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

赵勇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勇  

页数:

384  

字数:

32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立足于大众媒介本身的发展变化,本书在现代性与意识形态两个层面,深入思考了电子书写、博客写作、文学阅读、书信短信、红色经典、百家讲坛等问题。把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置于近三十年的时间维度上,考察其演变轨迹、分析其前因后果、思考其利弊得失,让本书呈现出一种历史眼光,而对一些媒介现象、事件、征候、个案的探究,又让本书呈现出一种微观研究的魅力。本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细腻,可读性强,对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勇,山西晋城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年专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等,合著有《反思文艺学》等,参写、参编著作、教材多部;在《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媒介文化概说 一 何谓媒介文化 1.大众媒介 2.媒介文化 二 文化变迁的基本维度 1.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 2.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 第二章 数码时代的写与读 一 电子书写与文章的变迁 1.笔耕墨种:手稿的痕迹与光晕 2.作家换笔:快感写作与线性思维的瓦解 3.学人上网:信息崇拜与通胀写作 二 博客写作与展示价值 1.本雅明的启示 2.展示什么,如何展示 3.展示价值与商业价值 三 新媒介的冲击与文学阅读的式微 1.文学阅读:由盛而衰的种种征候 2.新媒介:影响文学阅读的诸形式 3.游离与守护:媒介文化之间的冲突 第三章 手机成为“第五媒体”之后 一 书信的终结与短信的蔓延 1.书信与短信的存在状态 2.时空距离与书信经验 3.时空压缩与短信体验 4.不能承受的短信之轻 二 个案分析:数字化时代的爱情 1.李蓝之恋:始于电话终于情书 2.电话与性:一种新型的同构关系 3.情书之谜:身体的在场与缺席 三 在搞笑短信的背后 1.搞笑短信的前文本 2.搞笑短信与狂欢无关 3.搞笑短信与媒介娱乐主义 第四章 反思“红色经典” 一 谁在守护“红色经典” 1.《通知》出台的现实语境 2.商业观众、革命群众与政治无意识 3.作为合作者的民间 二 个案分析:“红色经典剧”改编的困境 1.样板戏《沙家浜》:政治审美化的产物 2.电视剧《沙家浜》:在可改编与不可改编之间 三 当“红色经典”遭遇恶搞 1.从娱乐到政治:媒介事件的来龙去脉 2.《闪闪的红星》:无法成为经典的若干理由 3.祛魅与返魅:“红色经典”作为一笔交易 4.恶搞:青年亚文化的游击战 第五章 质疑《百家讲坛》 一 《百家讲坛》的流播小史与变脸方术 1.《百家讲坛》“前世”考:学术电视为何难以为继 2.《百家讲坛》“今生”论:电视娱乐为何如日中天 二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 1.学者上电视的文化语境 2.学问型学者走向前台 3.萨特与媒体关系再思考 4.知识分子缺席电视的原因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在1990年代的审美文化讨论中,虽然有学者明确提出“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亦有学者指出了审美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的局限性,但在大众文化的问题框架中思考审美文化却一度成为学界主潮。比如,有学者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包括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0K、迪斯科、肥皂剧、武侠片、警匪片、明星传记、言情小说、旅行读物、时装表演、西式快餐、电子游戏、婚纱摄影、文化衫等等。”这一定义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看,均与大众文化没有太多区别。详细分析审美文化为什么会等同于大众文化不是我这里论述的重点,但指出其中的一些征候却是必要的。  与19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文化景观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一方面,纯粹的‘审美’不断向普通‘文化’领域渗透弥漫于其各个环节;而另一方面,普通‘文化’也日益向‘审美’靠近,有意无意地把‘审美’规范当做自身的规范,这就形成两者难以分辨的复杂局面。”这种局面既可以看做审美的泛化,也是消费文化已然来临的种种前兆。但是,由于90年代中前期学界还缺少与消费文化相关的种种理论眼光,也由于学界中人因80年代美学讨论的熏染而延续着某种思维定势,还由于学界对大众文化的暖昧态度(其中既有批判之声,也有肯定之辞),所以审美文化一词开始流行,而它所指涉的对象也因上述原因或者变得含混,或者与大众文化区别不大。其间虽有学者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层面进行界定,但此一概念依然没有完全揭示出消费文化的本质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 PDF格式下载



该书从媒介的角度对我国当前文化进行了审视,既适合文化研究、美学研究,又适合传播学专业,理论性强,且事例生动有趣,是一本不错的书


北师大的赵勇老师一直是文艺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拜读了他的多部大作,这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书非常的号,很有见解,视角新颖,很喜欢。


