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十年代
2009-9
北京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 等著,程光炜 编
263
无
“80年代”不仅是个人记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洪子诚、李陀、程光炜、王尧、李杨等人撰写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学的文章,雕刻集体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肌理,对80年代有一个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
前面的话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重返80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80年代文学”研究与人大研究生对话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幸存者”的证言——“我的阅读史”之《鼠疫》 关于80年代的访谈 后/冷战情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化政治——西方“现代派”和80年代中国文学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80年代的发生 写在“伤痕文学”边上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重返80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环绕文学的政治博弈——《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以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为中心 “人”与“鬼”的纠葛——《废都》与80年代“人的文学”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新时期文学”当然不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新话题,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关注,却不应该被理解为对80年代主流文学史叙述的简单重复。对今天的大多数“重返”者而言,“新时期文学”已经不再是我们共同亲历的那一段既亲切又真实的“历史”,而是一个以“文学”与“历史”为名的文学史建构。也正是基于这一理解,被80年代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才得以逐步凸显,诸如“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方式,“新时期文学”与“50-70年代文学”的关系,“新时期文学”的制度化过程及其特定的权力背景等等,都开始在这一新的知识语境中逐渐浮现。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一文中,我曾经试图通过揭示“新时期文学”与“50-70年代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质疑主宰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所谓当代文学发展“断裂论”。
《重返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研究丛书
无
对当代文学史感兴趣的,想要深入研究与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80年代文学的,很有帮助,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的厘清与辨析,很好。
收录的文章都比较经典
有内容,很深刻的一本书。。。
喜欢,大家的书总是好的
如题所述,洪子诚等学人的对八十年代的反思和记录,读来很受启发。
个人在图书馆读了之后买下这本书,还有另外两本八十年代研究系列的书都不错
在购买的众多书籍中,不太满意的是这本。略显浮躁!
此书是八十年代研究重要理论文章的集合,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