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

【法】菲利普·卡班,[法]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夏其敏(合著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菲利普·卡班,[法]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夏其敏(合著者)  

页数:

278  

译者:

吴绍宜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现象也就与之同时存在。然而,直至19世纪末,社会科学才问世,社会学才开始具有一定的结构: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体思想框架。社会是怎样得到维系的?政治秩序是怎样被人们接受下来的?集体生活有普遍法则吗?是什么在指引个体行动?对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违法犯罪、暴力……等整体性怪现象,该作何解释,又该怎样扭转?有人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寻求系统的、精确的并且是经验论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用科学方式来解答。  20世纪历尽磨难,各种力量相互对立,分分合合,并出现两次大的中断。如今,社会学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积累了丰硕的知识之果:有影响深远的各种著述及其作者们,有唯经验论的各种资料,有广泛传播的各种理论,有多方面的测量工具和多种干预手段……  但很明显,由于这门学科发展急速,其规则尚不明朗。社会学是现代性的产儿,起源于了解并有效地处理社会问题的意愿。社会学的发展,跟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演变并驾齐驱。就其宗旨本身而言,社会学要比其他任何科学都更能体现时代特点,反映其价值、其愁绪、其社会关系,反映经济及政治顽症。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同时再现上述多样性及多样性的建构方式。第一部分介绍这门学科的创建经过。随后划出三个成果丰硕区域:美国,欧洲(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法国,展示当代社会学全貌。全书最后一章则阐述了最新的派别及其发展动向。

书籍目录

本书作者及分工总序社会学轨迹第一章 先驱者与奠基者 第一节 孔德——“社会学”概念的“发明者”,实证主义之父,一种新宗教的始祖 第二节 托克维尔与实行民主 第三节 马克思与社会学 第四节 韦 伯——现代性的社会学家 第五节 1900~1910——法国社会学组织起来之时 第六节 迪尔凯姆——现代社会学之父 第七节 塔尔德——社会心理学的来源 第八节 齐美尔——被埋没的互动主义社会学之父 第九节 现代性——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第二章 美国社会学 第一节 威廉·托马斯和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波兰农民,一个移民的人生旅程 第二节 拉扎斯菲尔德——调查社会影响 第三节 帕森斯与“宏大理论” 第四节 默顿 第五节 互动主义社会学迅猛发展 第六节 戈夫曼 第七节 互动——社会生活网络——霍华德贝克尔访谈录 第八节 希尔施曼——一位非正统的社会经济学家 第九节 社会动力学——贝尔访谈录第三章 欧洲社会学第四章 法国社会学第五章 社会学家们的新目光附录 关键术语

章节摘录

  在一个分化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把行动者布局安排的同质性视为模态状况,而且是最常见的状况。实际上,我们觉得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并且是最为特殊的。更常见的是,个体者带有不一致而且是截然不同的习惯。多元人是通例,而不是例外。背景的多元性,习惯的多元性。  当然,人生各个时期会形成不同的习惯,每个时期都有差异。人们尤其区分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家庭),后来所有的各个阶段人们统称为“次级”阶段(学校,同辈群体,工作等)。这样区分自然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人们领悟到:孩子获得一系列社会经验,全靠对成年人在社会感情上的依赖。不过,这样区分也诱使人们把个体的人生行程想象成从同质阶段(家庭)过渡到异质阶段(学校,工作,朋友网络),但这样概括遭到了各种经验观察的驳斥。  首先,在家庭结构这一核心总是会有异质性在场,家庭结构绝对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组织。情况不同,便会出现差异或矛盾:在“玩耍”与“努力读书”之间;在大力支持学校的一切工作与不大关心之间;在偏爱阅读与缺乏实践也不爱读书之间;在母亲很严厉的道德管教与父亲过来反对母亲的努力、父亲主张放任主义之间;在文盲的成年人与高中毕业班的孩子们之间等等。  此外,初级阶段与次级阶段机构的“重叠”,经常受到社会化行动的干扰,这是一些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太过提早的社会化行动,像奶妈(出生后几天或几周),托儿所(出生后几个月),或者幼儿园(从两岁开始)。社会上各个不同领域的社会化规划,未必会与家庭规划协调一致。孩子太早被放进托儿所,他就会感知到: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期待,并且“这里”和“那里”的人们,对待他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对此,人们怎能熟视无睹?所以,在我们极度分化的社会里,各阶层的多元性经验很有可能是早熟的。  最后,即便是在不同的社会感情环境里实现的,社会化次级阶段也能跟家庭垄断进行竞争。“由于上辈子而被降级”的那些人、被人们称作“背叛阶级”的那些人(通过求学,条件差的阶层中“脱颖而出”的孩子们),是这方面不容置疑的例证。这些“奇迹般脱险的人们”,之所以能成功摆脱他们出身的社会环境,是通过学校这一途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社会化母体——一个与他们的家庭母体完全相反的母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语言平实易懂,适合社会学初学者或出入门者打基础学习。


社会学史与社会学


在天津市图书馆就借阅过,觉得分析得还不错,本身学的社会学,对各位名家还是满怀崇敬的,阅读可以丰富内涵。


书的视角挺不错的,但思想好像描写的有点单薄。


还没读不过是自己想买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