接到这个商品,还好,内容很好,值得推荐


感觉不错 书的质量也很好


北师大中文考研参考书


此书对中国当代的诸多文化现象都有涉及。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将理论与实例结合的很好。


  逛图书馆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一看,哇!好像是新书哦!没人翻过呢!于是就借走一本,藏了一本(藏在书架角落,这样去阅览室的时候可以看;上课的时候可以看借出来的——这不知道是神马心理……)
  
  主要是看“文化变迁”这四个字,看完之后,还是有点“后感”吧……
  第一章媒介文化概说很是提出了一些东西,拿来“外人”的东西来解释中国的现状,道理是有的,现状也是有的,也似乎很全面切实,但全面未免显得宽泛,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有却只说了两三句便不说了。
  总结时也想极力想系统地重申一下,即使列出四五六来,也让人觉得牵强。
  不断出现的“虽然某某说的是某国在某某年代的现象(或对现象的研究讨论之类),但用来解释现在中国所出现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文化现象也是不差的(或是恰当的)……”就给人一种近乎“拾人牙慧”的感觉。
  不过,这样对中国一系列文化现象的解释,以及其中与媒介的联系阐述的很贴切,这里说“拾人牙慧”也有些过分,里面也是有作者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观点。
  概述中提出的“文化变迁的基本维度”,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来讲,分的很清晰明确,区分时代以及标志性的事件、变化的原因等等很详细,可以说这一部分以及后来第二章中讨论的新媒介对“手稿”及“文学阅读”的削平去势的淡化那一部分都是很有见解、阐述透彻深刻的地方。
  个人以为,前两章是“有看头”、有“见地”、能引人思考的是符合作者所要达到的水平的,所以是值得仔细一看的,而后面三章则是只需大略一翻即可了……
  
  另外,书中偶尔穿插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的电影海报、图书封面或者人物图片有些虽令人觉得突兀,但不失一些活泼的亦味。
  
  摘出一些东西:
  “如果在90年代,知识分子文化还不时以种种方式幽灵般地显山露水,那么如今这种文化已真气涣散,或者也可以说,强大的知道分子文化已对知识分子文化形成了一种覆盖。在粗声大气的知道分子文化面前,知识分子文化更像是窃窃私语。”
  
  “是网络和‘八步连环’的游戏‘荡’掉了传统的学术规范,也淡化了学人的道德意识,这是我们今天生产出较多的假冒伪劣学术产品的原因之一。”
  
  “鲁迅后来之所以热衷于写作发表于报刊的杂文而不去创作长篇小说,即在于这种文体的写作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地介入到公共话题之中,履行知识分子的使命。”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很可能会长久地生活在这样一高度敞开同时也高度禁闭的世界里:敞开的是信息的流通,禁闭的是心灵的歌哭。”
  
  …………
  
  有时候一些话稍微就带那么一点无奈的失落感,觉得一切失去皆是必然:作家“手稿”的消失,文学/印刷文化记忆的没落……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会消失的吧!
  就像雨伞一样,有些东西虽然会随时代的变迁有些变化,但它们其实是永恒存在的。
  
  


  90后的我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便利的生活 交通 影音视听 互联网……但是 交通让我们迷路 影音 让我们思维方式 精神结构慢慢地单一化 模式化 简单化 互联网却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 无法辨别却又异常容易控制的时代   我们一直以我们所处的时代骄傲 侥幸 但 实际上 我们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为上的内在  当审美为消费所玷污 精英为大众所边缘 知道分子的出现 知识分子的退守 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专制下 亚文化又怎么干预现实  短信文化出现 红色“经典”改变 百家讲坛改组 手稿锐减 书信几近消失  对于我们理所当然的现实 到底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们依赖 一直依赖所拥有的科技 或者说 是媒介 但是 媒介却堂而皇之入侵我们意识形态 精神世界   怎么办 一切如此 焦虑 快速 表面 连我们的情感 也 想复制的祝福短信般 看完 笑过 即删  手写书信所蕴含的情感和所附加的意义已经消失了 典雅纯美的情书被莫名情欲形式取代 百家讲坛成为一个让人心痛的“成功” 学者抛弃学术追求 在诱惑下自觉跳上 魔鬼之床~~~  世界 是 符号的 资本的 异化消费的 越是如此的便利的现在 我们却越发的不满足 不幸福  而一切 一切 我们居然理所当然   感受太多 表达能力不行 如有机会 自己去看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