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道
201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炜
302
无
世界历史在今天的中国占据什么位置?这是个值得深 思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历史也是世界 历史的一部分;中国要了解世界,也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 更显得重要。世界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他们了解和理解世 界的一扇窗,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指路牌。然而在现实 中,世界历史并没有起这样的作用,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还 不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更加贫乏,这已经影响到改革开放、 影响到中国发挥世界性的作用了。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 不重视历史,尤其是不重视世界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 因。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进步,但在重视历史 这一点上,却是退步了。中国本来有极好的历史传统,中国 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在中国话语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这几十年里,历史却突然受到冷落,被 很多人淡忘了,其中世界史尤其受到冷落,当人们知道一个 人以世界史为专业方向时,其惊讶的程度,就仿佛他来自一 千年以前的天外星球! 不过这两年情况又有变化,人们重新发现了历史。人们 发现历史并不是百无聊赖中可以拿出来偶尔打发一下时间 的调味剂,也不是傻头傻脑的书呆子找错门路自讨苦吃坐上 去的冷板凳。人们意识到:历史是记忆,是智慧,是训诫,是 指引;历史指引国家,也指引个人。人们意识到:历史其实是 现实的老师,昨天其实是今天的镜子。有历史素养的人,比 他的同行更富有理解力,也更具备处理问题的创造性。以历 史为借鉴的国家,也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好。 然而在当今时代,历史借鉴远超出了本国的历史,因为 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人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在他们 眼前是一个世界。世界的概念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一向不强, 而世界历史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则更加淡薄。但这种情况不 能再继续下去了:时代已经把我们推进了世界,我们如何能 不融进世界历史的记忆中?所以,加强对国人的世界史教 育,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责任,这是一个时代的话题。在许多 国家,包括我们的近邻,世界历史的教育已经超过了本国历 史的教育,外国历史课程占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本国历史 课程只占百分之四十或更少。外国史教育是现代公民的基 本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也应该是世界的公民。 遗憾的是,目前的学校教育离这个要求还很远,所以我 们有必要在社会大众中普及世界历史知识。我们编写这套 书,就是希望它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多的 世界,从而了解更多的世界。我们希望这套书是生动的,可 读的,真实地讲述世界的历史,让读者思索人类的足迹;我们 希望这套书是清新的,震撼的,指点人间的正义与邪恶,让读 者体验历史的力量。 大约半个世纪前,商务印书馆曾推出过一套“外国历史 小丛书”,其中每一本篇幅都很小,一般是两三万字。那套书 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至今还会有很多人说:那是他们世界 史知识的来源。“文化大革命”中,“小丛书”受到无端的批 判,许多作者受株连,主编吴晗则因为更复杂的原因而遭遇 不测。但这套书没有被人忘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吴晗 被平反,小丛书又继续出版,人们仍旧如饥似渴地阅读它,直 至它出版近500种之多。 又是三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时代发展了,知识也发展 了,“外国历史小丛书”的时代使命已经完成,它不再能满足 今天读者的需要。今天,人们需要更多的世界历史知识和更 多的世界历史思考,“小丛书”终究小了一点,而且有一点陈 旧。我们编辑这一套“轻松阅读·外国史丛书”,是希望它能 继承“外国历史小丛书”的思想精髓,把传播世界历史知识的 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2008年12月于北京
国家为着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实现而运用海上力量(主要是海军)去控制海洋,称之谓海权。古希腊、古罗马曾率先创造了以海权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它们的木桨风帆曾驰骋于地中海的水域,促进了欧、亚、非三大洲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刚刚从中世纪的沉沉暗夜中醒来的欧洲国家更是凭借着风帆火炮对海洋的探索与征服迅速地走上了近现代化的道路;而随着工业革命所带动起的动力革命,西欧诸国更用大舰巨炮开启了一个辉煌的蓝色文明时代,把资本主义的体系输送到了全球,海运与海权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尤其以二次大战各海权国家的主力战斗舰更达到巅峰,但随着空权时代的来临,超大钢铁巨舰慢慢地弹出了历史的舞台,对海权的争夺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 本书以生动的笔法,精彩的图片资料,演绎了一段围绕着制海权的船舰演进与发展的宏大历史。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海权与文明演进、历史发展、国运兴衰的内在关系引人深思。
张炜,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导言 第一章 木桨风帆时代•海权之初 一、大河文明中的船文化 1、黄河长江上的一叶扁舟 2、尼罗河上的瑰丽方帆 3、两河流域的造船航海天才 4、印度河畔的神奇船坞 二、地中海文明中的船文化 1、克里特的商船与战舰 2、古希腊的三层桨帆战舰 3、从牛拉桨叶轮到罗马舰队 三、海权意识与海上战争 1、海权的诞生 2、以剑代笔的历史 3、缺失海权的大河文明 第二章 风帆火炮时代•海权争斗 一、拉开海洋争夺大幕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教皇子午线" 3、无敌舰队的命运 二、你死我活的兴衰更替 1、海上马车夫 2.英、荷逐鹿大洋 3.大英帝国"日不落" 三、东方大国的败落 1、郑和下西洋 2.禁海400年间 3."坚船利炮"的困惑 第三章蒸汽铁甲时代•海权理论 一、彼得大帝的"两只手" 1、俄国需要出海口 2、俄罗斯走向世界 3、海军使俄国振兴 二、美国的海权理论 1、两代马汉 2、海权理论真谛 3、美国的崛起 三、日本天皇的"明"与"治" 1、"黑船"事件 2、"向明而治" 3、拓万里之波涛 四、中国近代海军的"自强" 1.