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高丙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高丙中  

页数:

252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代的学术,不管什么学科,应该以营造尊重普通人、让普通人相互欣赏的知识条件为专业伦理的基准线。——题记我心中的民俗学就学术而言,民俗学是一门应该足够独立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应该让从业者感到足够自由的学术。要成为这样一门学科,民俗学应该是一门人文属性足够强,却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就学术政治而言,民俗学是现代国家的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民俗学要通过“俗”的研究来理解“民”,理解作为民主政体的权力根基的普通人;要通过“民”的研究来理解“俗”的传承,理解“俗”的传承如何构成国家共同体的文化根基,让社会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也就是依托文化传统发挥作用的方式)得到可以持续的再生产。“民”在社会价值上不被尊重,一个社会不会有民主;“俗”在生活方式上没有地位,这个共同体的问题认同就会有问题,它的社会再生产也一定出问题。重视“民”和“俗”的问题,是在重视共同体的基本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就学科制度而言,民俗学应该是一门在教育和科研体制内有独立地位的学科,也就是中国学界所说的一级学科。学科设置要反映共同体对特定知识的需要,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民俗复兴的事实,已经处于积极把民俗纳入国家文化定位的时代,所以让民俗学在一个一级学科的平台上发展,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简而言之,民俗学是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在应用上可以说是研究共同体延续的文化政治学。民俗学的学术灵感和社会关怀都来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它长期显得平凡、边缘的直接原因;但是,在一个政治民主和文化公民身份(cultural citizenship)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它必然属于主流,必然处在公共领域的中心。既然如此,它就应该很合理地得到各种人才和资源的配置,具有一级学科的地位。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民俗学正在成为这样一种学科。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丙中民俗学论著的汇编,并附有户晓辉、刘晓春的延伸性论述。 高丙中在1988年完成的《民间口头创作新探》借助普列汉诺夫对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分来认识民间文学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关系,提出民间文学只是民间口头创作的一个特殊部分,由此获得超出文学范围的民间文化研究的理论依据。他在1991年完成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是熔铸民俗学150年的思想资料而撰写的理论民俗学著作。该文首先以“民”和“俗”为焦点评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历史发展逻辑,继而阐明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然后将民俗学定位为以生活世界为观照对象的知识生产。该文的立论为此后20年的民俗学经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余下的其他论文大致都涉及民俗学路径对于中国人生活世界的研究与关怀。 以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为条件的中国社会科学要以认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为己任。民俗学界已有的探索只是一个迟来的开始……

作者简介

高丙中,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从1978年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语言文学、民问文学、民俗学,随后在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研修文化人类学;从1999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书籍目录

序言上编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导言 正视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 第一章 民俗之“民”: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上) 第二章 民俗之“俗”: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下) 第三章 注重生活和整体:萨姆纳关于民俗的理论 第四章 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 第五章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 第六章 民俗生活 结语 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中编 民间口头创作新探 导言 第一章 方法论:从比拟研究到个性研究 第二章 概念论:FOLKLORE的分类 第三章 本体论:从民间口头创作到民间文学 结语 学科与对象互相界定下编 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导言 第一章 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的学术实践的新探索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 第三章 中国民俗学三十年(1978—2008)的发展历程 结语附录民俗与生活世界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后记

章节摘录

“国民”体现在《周刊》所收集的民俗材料上是具有了地域性的。突出地域性。北京大学的民俗学爱好者所订的章程起了指导作用。于1918年2月1日刊行在《北京大学日刊》第六十一号上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一系列要求,以保证材料的地方特色不被抹杀。这一简章后来被修改后以《北大歌谣研究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为题分别发表在1922年12月3日的《晨报副镌》、12月6日的《北京大学日刊》和12月17日创刊的《歌谣周刊》上。这个修改稿同样列出一系列要求以保证民俗资料的地方风貌:第一,它说:“歌辞文俗,一仍其真,不可加以润饰;俗字俗语不可改为官话。”地方话中凝聚着语言民俗的地方性,这一规定在载体方面维护了资料的地方性。第二,它说:“歌谣通行于某地方某社会,当注明之。”这是说应确定资料的流传区域,并标明。第三,它说:“歌谣中有关于历史地理、或地方风俗之词句,当注明其所以。”这有利于促使人们在内容上保持作品的地方特色。许多搜集者遵循上述简章的要求去采集口头文学,获得了一批批各呈异彩的作品或作品汇编。例如,刘复从他的家乡(江苏江阴)的船夫口头收集的二十篇歌谣总称为“江阴船歌”(见1923年6月24日第24期《歌谣周刊》);顾颉刚1919年在老家苏州养病期间收集的歌谣被总称为“吴歌”;《周刊》上发表的歌谣都标以地名,如“南阳歌谣”、“淮南情歌”、“直隶歌谣”、“昆明歌谣”等。按自然属性来区分的国民不仅被标以地域性,还被标以性别和长幼,例如有关妇女和儿童的民俗就特别受重视。《歌谣周刊》的“民”是某省、某市、某县、某个方言区的人,是某地的妇女,是某地的儿童。当自然属性代表了人文特征时,它就被用作便利的标志。在这个时候,政治性的阶级和阶层还没有被当作突出的标志。

