已有的企业。并购扩张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多好处,如扩张速度快、可以消灭竞争对手、可以迅速获取竞争对手的资源,等等。但同时,并购这一扩张方式也有其不利之处,譬如通常并购企业要吸收被兼并企业的员工和过多的成本,这样就会减少本企业的运营资金,而且兼并这种方式还将遇到传统的融资困难,这一点在我们国家表现得更甚,等等。


编辑推荐

  主题新颖,视角独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将投资决策与心理行为进行交叉研究,从“管理者背景特征”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分析企业投资行为,具有较大创新性和新颖性。  框架合理,思路清晰。《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分为“行为篇”和“后果篇”,各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建了一个“如何投资——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投资的经济后果”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框架。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讨企业投资行为,理论突出重点而又有前瞻性,分析精辟而独到,而且作者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翔实。  研究规范,方法得当。《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不同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并分别提出不同研究假设,而后收集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各研究假设进行严谨的分析和检验,并探讨实证结果和政策启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