再次面临机遇 2、甲午年大悲剧 3、"伤心问东亚海权" 第四章机械化时代•海权对抗 一、大舰巨炮的对决 1、德国的后发优势 2、英德造舰竞赛 3、日德兰海战 二、崭露头角的潜艇 1、潜艇的诞生 2、"无限制潜艇战" 3、德意志"狼群" 三、航空母舰的雄风 1、第三维作战空间问世 2、太平洋世纪战 3、海权"是"与"非" 第五章导弹核时代•现代海权 一、海上冷战 1、海上核威慑 2、古巴导弹危机 3、戈尔什科夫海权新论 二、美国全球海上战略 1、重申海洋控制权 2、600艘舰艇计划 3、全球海上部署 三、悄然变化的海权 1、从海上对抗到"海上协定" 2、低强度战争理论 3、新的海洋权益之争 结语 后记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3.两河流域的造船航海天才 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被称为两河。这两条河 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东托罗斯山,从西北缓缓流向东 南,最后合流注入波斯湾。希腊文的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两 河流域由此而来。两河流域居于古代西亚的中心,东接伊朗,西连 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南达阿拉伯与巴勒斯坦,并成为一个总体上被 里海、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所包围的地域。 两河流域与西亚文明的关系,与尼罗河之与埃及有相似之处, 其早期文明按照时间顺序,从苏美尔文明开始,其次是阿卡德,再 次是巴比伦,最后是亚述,由南而北循河而上,显示出大河文明的 典型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古埃及文明由于沙漠的阻隔相对独立, 而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连接处,与陆上联系比较方便,自新石 器时代便是民族迁徙和信息交换的热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接触 频繁,交互作用,王朝更替和民族变异使西亚历史格局更为动荡。 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600-前2100),两河流域便有 了利用芦苇造船和渔猎的文化,先民们在波斯湾捕鱼,与波斯湾费 拉卡岛及印度半岛的印度河流域居民进行商业往来。公元前3000年 前后,苏美尔人开始用木料造船,不但有十进位的计算方法,而且 创造了六十位进位法,将其用于数理天文计算,形成今天仍在沿用 的时间和圆周计算方法。据记载,苏美尔人已采用岸上的篝火来为 夜间返航的渔船指引方向,这是已知人类历史上最早为船只设置引 航灯塔的雏形。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前1595)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 时期各自分立的诸小国,成为两河流域的大一统国家。古巴比伦王 国以后,先后有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859-前538)的 兴盛,这大约1400多年,是西亚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创造了辉煌 的科学技术。古巴比伦完全继承了苏美尔文明的天文历算,并将其 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古巴比伦人对五大行星(火、水、木、金、土)的 运行轨道观测得已经相当准确,并将肉眼能够看到的星辰划分为十 二星座;他们测定的太阴月持续时间为29日12小时44分又1/3秒, 比现代测定的数据只多3秒;他们根据对月亮盈亏规律的掌握,制 订了太阴历,发明了测定时间的日晷和水钟。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 伦时期,人们还根据月相周期变化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分 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星神的名称来命名。古巴比 伦的数学家不仅掌握了算术的四则运算和分数的演算,而且还是代 数学的奠基者,能求出平方根和立方根,能解出有3个未知数的方 程式。在古巴比伦的碑石中曾发现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 几何学方面,他们已能运用商高定理(勾2+股2=弦2)。古巴比伦 在物理学、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手工业也很发达。在巴 比伦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制定的著名的 《汉谟拉比法典》中,曾提到当时的制陶、织布、冶金、木作、皮革、 造船、制砖、建筑等10种手工业行业,其中造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的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从古巴比伦到新巴比伦王国的十多个世纪里,小亚西亚、叙利 亚、巴勒斯坦还出现了众多具有较大影响国家,如赫梯、腓尼基、以 色列等。其中,位于叙利亚和黎巴嫩沿海的腓尼基城邦国家,成为 西亚海洋文明的先驱者。 公元前3000年前后,腓尼基地区先后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采 取城邦形式,每个国家都以一个港埠为行政和经济中心,彼此相连 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王国。腓尼基所处的地理位置东通巴比 伦,西临地中海,南连埃及,北接小亚,在海上扼西亚、北非、南 欧航运枢纽;腓尼基地区的山区盛产雪松等珍贵木材,沿岸平川适 于种植橄榄、葡萄,特别是海产中有一种当地独有的、可提取名贵 紫红色染料的海贝,“腓尼基”是希腊人的称呼,意即“紫色之国”, 就是从这一特产的染料演绎而来的(还有一说是对长期航海、皮肤 黑红的腓尼基人的戏称)。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使腓尼基人成为一 个独特的海上民族和商业民族。他们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船,他 们最早走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他们经营于沿地中海周边的 亚、非、欧广大地区,进入了黑海,成为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大 的海商。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已经造成了船首、中、尾、底部 都呈圆形的船(图1-11),有粗大的龙骨、肋骨和艏、艉柱,装单 桅方帆,主要推进动力是风帆,配有辅助划桨。P18-20
《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编委会由国内一流世界史学者组成,阵容强大、人员整齐;丛书选题别开生面,各册写作生动活泼;作者都是专业世界史学工作者,他们用严谨的态度、轻松的笔法向读者奉献一本本小书,力求以鲜活的方式表现历史,传播知识,弘扬理念,让人回味,引人思考。丛书希望帮助读者培养必需的世界历史素养,培育当代公民不可缺少的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
无
好书一套15本已经出版,我买了10本
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均始于“地理大发现”。没有舰船,历史将重写。
封面我就特别喜欢,内容也一定精彩
这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史丛书,题材广,角度新,详略适中,不妨一读
很好。我儿子还要我帮他买这系列其他的书。
好书,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海权的重要性,拓宽知识面了!