后记

我在博士论文《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介绍了胡塞尔的大致界定,却没有能够专门就“生活世界”的定义进行细致的讨论。本书以“生活世界”为题,对于我们来说,把这个哲学概念与民俗学联系起来之后,怎么让它既是一个有对象所指的,也是一个有社会意义和学科价值的概念,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针对民俗研究进行建构的工作。“生活世界”是吕微、户晓辉等一帮同仁和我在过去十多年里多次交流看法的议题,在2009年7月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中,吕微说,参考倪梁康把生活世界品质归纳为非课题性、奠基性、主观相对性、直观性,可以说“生活世界”是“普通人的蕴涵着(共同体)本源性文化价值的日常实践的基本领域”。我想这样来表述,以便突出日常实践:生活世界是日常实践的领域,也是蕴涵着共同体的普通人的本源性文化价值的基本领域。我借助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谈民俗学的调查对象和服务对象,借助普列汉诺夫的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划分寻找民俗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结合途径,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经验研究来讨论中国民俗学的知识创新机会。我在这上中下三篇里,一方面关心民俗学如何在中国当下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关心中国社会如何借助民俗学的文化建设作用促进共同体的社会团结、奠定平民百姓在文化上被尊重的思想基础——总之是力图把民俗学的可能性与一个民主的共同体的可能性结合成一体。本书原来设想把吕微、户晓辉、刘晓春等同仁的相关文章多纳入几篇作为生活世界议题的“申论”,因为体例和篇幅等等的考虑,后来只把他们的两篇文章作为附录。我从最初把民俗学与生活世界关联起来已经二十年了。一路走来,我得到了众多前辈的提携与鼓励,其中,刘魁立先生把这种思考纳入民俗学的元理论范畴来看待,刘铁梁先生把这个话题引入多个民俗学的领域。我同辈的学人以及年轻的同道对我的思考多有发挥,其中,户晓辉博士、施爱东博士、陈金文博士直率地提出了批评、补充。我此刻回顾这二十年的经历,真切地感到民俗学队伍是一个非常亲切的熟人圈子,我对每一个朋友都心怀感激!因为有大家的持续关注,我才有动力提供这个新版本。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未名社科·民俗学论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PDF格式下载



讲述的方法和理论都是最前沿的思考,对中国民俗学的梳理很到位


研究非常扎实。现在对于民俗学、田野、案例的研究似乎大家热情不高,但总有一些坚持的人在全力以赴。致敬!


民俗学给我带来了快乐,导师推荐的这本书,细心读后会发现里面蕴含了太多,需要慢慢消化,给大家推荐下,共勉吧!


高丙中学术经历宗教的一本书


本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高丙中先生年轻时写的,但鄙人觉得有些观点现在也还是对的.其中一些课题至今也没有人继续做.
书是好书


比之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它既不失其深思洞见,也足见其深入浅出。对我此次论文写作大有裨益。赞


一如既往的好质量,让人很放心啊。原定20号到的,提前了两天。很严肃的评论,写论文用的


专业书目,很好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写的很好,喜欢。


独辟蹊径


高先生的代表作,很不错


了解,学习中国民俗的好书!


近几年少见的民俗学力作


近年理论思考辑录,不错


虽然是专业书籍,但读起来很轻松,不像很多书很抽象,看着很累!


包装还行,但打开后书封面太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